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學弈》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3 10:14:29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六年級語文《學弈》優秀教學設計(通用7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語文《學弈》優秀教學設計(通用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六年級語文《學弈》優秀教學設計(通用7篇)

      六年級語文《學弈》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內容。

      4、能聯系實際,說說學習課文的體會。

      教學重點:

      1、對照注釋,掌握生字詞,弄清句意。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兩個人的不同表現。

      3、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語。

      1、示常見文言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師。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溫故而知新。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的書面語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學好文言文,對于提高我們的語言感悟能力、表達能力等都大有好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學弈》這篇文言文。

      2、師講《孟母三遷》的故事。

      古時候一個姓孟的孩子,他的母親孟母吧!把家安在集市邊,不久,她的兒子學會了喊吆喝著做買賣,孟母想就這樣下去,將來孩子就成了小販了。她就帶著孩子搬了家,搬到了一座山腳下,到了清明節,掃墓祭祀的人很多,她的孩子學會跪、拜等動作,孟母一看,不得不了,這樣下去,孩子不就學會跳神做迷信嗎?于是她趕快搬家,搬到了學堂邊,孟母就會放心了,她的兒子跟著先生讀書了。這位孩子就是中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儒家代表人孟子。

      3、本文選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是他談到學習態度和聰明不聰明的問題時舉的一個例子。

      4、誰能簡單地介紹一下孟子的資料?

      (孟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戰國人,肯定人性本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論點,著作有《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

      3、出示掛圖:仔細看圖,他們在干什么?三個各有什么表現?

      二、讀通課文,體會中心。

      1、默讀課文,邊讀邊對照注釋逐字,理解每句話的意思,逐句了解文章的意思。對理解有難度、有困難的字、詞、句做上標記。生自學。

      2、總結讀文言文的特點:一是速度比較慢,二是句中停頓較多。

      3、誰再來將整篇課文讀一讀(指名學生讀)

      5、指導學生理解課文。

      ①解題:學弈什么意思?(圍旗,下圍棋):學習下圍棋

      看注釋是幫我們學懂古文的一種好方法。誰能單講這個弈字(生答),漢字中有一個字和弈字特別象,誰知道這個字?

      ②奕秋是個怎樣的人?

      奕秋(人名,因善于下旗,所以稱為弈秋),通國(全國)之(的)善(善于,擅長)弈者(的人)也。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弈秋,全國善于下旗的人。者:的人,如讀者是讀書的人,作者是寫作的人,像這樣的還有嗎?)

      ③這兩個人是怎樣學的?

      使(讓)弈秋誨(教導)二人弈,其(其中)一人專心致志,惟(只)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一人雖(雖然)聽之(指弈秋的教導),一心以為有鴻鵠(天鵝)將至,思援(拉,引)弓繳(本課指帶有絲繩的箭)而射之(天鵝)。

      根據你的理解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④他們一起學棋的結果呢?

      雖與之(他,指前一個人。)俱(一起)學,弗若(不如)之矣(了)。

      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這個人雖然與那個專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學習,但不如專心學習的人啊。)

      ⑤出示:為其是智弗若與?

      ⑥學習的結果不同是智力的問題嗎?生(不是)既然不是智力的差異,那為什么“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出示問題:討論:“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從哪句話看出來的)從中我們總結出一個什么道理?

      生交流。

      引導:“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三、總結全文,課外延伸

      1、你給用自己的話把這篇文言文講成故事嗎?

      2、生準備后講。

      3、這里老師也準備了幾則文言文,請同學們讀一讀。(示文言文)

      板書設計:

      學弈

      一人專心致志(成功)態度決定成敗

      一人三心二意(失敗)

      六年級語文《學弈》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課文中的三個生字,能根據課后的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的內容。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做到熟讀成誦,進行語言積累。

      3、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課文的內容。

      4、能聯系實際說說學習課文的體會,并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教學過程】

      一、我會讀了(檢查上一堂課的效果)

      1、借助課后的注釋,你讀懂了每一句話的意思嗎?

      2、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注意指導學生斷句。

      3、教師范讀一次,學生再一次齊讀。

      4、(出示燈片“我會讀”)看著燈片中的停頓符號再讀課文。

      5、愿意讀的學習小組站起來讀。(爭取多幾個小組讀)

      二、我會解了(理解句子的意思)

      1、根據注釋把每一句的意思串起來說一說。(小組合作學習)

      2、重點指導讀好“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設問句)

      (前一句讀出疑問的語氣,后一句讀出肯定的語氣。)

      3、提出自己尚不理解的詞、句質疑或幫助別人解答不理解的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課文中幾個“之”的理解問題。原則上讓學生自己對照注釋來理解,不宜超前講古漢語知識。如:“惟弈秋之為聽”是賓語前置句,“之”是代詞,此處起提賓的作用,“為”相當于助動詞,理解時可調整語序為“惟聽弈秋”。這些只要老師心中有數即可,不必過多糾纏。

      4、聯系課文,說說句子的意思:(考考你──燈片)

      ⑴使弈秋誨二人弈。──讓弈秋教這兩個人學下棋。

      ⑵思援弓繳而射之。──想引弓搭箭射下那只天鵝。

      ⑶為是其智弗若與?──(能夠)說這(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

      三、我明白了(討論釋疑)

      (出示燈片)

      你知道嗎?(小組討論,代表發言,一個一個問題出現、解答)

      1、弈秋是全國一流的棋師。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弈秋的兩個學生中,誰最有可能成為“高徒”,成為一流的棋手?為什么?

      我明白:(齊讀)前一個人最有可能成為“高徒”,成為一流的棋手。因為他既有好的學習條件(有弈秋這樣的名師指導),又有專心致志的學習態度。

      你知道嗎?

      2、后一個人和前一個人同是一個老師教,同時開始學習,卻“弗若之矣”,原因是什么?

      我明白:(齊讀)后一個人學習的時候總是三心二意,所以盡管同是名師指點、同時開始學習,成績卻遠遠比不上前一個人。

      你知道嗎?

      3、讀了《學弈》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我明白:(齊讀)兩個人雖然同為名師指導、同時開始學棋,因為學習態度不同,學習效果也截然不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習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

      四、我會背了(理解背誦)

      (背書也一樣,你專心致志,掌握方法,就一定能背出。)

      弈秋,_____。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______,惟______;一人____,一心以為____,思______。雖______,______矣。為______與?曰:______。

      五、我會說了(讀說結合)

      (出示燈片)

      我會說:

      1、因專心致志而成功的故事或因三心二意而失敗的故事。

      2、結合自身的情況及班里的現狀談談自己的看法。

      六、我會寫了(說寫結合)

      (出示燈片)

      1、剛才大家說的都很好,我們再來看看孟子是怎么說的。(齊讀)

      2、提高學習成績關鍵在于學習態度還是智力因素?先說說你的看法,課后再寫成一篇短文。

      六年級語文《學弈》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

      2、能夠根據注釋疏通全文,了解課文內容。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知道跟弈秋學弈的兩個人的表現不同,明白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5、能夠說出學習課文后的體會。

      【教學的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的難點】

      理解文意。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疑問引入

      1、板書“文言文”和課題“學弈”,初步了解文言文并解釋課題的意思。

      2、觀察課文插圖,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明白兩個學弈人的不同表現。

      3、疑問引入:

      這位看下棋的老者是誰?他與這兩個下棋的孩子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呢?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讀通課文

      1、學生自由練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清楚。

      2、指讀,評價并正音。

      3、學生再練讀。

      4、指讀。

      5、齊讀。

      6、小節過渡:下面我們來理解課文的意思吧!

      三、理解課文

      1、根據注釋,疏通全文:

      學生根據課后注釋自主理解句子的意思,不會的地方小組商討。

      2、學生交流匯報(出示小黑板):

      ⑴你都理解了那些句子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⑵有什么地方不理解,提出來。

      ⑶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講講課文的意思。

      3、引讀課文,加深理解:

      引讀設計內容:

      ⑴弈秋是誰?

      ⑵讓弈秋干什么?

      ⑶跟弈秋學弈的兩個人表現有什么不同?

      相機板書:

      一人惟弈秋之為聽

      一人思援弓繳而射之

      ⑷后一個人與前一個人相比學習效果如何?

      (相機板書:弗若之矣。)

      ⑸是最后一個人的智力比不上前一個人嗎?

      四、感悟道理,談出感受

      1、不是智力不如別人,為什么“弗若之矣”?

      (引導并相機板書:專心致志、三心二意。)

      2、從這兩個學弈人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相機介紹本文的述說者孟子,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

      3、學習了這篇文章你想對自己說些什么呢?

      五、練習誦讀,讀出韻味

      六、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這一課你學會了嗎?為什么學會了?

      2、回去之后,把自己心得體會寫下來,好嗎?

      【板書設計】

      學弈

      一人惟弈秋之為聽(專心致志)

      弗若之矣

      一人思援弓繳而射之(三心二意)

      六年級語文《學弈》優秀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學弈》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這是一篇文言文。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故事,說明了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指明了之所以學習效果不同,其實是因為學習態度的不同,并不是因為在智力上有多大的差異。

      學情分析

      由于我班的校本課上的是《論語》,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學生不僅喜歡學習文言文,而且對文言文有了較高的領悟力。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對照譯文自學原文,并喜歡搖頭晃腦的讀出文言文的韻味,所以在本課我主要采用學生自主學習,教師點撥講解然后討論交流的辦法來學習本課。不逐字逐句的串講對譯,主要引導學生多讀,在讀中感悟,理解。

      教學要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在反復吟誦中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2、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學習方法——熟能成誦,閱讀注釋,聯系上下文讀通讀懂。

      3、體會做事情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選自《孟子》的文言文《學弈》。(板書課題學弈)

      2、請同學們看課題,弈,是什么?學奕是什么意思?

      3、那在學下棋時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對照譯文讀讀這篇文章吧。

      二、讀中感知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

      1、自己想辦法解決文言文中的不認識或者不理解的字詞。

      2、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默讀課文

      1、對照譯文,把自己能理解的關鍵字詞標注在原文上。

      2、小組內匯報交流:通過原文譯文的對照閱讀,都理解了哪個字或者詞,哪句話。

      3、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全班解決交流。

      4、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圖片,結合課文說一說:兩個學下圍棋的人表現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你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三)誦讀課文:

      1、理解文章內容后再來讀這篇文章,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根據意思斷句了,一定會讀得更好。快來練一練吧。

      2、練讀以后,你覺得讀這樣的文言文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3、引導學生按照大家的提議,把讀的速度放慢并抑揚頓挫再來練讀。

      4、指名誦讀并學生評價后引導學生小組之間賽讀,男女生之間賽讀。

      (四)感悟拓展

      1、看著同學們搖頭晃腦的讀的這樣認真,投入。老師覺得在讀的同時,你一定明白了許多,誰愿意對大家說一說?

      2、你喜愛那個對那個專心致志的人說些什么?對那個三心二意的人又說些什么呢?

      3、在我們的身邊,在學習和做事情的時候有沒有這兩種人呢?自己評價一下,自己屬于哪一種?想對自己說些什么?

      4、那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學下棋的兩個人都專心致志了,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呢?把這個故事按照你的想象寫一寫。

      5、看來同學們都知道做事情三心二意將一事無成,只有專心致志才能把一切做到最好。

      那老師想送同學們一句話: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希望同學們以后不論學習還是做事情,都能專心致志。

      六年級語文《學弈》優秀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小組合作,對話交流,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

      教學難點:

      弄明白每句話的意思。

      設計理念:

      文言文是我國歷史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文學的結晶,也是讓學生接受經典文化熏陶、浸染的良好載體。《學弈》是一篇敘事說理性的文言文,言簡意賅,用辭貼切,敘事有趣,闡理精微;誦若吟詩,品若章樂,似涓涓清泉,沁人心脾,啟人悟理,是很適合小學生初學古文的啟蒙篇。因此,我在設計教學時盡量體現以下理念:一、以讀為本,結合語言文字的品讀與欣賞,感悟文章的內涵。二、始終引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對話交流。三、運用八環節語文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分層優化。

      教學過程:

      一、逐層鋪墊,設境激趣

      1、交流中國古代名言

      有收集的古代的名言警句的同學請朝老師揮揮手!

      2、談話:簡介文言文,導入《學弈》

      同學們收集的這些名言警句雖然內容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是文言文。文言,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文言文,古色古香,意韻悠長。《學弈》就是一篇優秀的文言文。

      3、釋題

      4、了解作者

      二、身臨其境,人文合一

      說起歷史,總是讓人浮想聯翩!同學們。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你想不想做一回古人呢?好,就讓我們身臨其境地感受一下吧!

      1、引出故事情景

      投影出示告示:

      弈秋棋社今日招徒

      一朝學成終身不俗

      廣納天下賢人雅士

      齊聚書卷路143號

      2、尋訪棋社,擇師交友

      在弈秋棋社發生了什么事呢?請同學們讀讀《學弈》這篇課文。

      3、檢查交流

      (1)學生讀,談感受

      (2)教師范讀

      歸納文言文朗讀要領:

      a、速度比較慢

      b、句中停頓比較多

      4、接力讀

      小組讀,同桌互讀,男女生輪讀等。

      三、化整為零,沐浴書香

      1、小組故事會

      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以故事會的形式來講講《學弈》這個故事。在故事會之前,老師有四個特別的行動指令要發到各小組。

      一組:

      (1)說說弈秋是個怎樣的人?找出相關的句子。

      (2)想一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3)這句話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試著讀一讀。

      二組;

      (1)說一說第一個徒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找出相關的句子。

      (2)想一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3)這句話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試著讀一讀。

      三組:

      (1)看看第二個徒弟學習的怎樣?文中是怎樣描述的?

      (2)想一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3)這句話應該用什么語氣來讀?試著讀一讀。

      四組:

      (1)在3—5句中,哪一句點明了學弈的結果?

      (2)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讀讀想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

      (3)你是怎樣理解文中最后兩句話的?

      2、交流感悟,美文美讀。

      讓我們分享一下彼此的閱讀收獲,從一組開始吧!組長主持匯報。

      在教師指導下交流、匯報、美讀。

      3、回顧全文,講講讀讀。

      (1)解疑。

      (2)指名講這個故事。

      (3)有感情朗讀全文,全身心地感受文言誦讀的快意與韻味。

      四、升華感悟,思緒綿延

      讀了《學弈》這個故事,你想說點什么?(對自己、老師、同學、孟子、文中人都可以。)

      五、拓展延伸

      運用本節課的學習方法學習寓言故事《矛與盾》。

      六年級語文《學弈》優秀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能讀通課文,理解課文意思。背誦課文。

      2、能了解古今語言的區別,能根據課后的注釋理解課文。

      3、能從課文中領悟到做事要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對文言文產生興趣,并嘗試在課外讀一些文言文。

      【學法引導】

      1、教師教法:

      情境教學法、引導法、鼓勵評價。

      2、學生學法:

      討論交流法、合作探究法、朗讀法。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2、難點:

      學生根據注釋讀懂課文內容,并用自己的話講講。

      3、解決辦法:

      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出示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結合語言文字,從反復誦讀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學生通過教師引導、小組自主合作,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希望做到能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進一步了解體會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積累成語,文言文成語故事,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媒體】

      插圖、動畫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激發學習興趣

      1、成語游戲──請學生在30秒鐘內自由說成語。

      2、介紹成語大多來源于古代故事從而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學弈》這篇文言文是成語“專心致志”的來源,利用此處切入點,將學生成語積累作為舊知遷移到古代文言文成語故事這一新知上。利用多媒體、成語游戲開課大大激活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讀通整體文章

      1、引導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學習文言文。

      2、學生初讀課文,做到讀懂、讀通、讀不通的句子作上記號。

      3、學生再讀課文,根據注釋、插圖在文中邊批劃,邊讀懂每句話,不明白的做上記號。

      4、反饋疑難問題。

      5、自主合作解決疑難,讀懂課文。

      設計意圖:樹立“朗讀第一位”的教學觀,利用老師的范讀可以促進學生朗讀欲望的產生,形成學習的動力。自主合作,改變學習方式;團結協作,減輕學習壓力。

      三、吟誦悟道成誦

      1、自讀、自悟文言文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2、學生說獨特的感受。

      3、讓學生通過自讀、演讀達到熟讀成誦,進一步感悟文言文吟誦的韻味。

      設計意圖:挖掘教材因素,充分利用思維空間,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自能讀書”,又能激勵興趣、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四、拓展抒發真情

      1、大家談學習本課后的體會。

      2、推薦成語故事的網址,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六年級語文《學弈》優秀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能讀通課文,理解課文意思。背誦課文。

      2、能了解古今語言的區別,能根據課后的注釋理解課文。

      3、能從課文中領悟到做事要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對文言文產生興趣,并嘗試在課外讀一些文言文。

      【教學重點】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一篇古文。

      板書:

      古文

      什么是古文?

      (古時侯的人寫的文章自然就是古代的文章了。古文有時也叫文言文。古文和我們現在學的現代文有很大的區別。我們現在學的文章,包括你們自己習作課上的寫的一些文章,都叫“白話文:”。白話文是從1919年的“五四”運動開始大力倡導的。古文與現在的白話文有很大區別。)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學弈》。

      2、讀課題,解題:

      什么是學弈?請同學們通過閱讀預習提示尋找答案。

      (學弈:學習下圍棋。)

      3、本文選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是他談到學習態度和聰明不聰明的問題時舉的一個例子。

      4、誰能簡單地介紹一下孟子的資料?

      (孟子: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戰國人,肯定人性本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論點,著作有《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

      二、自讀課文,解決疑難

      按要求讀文。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結合工具書和注釋解決。

      三、檢查自讀情況

      1、字音:指名讀文,糾正字音:

      huìwéihúzhuófúyuē

      誨惟鴻鵠弓繳弗若曰

      2、指讀課文。讀正確、流利:

      ⑴教師范讀。

      ⑵指導文言文讀法。

      ⑶學生練讀。

      四、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以學生自學為主,同桌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教師點撥指導。

      《學弈》參考譯文:弈秋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而另一個人雖然在聽著,可是他心里總以為有天鵝要飛過來,想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他同前一個人一起學習,卻學得不如前一個。能說這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前一個人嗎?我說:不是這樣的。

      五、精讀課文,體會文章中心

      1、什么原因使得兩個人學習的結果不一樣呢?

      第一個人學習時專心致志,凡是弈秋說的他都記得,比較用心,所以比第二個人學得好。

      2、請大家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

      做什么事只有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板書:專心致志(這是此詞的來歷。)

      3、你能聯系實際說一說嗎?

      (讓學生充分發言,認識到不專心產生的不良結果,增強做事專心致志的意識。)

      六、背誦課文(分組背)

      在熟讀、理解的基礎上指導背誦。

      七、作業

      擴展練習,課外讀物相關的古文。

    【六年級語文《學弈》優秀教學設計(通用7篇)】相關文章:

    六年級語文《學弈》優秀的教學設計(精選7篇)12-27

    《學弈》閱讀答案03-26

    讀學弈有感03-01

    學弈課后說課11-12

    《學弈》原文及譯文04-20

    語文《觀潮》優秀教學設計12-18

    六年級語文《為學》教學設計及反思12-16

    有關《學弈》課件模板參考05-13

    讀學弈有感15篇03-01

    《學弈》擴寫作文05-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 | 三上悠亜国产精品一区 | 一级a一片免费久久 | 亚洲日韩AV在线不卡 | 永久电影三级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