說課稿初中

    時間:2025-04-22 08:52:5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關于說課稿初中集合三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初中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說課稿初中集合三篇

    說課稿初中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著眼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的學習,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二、教材分析

      技巧教材中的動作有著很好的鍛煉價值。通過魚躍前滾翻的練習不僅可有效地增強體質,發展力量、速度、協調性等身體素質,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克服困難的精神。魚躍前滾翻是技巧運動中滾翻類動作,它是在小學基本掌握前滾翻動作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典型特點為:一是要躍起,身體要有騰空;二是保持空中身體姿態后,兩手稍遠撐,有控制的屈臂,低頭前滾。

      三、學情分析

      水平四的學生,具有肌肉耐力差,易疲勞,善于模仿,求知欲強等特點。因此,在實施體育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生情況,不僅要加強學生的耐力,也要加強力量、協調等素質。并充分尊重學生的實際,給學生更多地展示空間,評價方式多采用鼓勵、啟發等語言,樹立自信,熱愛體育。男女生存在差異性,所以在魚躍前滾翻的新授課中注意進行區別對待,關注到個體差異性。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說出魚躍前滾翻的動作要點;女生能夠獨立完成遠撐前滾翻,男生能夠正確展示魚躍前滾翻并做到蹬地有力有騰空,滾動圓滑方向正。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模仿、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等方法,發展速度、協調、下肢力量等身體素質,提升交流交往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勇敢果斷、不怕困難、勇于進取的優秀品質,養成團結協作的意識和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

      有騰空,前滾圓滑

      【難點】

      撐墊屈臂有控制

      六、教學方法

      1.講解示范法:通過精練適度的語言講解,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動作概念;以優美的示范,利于學生模仿正確技術。

      2.糾正錯誤法: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完成練習的情況各有不同,通過糾正習得正確的技術動作,避免運動損傷的產生,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3.完整練習法:通過完整動作的學練,幫助學生建立動作的整體概念和動作間的練習。

      4.游戲比賽法:通過游戲與比賽的穿插,幫助學生在樂中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練習效率。

      5.分組練習法:通過體育小組的形式進行練習,并進行組間競賽,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并能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

      6.保護與幫助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運動技能,克服心理障礙,保證練習的安全。

      七、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3分鐘)

      1.課堂常規:集合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教師簡要介紹教學內容,強調紀律安全,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教學意圖】課堂常規的進行可以讓學生迅速進入上課狀態,并以熱情飽滿的態度進行學習,鍛煉學生做事不拖沓的習慣;課前對于著裝的檢查以及安全的提醒可以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避免危險的發生。

      (二)準備部分(8分鐘)

      為了降低肌肉粘滯性,防止運動中損傷,我將帶領學生進行以下熱身活動:

      1.花樣跑

      方法:學生成兩路縱隊繞操場慢跑一圈,期間插入8字跑、螺旋跑等。

      2.配樂韻律操:伸展運動、下蹲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全身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教學意圖】靈活的`慢跑形式可以增加趣味,負荷適宜;配樂韻律操替代了傳統的徒手操,在活動關節的同時,也讓學生在歡快的音樂中放松心情,融入課堂。

      (三)基本部分(30分鐘)

      1.導入:復習前滾翻,導入本節課學習的內容:魚躍前滾翻。

      【教學意圖】復習導入可鞏固前面所學的內容,并建立知識間的練習,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便于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融會貫通。

      2.示范:采用正面和側面示范,展示完整、準確的技術動作。

      【教學意圖】通過優美、準確的動作示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

      3.講解:我會結合掛圖和自身示范,講解動作要領,并通過口訣的形式,幫助學生提煉體會動作的關鍵環節和重點。

      口訣:兩腳蹬地臂前擺,身體迅速騰起來;順勢屈臂要低頭,向前依次滾動快;隨即屈膝又團身,抱腿成蹲肩要跟。

      【教學意圖】掛圖直觀、形象,可幫助學生理解動作的發生過程;口訣易記、易體會,可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動作發生的整個過程,并迅速抓住關鍵點,為接下來的練習打下基礎。

      4.練習

      為了提升蹬擺的協調性及蹬地撐地的準確性,我設置了以下兩個練習:

      (1)蹬地擺臂的徒手預擺練習

      (2)兔跳練習

      方法:半蹲,兩臂后舉開始。兩腳蹬地,同時兩臂前擺躍起,兩手撐地,收腹、屈腿,兩腳落地成半蹲。

      為了體會蹬地、撐墊、滾翻的技術配合及照顧男女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我設置了第三個練習:

      (3)遠撐前滾翻

      在前面練習的基礎上,為了形成完整的動作表象,體會完整動作,設置了第四個練習:

      (4)保護與幫助下的魚躍前滾翻體會練習

      組織教學:教師講解保護與幫助的方法,并進行保護與幫助。全體男生和部分有能力的女生在教師保護與幫助下依次體會練習。

      糾錯:屈臂、低頭過早;團身不緊,未能依次滾動。糾正方法:用信號(擊掌或語言)提示屈臂時機。多進行遠撐前滾翻練習。

      為了解決練習中“沒有騰空”這一問題,并加強動作的連貫性,我設置了第五個練習

      (5)越過低軟(海綿磚、小墊子等)障礙物的魚躍前滾翻,體會騰空。

      組織教學:分為四個小組,小組內進行保護與幫助,并相互指導。

      【教學意圖】通過循序漸進的練習,讓學生逐漸的掌握動作要領,更好地學習本節內容。通過教師的個別糾錯與集體糾錯,能夠迅速幫助學生回歸正確動作,解決重難點問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形成正確的動作技能。

      5.組合動作創編展演

      組織教學:4個學習小組,結合學過的體操墊上動作進行組內組合動作的創編。并進行組內練習。

      要求:創編的動作安全第一,連貫流暢。練習結束后進行展演,并相互評價。

      【教學意圖】通過這一環節,既可以鞏固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又有利于知識學習的融會貫通,提升學生合作交流、自主創新的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四)結束部分(4分鐘)

      1.放松活動—配樂放松操

      2.課堂小結:學生總結學習情況,老師總結學練情況,表揚先進,激勵全體學生。

      3.宣布下課、師生再見、回收器材。

      【教學意圖】通過放松環節幫助學生恢復機體穩定狀態,為下節課做好身心準備。并通過學生和教師的總結,強化本節動作要點。針對本節課進行鼓勵性評價,為學生樹立信心,養成自我評價的意識。

      八、場地器材

      體操墊、錄音機、海綿磚。

      九、預計負荷

      練習密度:35%~40%;平均心率:130~135次/分;運動強度:中等。

    說課稿初中 篇2

      在過去的幾年中,開展素質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眾多教育工作者對教學方法、教學結構、教學評價等問題作出了深刻的反思和改革。尤其是99年6月份召開的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教育改革的實質,并賦予了素質教育時代的特征和新的內涵。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教育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新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是指:能夠解決有實際意義的和相關學科中的數學問題,以及解決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夠使用數學語言表達問題、展示交流,形成用數學的意識。

      又增設“初中數學中要培養的創新意識”主要在是指: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現象具有好奇心,不斷追求新知、獨立思考,會從數學的角度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并用數學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決。

      要在學校教育過程中,貫徹這一精神。課堂教育就必須有創新的情景和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誘因。也就是說,課堂教育必須創設一個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適合教育規律的和生動活潑,讓學生積極主動發展的情境。

      因此,近期我們不斷探索新形勢下的課堂教學,下面就讓我通過“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追及問題”的教學設計,展示我們對問題的思考和實踐,向在座的領導、專家請教,并衷心的希望你們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改進我們的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益。

      我們這堂課主要有五個特色:

      1、學而時習之。

      2、新課當舊課上。

      3、重視引導學生再創造,再發現。

      4、突出學習和強度,角度和反思。

      5、創設情景,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

      一、學而時習之。

      “學而時習之”就是說,通過反復地、多次地進行對知識的復習、鞏固,提高學習能力,使知識學習呈螺旋式結構。這是符合人的認知規律的。這里我們具體設置了三種類型的題目。

      (1)、對知識進行系統的復習。例如課前訓練一中的1-6題與13-15題,作業部分的1-5題,通過對以往學習的知識進行系統復習,使基本技能再形成。

      (2)、過去學生經常出錯,疑難的重要知識點進行析疑、再次理解。例如:課前訓練一,第7-10題和作業第6-10題,我們有意設計一些隱藏錯誤或缺漏的題目讓學生養成質疑的習慣和能力,對自己學習嚴格要求,并時常進行反思,這也是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的基礎。

      (3)、練題例如課前訓練11-12題,作業11-15題,都是以大題小做的形式出現,讓學生了解哪一些是關鍵之處,通過局部訓練提高學生學習的強度。

      有些老師認為訓練題的題量不少,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嗎?但我們在求學生定時不定量目的是為不同層次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在教學實踐,不少教師都埋怨學習學生的知識遺忘率大,學習的內容有章節性和階段性,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采用學而時習之的思想。但不是說要在3分鐘過后,我們不論學生完成實踐了多少都讓學生必須進入課堂訓練二的部分。

      二、新課當舊課上。

      這里具體體現在課前訓練二上,這里遵循了從人的學習規律而設計的。古人云:“溫故而知新。”因此,把新課當舊課上,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下,完成一組遞[進的變式的訓練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新課。另外,把現代數學手段引進課室,通過電腦的聲、色、象等功能,把動態與靜態的結合起來,使不能完整看到的現實問題,再次呈現眼前。

      第1題是相遇問題,通過電腦模擬情境,讓學生進一步對相遇問題的本質有深刻的理解,并復習解應用題的一般思維習慣與解題步驟,強化學生的實踐路和找相等關系的能力,為本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問題1在第1題中改變條件,產生了不同于相遇問題的新情況,重點是讓學生知道追是及有一定條件下的。

      問題2在問題1的基礎上改變了條件。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同向追及問題作全面的正確的分析,通過電腦模擬,直觀地反映兩種情況的數量關系和本質。第一種,隨著時間增加,距離越越大,也不能追及。第二種,隨著時間的增加,距離越來越短,有可能追及。然后再與問題1結合在一起,通過對比向學生交待一個追及問題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1、速度不同;2、快者追慢者;3、同方向。讓學生觀察模擬后,加以想象、分析,先畫出線略圖再完成局部訓練題,弄清追及問題的數量關系。

      而問題3,實質是問題2中的追及問題,不同的只是甲、乙兩人的距離,不是本身固有的,是通過先后出發而產生的。也就是說;“把兩人相距40千米“用“讓乙早出發12分鐘“代替,其實,還是將問題3回復到問題2上。

      在這里我們對本節例題作適當的處理,把原例題放入A組練習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本幾節的問題。打破了傳統教學中例題一定在講解的習慣。整個訓練二,以一題多變化作為新課當舊課上的切入點,創設一個讓人學得輕松,學得容易,學有所得的氛圍。

      三、重視引導學生再創造、再發現。

      為了發揮分層教學的優勢,我們設計了兩種層次的題目,定時不定量要求各層次的學生完成。從而使學生在一節課內,不同趣點,不同在求地在原有基礎上得到鞏固和發展,讓學生有收獲感、滿足感,提高對學習的興趣。

      A組訓練題是本節知識的直接運用,面向全身學生,要求每個學生都掌握本節基本技能的方法。

      第1、2題用填直線型示意圖和填表的形式讓學生弄清已知與未知之間的關系,把實際問題建立抽象的,科學的數學模型。

      B組訓練題較A組靈活,適用于學有余力的學生。

      (1)-(3)題是通過對A組題目進行變成訓練形成的。因為是通過題型多樣化,讓學生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而后用局部與全過程相結合,多渠道拓展學生的視野。

      第(4)題,學生要考慮兩種情況;目的.是通過分類討論的思想,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

      第(5)題,把常規的追及問題變為一個人,自身追及問題,這題比較注重思維訓練,目的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并注重聯系實際,注重應用數學,保證了數學成為再創造、再發現的教學。從而使學生從定勢思維過渡到發散性思維。從不同角度地讓學生分析問題,充分體現了學習的強度,讓學生始終處于一個主動參與的狀態。

      同樣這里也是限時20分鐘,但并不是說,在20分鐘學生必須全部完成,學生因應自己的情況,有選擇的進行練習。

      以上不同起點的練習設置,不但照顧了差生,解放了優生,同時也調動了中層學生的積極性,達到抓兩頭,促中間的效果。

      四、突出學習的速度、角度、強度和反思

      在當今的社會,人必須有時間觀念、競爭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而學習就必須有速度和強度。所以我們設置了限時訓練和反饋卡。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自己的事負責,促使他們有一個時間觀念。從而提高解題速度,并與其他的同學產生一種競爭意識,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風氣。

      俗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就必須在教學中體現學習的角度。也就是說,必須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要從多角度進行,強化聯系,強化轉換。所以我們在引入訓練時運用變式,分類討論的形式。目的是培養學生分析、思考的角度性。在練習的設計上,通過局部訓練,填圖或填表弄清題目的已知與未知的關系,培養學生審題的角度。而B組題主要是培養學生思維的角度,使優生有更多的空間去提高解題能力,學會多角度去思考問題。通過更高層次的要求,鍛煉了優生思考問題的零活性。

      在教學過程中要體現學習的強度,就必須在課內利用一切的時間,對本課內容進行多次的、反復的訓練,以達到熟練和應用自如的強度,具體表現在本節重點和難點的反復,大容量的局部訓練和具有層次安排的題組訓練上。

      例如:課前訓練一和作業中對新舊知識的系統復習,通過多次鞏固達到強化訓練的目的。

      又如:練習中的局部訓練。在一堂課,只有45分鐘,時間是有限的,老師不能面面區到的為學生講解全部知識,只能有針對性的集中解決本節的重點和難點,這就要求通過局部訓練來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的形成。進一步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生為主體,師為主導”的指導思想。

      另外,我們設計了強化A組題,在學生完成A組訓練題后,可以自由選擇是進入強化A組題還是進入B組訓練題中。這部分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養成客觀的自我評價,和為在A組訓練中未能形成基本技能的學生再次創造一個條件和空間,務求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再次有機會形成基本技能,充分體現學習強度和分層教學。

      “學問”的意義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有問題存在,并且要主動的通過多種渠道解決問題,掃除成長中的障礙。

      作業中反思的設計,是培養學生對自己嚴格要求,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回顧、反省,并不斷好問、好思的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五、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

      學生學習最好的動力是對素材的興趣。所以,我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了情境,把數學問題溶入到一個與他們密切相關的生活問題中,使學生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說課稿初中 篇3

      各位老師好!我是xx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跨越式跳高。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及興趣為出發點,運用自主、合作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讓學生在自主、活動、嘗試和體驗的過程中獲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跨越式跳高是一種簡單的跳高方式,簡單易學,學生易于掌握。他分為助跑、起跳、過桿和落地四個步驟。通過本課教學,學生能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要領,提高跳高的能力。

      二.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年齡為8、9歲,該年齡段的學生正處在生長期,他們善于模仿,富于想象,有很強的求知欲和表現欲。對于跨越式跳高只能是初步學習簡單過桿方法和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重點是發展他們的跳躍能力,增強體魄。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要領

      2.過程與方法:通過模仿、游戲等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興趣從而學習基本要領,

      3.情感態度價值觀:增強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形成自我鍛煉的'習慣,從而形成在運動中的團隊意識和安全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要領,明確兩腿依次擺過桿的動作方法。

      難點:能過將助跑、起跳、騰空過桿、落地四個組成部分緊密銜接,培養熱愛運動的熱情。

      五.說教學方法

      本節課教學注重運用模仿、游戲等多種方法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教法和學法的有機統一。

      六.說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集合整隊、報告人數2.師生問好3.宣布本課內容 強調基本紀律4.檢查著裝 安排見習生

      (二)準備部分

      游戲熱身:背誦唐山《昭發白帝城》打節奏和單腳跳。兩遍游戲,用時3分鐘

      徒手操:蹲起運動、踝關節運動。用時1-2分鐘。以防學生拉傷和挫傷

      (三)基本部分

      導入:同學們怎樣才能跳的高,引導學生思考。其實跳高是有技巧的,有一些方式是能夠讓大家跳的更高。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老師相信大家都能夠跳的更流暢更高。

      1.我會給學生進行兩次完整的動作示范,組織學生認真觀看。

      2.示范完畢后,簡單介紹跨越式跳高的動作構成并出示掛圖。(助跑、起跳、過桿及落地),同時告訴同學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過桿這一重要的環節。

      3.介紹并確定擺動與起跳腿,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并總結確定起跳腿。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原地直腿擺動練習,利用體操棒進行練習,便于學生記憶理解。

      4.選擇適當的高度,利用橡皮筋進行聯系,有利于學生的人身安全方便調整高度。變換不同的高度,主旨同學進行分組練習。

      5.照做的好的同學給大家進行示范,并再次強調動作要領。

      6.團隊游戲強調技能:搶占島嶼,將班級分成4組教師鳴哨,第一名同學匍匐穿越“雷絲”然后跨越障礙,最后抵達島嶼。到達后舉手第二名同學繼續,看哪組用時最短

      (四)結束部分

      整理放松:組織同學在音樂的伴奏下舒緩的拍拍胳膊拍拍腿,防止運動后產生身體酸痛。

      小結作業:根據今天同學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強調要領,老師期望同學能能夠保持這種學習熱情。

      下課!師生道別

      歸還器材。

    【說課稿初中】相關文章:

    關于初中說課稿04-20

    初中物理說課稿06-09

    初中地理說課稿10-19

    初中地理說課稿07-04

    初中的英語說課稿10-15

    初中地理說課稿05-15

    地理初中說課稿01-11

    初中物理說課稿10-12

    初中物理說課稿11-08

    初中《靜夜》說課稿07-2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天天天天香蕉线视频国产 | 日本亚洲欧美综合在线无毒 | 日韩R级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午夜不卡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