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宮門首先就是十七孔橋和南湖島,緩步上橋,孩子很有興趣地一個個小石獅子看看摸摸,爬上南湖島,俯視腳下的昆明湖,遠眺萬壽山上樓閣錯落有致,一切都覺得熟悉又新鮮。島上除了龍王廟、涵虛堂,也沒更多的景致,看了會就上了畫舫,慢慢悠悠地蕩在昆明湖上。天氣有些不是很好,霧靄淡淡,鏡頭里的光線總是陰暗,可惜了這美妙的景致。下船便是石舫景區,繼續沿水邊前行,五圣祠、澄懷閣、九曲橋、宿云檐,一路上倒沒怎么進去看看那些樓閣亭臺,卻被綠蔭流水吸引住了,走走停停,在紅花綠柳、碧波清荷中享受一下避暑勝地的感覺。到后山可以翻山過去,也可從宿云檐下坐小船到后湖,我們還是選擇水路。十幾個人一起搶上小畫舫,這次船小沒有裝發動機,整了一個搖櫓的在后面劃槳,吱吱呀呀的倒很有水鄉風味。船上大部分是女士,其中還有兩位外籍中年美女,聽她們用英語跟臨近的人交流,好像是從法國來的教師。剛一出來,船上一個東北味的大姐開始給我們義務講解起來。講解本是好事,可以對這個美景有更好的了解,不過頤和園的歷史我們太熟悉了,說起來都是比較沉重,當大姐講到八國聯軍的罪行,大家不約而同地看了看那兩個法國女人,不知她們是否有些尷尬。
停船靠岸就到蘇州街了,也就是沿著后湖兩岸仿江南水鎮而建的買賣街。沿北岸前行,一路上古玩店、綢緞店、藥店、茶樓、工藝品店等一間挨著一間,酒旗飄揚、茶肆喧囂,很有些江南水鄉的味道。進去一家茶樓,原是依山而建,幾處臺階上去算是小半山腰了,一個不太大的院落,幾棵參天古樹,散放著石桌石凳,坐下來回頭就可以看到下面的河水、商家,抬頭是后山濃濃綠蔭,真有一番鬧中取靜的感覺呢。繼續前行,一路欣賞著,不由得已經中午時分,孩子有點餓了,看有路邊小吃,點了一份燒賣給孩子吃,倒也便宜,十元十個,估計口味未必好吃,不過填飽肚子罷了。飯后開始繞行上后山,還是在街上遇到一個漫畫老人,看他擺的作品頗有些幽默味道,于是上前給孩子來了一份畫像,一個戴眼鏡的小女孩拿著糖葫蘆,頑皮可愛的樣子,孩子很是喜歡,小心翼翼地包了起來。
后山入口正對北宮門,上來就是有名的四大部洲。先看樓下的介紹,一樣是XX年被八國聯軍焚燒,XX年重建之類,看得人心里沉甸甸的。這是漢藏式的建筑群,因山順勢,就地起閣,兩側有3米高的經幢,后有寺廟群主體建筑香巖宗印之閣。四周是象征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和用不同形式的塔臺修建成的八小部洲。幾個角上還有紅、白、黑、綠四座喇嘛塔,塔型別致,造型端莊美觀。轉過去到了山前,就是更加有名的佛香閣、排云殿,這是頤和園的典型景觀,幾乎出現在每一個介紹頤和園的圖片中。當然這里也是很值得看的,整個建筑氣勢雄偉、巍峨壯觀,給人一種恢弘大氣的感覺。站在閣前,還可以俯瞰昆明湖,縱覽南邊所有景點。下山一路臺階,有點陡峭,不過比起泰山算是很輕松了。因為急著出去,沒怎么細看,草草地穿過排云殿,沿長廊東去。長廊本來簡單,不過上面畫著上萬幅彩繪,無不色彩斑斕、形象動人,內容大多取材于中國古典名著包括山水風景、花鳥魚蟲、人物典故等,如三國等故事孩子也是熟悉,看的津津有味、饒有興趣。
走過長廊,其他的都是富麗堂皇的樓閣殿宇,比如樂壽堂、仁壽殿、德和堂、文昌閣等等,看了昂首俯臥的敗家石,欣賞了大戲樓里面稀里糊涂的古樂,最后到文昌院時已經是臨近關門時間,只能匆匆看了一下。好在這里景致不錯,算是北京最好的園林景觀了,可以回味的地方很多,希望孩子大了再多來看幾次。稍微遺憾的是看地圖上東北角有個“紫氣東來”的景點,找了一圈沒遇到,只得放棄。
出來時走的東宮門,一會就到了公交站點,這里有直接回前門的690路(前門就是好啊,從哪兒都有直接到的車),正準備排著隊上車,孩子不知哪根腦筋興奮了,看時間還不算很晚,就要坐地鐵玩去,為了要把北京所有地鐵都做上一遍!老天,累的我的腳底疼,還得轉悠!沒辦法,我們準備先坐公交去巴溝,坐10號線。誰想坐來時的374路是個環線,去巴溝不走來時路,而是從市區里轉。陰差陽錯到了蘇州街,我忽然記起有個好吃的烤肉就在邊上,忙拖孩子下來,快步沖到漢麗軒烤肉超市,原以為這里會又跟以前一樣排著長隊等桌,結果可喜的是還有不少位置,我們趕緊買票進店。這里烤肉是韓國風味,就是中間一個烤盤,自己拿東西烤,菜品很豐富:培根(1708)、五花肉(1661)、肥牛、牛舌、 (868)雞脆骨(621)、 (589)等等等等,一大堆肉啊魚啊菜啊,大多是我喜歡的,還有不少涼菜、西點,啤酒飲料白酒紅酒也各有若干,足夠享用。這一頓吃的還真是不錯,除了環境差點,還是讓我們可以大快朵頤,畢竟我們只是普通人,不是很追求高品味的享受,兩個人九十元一頓飯,足矣。
酒足飯飽之后就開始坐地鐵了,有吃飯這段時間休息,體力也恢復不少,我們一口氣從黃莊到三元橋、再到國貿,再四惠東,再傳媒大學,再往回到建國門,回前門,其中還在三元橋下來準備去機場呢,幸虧每人25元的票價讓孩子感覺挺貴,才作罷。一路上不停地倒來倒去,那么多臺階爬上爬下,地鐵上幾乎也都是站著,一直折騰到快九點了才出了前門站。明天去兒童醫院,要睡早起啦。
八月十八日
一早起來先打算兒童醫院,不做景點安排。出門先吃飯,找了個還算干凈的面愛面,又貴又沒啥味道。坐車當然還是地鐵了,不過路還算順,出了復興門地鐵站走一會兒就是了。遺憾的是看病太不順,今天只能排隊掛號,明天才能看病,看看都快十點了掛號的大夫人還沒來,等著的病人已經兩排長龍,差不多百十個了,原來這是首都的兒童醫院啊!好在我們純屬看著玩,不疼不熱的,不看也沒什么,趕緊走吧!看時間還早,我們找了輛公交直奔清華大學!
清華、北大這些年已經成為越來越熱門的,尤其是學生游客的必去之地,以至于北大現在都采取限制名額的辦法,來保持校園的清凈。因為清華還沒限制,不用擔心進不去門,所以我們直奔清華園西門!印象里清華是以自然科學見長,而看孩子的苗頭雖然小學成績不錯,估計物理化學之類未必學的好,將來頂多能考個門口的山大,所以也就心安理得地把清華當成景點,而不是目標,這樣玩起來輕松多了。進了西門,有好客的大姐上來推銷自行車出租業務,我們猜想這里應該比山大新校區大幾十倍吧,靠走路恐怕不行,很痛快地租了輛叮當車,騎著直奔二校門,也就是那個有名的西洋門。有特色的東西就是吸引人,這里也不例外,人潮滾滾地擠在那里,大家分別擺出不同的Pose來笑對鏡頭,我們也趕了把時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