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 2003-01-05
本報訊 據《市場報》報道,福建省珠海市統計局城市調查隊最近對100戶城市居民家庭消費狀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這些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呈現大幅增長趨勢。而據推算,珠海市民家庭每培養一個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的近20年中,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至少在12萬元以上,這還不包括請家教和不可預測的醫療費。這相當于中小城市普通居民購房的費用,真可謂“孩子的書包里裝著一套房”。
調查中,認為目前高校費用“高”與“較高”的家庭超過了70%。對大學的培養成本如何構成、收費標準的確定能否公開并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等,成了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在城市居民的各種消費中,“子女教育費用”高居榜首,居民儲蓄的主要目的和未來3年消費投向占據首位的均為子女教育。
同時,教育的高消費特征還在加劇。2002年1月至8月,珠海市居民支付給學校、幼兒園的各種學雜費、教材及其他教育費用人均453.44元,同比增長近五成。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珠海一些名校在大幅度擴招,家長們為讓孩子上理想的學校,不惜重金交納擇校費。日益增多的民辦學校更使許多家長付出了昂貴的學費。
2002年1至8月,珠海居民家庭用于請家教、上興趣班的費用增長了兩倍。目前有子女在中小學、幼兒園的家庭中,有35%的孩子曾參加過各種類型的興趣班,月均花費300元,請家教的月均花費400元;有家長定期送孩子到廣州請名師指點的,每月花費約1200元。有一個子女上大學的家庭,月均支付給在外讀書子女生活和學習費用達1258.18元。
商家們紛紛在寒、暑假里推出各種各樣的培訓、補習和家教服務,形成了一股“特長大拼比”的社會氛圍。許多幼兒園也開設了特長班、興趣班,唱歌跳舞、琴棋書畫、武術、體能、英語等供家長選擇,每課時一般收費50至100元,各類教材、樂器的支出也隨之增長。在珠海被調查的百戶家庭中,擁有中高檔樂器12件、鋼琴10臺。
[孩子書包里裝著一套房]相關文章:
4.生孩子打一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