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日記550字(精選33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獲的,這也意味著,又要開始寫日記了。日記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數學日記55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生數學日記 1
今年春節前,我們回了外婆家鄉——電白。那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周圍都是山,還有一個大水庫。這里的人們都是吃自己種的菜。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大塊的菜地。
這天我們讓外婆帶我們去看看她的菜地。我們來到田里,一眼望去,綠油油一片映入我的'眼簾,就像一塊塊毫無瑕疵的碧玉。慢慢看去,地里種的是各種各樣的蔬菜。突然,外婆問我:“羨欣,我要你算一算這塊田的面積,這塊田是梯形的,上底是9米。下底是14米,高是下底的二分之一,那么這個田的面積是多大?”我想剛好可以利用這學期的知識: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然后先算高:14÷2=7(米),接著按梯形的公式來計算:(9+14)×7÷2=80.5(平方米),最后等于80.5平方米,于是我回答外婆:“這塊田有80.5平方米。”外婆說:“嗯,沒錯,那你再算一算如果這塊田種的是大白菜,每顆菜占地面積是225平方厘米,這一塊地共能種多少棵白菜?”我靈機一動:把225平方厘米化成0.0225平方米。然后80.5÷0.0225≈3577(棵)。外婆欣慰的說:“嗯,不錯,不錯,看來你數學學的不錯,要知道,在生活中數學可是有很大用處的。”我笑著點點頭。
在生活中處處都會用到數學,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
小學生數學日記 2
這節是數學課。王老師舉起粉筆,她并未像以往一樣,在黑板上龍飛鳳舞的寫著熟悉的乘除法和小數點,而是把語文中的“a”、“b”、“d”搬到了黑板上。我仔細打量著王老師,她的衣服穿的和平常一樣樸素,頭發也梳得整整齊齊,并沒有哪根筋不對啊!那為何她今日卻如此古怪?
哦!原來王老師要教我們“加法交換律”:a等于一個加數b,b等于另一個加數,c等于和。例如:a+b=b+a,怪不得她今天這么古怪,看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句話得改成“大千數學,無奇不有”嘍!哈哈!篇九:調皮的小數點
今天早上,我起床刷牙時看到了杯子是圓的,之后我去洗臉時發現臉盆也是圓的,中午吃飯時我發現碗也是圓的'。我這時覺得很奇怪:為什么這些器皿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都是圓的?之后我又觀察了許多器皿,我發現器皿幾乎全都是圓的!這使我想到難道是我看花眼了?我開始懷疑自己,于是我擦了一下眼皮又重看了一遍,沒有看錯,是真的。
之后我又研究下去,我知道了原來在生活中如果人們用其他形狀的器皿就不容易重疊和盛東西,因為這樣不方便,可是使用圓形的器皿就能克服這樣的弱點。
發現這個特點我非常高興,有一句話說得好:“不懷疑不能見真理。”這件事情給我一個體會,今后我一定要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還要深入地研究下去。
小學生數學日記 3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離不開數學,可見數學和我們的關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比如,媽媽上街買水果,買蔬菜,還有去文印社復稿件……等等,都要用到數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數學,等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暑假里我跟爸媽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雜貨店買礦泉水喝。雜貨店有個規定:買3瓶礦泉水可以換一瓶礦泉水,一瓶礦泉水賣價1元錢,爸爸見了掏出10元錢給雜貨店老板,說:“老板買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饑似渴的喝了起來,一會兒就喝掉了二瓶。還沒等我回過神,已經有好幾個空瓶了。爸爸問我:“靈靈,我們用10元錢能換多少瓶礦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個空瓶子換了3瓶礦泉水,3個空瓶又換了1瓶礦泉水……還剩下兩個空瓶子。我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算出來了,是14瓶礦泉水,還余下2個空瓶子。”爸爸笑了,說:“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們可以再向雜貨店老板借一個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還給老板,噢!我們可以喝15瓶礦泉水。”爸爸點頭稱贊。
數學就是要靈活運用,理論聯系實際,只有掌握了數學知識,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于我們。所以我們要學好數學,讓數學成為我們學習生活中的好幫手。
小學生數學日記 4
這天下午,我做完作業,便捧起《奧數王》鉆研起奧數題來,剛開始時,我一路斬殺李鬼們,正得意洋洋,不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攔住我的去路。
題目是這樣的:兄弟倆買了一本書,哥哥的錢買這本書差2.4元,弟弟的.錢買這本書差3.06元,兄弟倆把錢拿起來,買這本書多0.58元。這本書的價錢是多少?看完題目后,我絞盡腦汁冥思苦想,卻怎么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突然,我想起老師常說畫線段圖可以清晰思路。于是便動手在草稿紙上畫起了線段圖,我望著畫好的線段圖左思右想,思緒仍舊亂成一團。我托著下巴,皺起眉頭,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正在玩耍的哥哥弟弟。我靈光一閃,拉來了哥哥弟弟扮演題目中的角色,玩了一個游戲:假如我借給哥哥2.4元,再借給弟弟3.06元,使兄弟倆都能各自買一本書,這樣,就能買兩本書了。那么題目中兄弟倆合錢買一本書多的0.58元加上我給他們的2.4元和3.06元不正是一本書的價錢嘛!對!一定是這樣!我茅塞頓開,欣喜若狂,不由得歡呼雀躍。
原來,看似復雜的一道應用題,也能通過游戲找到正確的思路,再經過大腦的仔細分析,精密計算,就會變得如此簡單。數學世界真奇妙!我一定要提高數學解題能力,鞏固數學基礎,努力探索數學世界的奧秘,在浩瀚的知識海洋里暢游。
小學生數學日記 5
我最感興趣的人是我們的數學老師,李老師——。他以他獨特的魅力深深吸引了我們。我們全班都喜歡他的課。為什么?因為他太幽默了!
有一次,我在做一道數學題的時候,被一道超級題難倒了。我苦思冥想,絞盡腦汁,還是沒能成功。所以我不得不從學校回家,向父親尋求建議。沒想到,我聰明的父親也沒能挺過來。第二天,我不得不請李小姐幫忙。看了兩遍題,李老師稍微思考了一下,幾分鐘就解決了這道我認為超級難的'數學題。我真的很佩服李先生。為什么他的數學思維比劉翔的110米欄還快?
李老師有很多“想法”,鼓勵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學習。比如每個周五都會發一條好消息,紅色的花和幾句鼓勵的話會讓我們向往,夢想!比如每個單元考試后,數學成績能達到97分以上的學生都可以順利進入“97軍”,甚至96.5分的學生也可以按四舍五入錄取!“九七軍”總司令是李先生,所有的學生都把能進“九七軍”作為自己最大的夢想。李老師還通過握手和拍照鼓勵我們學習,使我們的學習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有一次上課,李老師發現張君倫講課不認真,任俊杰學習很投入,就做了一副對聯給我們。上面一環是:“張君倫滑號”,下面一環是“任俊杰小心”,橫簽是“差距很大”。聽完,同學們笑得前仰后合,溜號的同學們羞愧地低下了頭。……怎樣?王老師夠幽默!
誰能不喜歡這樣的老師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 6
薩姐站在講臺上抖著一本練習冊,氣定神閑地說:“今天的作業,最多五分鐘,所以我額外幫你們印了一張卷子……”
好吧,就這“五分鐘”的作業,我做了一個中午,卻還有一道題名花無主,看著其他題下面都已密密麻麻,兒孫滿堂,而自己清廖孤寂空落落一人,不免黯然神傷了。
好,雖然這一題不會,但卷子上還有四座高山等著我去翻越呢—何苦而不平?于是我毅然決然地把目光投向那張看似輕薄無力,實則重達千斤的卷子。
但仔細一看,卻是一盆冷水的迎頭澆下:哼,四座高山其實是四群山脈,其中山高嶺連,浩瀚之力綿綿不絕,不遺余力地為學生施加吐血的動力。那變幻莫測的動點光圖自己舒服,不顧一切地向前狂奔,絲毫不理會在后面追得氣喘吁吁地我們;刁鉆刻薄的好像挑剔的批評家,又像催命的魔咒,讓人的手幾乎筋絡寸斷,手中的筆血盡而亡;45°和30°中諸多關系,要求的.線段卻始終像個印度少女,就那么活生生站在你面前,伸手即可觸,卻又裹著鐵的面紗,可觸而不可得。
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題怨。萬言千語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桿。卓文君思念司馬相如的愁容百態,放在被數學折磨的學生身上竟也意外的合適。心里想法風起云涌,卻始終像灰姑娘兩個姐姐的絕世大腳,即使割掉腳跟,弄得鮮血淋漓,也始終套不上小巧精致的水晶鞋。也始終不能與老師的思維一致。
數學啊數學,你到底什么時候才能放過我?
小學生數學日記 7
世界上最美的數值,莫過于就是斐波那契數列了。
斐波那契數列,又稱為黃金分割數列。因為斐波那契是以兔子繁殖為例子引入的,所以斐波那契數列還稱之為兔子數列。
具體來說,斐波那契數列是指這樣一個數列:1,1,2,3,5,8,13,21,34,55,89,144等,這個數列從第三項開始,每一項都等于前兩項之和。專業一點來說呢,就是F(1)=1,F(2)=2,F(n)=F(n—1)+F(n-2)(n≥3,n∈N*)。現在這個數列在很多方面都有運用到。
說到斐波那契數列,又怎能不談談它的創始人——斐波那契呢?這可是一個在數學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中世紀意大利的數學家,是西方第一個研究斐波那契數的人。他還把現代書寫數和乘數的位置表示法系統傳入歐洲。《計算之書》就是他一曠世巨作!
你知道嗎?其實我們身邊都有很多斐波那契數列的存在。比如一個小小的`貝殼,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它貝殼上的紋路就構成了這個黃金分割數列,即斐波那契數列。還有著名畫作《蒙娜麗莎的微笑》、鸚鵡的頭部構造、種子的排列、雅典帕特農神廟等,這些我們身邊的事物其實都有著斐波那契數列的存在。
斐波那契數列是一個多么神奇又獨特的存在啊!它讓一切都變得格外美麗,它讓一切都變得格外奇妙,它默默無言卻不可缺少,把“世界上最美的數值”這個稱號送給斐波那契數列也不是空有虛名的。
小學生數學日記 8
星期天,我和媽媽去菜場買菜。走在路上,我發現路旁的路燈排列得很整齊,還感覺路燈之間的距離好像差不多。于是,我就把這個發現告訴了媽媽。
媽媽說:“你觀察得很仔細,你可以自己想辦法檢測一下。”在媽媽的提醒下,我在路燈之間用相同的步子測量了一下,發現每兩個路燈之間的距離都是相等的。
這時,媽媽又說:“寶寶,我出個題目考考你吧!從這個路燈到小區大門口有 50米 遠,如果每兩個路燈間的距離為 5米 ,總共有多少個路燈?”我一聽,心里想:這個問題用我們學的'除法不就行了嗎?所以我對媽媽說:“這簡單,不就是用50÷5嗎?等于10。”說完我還覺得很得意,可是媽媽卻說我做錯了。我不信,媽媽就對我說:“你自己去數一數、看一看吧!”于是,我就從媽媽說的那里開始數起,1、2、3、4、……9、10、11。咦,怎么會是11個呢?媽媽讓我自己仔細地看一看。我發現,每兩個路燈之間有一個線段,這個線段長 5米 ,這樣50÷5=10,哦,原來媽媽說的那個頂頭的路燈我在用除法計算的時候沒有放進去,答案應該是50÷5+1=11。
這時媽媽對我說:“寶寶你知道嗎?其實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處處都有語文。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發現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有趣的題目!”
小學生數學日記 9
我們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因為,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得到數學的原型,我們學生粥時的身邊蘊藏著許多熟悉的數學知識,比如說,上街買東西時要用到加減法,裝潢新房屋時,總是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是從生活中產生的,那些可都是數學的“活“教材呀!
以前,同學們學數學知識都是生搬硬套,直接把那些知識從書本上搬到腦子里,很少會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可是此刻跟以前可大不相同,同學們都學會了把數學運用到生活中。例如,我有一次到同學家去玩,可同學獨自一人在家,大清早的,我們都餓了,于是,同學跑進廚房,自我開始做早飯了。一開始,那個同學先把米淘好放進鍋里,然后開始煮粥。再利用煮粥的時間來烙三張餅,他先把第一張和第二張餅放進鍋內;一分鐘后,他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過來;再烙一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他取出來,把第二張餅的反面放進鍋里,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只需要三分鐘,三張餅就烙好了,煮粥的剩余時間他就能夠做些別的`菜了。如果,他在煮不去做別的事,那他不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嗎?那他不虧大了呀!所以說,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數學中的奧秘,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 10
最近,我正在看《名偵探柯南探案集》,雖然只看到不到五分之一,但已經被主人公超強的路基推理能力深深吸引了。我暗暗發誓,有機會一定也要當會偵探。
俗話說:“無巧不成書,”機會還真來了。今天,媽媽對我說:“崇章,你們這段時間不是在學推理嗎?出道題考考你。如果答對了,我和你爸爸帶你去北坡公園玩。”“媽啊,保證完成任務。”我興奮的說。“甲乙丙三人,有一個總說謊,有一個有時說謊,一個從不說謊。一次談到他們的'職業,甲說:“我是油漆工,乙是鋼琴師,丙是建筑師。乙說:我是醫生,丙是警察,你如果去問甲,甲會說他是油漆工。丙說:乙是鋼琴師,甲是建筑師,我是警察。你知道誰在說謊嗎?”剛聽媽媽把題說完,我就懵了:“暈死了,也太難了吧!”“我給你一上午時間。”媽媽說。
當時真是“亞歷山大”,好在我相信柯南說的那句話——“真相只有一個。”一上午時間很快過去了,最終在爸爸的幫助下我順利地完成了這個艱巨的任務,隨后,我們就去了北坡公園高興的玩了一下午。你知道我是怎么推出正確答案的嗎?下面就讓我來告訴你們事情的真想吧。“由三人對話可以推出:乙從不說謊,則說謊的只能是丙或甲。假設甲總說謊,則甲不是油漆匠,乙不是鋼琴師,丙不是建筑師;丙說的乙是鋼琴師為假,其他兩句則為真。以上設定符合題意。因此,正確答案是:甲總說謊,丙有時說,乙從不說謊。”
大家說,我算不算一個小小測謊師呢?
小學生數學日記 11
早上,媽媽帶我去逛街。
我們先去東湖小商品,那里人山人海,路邊的小販不住地喊叫著招攬顧客,這邊大喊道;“快來啊,快來買啊!羊肉串,1元5角一串剛烤好的。”那邊高聲叫道;“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這里小吃多多,有貢丸,火腿腸,海帶。”人群中還不時傳來討價還價的聲音,小孩的笑聲,嬉戲聲......
我饞得直流口水。直奔羊肉串小販面前,伸手一口氣就拿了六根羊肉串,一邊吃一邊買。一根羊肉串1元5角,媽媽給了我10元錢,我算了一下,應該找回我1元,接著,我又要吃炸雞腿,媽媽給了我50元錢,站在旁邊看著我買。“怎么,想看看我的能力嗎?這太簡單了,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嘛”我胸有成竹地向阿姨買了2只雞腿,4元一只,2只就是2x4=8元,簡單,阿姨得找我42元。媽媽笑瞇瞇地看著我說;“不錯嘛,兩步計算也難不倒你,這么快就算出來了,而且分文不差,好樣的!”我心里美滋滋的.,原來學數學的作用大,處處都用得上數學呢!
一邊吃著美味佳肴,我們又去購物了,媽媽給我買了三條褲子,兩條各70元。一條50元,媽媽給了我200元,笑著說;“兒子,這下有點難了吧,哈哈......”媽媽,你可別小瞧我了。我高聲喊道;“要90元,找回10元。”媽媽笑著摸著我的頭說;“我的兒子長大了。真棒”
啊!數學跟生活息息相關,今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認真地學好數學。
小學生數學日記 12
在學校是時,我經常和同學們一起玩搶報100的游戲,有時贏,有時輸,可總覺得要靠運氣。我就想:所謂游戲肯定是有它的規律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回到家中,我把想法告訴看媽媽,雖然媽媽也不知道,但她給我出了個好主意,她說:“搶報100要兩個人玩,而且每次只能報1~3個數,那么就實驗一下,你和爸爸玩,我在旁邊想,你也邊玩邊想,這總比干想好吧!”聽了媽媽的話我恍然大悟。很快爸爸回來了,我迫不及待地要求和他玩。經過我軟硬交加的一番勸說后,他終于同意了。我們完了很多局,總是輸輸贏贏的。突然媽媽把我拉到一邊悄悄地說:“我發現其實只要搶4的.倍數就可以了。”我立刻實驗了幾次可到了最后,還不是完全能贏。
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只要搶報96就可以了,這樣的話:爸爸報97我報98、99、100爸爸報97、98我報99、100爸爸報97、98、99我報100。哈哈這樣我就必勝無疑了。我信心滿滿地要求再比幾局。爸爸見我必勝的樣子很是不解,就答應了。幾輪過去都收我贏,爸爸疑惑地說:“這我肯定是巧合吧!”我得意地說:“一次你可以說偶然,倆次你可以說巧合,三次你還可以說巧合,這么多次了你總不能還說巧合吧!”
最后,我把原因告訴了爸爸。
小學生數學日記 13
我家養了兩只小雞,一只叫鬧鬧,一只叫安安。鬧鬧吃米時一口吃三粒,安安吃米時,一口吃一粒,小雞點一下頭吃一口。恰好,等它們吃完了每只小雞都點了156下頭,我要算一算 媽媽給小雞乘了多少米。我筆算了一下:鬧鬧156x3=468(粒),安安156粒。共468+156=624粒。
我家的寵物不僅有小雞還有一只小龜,名叫片克。一次我仔細地觀察了片克,給自己出了一道數學題:片克兩天吃肉50克,喝水半天0.5毫升,在我家待了一年,三個月長一毫米。問片克在我家吃喝共多少?共長了多少毫米?我算了一下:吃飯:50/2=25(克),365x25=9125(克),喝水0.5x2=1ml 365x1=365ml.
一年小龜長12/3=4毫米。
300字小學二年級數學日記《我的小制作》
我做過許多小制作,其中我最喜歡做的是一只飛鳥。
做飛鳥的.材料很簡單,主要用卡紙、剪刀、膠水、彩筆這些用具。先用剪刀剪出飛鳥的身體和頭,然后再剪出鳥的翅膀,再用彩筆畫出鳥的圓圓地眼睛、尖尖地嘴巴、小小地鼻子。再用膠水把翅膀粘在鳥的身上,然后再往鳥的身上挖開一個小洞,這樣飛鳥就可以被隨意來回拉動了。就這樣一個活靈活現的飛鳥就做成了。我非常喜歡我做得小飛鳥。
小學生數學日記 14
最近,我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有意思的新聞,佛山一個小學的四年級數學作業是數1億粒米。
我看了這新聞后仔細地想了想:如果我每秒能數一粒,每天數8小時的話,數完這些米大約需要九年時間,難道要把我美好的青春時光全部獻給這1億粒大米嗎?當然不!這肯定還有其它方法!
忽然,我靈機一動,想起了數學老師以前出的`一道類似的題:“1億張紙疊起來有多高?”老師讓我們先量出10或100張紙疊起來的高度,再算出1億張紙的高度,這個方法不是一樣可以用在數1億粒米上嗎?
我先用一個碗盛一碗米,數數有多少粒。再把一碗碗米倒進桶里,看看要幾碗米。這樣我就知道1億粒大約是多少碗,多少桶了。
上面的方法是用體積來估算的,就像古時候買米一樣,用斗量。那能不能重量來估算呢?當然能!我可以先數出100粒米,稱一稱有多重,再算出1億粒的重量,按這重量稱米,大約就是1億粒了。
我又想到了銀行里的點鈔機,能不能像那樣做一臺“數米機”呢?數米機就像個大篩子,打了1萬個只能讓1粒米通過的小孔,當每個孔都通過了1萬粒米時,就有一億粒了。這就是只有一個人的力量時最快又最精確的方法了。
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卻能引發這么多的思考,數學真是太有趣了。
小學生數學日記 15
炎炎夏日暑氣逼人,連知了都在叫:“熱死了熱死了!”我請求道:“爸爸帶我去游泳吧!”起初爸爸不同意,但是經過我的再三請求爸爸還是同意了。
來到水上樂園,我興沖沖地換了泳衣,“嘩”的跳下了,頓時,到處是花四揚,我在水中興高采烈地游著,我發現憋著氣就能浮起來,仿佛我的身體里有一個水葫蘆的氣囊,可是在家只有一點水在盆里就浮不起來,這泳池得有多少水呀?我耐不住好奇心,我懷著疑問問了管理員叔叔,管理員叔叔看見我是一個小學生,就神神秘秘地說:“你想知道這里多少水?那我現在給你出道題吧!長20米,寬15米,水深2米,你去算算看這里到底有多少水吧?”說著他用手筆畫了一下。
頓時,我一肚子的加減乘除仿佛開始打架了,心中的數字也開始斗嘴了,用秋周長方式計算起來,腦海里一片混亂,這時爸爸來了,我趕忙抱住了救命稻草,把問題給爸爸說了,爸爸聽后得意洋洋地說:“這點就難住你了嗎?”然后又滔滔不絕地講起來:“現在你已經知道了寬15米長20米高2米那你只要記住一個求立方的'方式,它是長乘寬乘高就會有一個結果,不過記住了這不是算周長哦,最后利用單位換算就能知道它是多少噸水了。”我聽后半信半疑,但還是借來筆紙上了起來,20×15×2=600(立方=600噸)算出來的結果是600立方,爸爸夸我真棒,說600立方就是600噸。
回家路上,爸爸告訴我當工程師,也得學會精算哦,我心想原來什么職業都離不開數學呀!
小學生數學日記 16
我有一項業余愛好:下圍棋。要想下好圍棋可離不開數學。圍棋棋盤縱橫19行,共361個交叉點。要想活棋至少有兩口“氣”。對殺中“長氣殺短氣”少不了計算,進攻中此消彼長時刻需要計算,一刻也離不開數學。這都是數學在幫圍棋的忙。一天,數學老師給我們留了一道數學思考題:有兩堆西瓜,第一堆給第二堆6個西瓜后還多5個,兩堆西瓜相差多少個?我不假思索的說:“11個”。媽媽見了沒說話,問“點點(小名),假如媽媽和你都有一些糖果,我給你5顆糖,這時我們倆糖果的個數同樣多。那么媽媽的`糖果個數比你多幾個?”我還是毫不猶豫的說:“5個。”這時,爸爸聽了我的回答說:“羅熙宸,你下圍棋的時候,假如你讓對方損失5目棋,此手棋的價值是多少?”“10目呀。”·······“哦,我明白啦!我應該比媽媽少10顆糖。”媽媽聽了笑瞇瞇的問:“為什么呀?”我說:“因為你給我5顆糖,這時我們同樣多,假如我把你給我的5顆糖還給你,你的糖就加了5顆,而我的糖就減了5顆,你原來就應該比我多十顆糖。這就象圍棋中,假如對方圍了5目的空,我把它破了,他一進一出損失的是十目棋。”說完我得意的看著媽媽。媽媽說:“嗯,真聰明!那西瓜這道題呢?”我看了看題說:“這還不簡單,應該6×2+5=17,它們相差17個西瓜。”“瞧!這不是解決了。看來學圍棋還能幫你解決數學問題呢!”
老師常說學知識要會融會貫通,我想這也許就是圍棋與數學的一種貫通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 17
一提到“數學”這個詞,大家都覺得數學就是“與數字打交道”“做做題而已”,以前的我也這么認為。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習的不斷深入,我逐步體會到,數學本身不只是“數字符號”,它有著更豐富的內涵,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有很多,比如:菜地需要用鐵絲圍一個長方形柵欄,要多長的鐵絲?這里用到的數學知識就是求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時,需要量出菜地的長和寬,用數學公式求出周長,從而得出需要鐵絲的長度。又如:家里買了新房子需要裝修,就需要鋪地板磚,那到底需要多少塊地板磚?都需要用到數學知識,需要我們先算出家中的實際用地面積,然后算出地板磚的面積,用家中地面面積除以一塊地板磚的面積,就得到購買的地板磚塊數……
自從學了數學后,我發現數學給予我的不只是知識,還讓我學會了簡單的邏輯推理及精確計算、準確判斷的能力。學習數學就是一個挖掘大腦潛力、讓我變得更聰明的.過程;做數學題,就好像在攻克一個又一個堡壘,讓我變得更自信、更認真;一些生活里令我糾結的事情,轉化成數學模型后,竟能輕而易舉地解決。
我相信:隨著我年齡的增長和學習的不斷深入,學數學會讓我受益匪淺,我要學好數學,用好數學,讓數學成為我今后高效率人生的加速器。
小學生數學日記 18
數學,無處不在;數學是與生活同行;與我們同行,但愿數學與生活結為一體。
今天,我閑著沒事做,便和好友小賢比賽做小旗,想打發打發時間。
我們先找來兩張長為8厘米,寬為4厘米的長方形硬紙板。
我們每人各拿了一張,開始認真地做起了小旗。
我做得較快,就在那得意地擺弄小旗,我把小旗拿在手里轉啊轉,我驚訝地發現:居然轉出了一個圓柱形。
我把這個發現告訴了他。
他做好后,也試了一下,是了一定不會錯。
小賢笑這說:“我們來算一算旋轉出來的圓柱形的體積吧!”“好吧。
”我不假思索地答應了。
我倆便認真地開始計算起來,我的圓柱的體積是:4×4×3.14×8=401.92;小賢的圓柱的體積是:8×8×3.14×4=803.84。
我疑惑不解地說:“為什么我們用的是兩張完全相同的長方形紙,可旋轉出來的圓柱的體積卻不相等呢?”小賢抓了一把頭皮,慢條死理地說:“你瞧,我是以長為軸旋轉的,那么長便是旋轉出來的圓柱的`高,寬便是旋轉出來圓柱的半徑。
“對對對,而我是以寬為軸,所以寬就是圓柱的高,長就是圓柱的半徑。
我倆旋轉出來的圓柱的高和半徑都不相等,所以體積自然也就不相同嘍!”我補充說。
“耶!”果真如此兩個巧妙的圓柱就顯現在我們的手中。
我想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圓柱”在我們手中轉呢!你也來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 19
陽光名媚的下午,我們迎來了黃老師到我們班上課。
當我們正疑惑這堂課上什么內容時,只見黃老師慢條斯理的在黑板上寫下一道數學題:4+3=()。 我們都疑惑不解:難道這節課上的得是數學課?不是吧,這么簡單的題目,一年級的新生都會做,何況身為五年級的我們?到底是什么回事呢?只見同學有的拖著自己的腮幫,好像在思考著什么;有的轉過頭來,跟周圍的討論;有的正在敲著自己的.腦袋,使勁的、努力的想到底是什么班級里鴉雀無聲,大家都不知道這黃老師搞的是什么鬼,所以大家都沒有說7這個數字,生怕中了黃老師的當。
每個人都絞盡腦汁,就是不知道除了是7,還會是什么呢?這是,黃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數字1。 同學們開始交頭接耳,為什么是1?班級里,那些十分積極的人,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說起話來:不是吧,再怎么樣也輪不到這’1‘啊!黃老師,您是不是弄錯了?oh my god!黃老師,為什么是‘1’,而不是‘7’呢? 黃老師看到我們二張摸不到頭腦的樣子,他得意洋洋的公布了答案:應為4+3不就是等于7嗎?7正好是一個星期,所以就是數字1了。聽了這番話,才知道原來是1啊。
黃老師上的這節課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看事不應該單單只看表面,還要看到背后。從表面看到的事是不完整的,所以不能單單只看表面,也要看背后。這就是黃老師這節課要交給我們的知識,也就是讓我們要用兩雙眼睛看事物。浙江臺州黃巖區寧溪鎮中心小學五年級:潘漪鏑
小學生數學日記 20
數學世界高深莫測,四年級已經結束了。從中我掌握了很多新的數學知識,比如平移、旋轉和軸對稱、認識了多位數、三位數乘兩位數、用計算器計算,還有運算律、確定位置等等。其中最有趣的我覺得是用計算器計算,即方便又準確,而且速度驚人。
我家里是賣鋼材的,有很多不同規格的'型材,以前我只知道他們形狀不同,大小不同,可是學了數學再加上爸爸的指導,我知道了什么叫方管、矩形管、圓形管、角鋼、還有扁鐵、工字鋼之類。它們還分大小和重量。這些都跟數學有密切的關系,因為大小是根據寬度叫的。桌上總放著兩臺計算器,之前我就知道算最簡單的加法和減法計算,現在呢我知道了很多鍵的用法。比如AC消除鍵,CE改錯鍵、ON開機鍵,OFF關機鍵等等。以前輸錯了我就按ON鍵重來,現在我知道CE改錯鍵之后就不用按ON的鍵了,在輸入比較多的時候真的方便很多。舉個例子142乘于125,不小心打成了142乘于126,這樣就可以按142*126CE125=,用修改鍵來修改錯誤了。還有要是多位數的乘除,用人腦算非常的慢而且容易出錯,計算器只要輸入第一時間就可以算出結果而且不出錯。
在這個世界中數學無處不在,可以在書中、生活中、旅行中,我們學習他,用他,摸索他。這么有趣又有用的數學,難說你不喜歡他嗎?
小學生數學日記 21
曾聽一位奧數老師說過這么一句話:學數學,就猶如魚與網;會解一道題,就猶如捕捉到了一條魚,掌握了一種解題方法,就猶如擁有了一張網;所以,“學數學”與“學好數學”的區別就在與你是擁有了一條魚,還是擁有了一張網。
數學,是一門非常講究思考的課程,邏輯性很強,所以,總會讓人產生錯覺。
數學中的幾何圖形是很有趣的,每一個圖形都互相依存,但也各有千秋。例如圓。計算圓的面積的公式是S=Πr2,因為半徑不同,所以我們經常會犯一些錯。例如,“一個半徑為9厘米和一個半徑為6厘米的'比薩餅等于一個半徑為15厘米的比薩餅”,在命題上,這道題目先迷惑大家,讓人產生錯覺,巧妙地運用了圓的面積公式,讓人產生了一個錯誤的天平。
其實,半徑為9厘米和一個半徑為6厘米的比薩餅并不等于一個半徑為15厘米的比薩餅,因為半徑為9厘米和一個半徑為6厘米的比薩餅的面積是S=Πr2=92Π+62Π=117Π,而半徑為15厘米的比薩餅的面積是S=Πr2=152Π=225Π,所以,半徑為9厘米和一個半徑為6厘米的比薩餅是不等于一個半徑為15厘米的比薩餅的。
數學,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剛剛開始攀登時,感覺很輕松,但我們爬得越高,山峰就變得越陡,讓人感到恐懼,這時候,只有真正喜愛數學的人才會有勇氣繼續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數學的高峰上的人,都是發自內心喜歡數學的。
記住,站在峰腳的人是望不到峰頂的。
小學生數學日記 22
在你的生活中到處都離不開數學,只要你善于觀察,你就會發現數學和你是分不開的。在學習了六年的比例知識之后,我深深地意識到數學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和弟弟約好2點在森林公園集合,然后一起去動物園玩。到了目的地之后,由于我們是第一次去森林公園的動物園,所以只好買了一幅公園的地圖。地圖到手后,弟弟悄悄的向我走過來,然后一把將地圖搶了過來。我無可奈何,只好抑制住心里對這“小淘氣包”的無理取鬧。然后弟弟一本正經的對我說:“哥哥,今天就由我這個向導來帶你去找獅子吧!”這時,我心想:但愿不會南轅北轍!之后,弟弟就帶著我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過了大約一小時后,我終于忍無可忍,大喝:“你搞什么呀,我都快要累死了,怎么還沒到?”我直接將地圖奪回,一看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愛出風頭的弟弟濫竽充數,把地圖的比例尺1:5000理解成了圖上的1厘米表示實際的5000厘米。“唉,學好一身本領可真重要呀!如果像弟弟一樣自以為是,不踏踏實實的學習的話,后果往往都是弄巧成拙呀!”然后,我按照我所學到的'知識,不一會,我們就來到了獅子那。瞧弟弟那羨慕的樣子,他還求著我收他為徒弟呢!
知識是成功的關鍵,同學們,好好學習!讓我們用自己的努力創造美好的明天!
小學生數學日記 23
五一愉快的假期開始了,昨天數學老師讓我們在數學群里講解我們做的小卷的兩道幾何題。后來同學們就開始陸陸續續的將自己講題的視頻發到群里,我先聽了幾位同學的講解發現他們講的都很好,但是因為這是需要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清晰的思路,才能講出優秀的視頻,所以昨天因為我心里沒底就沒講成,直到今天早上運動回來后我才鼓起勇氣準備講題。
第一次,一開始我講的還可以,但是拿筆的右手卻沒有跟上我講題的速度,導致效果不好,沒辦法,我又重新講了一遍。這一次我吸取了剛剛的'教訓,盡量讓手跟上我講題的速度,眼看成功就在眼前,我一個不細心將一個字母讀錯了,這次又失敗了。沒辦法,我又試了一次,這次我思路清晰,手也跟上了節奏,沒有出現失誤,總算是完美完成了講解,我的雙手全是汗,但我邁出了第一步。
也許是因為前一題的嘗試,講第二題時,我再次理清了思路,輕松的將第二題講了下來,然后把兩條視頻發送到群里。通過這一次的講幾何題,不但加強了我語言組織的能力,也克服了心中的緊張與膽怯。我也體會到了數學老師上直播課時講題的不容易,老師出錯了不能像我們一樣有第二次機會,只能第一遍就過關,而且還要考慮到我們是否聽的懂,老師要用最容易理解的語言讓我們聽的更明白。
所以我們以后要更加認真的學習數學,好好復習盡量給老師減少一些工作量。
小學生數學日記 24
教師常說: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中,許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夠變成一道道既趣味又引人深思的數學題。我們經常做的數學題目,就是在解決一個個生活中的問題。這不,我又在吃漢堡時發現了一道趣味的數學題:
3個人吃3個漢堡,用3分鐘吃完,9個人吃9個漢堡需要幾分鐘吃完?
平時,媽媽經常帶我和哥哥去吃漢堡,我只明白吃,從來沒有想到還能夠變成數學題來做,碰到這題覺得真趣味。剛開始時,我想:3個人吃3個漢堡要3分鐘,那一個人吃一個漢堡不就是一分鐘,九個人吃九個漢堡當然是九分鐘啰。這樣想著,我興奮極了,趕緊把答案告訴媽媽。可媽媽皺著眉頭說:“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們和哥哥三人吃漢堡的'情形,多動動腦!”我聽了愣住了,剛才的得意勁一下子沒了,靜下心來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個人吃3個漢堡用了3分鐘,一個人吃一個漢堡其實也是用了3分鐘,那九個人吃九個漢堡也只要3分鐘。我沒有立刻把答案告訴媽媽,又反反復復地想了幾遍,覺得應當沒問題后才把答案告訴媽媽。媽媽點點頭笑了,夸我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她又說道:“數學就來自于生活,只要你細心觀察,就必須會有所收獲,就像吃漢堡一樣。”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變成一道趣味的數學題,數學真是無處不在啊!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小學生數學日記 25
暑假的一天,“新城花苑”3號樓的小華、小林和小軍三個小伙伴一起去買同一品牌的飲料,這種飲料只有大瓶和小瓶兩種規格。小華想買15小瓶,小林想買10小瓶,小軍想買2大瓶4小瓶。他們住地不遠的三家商場都有這種飲料。
三個小伙伴本來就喜歡動腦筋,現在呢,他們既想買到飲料,又想買得便宜。于是,三個人就展開了調查。
他們在三家商場獲得以下信息:
大瓶飲料每瓶都是10元,小瓶飲料每瓶都是2元。
甲商場的'銷售方法:買1大瓶送1小瓶。
乙商場的銷售方法:一律九折。
丙商場的銷售方法:滿30元打八折。
小華算了一下自己買15小瓶需30元,到丙商場只需24元,就決定到丙商場購買。
小林算了一下自己買10小瓶需20元,到乙商場可便宜2元,就決定到乙商場購買。
小軍算了一下自己買2大瓶4小瓶需28元,到甲商場可便宜4元,就決定到甲商場購買。
就這樣,他們三個人買了飲料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聽了我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你也許跟我想到一塊了:還有更便宜的買法。別急,聽我慢慢給你說。
小軍在甲商場可便宜4元,但他剩下的2小瓶如果到乙商場購買又可便宜0.4元。如果他再多買2小瓶,總價滿30元,在丙商場購買就只需24元,這樣買更合算。
還有,如果他們合起來到丙商場購買,這樣等于三個人購買的飲料全部打八折,這樣小林、小軍得到了更多的實惠。
小學生數學日記 26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例如:買菜啦!買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數學。這個學期,老師教了一個新知識,是小數的乘法的簡算,這個知識,可幫了我大忙啊!
今天是星期天,早上我和媽媽一起去小市場買菜。我們來到菜市場,這里的`菜不僅品種多而且很新鮮。我選了幾顆白菜,賣菜的阿姨說:“一斤白菜一塊五(元)。”媽媽轉過頭笑瞇瞇地問我:“咱們買一半斤要多少錢?”我馬上意識到用乘,可是又一想兩位數乘兩位數,這口算太難了。我忽然想起,前幾天我們在學習小數乘法簡算時,老師說:“遇到問題要從多角度去想,一個問題也許有多種解法,哪種簡便用哪種。”而且還給我們舉了個例子。于是我胸有成竹地說出了答案:兩塊二毛五(元)。賣菜的阿姨驚訝的連聲說:“對!對!對!”媽媽也吃驚地問:“你怎么算的這么快?”我說:“這很簡單。我是這樣想的:一斤白菜元,半斤就用除以2等于元,最后用加上等于元。”媽媽微笑的點點頭,對我說:“看來你能夠靈活的用運知識,真是太好了。”阿姨也夸我真聰明。我聽了心理美滋滋的。
通過這次賣菜,使我受益匪淺,我想:上課認真聽講,把知識學會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在生活中還要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這樣才不白學。
小學生數學日記 27
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到超市買東西付錢時,測量某東西的面積時,制作平行四邊形、直角形、三角形等各種形狀的物品時……都是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直接運用。前幾天我們家就發生了一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事情。
那天放學回家,我往小椅子上一坐,只聽“嘎吱”一聲,嚇得我趕忙跳了起來。哈,原來是椅子的.一條腿松了。“我們來修椅子怎么樣”,我一時心血來潮地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挺支持地說“行啊”。于是全家人便開始忙碌起來,找工具的找工具,扶椅子的扶椅子,釘釘子的釘釘子。一陣“噼噼啪啪”聲后,幾根大釘子釘進了那條松了的椅子腿上,“嘿,總算釘好了”,我拍拍手,滿意地可往上一坐。“嘎吱,嘎吱”,咦,怎么還是不對勁啊,怎么辦呢?突然,我想起數學老師講過的一句話:三角形能對物體起到穩定作用。對啊,我剛才怎么沒想到呢?我馬上找來了一塊小木頭,并根據小椅子的四條腿與椅面形成的角度,將其切削成了4塊同樣大小的三角形小木頭,后把三角形木頭分別補在椅腿與椅面的空檔處,用釘子釘緊。你別說,這一下椅子坐上去可是穩穩當當的了。
嘿,數字可真奇妙。看來以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學好數學,并將數學運用到生活的一點一滴當中,去分析、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要。讓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
小學生數學日記 28
新年到了媽媽想把我買一條新褲子。我們立刻騎車來到a商場和b商場,來到這里,我們發現這邊的衣服有優惠,a商場是八折,b商場是賣100送25元。我的褲子是250元,媽媽問我:“你知道我去哪里買的嗎?”媽媽邊說邊給我筆和紙,我立刻拿起筆在白紙上算:250?80%=250?0.8=200(元) 250÷100=2……50,250-50=200(元),算完之后,我發現原來是ab商場都一樣的.價格。我興奮的叫著:“ab商場都價格一樣”我媽笑著又說:“我要買一條裙子600元我要到哪里買呢?”“兩個商場價格都一樣,去a商場吧,近很多呢?”我迫不及待地說,我媽又說:“你算算再說”我聽了媽媽的話,心里很不服氣,心想:我要用事實證明:600?80%=600?0.8=480(元),600*100=6,6?25=150(元),600-150=450(元),我二丈摸不到頭腦,為什么呢。媽媽笑了,說“你看b商場不是滿100元送25元嗎?如果你九十九元依然是無法優惠的,a商場即使你多少元他都打八折所以如果是可以,有100整除的應該去b商場。不能被100整除的背上長比b商場會比較便宜。”
經過了這件事,我知道數學無處不在,就要用心去觀察,總會有發現的。
小學生數學日記 29
過不了幾天,就是弟弟的生日了。每次在弟弟的身日上,媽媽都會出一些年齡問題讓我算,今年又不知道要出什么問題,但去年的問題我算了好久才算出來,差點就連蛋糕都沒得吃。去年的問題是:
效應已加油效應和他的父母組成的。小英的父母比母親大3歲。今年全家年齡總和是71歲,8年前這個家的總和是49歲,今年3人各多少歲?
我想了又想,反反復復的想來想去,我用了假設法、邏輯推理法等方法都算不出來,當我堂哥提示我說:“8年前,3人的總和年齡是49歲,8年前,小英有可能還沒出生啊。”“對啊,我怎么就沒想到,8年前,小英還有可能還沒出生呢!”我恍然大悟。
之后,我使用了和差問題算出來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怎么算出來的嗎?告訴你吧,已知8年前這個家的年齡總和是49歲,這個條件中8年與49歲看上去有一個是多余的`,有的同法學可能誤認為8年前這個家的年齡總和應該是71-(1+1+1)×8=47歲,但這與題中所給的條件49不一致,為什呢?這說明8年前小英還沒有出生。由相差2歲,可求出小英今年是8-2=6歲,今年父母的年齡和為71-6=65歲。又已知小英的父親比母親大3歲,求父母的年齡的問題轉化成和差問題。
我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媽媽,生怕蛋糕吃光了。但是沒有吃光,還留了一點給我。我感到幸福,可以在美食中尋找知識,尋找快樂。
小學生數學日記 30
今天中午,我們吃的是餛飩。
吃著吃著,我突然想起剛剛學習的“合理安排時間”,也可以說是“沏茶問題”。我就問媽媽:“媽媽,一個人做餛飩的每一項工序都分別需要幾分鐘?一共用了幾分鐘?”媽媽回答道:“擇菜洗菜3分鐘,包餛飩10分鐘,燒水5分鐘,煮餛飩3分鐘,一共需要21分鐘。你問這個干什么?”,“嘻嘻”我笑了笑,之后又神秘的.說:“我用它完成問題。”媽媽一怔,隨后又問:“什么問題?”“合理安排時間!”“哦,那你說說怎樣才能節省時間?多少時間可以完成煮餛飩?”媽媽問道。“我覺得要用18分鐘”我接著說,“首先先包餛飩10分鐘,然后燒水5分鐘,燒水的同時可以擇菜洗菜,最后煮餛飩3分鐘,一共是10+5+3=18分鐘。”媽媽伸出大拇指夸我很棒。
我很高興,心里美滋滋的。我又要繼續吃餛飩,可爸爸這時候說:“我還有一種方法,只需要16分鐘。”我很迷茫,用期待的眼神看著爸爸,爸爸接著說“先擇菜洗菜3分鐘,然后包餛飩10分鐘,同時把水燒開,最后煮餛飩3分鐘,不就是16分鐘了嘛。”我一想確實是對的,于是我就給老爸說:“厲害了,我的爸。唉,看來爸爸還是比我這個小屁孩厲害啊!”
這件事讓我知道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看來以后在生活中要多留意,多思考,才能學好數學啊!
小學生數學日記 31
最近,我校開展了“探索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活動。經過反復思考,我發現這樣一個數學問題:怎樣才能算出一個不規則的茶壺能裝水多少毫升?茶壺的形狀是不規則的,不好直接利用公式來計算它的容積,但我們可以將茶壺中裝滿水,再將水倒入一個規則的量杯中,這樣,茶壺的容積不就可以利用公式計算出來了嗎。
首先,我找來一個不規則的茶壺,將其倒滿水;再將水滴水不漏地倒入一個規則的長8cm,寬5cm的長方體量杯中;然后,我再量出量杯中的水高,是;最后,利用求長方體體積的公式便求出了這個不規則茶壺的容積了:(立方厘米),合660毫升,也就是這個茶壺能裝水660毫升。
這個問題,我還想出了另一個解決的方法:我們可以先稱出1立方分米的水重多少千克,再稱出裝滿水后的茶壺中水的重量,這樣,同樣可以算出不規則茶壺能裝水多少毫升。我先稱出1立方分米的水重1千克,然后我又稱出裝滿水的茶壺重千克,空茶壺重千克;用(千克),就是裝滿水后的.茶壺中水的重量。÷1=(立方分米),合657毫升,也就是這個茶壺能裝水657毫升。
沒想到這兩種方法的誤差這么小,我想這兩種算法都是可行的吧。
通過這次實驗,我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竟這么有意思。讓我們在探索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掌握更多有益的知識。
小學生數學日記 32
我們經常說數學是一門很難的學科,其實不一定哦!它有時簡單有時難,但它再難我們只要動腦筋想一想就一定會闖過“難關”。 我就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比如每當晚上做“快樂數學1+1”時,最后一道題往往是思考題。每次做這些題時我幾乎沒有一次是不問家長的。爸爸每次都說我不動腦筋,我想這些題目我本來就不會做,為什么要批評我呢?我疑惑不解。
回頭撿起被爸爸扔在地上的作業時才猛地發現,這道題是那么的簡單、這么的`好做,難怪爸爸會被我氣得七竅生煙呢! 這些題目中有一道題的題目是這樣寫的:某校五年級三班統計數學考試成績,平均成績為87.26分。復查試卷時,發現把劉剛的成績98分誤看成了89分,經重新計算后,該班平均成績是87.44分,試問該班有多少名學生?這道題看起來很難,我想都沒想就覺得不會做,馬上就去問爸爸,爸爸看后敲著我的腦袋說:“傻兒子,這都做不出來,真是笨哦!這道題是這么解答的……”
聽完爸爸的一番講解我恍然大悟,一會兒就把這道題的算式完完整整地列了出來。這道題使我想起了前面幾頁的題目。事不宜遲,趕快把前面的作業翻開看,我看見每一頁的最后一題的答案幾乎都是爸爸教我的。但這些題目都很簡單,只要腦筋轉一個彎兒答案就出來了,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難,為什么還要煩勞爸爸呢?細心一點,愛動腦一點,很多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小學生數學日記 33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月之繁,無處不用到數學”特別是二一世紀的今天,數學的應用更是無所不在。
今天難得的假期,興趣班放假,我便拉著老爸老媽去逛街。其實說是逛街,還不如說是幫我買書呢!
老爸老媽也識破了我的心思,便說:“買書可以,但是你要算出書打折后的'價錢,怎么樣,可以嗎?”我爽快的答應了。
第一本要買的是《伊索寓言》,這本書的價錢是10元,但因為是假期,所以打9折,應該乘0.9,可我還沒學過怎樣用有小數點的數字做乘法,便想用簡便的計算。“哦,有了,可以把0.9看作1,那么10x1=10,10分之一是10÷10=1再用10——1=9(元)哈哈,我算出來了!”老爸笑了笑,說:“那如果一本書是20元呢?”對呀,如果不是整數,那不就不好算了嗎?于是,我又冥思苦想起來。:“咦,我知道了!”可以把0.9擴大10倍,也就是9,再用9x20=180既然我們算的時候擴大了10倍,那么現在就要縮小10倍也就是180÷10=18(元)
于是,我便滿懷信心地說給老爸聽,這次,老爸露出了贊揚的笑容!我也得到了我想要的書。
這讓我真正明白了華羅庚的那句名言,我想:隨著年級的升高,一定要懂得在生活中充分利用課堂中所學的內容,才能進一步提高成績呀!
【小學生數學日記】相關文章:
小學生的數學日記10-13
小學生數學日記09-27
小學生數學日記04-30
小學生數學日記05-15
小學生寒假數學日記09-07
小學生數學日記【熱】07-15
【推薦】小學生數學日記06-10
【熱門】小學生數學日記09-28
【精】小學生數學日記08-12
小學生簡短數學日記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