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雷鋒日記,學習雷鋒精神,我們無論何時都要向雷鋒學習,以下是向雷鋒學習的日記,歡迎閱讀!
向雷鋒學習的日記1
時間2017年2月14日 天氣:晴
今天中午下班回媽媽家,吃午飯的時候有人敲門,開門一看是中廳的阿姨,這位阿姨是個殘疾人,從小就雙眼失明。我問阿姨,有什么事?阿姨說剛剛來了個電話,不知道是誰,也看不見電話號碼,她讓我幫忙看一下。于是我去她家告訴她手機里的未接來電號碼,并且寫在記錄本上,方便她丈夫回來查找!阿姨非常感激說:“謝謝!”我心里暖暖的,臨出門的時候我告訴阿姨,這兩天有事就叫我,我隨時都在家。
向雷鋒學習的日記2
20xx年9月12日 星期一 天氣 晴
下午做完作業后,我到樓后面玩耍時,發現在臺階上有一些金光閃閃的東西,好奇心驅使我走近臺階,只見一串鑰匙靜靜地躺在那里。
我拾起鑰匙,心想:這是誰的鑰匙啊?失主現在在哪里呢?他發現鑰匙丟了該多著急啊!于是,我決定在這里邊玩邊等待失主。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半小時過去了,失主還是沒有來。我也想放棄,但是一想到失主那焦急的心情,我還是留了下來,繼續等待。
經過一個多小時地等待,終于看到一個火急火燎的中年男人來到附近四處尋找東西,我猜想他也許就是我等待的丟鑰匙的失主。我走上前和他打招呼,知道他就是丟鑰匙的失主,并把鑰匙還給他。他很高興,我也很開心!雖然耽誤了我好多時間,但是我做了一件好事。
向雷鋒學習的日記3
今天我驕傲的作為一名志愿者在日月湖廣場為昆鋼的人民服務,與以往不同的是我自己有一個獨立創新的活動,叫做"文明成語大家來解釋"。
隨著廣場人流的不斷集中,我們也布置好了活動場地。一幅幅宣紙上寫好了文明成語。 “孔融讓梨、禮賢下士、尊老愛幼、平易近人”----一條條簡單卻又富有哲理的成語粘貼在服務桌邊沿處。
我原以為每個人都會用字典上的語言生硬的解釋,但在與群眾交流的過程中發現,每個人都有一些巧妙而接地氣的理解。比如孔孺讓梨,有位大爺這樣解釋到:現在的獨身子女就缺乏與人分享的精神,有好吃的就是父母都不給,所以把孔融讓梨這種美德重新發揚太重要;而另外一位大嬸對禮賢下士的解釋就更直接了-----尊重人才,有很多骨干在一線默默無聞的奉獻著,他們有著多年經驗技術支撐著企業的發展,善待人才就是善待企業;平易近人-----做老人不倚老賣老,做干部不以權壓人,做家長不忽略子女感受,能平等交流。
有人說文明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多少代人努力改變。而我覺得文明就是一瞬間,由己及人,由親及友,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每一個人,這就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