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教學設計

    時間:2023-03-08 19:58:1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世說新語〉兩則》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要點

    《〈世說新語〉兩則》教學設計范文

      1、順暢翻譯全文,并能用現代漢語復述故事。

      2、領悟故事情節所包含的積極意義:誠信是為人處世的重要原則。

      3、引導學生學習評價人物。

      教學難點

      1、個別重點詞句的翻譯。

      2、本故事所包含的誠信道理在今天市場經濟社會中的意義。

      教學方法:活動性閱讀教學法。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第一則《期行》)

      一、演講式導入:

      1、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還需要誠信嗎?如:朋友相處,商業營銷,企業動作……各位同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圍繞“誠信”闡述自己的觀點,比一比,看誰說得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2、學生演講,并給個人記分。

      3、師總結:在市場經濟社會中,誠信是為人處世的重要原則:新的時代已賦予了誠信新的內涵,在它的指導下,萊茵河畔,蕩起了滾滾的海爾潮,聯合國的講壇上,有了中國人字正腔圓的“吶喊”,中國已成了“世貿組織”大家庭的成員,新世紀的中國將以誠信,務實的形象,永遠屹立在東方。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涉及誠信的文章——《(世說新語)兩則》〈板書〉

      二、釋題:(放投影)

      《世說新語》是古代筆記小說集,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主要記述了東漢末年到晉代間士大夫清高放誕的言談逸事,也記載有一些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世說新語》的語言簡練含蓄而又雋永傳神,對后世小品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作者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文學家,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三、口頭表達活動:

      那么,誰能講講這則小故事?(講故事,不是翻譯)(教師評價,給個人記分)

      四、朗讀。

      1、放錄音(或師范讀)。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師正音,辨形。

      五、翻譯文言文

      1、生譯為主,師提示重點詞、句。(放幻燈片)

      期:(古義)約定、(今義)星期。不:現寫作“否”,表示不。

      引:拉。 過:超過。顧:回頭看。 委:丟下、拋棄。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去。(如注意省略的成分)

      2、〈1〉、四人小組結合課文注譯進行翻譯,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組質疑。

      〈2〉、師明確這則譯文及重點詞。

      六、質疑討論活動。(師預先準備,與學生的質疑相結合)。

      〈1〉友人末到,陳大丘就獨自走了。你是陳大丘,你會怎么做?

      (可以選擇陳大丘那樣“舍去”,因為友人不守時,也可以選擇再等等或打電話問明情況,表現你的態度)。

      〈2〉哪些言行表現了陳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當父母問年僅七歲的元方“尊君在下”,元方不是簡單的回答“已去”,而是詳細地回答“待君久不至,已去”。當友人怒斥其父“非人哉,與人其行,相委而去”時。元方義正嚴辭地進行駁斥:“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這些都表現了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3〉如何看待元方這個“時年七歲”的孩子?

      (人物形象往往通過語言,行動的描寫地表現。元方駁斥“友人”并“入門不顧”,可見他對無信無禮之人的態度。由此可見,從小就做一個守時守信有禮的人)

      〈4〉“友人漸,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你認為元方這樣做是否失禮,為什么? (如答失禮,理由可參考:元方批評友人無理,自己更應做到有禮——友人已經認錯,又是父親的朋友,是長輩,即是有錯,也應以禮待之。如答不失禮,理由可參考:友人失約在先,是無信;友人罵元方之父,是無禮;對七歲的孩子不應求全責備)

      〈5〉假如第二天陳大丘與友人見面,請設想一下,他們倆各自能說些什么?(開放性試題,可以從不同角度去做答,言之成理即可)

      針對上述問題及質疑采用多形式解答:問題1、2由四人小組解答:問題3、4、5、師指導生解答。

      附:質疑與討論中的板書。

      陳大丘:與友其行、舍友與去 (守時)

      期 友人:過中不至 (無信) 守時

      行 對子罵父 (無禮) 守信

      元方:怒斥友人,有理有據

      主題思想:通過陳大丘與友期行的故事,說明了“守時”、“守信”的重要性。

      七、好文共賞活動。

      下面短文,同出自《世說新語》。與《期行》進行比較閱讀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區伯曰:賊既至,謂巨伯曰:“遠來相視,于令吾去,敗以求生,豈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曰:“大君至,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義,而入有義之國!”逐班軍而還,一郡并獲全。

      八、一文一詩活動: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之習乎?——孔子

      九、課本劇表演活動。

      四人小組根據《期行》的內容,適當分配角色,自編臺詞,編排課本劇。(目的:深入體會文章的主旨,豐富語文課堂活動。)

      十、藝術朗讀活動。

      分角色朗讀,注意把握感情、語氣。

      第二課時 (教學第二則《乘船》)

      一、課本劇表演。

      四人小組根據《乘船》的內容,結合自己的理解,適當分配角色,自編臺詞,編排課本劇。(目的:檢查學生自學情況,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師評價,給生記分)

      二、朗讀。

      1、語錄音。(或師范讀)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師正音,辨形。

      三、翻譯文言文。

      1、結合課文提示,師提示重點詞句,指導學生翻譯。(放幻燈片)

      俱:一起。幸:(古義:幸而、恰巧)、(今義:幸福)。尚:還。

      輒:當即。可:肯、同意。舍:拋棄。守:難道。

      所以:……的原因。邪:相當于“嗎”,表疑問。遂:于是,就。

      本所以疑,正為此耳:先前之所以猶豫不決,正是因為考慮到這種情況罷了。

      2、(1)四人小組結合課文注釋進行翻譯,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組質疑。

      (2)師明確這則譯文及重點詞。

      四、質疑討論活動。(師預先準備,與生的質疑相結合。)

      1、用段落圖示勾畫本文結構及中心。

      難之在前

      華歆急人之難,始終如一

      乘后則救助

      船納之在前

      王朗輕諾寡信,只為自己

      后則欲舍

      中心:通過華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難的故事,說明了答應別人的請求就要負責到底。

      2、華歆與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怎樣評價他們的優劣?

      (華歆先是不愿意,后見有賊人追趕,危急時又答應搭載避難人;王朗先見船寬就允許人上船,后見賊人追趕唯恐禍及自己,又不同意。由此可見,華歆是一位真正為人所想,急人所急的人,而王朗輕諾寡信,做事不守信。)

      3、比較《期行》和《乘船》有什么不同?

      (這兩篇短文的主旨都是“誠信”。其中《期行》主要講要守時;《乘船》主要講答應了別人的請求就要負責到底。)

      4、比較《期行》《乘船》的寫作牲:

      (《期行》行文簡潔,故事情節緊湊,中心意思深刻,耐人尋味。)

      (《乘船》行文簡潔,故事情節完整,通過對比,揭示了文章中心。

      以上問題采用多種形式解答:問題1、2、3,師指導生解答,問題4,四人小組解答。

      五、藝術朗讀活動。

      師:我們已經了解課文的內容,現在我們分配朗讀,注意把握好節奏,感情和語氣。 (指定華歆、王朗各一人,陳述語集體讀。)

      六、好文共賞活動。

      下面短文選自《世說新語》,與《乘船》進行比較閱讀。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現。寧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七、一文一詩活動。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八、競賽搶答活動。(以四人小組或以大組為單位,題念完后舉手搶答,記分,對則給10分,錯則扣10分,可由師念題,也可用投影。)

      1、《世說新語》主要記述了。(東漢末年到晉代之間士大夫清高放誕的言談逸事)

      2、這兩篇短文共同的主旨是什么?(誠信)

      3、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A、尊君在不(f u) B、寧可以急相棄邪(y )

      4、比較“之”字的用法。

      之:下車引之(代詞,他,指元方)

      歆輒難之(代詞,這件事)

      5、選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B)。

      A、《期行》和《乘船》的主旨都是誠信。

      B、“太丘舍去”后,元方把“友人”請支家中。

      C、華歆、王朗對所攜人的態度不相同。

      6、“正為此耳”,“此”指代。(賊追至)

      7、華歆對所攜人的態度是。(歆輒難之,既已納其在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

      8、王朗對所攜人的態度是。(幸尚寬,何為不可,王欲舍所攜人。)

      9、“本所以疑”,“所以”意思是。(……的原因)

      10、填空:

      日中不至,對子罵父。(則是無信,則是無禮)

      11、翻譯:尊君在不。(你父親在不在)

      12、談談你對友人“過中不至”的看法?(過中不至,是失信于太丘,做人應守時守信)

      13、王朗、華歆誰優誰劣?為什么?(華歆優,他講信用)

      九、總結:通過本文兩個小故事的學習,我們主要學到了什么?

      (讓生總結,以作業形式。)

      十、讀寫結合活動。

      圍繞對課文中所闡明的主旨——“誠信”,聯系社會現實,結合生活實際以“誠信”為題材寫一段話。

      十一、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一、二、三。

      2、熟讀全文,并翻譯。

    【《〈世說新語〉》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世說新語教學設計03-31

    《世說新語》教學設計03-01

    世說新語教學設計08-10

    《世說新語》 教學設計05-22

    《世說新語》教學設計12-03

    世說新語教學設計 15篇05-13

    世說新語教學設計(15篇)04-18

    世說新語教學設計15篇03-31

    《世說新語》教學設計15篇12-03

    世說新語兩則教學設計06-0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 亚洲专区精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丝袜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二区 | 久久福利网站免费视频 | 亚洲日本va在线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