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清江引·詠所見》鑒賞

    時間:2021-03-28 16:15:56 我要投稿

    元曲《清江引·詠所見》鑒賞

      元曲又稱夾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以下是小編為您帶來的《清江引·詠所見》鑒賞,歡迎欣賞與借鑒。

    元曲《清江引·詠所見》鑒賞

      清江引·詠所見

      元代:佚名

      后園中姐兒十六七,見一雙胡蝶戲。香肩靠粉墻,玉指彈珠淚。喚丫鬟趕開他別處飛。

      鑒賞:

      后園里一雙蝴蝶好端端地飛舞嬉戲,卻被小姐吩咐丫鬟予以驅逐。蝴蝶永遠搞不明白什么地方得罪了小姐,而讀者對個中緣故卻是一目了然的。所以雖然小令只有短小的五句,仍使人感到清新有味。人們欣賞無名作者新奇大膽的構思,欣賞作品柔媚的民歌風調。

      起首兩句是對事件背景的交代,“姐兒十六七”、“一雙胡蝶戲”,純用口語,質直無華,帶有典型的小調風味。三、四句作小姐的特寫。“香肩”、“玉指”、“粉墻”、“珠淚”,在民歌說來已是一種雅化,然而又與文人煉字琢詞的.求雅不同,使用的是一些近于套語的習用書面語,類似于說唱文學中“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一等的水平,故仍體現出俚曲“文而不文”的特色。末句則溝通并表出“姐兒”與“胡蝶”兩者的聯系。五句三層,各層次各自獨立形成一幅畫面,合在一起,卻成了一段情節有趣、動感十足的小劇。

      本篇題稱“詠所見”,當然生活中不至于存在神經如此脆弱的女子。但小曲確實讓讀者有所見,且對這位十六七歲“姐兒”在愛情婚姻上不能順遂的遭際產生同情,這正說明了作品新巧構思的成功。又全曲五句純用白描,不作半分解釋和評論,這種意在言外的含蓄,也是令人過目難忘的。

      利用“一雙胡蝶”來作閨中女子懷春傷情的文章,在散曲中并非僅見。清代曲家潘曾瑩有一首《清江引》:“墻角一枝花弄暝,庭院添凄迥。黃昏深閉門,紅褪燕脂冷。飄來一雙胡蝶影。”把一名未出場的獨居女子的孤犧痛苦,表現得淋漓盡致。兩相比較,也可發現民間散曲與文人散曲,在率意與刻意的祈向上的不同。

    【元曲《清江引·詠所見》鑒賞】相關文章:

    清江引·秋居詩詞鑒賞06-25

    清江引·托詠原文翻譯及賞析04-22

    元曲《雙調·楚天遙帶清江引》注釋賞析04-03

    清江引·秋懷原文及賞析12-17

    秋風引的唐詩鑒賞11-15

    《漢宮秋》元曲鑒賞04-06

    《梧桐雨》元曲鑒賞04-06

    朝天子詠喇叭鑒賞04-10

    中國唐詩鑒賞-《西施詠》01-04

    漁家傲引詩詞鑒賞12-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观一二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网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免费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