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美術教案范文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裝飾扇子。
2、知道天熱了可以用扇子來納涼,體驗涼快的感覺。
活動準備:
1、布置環境“扇子王國”
2、用各種廢舊硬紙板(襯衫盒、鞋盒等)裁成各種圖形的扇面、蠟筆、皺紋紙、膠水、雙面膠
3、輕松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參觀“扇子王國”。
1、“今天,我要帶寶寶們去扇子王國,那兒有很多漂亮的扇子,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去看看嗎?”幼兒有序地參觀“扇子王國”,教師提醒幼兒觀察扇子的形狀、顏色、圖案。
2、“我們看了那么多漂亮的扇子,誰愿意來做我的好朋友,跟我說一說你看到的扇子是怎樣的呢?”幼兒就座
3、師幼討論:
(1)請個別幼兒說一說你看到的扇子是什么形狀的?上面有什么?
(2)“寶寶們動動腦筋,扇子可以用來做什么呢?”教師告訴幼兒:夏天到了,天氣熱了,可以用扇子來納涼。
4、小結:“扇子王國”的扇子真多真漂亮啊!有圓圓的、方方的,有的像太陽,有的像孔雀的尾巴,上面還有各種各樣的圖案呢!哦,我們真喜歡啊!今天,我們也來做把漂亮的`扇子吧!
二、做扇子。
1、教師介紹材料和制作方法。
(1)師介紹扇面、扇柄。
“寶寶們想一想,有了扇面和扇柄怎樣來做扇子呢?”請1—2名幼兒到前面來演示。
(2)師演示制作扇子的過程:
小小扇面轉一轉,我來找找雙面膠,慢慢脫下白衣裳,手指寶寶來幫忙,輕輕按上小扇柄,我的扇子做好啦!
2、裝飾扇面。
(1)“看!扇子做好了!可是你們看看扇子上面什么都沒有,一點都不漂亮,跟“扇子王國”的扇子比起來差遠了。寶寶們動動腦筋,怎樣把扇子打扮的漂亮點呢?”幼兒討論。
(2)介紹裝飾扇面的材料。
“我給你們準備了很多漂亮的東西來打扮你的扇子。”
師出示材料:方法一、可以用五顏六色的蠟筆在扇子上畫上漂亮的圖畫。方法二、用皺紋紙團成小點點,用膠水粘到扇子上。
3、幼兒分組操作,師巡視,個別指導。
4、評價:請幼兒說說你是怎么打扮扇子的,師給予肯定和表揚。
三、扇子搖搖。
1、制作完扇子,請幼兒扇一扇,說說有什么感覺(涼快)。
2、游戲“扇子搖搖”:小扇子,手中拿。扇一扇,大風吹,你扇我,我扇你,呼啦呼啦真涼快!夏天夏天真快樂!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在蠟紙層上刮出肌理效果,表現夢境。
2.培養學生的記憶、創新的能力。
3.引導學生體驗嘗試用刮法所產生的效果。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用各種工具在蠟層上刮出機理效果以及畫面組織。
教學準備:
優秀作品、有關做夢的科學常識(錄象)、油畫棒、工具刀、牙簽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問導入
1.師問:同學們做過夢嗎?都做些什么夢呢?要不要描述給大家聽?
2.讓學生描述,同時激發學生描述最精彩的夢境。
3.師小結:剛才同學們描述的夢境有甜蜜的也有可怕的夢,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表現的是:甜蜜的夢(用出示課題)
二、滲透做夢的科學常識
1.讓學生說說人為什么會做夢。
2.師播放錄象補充人做夢的科學常識。
三、 畫畫奇妙的夢境
1.作業要求:用單色線描的方法描繪夢境。
2.指導要點:突出主體形象,畫面飽滿。
3.作業展示:以參觀畫展的形式展示和評價。
第二課時
一、引導欣賞對比學習刮法
1.欣賞沒有刮蠟筆畫和刮過的作品進行對比,讓學生感覺它們不同效果。
2.指導學生學習在蠟層上刮出肌理效果:
(1)先畫出夢境內容并用油畫棒或蠟筆涂色(單層或多層)。
(2)師示范用刀、牙簽、指甲等硬物尖頭刮劃出痕跡使畫面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二、發展階段
1. 回憶做過的夢。
2.用油畫棒或蠟筆。
3.比一比,賽一賽,把自己的'夢境用繪畫形式表現在刮蠟紙上,用帶來的工具刮出機理效果。
三、引導觀摩作業,交流與評價
以參觀畫展的形式展示和評價學生的作品。
1.學生互相觀摩作業,并選出比較優秀作業進行欣賞。
2.欣賞范例作品,學生討論刮蠟畫中線條的運用和變化。
3.教師解答學生討論中疑問,明確構圖和表現的方法。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觀察、感受、欣賞泥娃娃的造型、色彩及人物表情的特點。
2.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泥塑能力。
3.培養學生熱愛民間藝術的情感以及對泥塑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通過欣賞及探究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民間泥塑的興趣和喜愛優秀民間藝術的情感,學會制作一個泥娃娃。
教學難點:掌握泥塑的各種具體制作方法。
課前準備
(學生) 收集各種泥娃娃的圖片,準備常用的泥塑工具,收集小豆子、小珠子、紐扣、花邊、絲帶、花粘紙等多種輔助材料
(教師)收集各種泥娃娃實物或圖片、民間泥娃娃制作方法等動畫、資料,準備泥塑工具一套、各種輔助材料及陶土
教學過程
1.探究式導課。
(1)教師出示一塊陶土,讓學生直觀感受陶土。
(2)教師出示一個泥娃娃,提出問題:一塊陶土怎樣才能變成一個可愛的.泥娃娃?
2.小組合作,探究問題,形成初步結論。
(1)分組討論:陶土如何變成一個泥娃娃?
(2)學生得出結論:用團、揉、搓、捏、壓、挖、堆塑等方法可以做成一個泥娃娃。
(3)欣賞民間泥塑制作過程(圖片或),肯定學生的討論結果,引導學生學習民間藝人制作泥娃娃的方法,開拓思維。
(4)再分組討論:怎么樣的泥娃娃才是最可愛的?
(5)形成初步結論:如外形圓圓胖胖的,表情調皮、笑瞇瞇的,色彩醒目的等等。
(6)教師歸納。
3.欣賞感受,深入探究。
(1)交流欣賞師生收集的泥娃娃實物、圖片或,開拓學生的思維。
(2)讓學生說說各自的感受及方法。
(3)出示各種綜合材料,如各色小豆子、小珠子、紐扣、花邊、絲帶、花粘紙等,以及各種如鉛筆小棒等輔助工具,進一步啟發學生的思維。
4.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創作。
(1)創設情境:如出示展示臺,舉辦“泥娃娃的世界”展賣會。
(2)學生分小組,自由創作自己心中可愛的泥娃娃。教師個別輔導。
(3)學生上臺陳列自己的泥娃娃作品,并可“展賣”。
5.游戲、評價、交流,傳遞友誼。
(1)展示交流,互相評價。
(2)鼓勵學生進行自由的交換。
(3)鼓勵學生互相贈送作品給好朋友。
6.拓展學習,激發持久學習的興趣。
觀看用泥塑方法制作的動畫片片段:如《小雞快跑》等,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思考陶土還可以用來做什么,培養學生對泥塑的興趣。
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能知道到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簡單了解指紋的類型和作用。
2、樂意用手指印作畫,并且能發揮想象力塑造各種不同的形象。
二、活動準備
1、課件
2、幼兒作畫用紙,印泥,勾線筆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講述故事,引出課題
1、“今天,宋老師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有一天,有一個小偷趁著別人家里沒人在家的時候,偷了許多許多東西,然后逃跑了,這個小偷很聰明,幾乎沒有留下什么線索,后來,警察們終于在一張桌子上發現了小偷的指紋,然后利用指紋抓住了小偷。”
2、師:“警察們可真厲害,利用小小的指紋就抓住了小偷,你們知道指紋是什么東西嗎?”
(二)基本部分:
二、幼兒討論,教師簡單講解有關指紋的知識。
1、師:“有些小朋友已經知道了,指紋就是我們手指頭上的紋路。這就是指紋(展示幻燈片),現在我要告訴你們指紋的秘密,你們可要豎起耳朵聽好了,指紋的秘密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警察叔叔就是利用指紋的秘密抓住了小偷。”
2、師:“小朋友知不知道還有哪些東西用到了指紋的秘密?”“不知道沒有關系,我來告訴大家,你們瞧,指紋門鎖就是利用了指紋的秘密,以防陌生人進了家里。還有指紋鼠標,指紋考勤儀都是利用了指紋獨一無二的特點來發明的。
3、師:“剛剛我們說了那么多跟指紋有關的東西,現在,我們一起來說一說看一看指紋,指紋有三種類型,一種是弓型,紋路彎起來像弓一樣;一種是箕型,紋路比弓型的要圓一點,不過這里還有彎出來的,像簸箕一樣;還有一種是斗型的,看,中間圓圓的,我們小朋友先看看自己手指頭上的指紋都是什么樣的?看完了舉手告訴大家。”
三、介紹指紋畫,教師做示范。
1、師:“剛才,我們小朋友都觀察了自己的手指頭,知道了指紋的秘密,現在,我要帶你們去指紋王國里去看一看,看看你們看到了什么?”(展示幻燈片,幼兒欣賞)
2、師:“對了,這些都是用指紋畫起來的.畫,把手指頭蘸上印泥,在紙上印出手指印,然后用勾線筆畫上眼睛,鼻子或者頭發,這樣手指印就變成了一個小人了(邊講邊示范);手指印還可以變出很多東西呢,你們想試試嗎?那接下來請你們每個人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創造出一幅幅屬于你們的指紋故事畫好嗎”
(三)結束部分: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巡回指導幼兒,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創作出與范例不一樣的作品。(播放輕音樂)
2、教師講評,表揚積極投入作畫的幼兒。
活動反思與意見
1、在讓幼兒了解指紋的三種形狀的環節中,為了讓幼兒便于記憶“弓形”“斗形”“箕形”這三種名稱,我設計了用三種實物圖片和文字來幫助幼兒記憶的這種形式。在活動過程中,我在讓幼兒充分想像的基礎上,以“老師認為……”這種形式出現,有一種強行灌輸的感覺,應該改進為:在幼兒自由討論的基礎上,出示相關的實物圖片,再次引導幼兒自主發現實物與指紋形狀之間的聯系,這樣就利用幼兒進行理記憶。
2、由于沒有很好的觀察一下各幼兒的指紋,導致請上來的幼兒很多都是斗形指紋,箕形的很少,弓形的都沒出現。這都是課前準備不充分造成的,“細節決定成敗“,以后在上課之前,任何一個環節和細節都需要精心準備。
3、最后的評價環節,一直是我組織活動的薄弱之處。這節課中,幼兒手指印畫的熱情一直很高,強行的將幼兒集中起來似乎不可以,還是讓幼兒自由的相互欣賞呢。
4、在第三個環節示范時,這環節本該是整個活動的重點部分。我在這部分沒有去詳細地展開,在示范時只是單一地示范了一個手指印可以變出什么,而沒有進一步延伸兩個時可以變出什么,多個組合或者重疊時可以變出什么。限制了幼兒了想法與創作。
5、在活動的前兩個環節中,過多地去介紹了指紋的種類與功能,這部分可以簡單地帶過,而是把重點放在后面繪畫的擴展部分。在欣賞范畫時太過于匆忙,這里可以停下來讓幼兒看著圖說一說這是怎么畫的。
美術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有趣的吊飾通過有趣的吊飾的設計制作,有趣的吊飾讓學生在想一想、畫一畫,做—做中進行制作活動;使學生在動腦與動手中進行學習活動,體驗設計制作活動的樂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收集資料,并用簡單的語言介紹展示自己的資料;在制作中讓學生自己動手總結方法,使學生更深刻的掌握制作方法,激發了學生的設計制作熱情。通過拼貼游戲的方法簡化復雜的造型過程,讓低年級的學生能更好地進行造型設計。組織學生“物以致用”美化教室,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美化生活的愿望有趣的吊飾。
二、教學目的:
1、用彩色紙材,采用畫、撕、折、剪、拼貼等方法進行平面造型練習。2、通過動手與動腦結合,想一想、嶺南版美術教案有趣的吊飾畫一畫、做一做的方法體驗設計制作活動的樂趣。 3、舉行用吊飾美化教室的活動,使得“物以致用”同時激發學生美化生活的愿望,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三、重難點:
1、重點:運用畫、撕、折、剪、拼貼等方法進行平面造型設計制作。 2、難點:組織學生用吊飾美化教室,激發學生美化生活。
四、教學用具:
教師:民間飾物及其圖片、彩色紙、剪刀,膠水有趣的`吊飾。 學生:畫筆、彩色紙、剪刀、膠水。
五、教學設計:
內容途徑時間目的欣賞1、教師出示民間飾物及其圖片。2、學生介紹展示收集的民間飾物資料。10分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啟發學生設計思路。設計制作1、引導學生制作并請學生總結方法。2、可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并請學生作方法介紹。20分鐘陪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啟發學生有創新設計思維,使學生掌握各種制作方法。美化教室分小組,分小組地進行,并評講布置效果。10分鐘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嶺南版美術教案
(二)進入新課:用組合拼貼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設計制作。1、教師表揚資料展示充分的學生,并鼓勵學生設計夸張簡潔的造型2,教師以一小動物的造型為例,提例一些簡單圖形,請學生根據寫實造型設計夸張見解的造型(見板書)3、請學生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運用各種方法設計制作造型,并說一說制作的過程,教師一邊完善、總結制作方法:1)構思形象2)用畫、剪、折、撕等方法得到基本圖形。3)組合拼貼造型。
(三)學生設計制作:鼓勵學生開展思路設計各種造型的作品,貼成一串,成小吊飾。教師隨機展示學生作品以激發學生制作的熱情。
(四)進行美化教室的活動1、組織學生分小組布置美化分配的場地,要求小組協作。2、學生評價所布置效果,教師小結,評出優勝組(五)延伸教育:以對教室的美化為例,啟發鼓勵學生觀察自己的周邊環境,“物以致用”設計制作裝飾品去美化生活。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經典】08-25
【經典】美術教案11-01
美術教案(經典)10-21
(精選)美術教案10-01
(經典)美術教案10-06
【精選】美術教案08-30
[精選]美術教案08-29
美術的教案06-19
美術教案(精選)01-09
美術教案(經典)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