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

    時間:2024-02-04 16:16:26 設計方案 我要投稿

    設計方案(優秀6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方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設計方案(優秀6篇)

    設計方案 篇1

      為了豐富學校文化生活,展示師生精神風貌,提升學校文化品位,營造祥和、歡樂的迎新氛圍,擬舉辦20xx元旦文藝晚會,特制定如下策劃方案并經教師例會討論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認真組織實施。

      一、 晚會主題北大燕工贛州科技學校20xx元旦“喜迎新春·和諧發展” 文藝晚會。

      二、 時間20xx12月31日晚7時。

      三、 地點:初定在校園內。

      四、 組織領導:

      1、 主辦:學校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2、 承辦:學校團委、學生會

      3、 總指揮:廖青松

      4、 總策劃:胡庭珍

      5、 總導演:段麗琴

      6、 總統籌:李曉嬌

      7、 評委:謝紅國、葉國慶、汪光祥、張龍汶、李曉嬌、陳玉芳、

      五、 節目籌備:

      教職工3——4個、11級幼師班、12級幼師班4——5個、其他班

      級2——3個,特邀嘉賓2個,合計18——20個,演出總時在2個半小時內。

      六、 節目載體:聲樂、器樂、舞蹈、相聲、小品、詩朗誦等。

      七、 節目形式:

      (一)、聲樂類:獨唱、重唱、小組唱(8人以下)、大合唱等,民族、美聲、通俗唱法不限。

      (二)、舞蹈類:民族舞、中國舞、街舞、健美操舞、現代舞、當代舞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不限。

      (三)、其他類:相聲、小品、啞劇、詩朗誦等節目人數在四人以下。

      (四)、器樂類:獨奏、重奏、齊奏等,民樂、鍵盤、西洋樂器不限。

      八、晚會原則與要求:

      1、節目籌備、排練、演出以班級為單位,各班主任、文藝委員為本班責任人。

      2、掛點領導、專業教師要深入班級進行指導、輔導工作,肩負起領導、輔導職責。

      3、校園紅歌賽獲獎集體和個人曲目優先安排元旦晚會聲樂類節目,但要進行深入加工、精心排練。

      4、力求節目形式多樣、短小精干、主題鮮明、品位高雅。

      九、籌備與演出安排:

      (一)、籌備階段:

      1、12月14日各班上報節目計劃(類型、形式、人數、演員名單)。

      2、12月19日審查節目,初步確定參演節目,提出細排意見。

      3、12月26日節目彩排,確定參演節目。

      4、12月28日安排好節目順序單,提出服裝訂租單和化妝品以及其他設備購置計劃。

      (二)、正式演出程序安排

      1、主持人致主持詞。

      2、嘉賓致詞。

      3、校領導元旦致詞。

      4、節目演出。

      5、校董事會領導致詞。

      十、獎項設置:

      1、優秀節目主持人:1名(頒發榮譽證書與獎品)。

      2、優秀節目編導獎:3名(頒發榮譽證書與獎品)。

      3、優秀組織獎(集體):2個(頒發獎狀)。

      4、節目表演獎: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4個、優秀獎4個,均頒發獎狀。

      5、優秀演員獎:

      a、學生15——20人(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品)

      b、教職工3——4人(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品)

      十一、人員分工:

      1、 廖青松、張錦花:領導、嘉賓接待。

      2、 葉國慶:演出設備、服裝、道具運送。

      3、 張海平:舞臺設計與背景制作。

      4、 張龍汶:場地布置與紀律維護。

      5、 胡存華:音響、燈光布置與播放。

      6、 張忠華:后勤供應與催場。

      7、 陳華:協助舞臺監督與攝影。

      8、 陳明達、鐘淑燕三人為節目主持人。

      十二、其他事項:

      1、 節目伴奏碟各班負責。

      2、 一般道具和服飾盡可能自行解決。

      3、 舞蹈類服裝和主持人服裝、化妝由學校出資租用。

      4、 化妝品由學校出資購買,段麗琴、李曉嬌、陳華協助化妝。

      5、 晚會現場不公布節目得分情況和獲獎情況,各評委的評分統計表在晚會結束

      后統一交李曉嬌集中保管,供領導小組成員集體討論審定。

      6、 元旦節后進行表彰頒獎儀式。

    設計方案 篇2

      為進一步改善我校生態環境,根據《南寧市20xx年“花樣南寧”建設工作方案(討論稿)》、《南寧市教育系統建設“花樣校園”專項活動工作實施方案》及縣委、縣政府的總體工作部署,特制定我校建設“花樣校園”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四季有花、處處見花滿眼是七彩之花、富有生機活力之花”為總要求,推進我校綠化美化工作,突出“花樣校園”主題,進一步提高學校環境育人功能和水平,展示和提升我校整體新形象。

      二、工作目標

      按照縣委、縣政府打造“花樣橫縣”建設要求,做到“四季有花,處處見花”,因地制宜、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校園植樹種花活動,逐步推進校園森林化、多彩化。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綠化、美化活動,激發學生參與學校環境建設的熱情,增強師生環境保護的主人翁意識,樹立“美化校園,從我做起”的理念,做到人人愛綠護綠、人人愛花護花。

      三、工作任務

      學校積極開展“花樣校園”創建活動。將三角梅、一串紅、石竹、杜鵑等品種,因地制宜,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校園植樹活動,逐步推進校園花化、彩化等工作。

      四、建設時間

      20xx年—20xx年。

      五、20xx年工作計劃

      (一)前期啟動階段(20xx年2月下旬-3月中旬)

      全面啟動“花樣校園”建設各項目前期工作,大力發動教師、學生捐款,完成主要苗木儲備,完成“花樣校園”建設規劃設計。

      (二)建設階段(20xx年3月中旬-6月15日)

      “花樣校園”工程項目全面啟動建設,按“花樣校園”建設規劃設計完成新增觀花喬灌木目標工作任務種植,使年度建設目標初步顯現。

      (三)驗收階段(20xx年6月15日—7月15日)

      對“花樣校園”新增觀花喬灌木種植任務進行驗收。

      六、組織保障

      成立領導小組及工作機構

      為加強領導,確保活動持續有效地開展,成立新圩村委小學實施“美麗橫縣生態鄉村花樣校園”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名單如下:

      組 長:校長

      副組長:副校長、教導主任

      成 員:全體教職員工

      七、措施及要求

      (一)加快推進“花樣校園”建設工作

      1.做好建設“花樣校園”的規劃設計。在學校原有規劃建設的基礎上增加“花樣校園”建設的`內容。

      2.做好建設“花樣校園”的經費預算及管理。在每年的經費預算中要增加校園綠化、美化專項經費預算。

      (二)落實任務,注重實效

      (三)鞏固成果,科學養護

      (四)加強宣傳,適時開展環境教育

    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信客的職業及其品質。

      3.學會抓住具體事例分析概括人物的方法。

      4.從單元整體感知人間真性情。

      教學重點:

      從人物研究的角度把握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寫作意圖,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學方法:

      1.自讀點撥。

      2.誦讀品味。

      3.感悟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信”字入手,信,書信,誠信。會意字,人言為信。

      二、作者簡介、字詞

      三、整體感知

      1、信客是一種什么職業?

      用簡潔語言概括

      2、信客的職業道德是什么?

      突出重點

      3、與現代交通相比,過去的信客存在哪些困難?

      四、聯系課文內容具體分析人物

      我認為信客是一個的人,從文章————可以看出來,我想對大家說(或我想起了)。

      從上面的句子練習中我們學到了什么呢?

      1、怎樣分析人物。

      記住一定要聯系具體事例。

      2、學到了一些寫人物的方法吧。

      3、積累了作文素材。

      五、回顧、感悟

      同學們,人是世間萬物的主體,人類主宰著這個世界,不同的人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行走著書寫著我們的'人生,也用心感受著生活。從第二單元一路走來,阿長讓我們感受到了善良,《背影》和《臺階》中的兩位父親讓我們感受到了拳拳的父輩之愛和父輩的辛酸,老王讓我們體會到了做人要有道德良心,而信客告訴我們的是沉甸甸的誠信二字。

      六、做個好人

    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結合圖片、實物理解郵遞員、打靶、一捆稻、一束麻等詞語;

      2、美讀詩歌、背誦課文,并在朗讀中拓展說話、抒發情感;

      3、補充學習兒歌,積累語言;

      4、通過朗讀感受詩中小朋友關心他人的美好心靈。

      教學重點:

       美讀詩歌,背誦詩歌,體驗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一捆稻、一束麻

      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啟動情感

       1、送小朋友一首兒歌。

      出示兒歌:小雨淅瀝瀝,

      小雨沙啦啦,

      淅瀝瀝,

      沙啦啦,

      小雨小雨慢慢下,

      苗苗就是喜歡它。

      1)自己輕輕地讀一讀。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3)為了讀起來好聽,我們習慣上把淅瀝瀝讀成xī li li,跟讀;

      4)美讀兒歌

      淅瀝瀝,沙啦啦,這是下小雨的聲音,聽起來就好象小雨在唱歌。多好聽呀,小朋友也把這首兒歌讀好聽了!自己再試試。指名讀。

      指導:A、小雨小雨慢慢下再慢一點就好了。

      B、雨滴聲再輕一點。

      C、你讀得真好聽,我好象聽到了小雨在唱歌。

      5)齊讀。

      2、小雨,會滋潤大地,會讓空氣更新鮮,苗苗喝了小雨滴還會慢慢長大!可有時,小雨也會帶來很多不方便。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一首兒童詩,它的題目也叫《小雨》。

      板書:小雨 一起讀題

      二、初讀感知,體驗情感

       1、這首詩歌可有意思了。捧起書,自己讀讀,讀準每一個字音。

      2、聽錄音。讓我們聽聽錄音機里小朋友是怎樣讀的。

      3、學著錄音機里小朋友的樣子自己再讀讀。

      4、檢查

      (一)出示詞語:性急 收起 郵遞員 然后 最后 等一等 剝完 解放軍 打靶

     1)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幫助,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會讀了舉手。

      2)開火車讀。正音:等děng 后鼻音舌頭往后縮,跟讀。

      然rán 這個翹舌音挺難讀的,跟讀,誰舌頭最靈,也能把然后讀準。

      3)理解:

      A、郵遞員

      你知道郵遞員是干什么的嗎?(出示圖片)你瞧,這位叔叔就是郵遞員,每天上午7點、下午3點左右,郵遞員也會來到我們學校送來信和報紙。

      B、打靶

      (出示解放軍打靶圖片)誰在打靶?說話中糾正生字的讀音。

      (如:解放軍打靶百發百中。)

      (二)出示句子:等爸爸收起最后一捆稻,

     等媽媽剝完最后一束麻,

      過渡:小朋友讀詞語讀得很準,很棒,看來光讀詞語是難不倒大家的。林老師第一次讀這首詩歌時,發現有兩行詩句讀起來挺拗口的,自己練練,看誰的本領最大,也能讀準。

      1)指名讀

      2)這兩行詩句里,這兩個詞語最難讀,把他們讀準了,整行詩句自然就讀通了。跟讀:一捆稻 一束麻

      3)理解詞語:

      A、(出示實物)老師手里拿的是一根稻,現在是一棵稻,(出示圖片)那爸爸手里拿的是一捆稻。指導讀準一捆稻。

      B、你們知道麻是什么嗎?老師本來也想把麻找來給小朋友看看,可是我找了好多地方都沒找到,因為麻在我們這個地區比較少見。不過,麻曬干后可以做成麻繩、麻袋。你們回去可以向爸爸媽媽打聽麻繩、麻袋是怎么樣的?指導讀準一束麻。

      4)連起來讀詩句。自己試,指名讀。

      5)像這樣很長的句子,讀時還要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師邊范讀邊劃停頓符)

      6)再指名讀。

      7)齊讀。

      (三)再出示句子:等郵遞員把信送到,

     等解放軍打完了靶,

      等小鳥飛回了窩,

      下班的人也回到了家,

      1)最難的兩行詩句小朋友都能讀準了,老師想,這幾行詩句一定也難不倒大家,自己先試試。

      2)指名讀。

      3)師劃停頓符,再指名讀。

      4)齊讀。

      三、美讀詩歌,領悟情感

       [第一節]

     1、到現在為止,小朋友不但會讀詞語,知道了詞語的`意思,而且連詩句也能讀準讀通了,收獲可真不少。讀詩歌光讀通還不夠,還要讀美。怎樣讀美,聽起來好聽呢?小朋友放開膽子,覺得怎樣讀好聽就怎樣讀!

      2、指導讀出節奏、變化、韻味

      A、詩句中間的停頓就像是歌曲里的節奏,你看,節奏是有變化的,有變化才美,你能不能也讀出變化呢?

      B、唱歌時,如果每個音都一樣高,那這首歌就不好聽了。讀詩歌就像唱歌一樣的,誰再來讀讀。

      C、范讀。自由練習。

      3、指導讀出感情

      A、如果下雨了,那會怎樣呢?這位小朋友看著小雨想到了那么多,多有愛心啊!我們也可以邊想邊讀,讓同學們感覺到你的愛心。

      B、朗讀、評價、點撥。

      如:小雨下得還不夠輕,再試試。你讀得這么有愛心,小雨一定已經聽到了。

      4、男生讀,女生讀。

      5、配樂讀。

      [第二節]

      1、出示第一節:現在你也能這么有感情地讀讀第一節嗎?

      2、自由練習。

      3、指名朗讀,指導:

      A、小雨下得這么早、這么快,小朋友看著小雨,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B、怎么讀聽起來很著急,盼望小雨等一等再下。

      C、雨可能會越下越大,小朋友心里越來越著急,誰能把三個等一等讀好!

      5、小組賽讀。

      6、順勢引背第二節。

      五、背誦詩歌,積淀情感

       1、讓我們一起合起書,朗誦這首詩歌,如果忘了就打開課本偷偷地瞄一眼。

      2、;配樂朗誦詩歌。(站起來也行。)

      六、拓展說話,抒發情感

       1、這位小朋友真有愛心,看著小雨想到了那么多人,還想到了小動物,你會想到誰呢?

      引導:下雨會給哪些人、物帶來不方便呢?還有誰也在外面工作、行走呢?田野、院子、馬路、大街

      2、我們也來學做小詩人,用文中句式等 來說說。

    設計方案 篇5

      一、概述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是人教課標版高中化學必修①“第一章 從實驗學化學

      第二節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的第一課時(45分鐘)。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在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反應等方面的定量關系時是廣泛運用的物理量。它在高中化學計算里還是最關鍵的概念,可使計算較為簡捷明了,非常重要。本節教材的特點是概念多、理論性強,教學難度大;在本課時教學中安排了物質的量、摩爾、阿伏加德羅常數幾個高難度的抽象概念,這些概念不僅涉及宏觀領域,還涉及微觀領域,難點集中,理解困難,為教學帶來了障礙。

      二、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科學上引入“物質的量”這一物理量的必要性;能夠初步理解“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的意義,及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

      2.能夠了解物質的量與微觀粒子數之間的關系,并能從物質的量的角度來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及化學反應中物質質量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所給資料,提高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的能力;在思考、討論和交流中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養成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

      2.通過物質的量的教學,體驗科學家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進一步理解科學探究的意義;

      3.在摩爾是堆量的教學中,提高遷移應用的能力及想象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物質宏觀與微觀間量的關系的探究,感受化學界的奇妙與和諧;能夠對學習自然科學感興趣,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學生接受能力較強,處于初三和高一的銜接階段;在該階段學生對國際單位制中的“長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等物理量已非常熟悉,但對國際單位制中的“物質的量”這一物理量非常陌生,而且易將“物質的量”這一抽象概念與“物質的質量”相混。 學生的好奇心強,已具備了探究的意識;掌握了探究必備的相關知識,如知道化學反應的實質是物質構成的微粒按一定的數量比進行,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質量滿足質量守恒定律。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教師引導探究,啟發學生自主建構概念。

      對于抽象概念的突破,采用直觀的方式展示,如視頻、動畫等,變靜為動,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并自己建構新概念。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PPT課件

      概念動畫

      實驗視頻

      相關圖片

      多媒體教室

      六、教學過程

      環節一:提出問題

      (一)情境引入

      教師通過學生熟悉的化學反應視頻引入(此處需常見的化學反應視頻,如炭在氧氣中燃燒)

      學生觀看視頻,從化學反應方程式出發,討論分析其中包含的意義。

      C?O2點燃CO2

      微觀粒子數 11 1

      物質質量12g 32g 44g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出發,學生將這一反應中所包含的意義進行復習總結:

      (1)從質量守恒的角度,12克碳和32克氧氣反應生成44克二氧化碳(2)從微觀機理角度,1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分子結合生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

      (二)提出問題

      教師從學生的討論結果出發,提出引導問題: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物質間的化學反應是微粒按一定數目關系進行的,那可稱量物質與微粒之間是否存在一種聯系?我們有何辦法能將微粒數量與物質質量聯系起來?

      學生積極思考,討論,想辦法

      設計意圖: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從而為學生了解引入“物質的量”這一概念的必要性打好基礎。

      環節二:方法探究

      (1)從微觀角度出發,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生分組匯報所想出的辦法;

      教師針對學生討論結果,將學生的認識過程與科學探究的思維方法聯在一起,模擬科學家解決問題的過程(以一個某種原子為例,此處要標出1個原子的質量(用普通天平不可稱量),為將微粒與物質質量聯系起來,將此種原子由一個開始不斷堆積(此處需要媒體課件,展示微粒堆積的過程),同時質量隨微粒數目的增加而相應的增長,直

      到有一刻該微粒集體的質量可稱量。就可說某克的物質中微粒數目是多少。)

      學生體會,聯系宏觀與微觀的橋梁,其核心是一種化小為大的思想。

      (2)摩爾——堆量

      教師以學生常見的物質為例,演示其粒子堆積的過程,并伴有總質量、粒子總數的同步變化。(如以碳原子為例,展示碳在堆積的動畫課件)當堆積的微粒數為6.02?10我們就說這是1摩爾,如以碳原子為例,6.02?10

      子。

      學生進一步的體會摩爾是聯系宏觀與微觀數量的橋梁。

      教師啟發學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表示量的名詞與摩爾相似。

      學生思考,并回答常見量詞的名稱,如“雙”、“打”,“公斤”等。

      (3)遷移應用

      教師將示例微粒改變,而微粒數目6.02?10232323時,個碳原子,我們就說這是1摩爾的碳原不變,引導學生回答此時這些微粒量是否為1摩爾?(此處需1摩爾不同物質的相關圖片)

      學生回答肯定,并得出結論:將示例微粒改變,同樣數目是6.02?1023時,我們說它是1摩爾。

      設計意圖:圍繞提出的問題,再現科學家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使學生體驗科學家解決問題時的思維和方法;通過一種物質遷移至其它物質,使學生體會摩爾是一量的單位。

      環節三: “物質的量”概念

      (1)摩爾——“物質的量”的單位

      教師進而指出“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就像“千克”是“質量”單位,“米”是“長度”的單位。(舉例類比),摩爾簡稱“摩”,符號:mol

      學生理解,并細細體會摩爾與物質的量間的關系。

      (2)“物質的量”——國際單位制7個基本單位之一

      教師展示有關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單位的信息(此處需要有關國際單位制方面的圖片),物質的量是其中之一,記作n。

      學生看教材P12資料卡片,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建構新概念。

      (3)“物質的.質量”與“物質的量”

      教師提出思考問題: “物質的量”是“物質的質量”嗎?為什么?并結合教材P11圖1-11給出結論。

      學生思考,討論。

      (“物質的量”不同于“物質的質量”。如以炭為例,12克C-12含有6.02?10

      子,物質的質量12克,而“物質的量”是1摩爾。)

      (4)阿伏加德羅常數

      教師介紹:國際上規定,1摩爾任何微粒所含有的微粒數與12克C-12所含有的碳原子23個碳原。

      數相等。實驗表明,這數目約為6.02?1023。6.02?1023mol。

      NA

      學生體會,記憶。 ?1稱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符號:

      設計意圖:在摩爾——堆量的基礎上,提出了“物質的量”概念,降低了學生在理解這一抽象概念時的難度;通過將常見物理量,及易混概念對比分析,使學生從整體上初步完成了新概念的建構過程。

      環節四: “物質的量”的應用

      在初步了解了物質的量等相關概念后,教師讓學生繼續完善在環節一中做的分析,將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微粒數聯系在一起。

      學生思考、討論做出總結:

      C?O2點燃CO2

      微觀粒子數 11 1

      1NA 1NA 1NA

      物質的量 1摩 1摩 1摩

      設計意圖:通過將物質的量(摩爾)概念再次應用于化學反應,使學生更好的體會“物質的量”作為聯系宏觀質量與微觀數量間的橋梁給我們研究問題帶來的便利,進一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并為以后進行相關的化學計算的學習做好準備。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節課從以下方面進行評價:

      學習參與情況: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活動,吸取其它同學在該問題中正確的地方,有根據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張。

      自主學習情況: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的能力。

      反饋練習: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1.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2.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NA)個微粒的集體就是1摩爾

      233.NA的精確值為6.02?10,單位為mol

      23?1 4.1摩爾物質均約含有6.02?10分子

      235.0.1molH2O中含有0.2?6.02?10個H原子

    設計方案 篇6

      RFID技術

      RFID的中文是射頻識別技術,也叫做“電子標簽”。人們通過該技術能夠識別特點的信息,同時讀取相關的數據并進行相應處理。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該技術具有許多優點:具有很強的穿透性、很大的存儲空間、更快的讀取速度以及更高的安全性能。RFID一般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天線、標簽、讀寫器以及中間件等等。圖1所示是RFID系統的結構圖。

      基于RFID的智能倉儲管理方案

      本論文設計的智能倉儲系統,主要業務是對卷煙的出入庫管理。采用RFID技術,可以使得每個環節的信息更加透明,使得管理者和操作人員能夠更方便及時地了解智能的數量、位置等狀態,從而實現了信息流和物流的.融合。

      系統整體架構

      基于RFID的智能倉儲管理系統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所有的卷煙都存放在托盤上,每個托盤都貼有相應的電子標簽。數據庫通過相應處理,將每個托盤上電子標簽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同時一一對應。采集到相應的電子標簽的信息,就可以獲得相應的各種條碼信息。

      系統流程設計

      整體的系統流程如下:

      (1)處理件煙的信息:通過掃描托盤上安裝的RFID電子標簽來讀取相應的信息(生產日期、數量等等)。倉儲管理系統在物流的過程中及時更新信息,使得供貨商可以確定合適的入庫方案。

      (2)對于智能入庫的管理:智能在入庫的過程中,在通道口的RFID讀寫器對件煙信息進行讀取,同時對電子標簽進行信息寫入,主要是入庫時間和地點等信息。同時這些信息應該及時更新到倉儲的管理系統中。系統自動識別,如果這批貨物是所訂的智能,就發送信息使搬運車對其進行搬運,將貨物存儲;如果不是所訂的智能,系統會提示工作人員進行相應處理。貨物全部入庫后,及時更新數據庫信息,打印入庫清單。

      (3)對于智能庫存的管理:工作人員通過RFID讀寫器可以實時掌握智能的各種基本信息。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其實時了解困村信息,在庫存量減少時可以及時補貨;在智能貨物移動位置時,RFID會自動讀取貨物的位置信息,并傳送到管理系統中,實現庫存的精確控制。

      系統性能分析

      其在智能的物流管理中所采取的傳統做法是:條碼技術。這種技術的使用可以使得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缺點:容易損壞、需要逐個掃描、在出庫入庫時需要大量掃描時間以及有較高的誤碼等等。企業采用這種方式還需要許多人工錄入信息,效率并沒有顯著提高。我們可以看出,基于RFID的智能倉儲管理方案有如下特點:

      (1)整個管理過程都采用了先進的RFID射頻識別技術,倉儲管理的各個環節都得到有效覆蓋。這樣做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使得管理過程更加人性化,同時縮短了出入庫的時間。

      (2)以外的成品卷煙識別率都不高,采用RFID技術后可以大大提高其出入庫的識別率。這樣不僅使得時間大大縮短,同時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勞動。RFID可以在同一時刻識別很多標簽信息,這就使得智能在出入庫過程的效率成倍增加了。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02-28

    教學設計方案11-14

    網絡設計方案07-20

    設計方案模板07-22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03-14

    教學設計方案范本03-08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07-27

    物理教學設計方案08-01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03-07

    化學教學設計方案11-3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日韩小视频 | 一级爱视频欧美国产 | 五月天狠狠爱-伊人久久综合网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 在线Ⅴ片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