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6 09:50:5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登山的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登山的教學設計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登山的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深淵”、“望而生畏”、“頭昏目眩”、“毅然”等詞語意思。

      2.精讀重點句段,從列寧選的路的“險”中去體會并學習他不讓害怕征服自己的,處鍛煉自己意志的品質。

      3.學會自讀自悟的讀書方法,在重點句學習中進行遷移。

      4.培養學生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1.重點句的學習中,體會列寧不怕困難,處處鍛煉自己意志的品質。

      2.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1.理解最后一段句子的意思。

      2.體會讀重音的詞在句子意思表達上的作用。

      課前預習

      1.自學本課生字、詞語,不懂的做上“_____?”

      2.讀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用“()”標出自認為難以理解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列寧嗎?列寧是一位偉大的革命領袖,俄國十月革命者,列寧多次受到的迫害和打擊。有一段時間,他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就隱居在一個叫普羅寧的小地方。我們今天所學的《登山》這篇課文,講的就是發生在那個時候的那個地方的一個故事。(板書:登山)

      二、檢查預習情況。

      昨天,老師已布置大家預習,下面先檢查:

      1.投影出示:

      躲避 剎那間 黎明 若是 脊背 巴果茨基

      沙皇 矮樹叢 深淵 鍛煉 懸崖 令人目眩

      分別從音、形、義三個角度讓學生提出難點,不能解決的請同學互相幫助;再不理解的在老師幫助下查字典解決。

      2.劃分段落

      1)默讀課文,根據課后第二題的提示,劃分段落。

      按照“選擇上山的路——走危險小路上山——還要走危險小路下山”的過程給課文分段。

      2)交流分段結果。

      3)討論有爭議的部分歸屬問題。

      三、根據質疑,出示最后一小節。

      1.質疑:你們在預習過程中,覺得哪些句子不好理解?

      學生提出的句子,簡單的,由他自己思考后回答,難的存疑。

      【這一環節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預習情況,將難點拋出,目的是為了讓教師的指導能對癥下藥,教學有的放矢。】

      2.投影出示:“我所以要走這條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為我害怕它。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們應該每天、每時、每刻,處處鍛煉自己的意志。”

      1)讓質疑的同學說說不懂在哪里,心里有哪些疑問,其他同學補充。

      2)學生提出的問題整理如下:

      ① 這條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是怎樣的路?

      ② 革命者為什么不應該讓害怕征服自己?那他們又應該怎樣對待困難?

      ③ 列寧同志為什么說“我們應該每天、每時、每刻,處處鍛煉自己的意志”?列寧同志又是怎樣鍛煉自己的意志的?

      3.在學習建議下先解決第一個問題。(板書:險)

      【這一環節,讓學生層層質疑,自己設計教學目標,做學習的主人。】

      四、學習有關路“險”的句子。

      1.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寫路“險”的詞句,用“”標出。(自學期間,以四人為合作小組,可以互相討論,并說說原因。)

      2.交流。指名讀有關詞句。(隨機板書:深淵)

      投影出示:“只見他的脊背緊緊地貼著陡峭的懸崖,把頭扭向一旁,不去看深淵,沿著狹窄的小路,用碎小的步子慢慢地移動著。”

      ① 指名讀句子,其他同學聽后評論好在哪里。

      問:你認為哪里讀得好?為什么?有沒了有不足之處?你認為該怎么讀?(板書:陡峭、懸崖、狹窄)

      ② 再次指名讀,從中悟出重音不一定要重讀,“貼”輕讀,“移動”讀得輕而緩慢。

      ③ 學生自由試讀,指名讀,小組比賽。

      ④ 剛才讀出路的“險”,大家想想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現出路的險,小組討論。

      交流中有建議表演的,有建議用自己的話表述的,也有建議用簡筆畫表現的,等等。

      ⑤ 總結學法:

      交流歸納:一是自讀,確定重音;二是精讀,讀出路的“險”;三是用其他方法表現出路的“險”。

      【這一部分是寫巴果茨基登山的經過,是本文的重點,難點。以有層次的指導朗讀,讓學生在比較中,體會最能反映出路“險”的詞語,并進行重音處理。好的朗讀能將文章的重點意思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樣做,不光調動學習積極性,而且使學生的思維想廣度和深度方面發展。】

      過渡:還可以從哪些地方體會到路的“險”?

      交流:嚇得險些掉進深淵……頭昏目眩了。

      投影出示:“可是,列寧只站了幾秒鐘,就又不慌不忙,小心地,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動著身子。”

      回憶剛才的學法,運用前兩步自學方法學習以上這段話。

      交流板書:不慌不忙小心一步一步移動。

      指名讀句子,齊讀句子。

      比較一下,以上兩段話有什么不同?

      出示:

      只見他的脊背緊緊地貼著陡峭的懸崖,把頭扭向一旁,不去看深淵,沿著狹窄的小路,用碎小的步子慢慢地移動著。

      可是,列寧只站了幾秒鐘,就又不慌不忙,小心地,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動著身子。

      (上一處寫巴果茨基登山,下一處寫列寧登山。)

      討論:這篇文章主要人物應是列寧,那為什么要把巴果茨基登山的經過寫得這么具體呢?

      (反襯作用。因為巴果茨基已經走過多次,還表現得如此小心翼翼,說明了這條路的險,也更突出列寧同志的勇敢。)

      【這個大環節,主問題就是一個“哪些句子反映出路的‘險’”。在重點句的學習中進行學法遷移,學生掌握如何自己讀懂一段話的意思,如何去朗讀好這段話,這就是“授之以漁”。】

      六、學習寫晨景一節。

      1.列寧和巴果茨基經歷了危險之后,登上山頂,看到的'是怎樣一番情景呢?聽錄音配樂朗讀。(交流板書:風光無限)

      3.學生自由讀。覺得怎樣讀才美就怎樣讀。(體會列寧成功的喜悅)

      4.指名讀,齊讀(配樂)。

      【這一部分重在讀的訓練,任何講解都無法取代美讀。在讀的過程中讓他們自己感受美,理解美,達到美的意境。】

      七、小結,學寫名言。

      1.同學們,列寧同志選擇危險的小路上山,僅僅是為了欣賞山頂的美景嗎?那是為什么呢?重新出示最后一節。(板書:征服害怕,鍛煉意志)

      2.寫名言:列寧是偉大的導師,他在文中最后說的那段話已成為教育后人的至理名言,在座的小朋友,也許將來都能成為名人,今天,我們就“未來的名人”。你們能寫幾句對待困難,磨煉意志的話嗎?試著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來的名人╳ ╳ ╳

      【該練習旨在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創造性地運用語言促使對課文中心思想的升華。】

      附板書:

      登山

      風光 無限

      狹窄 移動

      陡峭 一步一步

      深淵 小心

      險 不慌不忙

      征服害怕 鍛煉意志

      教學反思

      本課采用讓學生層層質疑和在老師的引導下層層解疑的方法進行“教”和“學”的雙邊活動,力求體現“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盡力去解決問題”的教學思路。在內容的處理上,從最后一節入手,最后又歸結到最后一節。這樣,使各環節間的結構嚴密緊湊。解疑方式,通過抓重點句、美讀、表演、品讀等途徑感悟句子的內蘊。此外,板書設計既切題,又體現了三條主線:一是巴果茨基登山的經過,二是列寧登山的經過,三是文章的中心。

    【登山的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范文03-03

    《離騷》的教學設計范文12-25

    觀潮的教學設計范文11-04

    優秀登山敘事作文范文04-06

    登山活動策劃方案范文03-30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2-25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0-29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13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04

    《故鄉》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12-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1000 | 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日本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日韩噜噜噜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 |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