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凈沙秋思句子賞析

    時間:2025-09-12 15:31:06 銀鳳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天凈沙秋思句子賞析

      天凈沙秋思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個字,全曲無一秋字,但卻描繪出一幅凄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并且準確地傳達出旅人凄苦的心境,為大家分享了天凈沙秋思句詩句賞析,歡迎借鑒!

    天凈沙秋思句子賞析

      天凈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賞析

      這首散曲有何特點?

      “天凈沙”是曲牌,規定了作品的格式,“秋思”才是題目,規定作品的內容,曲牌標志著俗樂的血統,題目則透露出文人詩的神韻,我們今天讀這首《天凈沙》已經脫離了音樂的背景,因此直接感受到的是文字本身的節奏。《天凈沙》這個曲牌完全是由六言句和四言句組成的,每句的字數都是偶數。脫離了音樂的《天凈沙》看起來幾乎就是一首句句押韻的六言絕句,讀起來有一種俗的味道,就跟五七言的絕句不一樣。

      馬致遠的這首《天凈沙》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名詞多,動詞少。整個一首作品,只有“西下”和“在”可以算是動作,但意思也是很虛的,突出的仍然是夕陽,斷腸人和天涯這三個形象。更有甚者,前三句十八個字,連用了九個名詞,三個一組排在一起,一個動詞都沒有。這種只用名詞,不用動詞的句法叫做“名詞句”,是漢語詩歌中一首很有特點的句法。

      枯藤老樹昏鴉

      第一句“枯藤老樹昏鴉”,仿佛是潑墨寫意,為我們涂抹出一片旅途黃昏的景致。藤、樹、烏鴉,是從詩人的眼中看出來的,然后再疊印到一起的。藤是枯藤,樹是老樹,投射著旅人寂寥甚至絕望的目光,生出些冷漠的色彩。鴉則是昏鴉,在寂寥和絕望之外又折射出黃昏的光影。因此又暗示著旅人的疲憊,雖然只是羅列了幾個名詞,但是枯、老、昏,無處不傳達出詩人的情緒,讓我們隱約聯想到詩人的處境。

      小橋流水人家

      第二句“小橋流水人家”,忽然又成了清新的工筆畫,比起前一句,這一句有了生機,有了人間的溫情,一座樸素得有些寒磣的小橋,橫跨在潺潺的流水上,通向一戶正在升起炊煙的人家,但是這樣的溫暖并不屬于荒原上的游子,因為這里不是他的家鄉,這溫馨的人家并不是他的家園。小橋彎彎,流水潺潺,更刺激了作者這個異鄉游子的敏感內心,勾起了他對家鄉的無比思念。

      古道西風瘦馬

      第三句“古道西風瘦馬”,像是剪影,游子的形象開始在畫面中出現了,盡管還不是正面的特寫。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畢竟是他鄉的風景,被枯藤老樹昏鴉粗暴地隔絕在身外。屬于游子的只有一條承載著古往今來商人士子夢想與失意的古道,只有一匹瘦削而疲憊的老馬,而馬上的游子沒有看到,他自己的身影也與這匹老馬一樣瘦削而疲憊。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最后一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主人公的形象終于出現了,畫面變成了近景的特寫,前面的九個意象沒有一個不在折射出夕陽的光影,然而到這里才真正點出夕陽,沒有一個不在投射著游子的情緒,然而到這里才真正點出斷腸人在天涯。這樣的章法應該是精心設計的,這樣的精心設計,在隨便唱唱的俗樂里來說一般是沒有用的,所以他明顯的是詩的章法。

      【總析】

      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圖景中。最后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漫游,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與此曲感情比較相似的還有杜甫一首詩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馬致遠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蘊深遠,結構精巧,平仄起伏,頓挫有致,音韻鏗鏘,直貫靈心。其四射的藝術魅力,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騷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絕句妙景(《人間詞話》),又兼具宋詞清雋疏朗之自然,歷來被推崇為描寫自然的佳作,堪稱秋思之祖(《中原音韻》)。它勾畫了一幅浪跡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黃昏時刻孤寂無依的悲涼處境和思念故鄉的愁苦心情。你看: 夕陽下, 烏鴉歸巢, 小橋邊,農人回家; 而荒涼古道上, 瑟瑟秋風中, 我們的主人公卻是疲人瘦馬,踽踽獨行,夜宿何處, 明日何往?都還不得而知。這又怎不叫他愁腸寸斷、倍思故鄉! 全曲不著一秋, 卻寫盡深秋荒涼蕭瑟的肅殺景象; 不用一思, 卻將游子濃重的鄉愁與憂思寫得淋漓盡致。正所謂: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 枯藤老樹昏鴉, 小令伊始,由近處著筆,在一株枯藤纏繞的老樹枝頭,幾只烏鴉守在巢邊哇哇怪叫,就將一幅蕭瑟肅殺的深秋景致展現在讀者眼前,緊緊扣住了讀者的心弦。 藤、樹、鴉,本是郊野司空見慣的景物,并無特別之處,可一旦與枯、老、昏結合匹配,一股蕭瑟肅殺之氣立即從字里行間油然升起,籠罩在讀者心頭,再加上平仄的轉換與音韻的配合,平平仄仄平平,兩字一頓,語調由低轉高,再由高轉低,枯、老、昏依次遞進,緊壓過來,讓人頓感氣息閉塞,真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小橋流水人家,詩人筆鋒一轉,讀者的視線也跟著帶向遠方,一組充滿和平安詳生活氣息的圖畫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高度緊張的情緒也因此一緩,長長地吐出一口氣來。這既是對遠處風景的詩意描繪,也表現了漂泊的詩人對悠閑恬靜的田園生活的向往與渴望。在平仄的運用上,采用了仄平平仄平平的組合方式,語調也因平仄的轉換而顯得歡快與和緩起來。小橋流水人家也因此而成為描寫詩意的田園生活的千古絕句。 古道西風瘦馬。詩人筆鋒一收,又將我們從美好的憧憬與向往中拉回到無奈的現實里來:古道蕭索、西風凋零、瘦馬宛然,無論情愿不情愿,喜歡不喜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浪跡天涯的孤行苦旅還得繼續。仄仄平平仄仄,音聲一變,氣息也由舒緩再次轉為短促,顯示出詩人的激憤的情緒,我們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著緊張起來。 夕陽西下,平平平仄我們的心再次被詩人揪起來:落日西逝,暮靄籠罩,顛沛勞頓的詩人今夜會宿在何處?明日還將去往何方? 斷腸人在天涯。 詩人此時愁苦之情溢于言表,是一種濃濃的離愁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所以仄平平仄平平詩人發出一聲仰天浩嘆,就此作結。 傷心的旅人,在遙遠的異鄉漂泊流浪。是傷心?是孤寂?是悲哀?是無助?還是無奈?又似乎是兼而有之。這既是詩人對人生際遇的感懷與嗟嘆,也是對當時黑暗現實的有力質問和無情揭露。整首小令初看起來,純用白描手法,仔細揣摩,卻又滿是比喻象征。用詞之精煉準確,結構之精致巧妙,寓意之深刻廣泛,實為罕見。可謂前無古人,后啟來者。

    【天凈沙秋思句子賞析】相關文章:

    天凈沙秋思賞析06-24

    天凈沙秋思的賞析09-25

    天凈沙秋思賞析10-14

    《天凈沙秋思》原文及賞析02-23

    《天凈沙·秋思》原文賞析05-12

    天凈沙·秋思原文賞析01-28

    天凈沙·秋思原文賞析10-12

    天凈沙·秋思的原文賞析10-12

    古詩天凈沙秋思的賞析09-09

    天凈沙秋思美文賞析09-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人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香港三级三级久久妇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日本精品理论片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