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蟈蟈和蛐蛐》

    時間:2021-08-20 19:33:3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大班語言:《蟈蟈和蛐蛐》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初步掌握兒歌,念出“兒化”音。

      2.體驗和表現出蟈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點和得意神情。

      3.懂得不能隨便說大話的道理。

      二、教學準備:

      1.蟈蟈、蛐蛐圖片各一張。2.電腦、電視機、轉換儀。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兒歌內容,初步掌握兒歌,念出“兒化”音。

      難點:體驗和表現出蟈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點和得意神情。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情景演示法、直觀感受法、、設問導答法。

      五、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出示蟈蟈、蛐蛐圖片,激發興趣。

      1.出示蟈蟈和蛐蛐圖片,認識蟈蟈和蛐蛐

      師: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2只小蟲嗎?剛才我們認識了蟈蟈,現在來看看這是誰呢?

      2.師:今天蟈蟈和蛐蛐都來到了我們班,它們兩個還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1.觀察蟈蟈和蛐蛐的圖片,認識蟈蟈和蛐蛐。

      2.理解教師小結,產生傾聽兒歌的愿望。

      出示直觀的圖片,引出主題,使幼兒更仔細地觀察蛐蛐和蟈蟈,認識蟈蟈和蛐蛐,初步感知它們各自不同的特點。

      二、幼兒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1.組織幼兒傾聽老師念兒歌。

      2.提問:

      (1)剛才你聽到了什么?你覺得這首兒歌有趣嗎?哪個地方有趣?

      (2)蟈蟈和蛐蛐兒是怎樣吹牛皮的?聽我再來說一說。

      (3)你聽“蟈蟈”和“蟈蟈兒”有什么不同?我念“蛐蛐”的時候跟兒歌中的“蛐蛐兒”有什么不同?

      3.小結:兒歌中念的時候有“兒化音”,因為這是北京人說話的`京味兒。

      4.指導幼兒份角色念兒歌。

      (提醒幼兒表現出蟈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點和得意神情)

      5.組織幼兒完整念兒歌。

      1.集體安靜傾聽教師朗誦兒歌內容。

      2.根據教師提問,理解兒歌內容。

      3.傾聽教師小結,感知兒化音,了解兒歌中哪些部分是帶“兒化音”的。

      4.與教師分角色念兒歌,掌握兒歌內容。

      5.集體念兒歌,完整記憶兒歌內容。

      幼兒欣賞兒歌后,通過教師提問發現用兒化音念的不同,感知這首兒歌的京味兒,使幼兒了解北京話的特點。運用多種方法手段,欣賞、分角色念兒歌、集體念兒歌的過程中,使幼兒掌握兒歌內容。

      三、游戲中提升經驗,懂得不能隨便說大話。

      1.教師扮演大公雞,幼兒扮演蟈蟈和蛐蛐,進行游戲。

      2.討論:吹牛皮有什么不好?

      3.小結:我們以后都不能做吹牛皮的人不能說大話,要做一個事實求是的人。

      1.分角色與教師進行游戲。

      2.說說吹牛皮有什么不好。

      3.理解老師的小結,知道不能做吹牛皮的人。

      這一環節主要是結合兒歌內容,讓孩子們理解吹牛皮是不好的,要做個實事求是的人。

    【大班語言:《蟈蟈和蛐蛐》】相關文章:

    《螞蟻和蟈蟈》聽課記錄07-20

    大班語言詩歌《綠色的和灰色的》12-06

    大班語言《家》01-27

    螞蟻和蟈蟈語文課文節選07-14

    捉蛐蛐作文01-05

    大班語言《家》說課稿12-25

    大班語言活動《花樹》01-24

    大班語言詩歌說課稿08-30

    大班語言:春風(詩歌)01-11

    大班語言《搖籃》的說課稿12-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级特黄大片在线播放 | 亚洲人妖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免费肉片AⅤ视频 久久免费国产視频 | 亚洲人成在线网站精品 | 亚洲无马在线不卡 | 午夜一日本级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