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

    時間:2021-07-04 13:38:26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

      《誠實與信任》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它的美倒不在于作者所運用的語言文字上,而是通過一個看似平凡的小故事綻放出人性最美麗的花朵。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

      《誠實與信任》這篇課文共十一個自然段,可分兩個部分來理解。今天教學第一部分(1——3自然段),我讓學生在充分預習、初讀的基礎上,圍繞以下三個環節展開教學:

      想一想: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議一議: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說一說:“我”是如何處理這件事的?

      第一個問題學生在初讀后就可以回答:我在驅車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撞碎了小紅車的反光鏡。

      對于事故發生的原因,學生是在反復讀書之后逐步形成認識的。一個學生讀了第一自然段說:“是因為天氣不好,能見度差。”另一個學生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到答案說:“是由于小紅車的主人停車不規范,超出了停車線二三十厘米。”對于這些客觀存在的事實,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依據,但是對于我應該承擔的責任卻還沒有充分地讀出來。他們大多數只認識到:因為小紅車是停著的,所以責任在我。

      于是我提醒同學們注意文中的數字,看看能不能讀出什么來。學生經過品讀“二三十厘米”和“五六十米”,終于悟出作者把兩個數字寫得這么具體的用意了。一個學生說:“小紅車只是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對于龐然大物的汽車來說,二三十厘米是一個很小的距離,這說明小紅車主人只是不注意細節,沒有大錯,所以主要責任不在他。”更重要的是另一個學生提出了:“‘我’開車開得很快。”的觀點,這是文中沒有寫到的。他是怎么知道的呢?原來他正是通過品讀“五六十米”得知的:“因為‘我’聽到‘咔嚓’一聲后就趕快停車,卻還要往回走了五六十米,才看到小紅車,可見他開車的速度很快。”再聯系前文“我剛從快車道進入慢車道”,很容易想到:作者剛轉進慢車道,速度卻沒有馬上減下來,這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而對于“我”是如何處理這件事的,學生一讀完第三自然段馬上就知道了:寫字條。那么從“寫字條”這個表面行動中還可以讀出什么呢?我以“讀到這里,作者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啟發學生談感受。有的說:“我覺得作者是一個很誠實的人,因為當時沒有其他人看見,他卻主動留下姓名、電話,說明他勇于承擔責任,不逃避自己的責任。”有的說:“我覺得作者是一個做事細心的人,他寫完字條不是隨便亂放,而是放在雨刷下夾住,這樣字條就不容易被風吹走,而車主人一下子就可以看見它。”至此,文章的主旨已是不言而喻。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06-30

    《誠實與信任》的教學反思12-01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12-13

    誠實與信任的教學反思11-03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07-15

    《誠實與信任》的教學反思09-05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09-07

    用誠實與信任的教學反思06-27

    《誠實與信任》說課稿及教學反思12-16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最新久久偷拍视频 | 九九色在线视频网站 | 亚洲成亚洲成网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 午夜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