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時間:2021-06-12 20:35:15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范文

      一、指導思想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范文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遵循《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密切聯系兒童生活,選取生動有趣的素材,讓兒童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引導兒童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豐富課堂活動,體現序法,利學利導,注重數學文化,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合作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推進課改。

      二、基本情況分析

      (一)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100以內數的認識;方向與位置;認識圖形;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鐘表;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這一冊的重點是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難點是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從不同方位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

      數與數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數的認識,二是數的計算,三是認識鐘表。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概念是進一步學習100以內加減法乃至整個四則運算的必要前提。100以內數的認識處于數概念形成過程中的第3個階段,在此之前,學生已經通過10以內和20以內數的認識,初步了解了一些數的特征,并借助具體的圖片和學具掌握了20以內的數概念。在此基礎上,本冊教科書把認數范圍從20以內擴大到100以內,這不是一個認數范圍的簡單擴大,更重要的是加深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

      100以內數的加減法,這部分內容又分成兩個單元來安排,其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安排的是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安排的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質量直接影響到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學習,也是解決問題的認知基礎,教學這部分內容,有利于學生的進一步學習。空間與圖形主要安排了兩個內容,方向與位置和認識圖形。

      方向與位置是新課程中新增的學習內容,考慮到學生年齡小,主要安排了有關方向和位置的最簡單的知識。認識圖形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初步認識一些平面圖形。這些平面圖形的認識是將來進一步學習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需要,在其他內容的`學習中也要用到這些知識,比如統計長方形、正方形的個數。全冊教科書是以10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為主要內容去聯系各部分知識,這不僅體現了數學知識結構內部的邏輯性,同時還體現了學生的認知發展過程,是數學知識結構與兒童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有機結合的整體反映。

      (二)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一班、二班共有學生116人。由于學生小,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三)教師分析

      本人有牢固的專業知識,扎實的基本功。能將新課程理念貫徹到數學中,指導教學。能樹立現代數學課程觀,讓數學學科面面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取必須的數學;不同的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總之,面向21世紀的數學課程,貫徹素質教育方針,真正讓每位學生喜歡數學、愛數學,從而自覺學習數學,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不斷加強師德修養,提高自身文化素質,以更好教學為新一輪的課改作出應有的貢獻。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從生活實例中感受認識比20更大的數的必要性,能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數的組成,能說出100以內各個數位的名稱以及這些數位的排列順序,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含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掌握數的順序,會比較數的大小;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并了解它們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和應用;會口算10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能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能進行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認識鐘面、時針和分針,掌握整時、幾時半和大約幾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認、讀這些時間,了解時間在生活中的作用;能辯認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這些方向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第幾組第幾排描述同學所在的位置,會辯認從正面、背面和側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數學思考:能應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字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100以內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在100以內數的認識和100以內的加、減法的學習探討過程中,初步學會簡單的歸納、類比和有條理地思考;在統計過程中學會提取需要的數據,并能針對統計結果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逐步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3。解決問題:能積極參加數學學習活動,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經驗;在教師指導下,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中,有與同伴解決問題的合作體驗,有初步的合作意識;能在算法多樣化的探討過程中,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4。情感與態度:用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解決所學問題,能克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從中獲得成功體驗,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認識生活中的數,認識生活中的圖形,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等數學活動;能用100以內的數、方向和位置、平面圖形、統計等知識描述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數學活動,感受數學思維過程的合理性。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1。100以內數的認識。

      2。1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

      (二)教學難點

      1。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2。從不同方位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

      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五、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勇于創新,堅持教學六認真。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3。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學困生的補課工作。

      6。加強口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7。倡導合作學習,培養合作意識。

      8。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六、專題研究

      如何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經過一期的學習,大部分孩子養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本期繼續強化訓練,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喜歡學數學。準備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正面引導,讓學生進一步明白怎樣做才是好習慣。

      2。創造機會,讓學生持之以恒練好習慣。

      3。樹立榜樣,讓學生潛移默化接受好習慣。

      4。激發興趣,讓學生自覺養成好習慣。

      5。因材施教,讓學生人人都有好習慣。

      七、課時安排

      1。100以內數的認識 12課時

      2。方向與位置 6課時

      3。認識圖形 5課時

      4。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10課時

      5。認識鐘表 6課時

      6。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 17課時

      7。統計 2課時

      8。總復習 6課時

      注:新課大概17周,復習2周左右。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6-20

    小學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3-24

    小學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6-21

    小學一年級下冊的數學教學計劃07-08

    一年級下冊小學數學教學計劃精選03-21

    重點小學數學下冊的教學計劃04-02

    小學數學下冊教學計劃解析06-13

    小學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8-24

    小學數學下冊教學計劃范文06-13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07-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欧美黑人猛男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视频二区丝袜国产欧美日韩 |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亚洲另类sm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三级理论在线观看时 | 在线精品免费看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