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了解茅膏菜、豬籠草的外形特點和它們是怎樣吃蟲的,知道世界上有會吃蟲的奇妙植物,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和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2、 訓練學生運用本單元學習方法,用重點句概括段落大意。
3、 自學本課生字新詞。
二、 教學重點:
教學要求2
三、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掃清字詞障礙,自學課文。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世界上的生物千奇百怪,會吃蟲的植物你們見過嗎?今天我們就來見一見會吃蟲的植物。我們來學習第12課。
二、 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三、 指名朗讀,檢查自學效果。
四、 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哪幾種吃蟲的植物。討論分段。
五、 默讀課文,思考課后習題一。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集體討論問題,用重點句概括段落大意。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我們繼續學習第12課。
二、 集體討論。
茅膏菜構造特點:長滿柔毛,帶著粘液,
吃蟲:緊緊卷起,以蒼蠅為例。
豬籠草:顏色誘人,外形構造有特點。
袋子上有蓋,蓋上全是細毛,細毛上有蜜汁,積水有腐蝕作用。
三、 概括段意:
第一段:茅膏菜是一種會吃蟲的植物。
第二段:豬籠草也是吃蟲的能手。
提示:重點句需要修改加工,才能準確的概括段的主要內容。
[吃蟲的植物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草蟲的村落的教案
3.草蟲的村落教案
7.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8.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