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5-04-22 10:23:17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科學活動教案匯總九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科學活動教案匯總九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大班年齡階段的幼兒,思維發展特點正處在表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在認識事物上缺乏對其本質的了解:但是這個時期到幼兒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喜歡通過動手動腦獲取新知識與經驗,樂意使用工具和技術進行探索活動。汶川大地震不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還牽動著我們幼兒園所有孩子的心。近日來,孩子們常常談論著自己從電視中看到的地震信息。在一次餐后活動中,我在建構區聽到了幾個男孩子的協商,他們在研究要蓋一座防地震不倒的房子?粗⒆幽钦J真的神情,我突然產生靈感,何不開展一次《不倒的房子》的科學建構活動。

      二、活動目標:

      1、了解房子不倒的秘密,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3、初步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小常識,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三、活動資源準備:

      1、經驗準備:讓幼兒初步了解一些搭房子的技巧,以及房子的一些簡單結構,并可讓幼兒收集一些房子的構造圖。

      2、材料準備:

      a 操作性材料:塑料杯、,塑料板,紙皮、紙筒、易拉罐、水管、水管接口、泡沫板做的實驗演示臺,水管、水管接口、細鐵絲、小木棍。

      b 輔助材料:雙面膠、透明膠、小剪刀、塑料繩子、細鐵絲、小型電風扇。

      四、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導入活動。

      (1)提問;小朋友因為地震很多房子都倒了,你們想幫助災區的小朋友嗎?你們想蓋一間怎樣的房子呢?。

      (2)幼兒根據老師所提供的材料自由地搭建不倒的房子。

     。病⒏兄牧,提升認知。(重點)

      (1)幼兒在實驗測試區域利用操作材料自由地探索,并在活動中初步

      (2)了解房子不倒的各種要素,了解要讓房子不倒必需要用框架進行支撐與固定。

      發現新問題:讓幼兒在活動中發現把框架固定在實驗臺中會有更好的固定效果。

      提問:怎樣才能把我們做好的框架固定在實驗臺上,不移位呢?

     。场邮植僮,掌握技術。(難點)

      (1)激發幼兒帶著問題繼續實驗。鼓勵幼兒大膽地利用各種方法構建房子的墻體,并與框架連接起來。

      提問:小朋友,有什么辦法把墻體和框架連接起來呢?

      (2)學習在操作中作出簡單的記錄。(附記錄表)

     。、展示與檢查,體驗成功。

      (1)師幼合作利用風扇和一起拍打泡沫實驗臺檢驗構建的不倒的房子是否成功,分享成功的快樂并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

     。、拓展活動。

      觀看《自救小常識》的課件,初步了解地震自救的小知識。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一.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石頭是周圍世界中常見的事物,在生活里運用廣泛,如石橋、石桌等,我班幼兒對我園草地上的石頭路就很感興趣,會蹲著、圍著仔細地看石頭。為了使幼兒進一步了解石頭的特性,結合小班幼兒以直觀思維為主的特點,根據《綱要》中科學領域的'要求: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設計了這個科學活動。目的是通過提供豐富、可操作的石頭、圖片,讓每名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探索勢頭的特性,從而體驗科學活動的無限樂趣。

      二.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玩石頭的活動,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2、能通過找、看、摸、聞等方式感知石頭的基本特性。

      三.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大小不一、顏色不一、形狀不一、品種不一)的石頭若干、石頭圖片、照片

      四. 活動過程:

      一、猜石頭。

      通過猜猜的游戲,激發興趣

      二、找石頭。

      通過找石頭的游戲,了解石頭在哪里,石頭有很多品種和造型,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石頭。

      1、游戲一:從很多圖畫中找出有石頭的圖片。

      討論:石頭是什么樣的?在哪里?

      3、游戲二:請幼兒從圖片中找出石頭變成的東西。(如:石頭橋、石凳子等等)

      三、玩石頭。

      通過玩石頭游戲,充分的體驗石頭的特性

      1. 引導幼兒看看、聞聞、摸摸、敲敲石頭,感知石頭的特性(硬、冷、光滑、粗糙、有花紋等)。

      2. 給石頭取名字,鼓勵幼兒圍繞石頭的特性取名。

      3. 用石頭鋪路。引導幼兒用石頭鋪一條小路,并在石頭路上走一走,進一步感知石頭的特性。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冰透明、冰冷,光滑,能化成水等特性。

      2.嘗試利用工具積極探索,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冰塊,杯子,夾糖果冰塊,積木、筷子、熱水、盤子,毛巾,籃子。

      2.夾心冰制作錄像。

      活動過程:

      1.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冰的特性。

      (1)出示冰,激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玩的東西,看看是什么?老師把冰放在后面的杯子里,請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等一下聽到音樂回來告訴老師冰是怎么樣的?

     。2)幼兒探索并交流。

      提問:冰是怎么樣的`?

      師生共同小結:原來冰看上去是透明的,摸上去涼涼的,滑滑的,玩一玩,還會變成水。

      2.第二次探索,感知讓冰融化的方法。

      (1)師:(出示裹著糖果的冰塊)今天老師要送你們一個禮物,你們要想個辦法才能拿到禮物,想個什么辦法呢,誰來說一說?你們覺得這么多的辦法都能拿到禮物是嗎?

      師:桌子上有一些工具,我們來看一看都是些什么。(熱水、木塊、筷子等,注意安全)請你去試一試,看誰能夠拿到禮物。

     。2)嘗試取物并分享交流。

      師:小朋友都很努力試過了,你們都吃到糖了嗎?誰愿意來介紹一下自己取糖的經過?你發現最后冰變得怎么樣了?

      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出了好多辦法,有的用熱水泡冰塊,有的用小棒攪拌,還有的用木塊敲,冰塊慢慢化掉了,越來越小,最后大家都成功地拿到了糖果,真開心!

      3. 觀看錄像,了解夾心冰的制作過程。

      師:你們知道老師是怎樣把糖果放在冰塊里面的?誰先來猜猜看。(幼兒猜想)還是請夾心冰塊寶寶自己來告訴你們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感知蠟燭燃燒的現象,初步懂得空氣與燃燒的關系。

      2.培養探索興趣和觀察力。

      活動準備:

      1.打火機、蠟燭、盤子人手一份。

      2.幼兒兩人一桌,每桌放有一只大玻璃杯和一只小玻璃杯。

      活動過程:

      一、點蠟燭

      1.引導幼兒討論晚上停電時,我們可以用哪些辦法照明?

      2.請幼兒使用桌上的材料(蠟燭、打火機、玻璃杯、盤子),想辦法讓蠟燭燃燒,并把它固定在桌面上。鼓勵幼兒自由探索,注意用火安全。

      3.及時肯定幼兒的探索行為。

      如:有的幼兒把杯子倒扣在盤子上,再將蠟燭固定在杯底上

      (如圖①),有的'幼兒用杯子罩住蠟燭(如圖②),有的幼兒把蠟燭放在杯子里(如圖③④)。

      4.啟發幼兒按圖②方法操作,說說蠟燭有什么變化。(蠟燭熄滅了。)

      5.啟發幼兒討論:為什么蓋上杯子,蠟燭會熄滅呢?

      6.讓幼兒帶著疑問再次操作,說說自己的新發現,如蠟燭燃燒時,杯子會發熱、會變黑,火焰熄滅時有一股煙味,杯子里會有小水珠等。

      二、誰的蠟燭先熄滅

      1.讓同桌的兩人點燃兩支相同的蠟燭,同時蓋上杯子(一大一小),說說自己的發現。

      2.提問:誰的蠟燭先熄滅?為什么小杯子里的蠟燭先熄滅,大杯子里的蠟燭后熄滅?

      3.引導幼兒再次用實驗驗證哪只杯子里的蠟燭先熄滅,說說其中的原因。(小杯子里的空氣少,蠟燭燃燒時間短,先熄滅;大杯子里的空氣多,蠟燭燃燒時間長,后熄滅。)

      三、怎樣使杯子里的蠟燭繼續燃燒

      1.啟發幼兒思考:用什么辦法可以使杯子里的蠟燭一直燃燒?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

      3.選擇有代表性的幾種方法,請幼兒介紹并演示,如蠟燭快要熄滅時揭開杯子,或者如下的方法所示

      活動結束

      引導幼兒再次操作,初步感知燃燒與空氣的關系。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動物的名稱

      2、知道它們喜歡吃的食物。

      3、喜歡小動物,并愿給小動物"喂"食。

      活動準備:

      小動物圖片一份,食物圖片人手一份、活動內容ppt一份,幼兒操作材料一份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

      1、觀看小動物圖片的ppt

      2、說出其名稱 導:小朋友,今天張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讓我們一起看看它們是誰?

      二、認識小動物最愛吃的食物

      1、觀看食物圖片的ppt,說出其名稱

      2、提問小動物最愛吃的食物是什么

      3、觀看小動物與食物搭配的'ppt 導:我們很喜歡這幾個小動物來我們幼兒園做客,老師想請它們吃東西。

      導:讓我們來看看老師都備了那些食物給小動物吃呢?

      導:老師這里的食物應該怎樣分給小動物們呢?你們知道它們最愛吃的是那一樣食物嗎?

      導:小朋友們都說得很好,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小動物最愛吃那一種食物

      三、小動物與食物配對

      1、出示小動物的圖片

      2、發給幼兒人手一份食物圖片

      3、請幼兒給小動物分食物

      4、交換圖片,請幼兒幫小動物找食物 導:小朋友再來看看今天來做客的小動物有誰?

      導:現在,老師給小朋友每人一份食物,看看都有那些食物

      導:看清楚以后,請小朋友把你手上的食物都分給放在那里的小動物們,要說出xx請你吃xx哦!

      導:現在老師看看小朋友都找對了沒有,哦,都很棒!

      導:老師來換一換,讓小朋友幫這些小動物找食物,看看能不能找到

      四、幼兒分兩組進行游戲操作

      1、 幼兒分兩組

      2、一組拿小動物圖片

      一組拿食物圖片

      3、兩組幼兒找朋友配對 導:老師把小朋友分成兩組,一組是小動物組,一組是食物組

      導:兩組的小朋友看看,你拿到的是什么小動物或是什么食物

      導:看清楚以后,聽音樂找朋友,小動物要找到你最愛吃的食物做朋友哦

      導:拿食物圖片的小朋友也要去找是那個小朋友最愛吃的

      五、結束

      1、收拾材料

      2、請小動物去參觀幼兒園 導:小朋友真棒,都找對了好朋友,小動物今天難得來幼兒園做客,我們一起帶它們去參觀一下我們的幼兒園吧!

      導:走咯。出發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玻璃杯倒扣入水而手絹不濕的方法,感知空氣存在并占據著空間。

      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探索的過程和結果,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第一次探究材料:小手絹、可封口塑料袋、不封口塑料袋、有蓋的盒子、沒蓋的盒子、有蓋的瓶子、沒蓋的瓶子、塑料包裝 紙、皮筋、剪刀、透明膠帶、清水一盆、干抹布若干。

      第二次探究材料:玻璃杯人手一只,小手絹、干抹布若干、裝滿水的水盆每組兩個。

      其他材料:可樂瓶、小紙球、透明水盆、彩色乒乓球,玻璃杯。

      2.幼兒經驗準備:

      了解水的特性及有關空氣的知識,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一只用小手絹疊成的小老鼠)“小手絹可以折出小朋友喜歡的許多物品,小手絹還可以做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小手絹不怕水的游戲。

      二、第一次探究活動:使用封閉的、半封閉的材料,探索讓小手絹到水里也不會濕的辦法,感知和發現“密封”能使小手絹不濕。

      1.熟悉材料,尋找探究的方向:我們先來看看桌上有哪些材料?想想看,怎樣做能讓小手絹到了水里而手絹不濕。

      2. 幼兒分組嘗試,教師交代實驗要求:試完一種方法,可以再試一種。但必須用抹布把材料和手擦干,這樣才能保證第二次實驗的成功。

      3.組織幼兒集中討論:“你是用什么方法成功的?”“有誰沒有成功的,讓我們大家來幫你解決解決?”

      4.第一次遞進,教師小結:成功的幼兒做實驗時材料封緊了,沒有縫隙,水進不去,手絹就不會濕;沒有成功的小朋友也知道失敗的.原因了,是因為材料有縫隙,水進去了,手絹也就濕了。小朋友明白了用密封的辦法能讓小手絹不濕。

      三、第二次探究活動,加深難度,解決“用一只玻璃杯讓小手絹不濕”的問題,感知空氣的存在和空氣占據空間的特點。

      1.設置新問題:“只用一只玻璃杯,能不能讓小手絹到了水里也不濕呢?幼兒自由嘗試。

      2.教師適時提示:“將玻璃杯杯口朝下壓入水底,再把杯子提出水面,試試看,杯子里的手絹會怎么樣?”

      3.教師指導并請個別幼兒講述成功的方法:杯子要垂直上下,不能斜,要快、穩、直。

      4.幼兒集中討論:“剛才我們把手絹嚴嚴實實密封起來才不會濕,而玻璃杯口這么大,手絹也不會濕,這是為什么呢?”思考: (1)杯子里有什么?杯里除了手絹還有別的東西嗎?(2)這種東西能看得見、摸得著嗎?(3)在杯口斜著浸入水中的時候,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東西從杯子里跑出來吹泡泡的?

      5.第二次遞進,小結:玻璃杯里裝滿了空氣,是空氣把杯子嚴嚴實實地密封起來,水流不進杯子里,所以杯子里的手絹不會濕。

      四、第三次探究活動,體驗驗證空氣是占據空間的。

      1.動手操作,加深理解:一個彩色乒乓球,一個玻璃杯,一盆水,想想怎樣能使乒乓球“沉”到水底呢?一個小紙球、一個可樂瓶,想想不用手扔,不用腳踢,怎樣讓紙球飛上天?

      2. 第三次遞進,小結:我們周圍充滿著空氣,而且空氣是要占據空間的。

      五、拓展延伸:

      空氣還有很多的秘密,我們要多動手、多思考,努力去發現它們。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科學活動:

      泥鰍

      寧波市第一幼兒園:俞宏波

      目標:

      1、初步感受、了解泥鰍,對小動物抱有探究的興趣;

      2、探索用各種材料捉泥鰍中讓幼兒意識到摩擦力的存在。

      重點:

      初步了解泥鰍,探索用各種材料捉泥鰍。

      難點:

      1.個別性難點:對泥鰍的恐懼心理。

      難點形成原因:由于泥鰍外形并不可愛,再加上泥鰍活動非;钴S所以極易引起一些膽小的孩子對此產生恐懼心理。

      解決策略:

      這是幼兒心理上的問題,解決方法也是從心理角度出發

      a.正面示范法;

      b.系統脫敏法

      2.群體性難點:研究泥鰍

      難點形成原因:

      對幼兒而言,雖然喜歡研究,但受年齡的限制他們對于研究是漫無目的的。

      硬環境(各種操作材料、電視媒介等)

      軟環境(問題的設計)

      工具及材料:

      1.知識經驗:對魚類有初步的了解。

      2.物質準備:泥鰍若干、圖片、粗糙與光滑材料、投影儀等

      活動過程:

      (一)設疑激發興趣

      教師出示四個密封的`魚缸。請幼兒上來摸。

      主要提問:你摸到的東西是怎樣的?你認為是什么?

      (二)觀察感受泥鰍

      1.觀察泥鰍

      我們來看看泥鰍是怎樣的?

      2.教師小結歸納

      (三)嘗試捕捉泥鰍

      1.徒手捉泥鰍

      2.探索用各種材料捉泥鰍

     。ㄋ模初步了解原理

      教師以圖表簡單講述摩擦力

      (五)延伸:繼續設疑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背醪搅私馔N物體,由于數量的多少,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⒉體驗操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鄙钪懈鞣N聲音的錄音。

      ⒉透明的瓶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讓套桶發出聲音。

     、睅煶鍪究掌:這是我們的好朋友瓶寶寶,你們想和它做游戲嗎?我們來問問它,愿意和我們做朋友嗎?

      (瓶子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在生活中,幼兒會用裝著飲料的瓶子上下搖動讓它發出聲音,喝完飲料后,也會對瓶子很感興趣,相互敲擊。)

      教師搖動空瓶:你們聽,它答應了嗎?為什么沒聲音?

      (幼兒根據生活經驗發現,空的瓶子是不會發出聲音的。)

     、矌:你有什么辦法讓瓶寶寶發出聲音?

      (在瓶子里裝上東西)

     、硯:我們一起動手讓瓶寶寶發出好聽的聲音,請你喂你的瓶寶寶吃一些黃豆,搖一搖、聽一聽它們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

      (幼兒探索、操作。)

      ⒋師:你們的瓶寶寶發出好聽的'聲音來了嗎?讓我聽聽。

      (幼兒集體搖動套桶。)

      ⒌師:你的瓶寶寶為什么會發出聲音?

      二、探索比較,知道不同的物體在套桶里發出的聲音不同。

     、弊寖晌谎b了不同數量黃豆的幼兒,搖一搖,聽一聽。

      師:我們都喂瓶寶寶吃了黃豆,聽聽瓶寶寶的聲音好聽嗎?

     、沧層變罕容^前、后兩種聲音有什么不同。

      師:第一次和第二次唱歌的瓶寶寶吃的黃豆一樣多嗎?它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教師讓兩個幼兒再次比較)

      ⒊師:原來,相同的物體,裝的數量不一樣,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就像我們小朋友,人多發出的聲音響,人少發出的聲音輕。

      (聯系到幼兒的生活,讓幼兒更好的理解。)

      三、游戲

     、苯處煂⒉煌瑪盗康耐N物品分別裝進不透明的瓶子里,搖動,幼兒猜測哪個瓶子里裝的東西多。

      (重復游戲若干次)

      ⒉引導幼兒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嘗試辨別聲音是由什么物品發出的。

      (幼兒根據生活中的經驗,分辨發出聲音的物品。)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2.會按要求整理活動材料。

      【活動準備】

      1.實物:4個蘋果、3個香蕉、3個梨子。

      2.圖片:4個娃娃及3個蘋果、4個香蕉、5個梨子。

      3.幼兒學習資源②第31頁。

      【活動過程】

      1.出示水果,引出主題。

      教師出示蘋果、香蕉、梨子各1個,請幼兒說出他們的名字。

      教師再拿出3個蘋果、2個香蕉、1個梨子。

      “來了這么多水果寶寶,他們一樣多嗎?”

      2.引導幼兒探索比較多少。

      請幼兒嘗試比較多少。

      教師將4個蘋果、3個香蕉擺到桌子上,請幼兒說一說誰多誰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示范一一對應比較多少的方法。

      先將4個蘋果擺成一排,再將3個香蕉一一對應擺在蘋果下面,引導幼兒發現蘋果多、香蕉少。

      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發現香蕉和梨子一樣多。

      3.請幼兒給娃娃送水果,比較娃娃和水果誰多誰少。

      為每組幼兒提供4個娃娃及3個蘋果、4個香蕉、5個梨子的圖片,請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娃娃和水果的“多”、“少”或者“一樣多”。

      教師加強個別指導,對于能力情的幼兒通過適當增加圖片數量的方式增加挑戰性。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科學活動教案怎么寫05-04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4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8-01

    科學活動教案07-25

    科學活動教案06-12

    科學活動教案10-13

    (通用)科學活動教案07-27

    (合集)科學活動教案07-28

    【優】科學活動教案07-25

    (熱)科學活動教案07-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婷婷三级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AV乱码国产精品 |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特刺激大片 | 亚洲成α人片在线观看 | 依人青青青在线观看视频 | 婷婷色五月在线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