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21 10:56:0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學教案集合【10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學教案集合【10篇】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今天是童童的生日,她的媽媽為了幫她慶祝生日,給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了一盒冰激凌,小朋友們開心地吃著,吃完后有好幾個觀察仔細的小朋友都發現,剛才放冰激凌的桌面上都流下了一灘水,可這些水又不像是從盒中漏下來的,這是怎么回事呢?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實驗,讓幼兒了解空氣有許多看不見的水蒸氣,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就會變成小水珠。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驗了解露水、雨是如何在空氣中形成的。

      2、培養幼兒的探索興趣,發展他們的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

      3、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在探索和發現中的感受。

      三、活動準備:

      人手一個干凈的空玻璃杯、杯蓋、一盤甜冰塊

      四、活動流程:

      設疑導入

      記錄猜想

      幼兒實驗

      拓展經驗

      五、活動過程:

      1、設疑導入

      教師出示干凈的'空玻璃杯,倒入數塊甜冰塊,蓋上杯蓋,稍等片刻,讓幼兒觀察并說出杯外發生了什么變化?幼兒互相討論。

      教師提問:剛才很干爽的杯子外面怎么會流汗的呢?

      2、記錄猜想

      教師用繪畫的方式在集體記錄卡上記錄幼兒的種種猜想。(如有的認為是從杯子里漏出來的、有的認為是投放冰塊時不小心滴下來的、還有的認為杯子可能是裂縫的……)

      3、幼兒實驗

      幼兒利用桌面上的材料(玻璃杯、冰塊)進行操作活動。

      啟發幼兒根據猜想品嘗冰塊的味道,然后和杯外水珠的味道相比較,就排除了以上的一些猜想,幼兒根據觀察也發現玻璃杯是完好無缺的,進一步請幼兒討論杯外水珠的形成原因。

      4、拓展經驗

      運用已有經驗拓展到生活中看到的一些自然現象,如為什么在涼快的早晨水滴會出現在植物上,而那時天空并沒有下雨?為什么冬天在開著空調的窗戶外會留下水滴?……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發現磁力能夠穿透各種材料。

      2、在兩兩合作的實驗中,能通過相互協商來解決碰到的問題,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重點:能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難點:發現磁力能夠穿透各種材料。

      活動準備:

      1、教師:操作材料的圖片8張、書寫演示板、魔術箱、磁鐵兩個

      2、幼兒操作材料:

      1)磁鐵、回形針、鐵夾、鐵勺、1元硬幣各5份

      2)正方形的小毛巾、卡紙、塑料板、木板各5塊

      3) 幼兒記錄表(每人一張)

      4)沙箱5個、內藏鐵制品

      3、經驗準備:

      1)幼兒有過科學活動的記錄經驗。

      2)有用磁鐵把物品分類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出示磁鐵) 提問:這是什么?

      2、介紹請來的朋友。

      今天我請來了8個朋友,看看是哪些朋友呢?(一一出示圖片)它們會是磁鐵的好朋友嗎?我們把能夠被磁鐵吸住的放在“√”的下面,把不能被磁鐵吸住的放在“╳”的下面。

      3、幼兒操作并進行分類。

      4、集體檢驗。

      推進提問:找的朋友到底對不對?我們可以請誰來幫忙呢?怎么做?

      小結:磁鐵能吸住鐵制的物品。而紙制品、木制品、塑料制品、紡織制品都是不能被磁鐵吸住的。

      5、介紹磁力。

      推進提問:你們知道磁鐵為什么能吸住鐵做的東西嗎?

      小結:因為磁鐵具有磁力,遇到它的朋友鐵制品就能吸引在一起。

      二、實驗:隔著東西,還能吸住嗎?

      過渡語:如果把這些不能被磁鐵吸住的.物品放在磁鐵和鐵制品的中間,磁鐵還能吸住鐵制的物品嗎?

      1、猜測記錄

      2、交流猜想,說說自己的理由

      3、實驗驗證

      1) 小組操作實驗

      2) 交流實驗結果,教師在演示版上進行記錄

      推進提問:你們發現了什么?

      小結:把卡紙、小毛巾、塑料板、木板擋住磁鐵,磁力能穿透這些材料吸住鐵制的物品。

      三、經驗提升

      推進提問:磁力除了能穿透卡紙、小毛巾、塑料板、木板還能穿透什么呢?

      1) 游戲一:沙中尋寶

      操作要求:磁鐵在沙面上慢慢走,我們來試一試!

      小結:通過剛剛的游戲,我們知道了,磁力還能穿透沙子。

      2) 游戲二:魔術:有磁力的手

      教師表演魔術,讓幼兒猜一猜其中的奧秘,了解原來磁力還可以穿透人體。

      小結:磁力還能穿透我們的身體,能夠穿透各種材料。

      四、問題延伸:

      問題:如果磁鐵被水浸濕了,它的磁力還存在嗎?還能吸住東西嗎?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一、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在不斷操作中,發現、總結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感受受力面增大與站立穩定性的關系。

      2、對探索如何使物體站起來感興趣,嘗試以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

      二、活動準備

      1、各種物品:臺歷、紙袋、鏡子、相框、撲克牌、吸管、書等。

      2、各類輔助材料:剪刀、皮筋、橡皮泥、積木及集體記錄表。

      三、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探索:讓桌上的物體站起來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寶貝,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出示)大家能幫我讓這些寶貝都站起來嗎?

      2、幼兒自由嘗試。

     。ǘ┘w討論、歸納方法

      1、師(出示臺歷):你用什么辦法讓臺歷站起來的?為什么臺歷打開就能站起來了?(引導幼兒觀察打開前后臺歷底部的不同,發現底變大了使臺歷站起來了)還有什么也是用這個方法站起來的?(幼兒討論)

      2、師:(出示相框):你用什么辦法讓相框站起來的?為什么相框撐開了就能站起來了?它的底部發生了什么變化?(引導幼兒發現支撐點變多了站起來了)還有什么也是用這個方法站起來的?(幼兒討論)

      3、教師小結:有些寶貝底變大了就站起來了;有些寶貝腳變多了就站起來了。

     。ㄈ┑诙翁剿鳎鹤屛苄∪苏酒饋

      1、師:你能用我們學到的'辦法讓吸管小人站起來嗎?你可以選擇材料幫忙(介紹輔助材料)

      2、幼兒自由分組,合作操作。

      3、幼兒交流、討論使物品站起來的方法。

      4、教師小結:有些寶貝雖然自己不能站起來,但可以借助其他東西的力量來幫忙站起來。

      (四)談話遷移

      1、師:小朋友還知道生活中的哪些寶貝也是用這樣的方法站起來的?

      2、除了這種方法,要是物體站起來還有其他方式嗎?(探討呼啦圈的站立)

      3、延伸:讓我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一起去尋找生活中物體站的秘密吧!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一、 導入

      1、小朋友們,我給大家帶來一首歌曲《大風車》,你們想聽嗎?(想)好,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2、小朋友們,這首歌曲好聽嗎?(好聽)伴隨著這優美動聽的旋律,有一位神奇的客人要和大家一起做游戲,它是誰呢?請小朋友仔細聽 ,這是什么聲音?(風聲)

      對,是風聲,這位神奇的客人啊就是風娃娃。大家歡迎它嗎?

      2、咱們趕快打開窗戶,請風娃娃進來吧!

      你們看見風娃娃了嗎?(沒有)我也沒看見。

      伸出你的小手摸一摸、抓一抓,你摸到它了嗎?(沒有)

      老師總結:噢,原來呀,風娃娃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

      二、找風

      1、今天呀,風娃娃給我們準備了闖關的游戲,你們想玩嗎?風娃娃還說:如果小朋友們能夠順利闖過兩關,它就會送給我們神秘的禮物!你們有信心贏得禮物嗎?(有)好,我們開始闖關!

      第一關:火眼金睛

      風娃娃是看不見的,不過認真觀察的小朋友還是能夠找到它。看看哪位小朋友像孫悟空一樣長著一雙火眼金睛,能夠找到看不見的風娃娃。

      1、小朋友們仔細看,風娃娃來到這幅畫里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看到(氣球、風箏、樹枝、花、紅旗、泡泡、白云、煙)在動,就知道風娃娃來了。

      教師評價:真棒!這么快就找到了。你觀察的真仔細呀! 你的眼里可真好!太好了,又找到了。

      2、小朋友們可真是火眼金睛啊,這么快就把圖中的風娃娃都找到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可以怎么知道風娃娃來了?

      教師總結:原來呀!風娃娃不但能夠通過聲音讓耳朵找到它,而且它還會讓許多東西動起來,讓我們的眼睛找到它,另外風娃娃吹到身上會感覺涼快,用我們身體的皮膚也能找到它。

      風娃娃對我們的回答滿意嗎?我們能過關嗎?快來看

      三、感受風

      恭喜小朋友們順利闖過第一關,不過第二關可有一定難度啊,大家可要加油!

      第二關:七十二變

      1、風娃娃也像孫悟空一樣會變化,它能變成各種各樣的`風,小朋友們都知道什么樣的風呢?

      2、小朋友們知道得可真不少,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圖吧。ㄎL、涼風、狂風、秋風、寒風、臺風、龍卷風)

      小朋友們記住這些風了嗎?

      3、風娃娃能不能讓我們過關呢?快看

      四、了解風的益害處。

      1、小朋友們可真厲害啊,順利闖過了兩關,風娃娃要把它神秘的禮物送給大家了,是什么呢?請小朋友們仔細看,認真聽—故事

      2、噢,原來呀,風娃娃送給我們的是它自己的故事。好聽嗎?

      故事中的風娃娃都為人們做了哪些好事?(吹動水車、吹動帆船)

      3、想一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風娃娃還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呢?

      小朋友們說的真好,我們一起看圖了解一下吧!

     。ù缔D風車、吹起風箏;吹干衣服;送來涼風;傳播花粉;傳播種子;吹動帆船)

      3、風娃娃對我們人類的好處可真不少!人們還根據風力的特點發明了許多東西,瞧!這是什么呀?

      風力發電、風力汽車、滑翔機、風力太陽能路燈

      4、、小朋友們回憶一下:故事中的風娃娃又給人們幫了哪些倒忙呢?(吹跑風箏、吹跑衣服、吹斷小樹)

      5、想一想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風對我們人類還有哪些危害呢?

      我們一起看圖了解一下吧!(吹落果實;吹倒莊稼;折斷樹木;吹到房屋;吹翻船只;毀壞公共設施;吹起沙塵。)

      五、討論預防風沙的措施:

      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預防風娃娃給我們帶來的災害呢?引導幼兒討論后教師總結:我們可以通過天氣預報,了解天氣的情況,做到早期預防;另外還可以種花、種草,植樹造林,這樣不僅可以美化環境,而且還可以防風固沙。所以請小朋友們一定要愛護花草樹木,你們能做到嗎?

      六 、拓展:小小發明家

      你看發明家們利用風力的特點發明了那么多的東西,如果你是一名小小發明家,你會發明出什么樣的新產品?請小朋友們回到家后,發揮自己想象力,創造力,把你設計的新產品畫下來,明天講給大家聽,好嗎?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利用幼兒園玩水池為幼兒提供玩水的機會,感知水的特點,鞏固對水的認識。

      2、引導幼兒用各種資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體的“沉”與“浮”現象。

      3、培養幼兒觀察、比較、歸納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可以吸水的

      2、塑料制品,木制品,紙制品,泡沫制品,小石塊等。

      3、大水盆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覺游戲

      1、鼓勵幼兒到水盆里玩水

      2、嘗試

      —試試用雙手捧水;

      —體會把手掌平放在水中與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覺;

      3、發現

      —能看見水中的`小手,是因為水透明、無色,捧著的水一會兒沒有了,是因為水會流動等等;

      —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

      二、聽覺游戲

      1、請幼兒將塑料制品一一投入水中。

      2、試一試

     。1)聽一聽、比一比不同資料投入水中聲音的大小。

     。2)聽一聽、比一比不同資料從高處、低處投入水中聲音的大小。

      (3)得出結論:從高處將資料投入水中比低處將資料投入水中聲音大,

      重的資料投入水中比輕的資料投入水中聲音大。

      三、觀察、比較、歸納游戲。

      1、觀察不同資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現象

      比較資料的輕、重、厚、薄

      2、感知資料的輕、重、厚、薄和“沉”、“浮”的關系

      歸納那類資料會沉于水中,那類資料會浮于水中。

      四、觸覺游戲

      1、用手觸摸、感知那些資料吸水,那些資料不吸水。

      2、哪些資料遇水會爛,那些資料遇水完好如初。

     五、收拾整理資料。

      請幼兒把水中的所有資料收集在塑料袋里,使水中無雜物。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一一維護水資源。

      活動延伸

      請幼兒把今日玩水“水中的發現”告訴爸爸媽媽。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新的發現。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材料操作,觀察物體的沉浮現象,對科學現象產生探索興趣。

      2、初步探索潛水器沉浮的原理,萌發主動思考和探索的意識。 活動重難點:

      二、重點:

      通過各種嘗試對科學現象產生探索興趣。

      三、難點:

      初步探索潛水器沉浮的原理。

      四、活動準備:

      1、橡皮泥球、乒乓球、夾子、氣泡膜、可樂瓶人手一份、水盆每組兩個、毛巾每組一條。

      2、潛水艇沉浮示意圖一張。

      五、活動過程:

     。ㄒ唬┗顒訉。

      小朋友們,今天和王老師一起去找找潛水艇的秘密吧!在找潛水艇的秘密之前,王老師要先考考小朋友們,你們看王老師這里有些什么?(橡皮泥球、乒乓球、夾子、氣泡膜。)

      (二)沉與浮

      1、誰會沉?誰會?

     。1)設疑:你們猜一猜橡皮泥球、氣泡膜、夾子、乒乓球在水里,誰會沉下去?誰會浮起來?(請幼兒自由討論,預設并猜想可能出現的結果。)

      (2)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是不是和你猜想的一樣(教師操作,幼兒觀察并驗證自己的猜想。)

     。3)教師小結:原來在水里的時候乒乓球、氣泡膜會浮起來,橡皮泥球、夾子會沉下去。

      2、換一換。

      (1)那怎樣才能讓浮起來的東西沉下去,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呢?(給予幼兒一定時間自由思考討論。)

     。2)請試一試你的想法。(幼兒嘗試用自己想到的方式進行實驗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你成功了嗎?你是怎么做的?你覺得它為什么會下沉(上。┠兀浚◣椭變菏崂砜偨Y經驗。對于失敗的幼兒,要鼓勵他們不氣餒,同時引導他們找出失敗的原因。失敗對幼兒也是一種經驗積累的好機會,要適度把握。)

     。4)教師小結:當乒乓球和氣泡膜變重的時候,他們會下沉。改變橡皮泥球的形狀或是借助浮力較大的物體的幫助,可以讓沉的物體上浮。原來,沉浮是可以發生改變的。

     。ㄈ撍У拿孛。

      1、潛水艇的沉與浮。

      (1)我們現在來找找潛水艇的秘密,我們做了實驗后發現改變物體的沉浮很困難,可是,為什么潛水艇在水里可以想浮就浮,想沉就沉呢?(幼兒帶著問題思考。)

     。2)老師這有一個可樂瓶子,假如它是潛水艇,你用什么辦法讓它沉下去,讓它浮起來?請你試一試。(幼兒結伴討論,隨后操作。引導幼兒活動后進行材料的整理,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

      2、觀看潛水艇沉浮示意圖。

      (1)出示潛水示意圖,提問:潛水艇為什么會沉下去,為什么會浮起來?(幼兒回答,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總結。)

     。2)教師總結:潛水艇是通過排水系統改變自身的`重量,排水上浮,進水下沉的原理進行工作的。

     。3)結束語:今天我們找到了潛水艇的秘密,回去之后我們再去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有趣的沉浮好嗎?

     。ㄋ模┗顒友由欤

      1、益智區投放紙船、木材等材料,引導幼兒繼續探索,進一步體驗沉浮實驗帶來的樂趣。

      2、和爸爸媽媽去科技館參觀,感受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并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拍一些有趣的照片,帶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探索興趣,對提出的疑問喜歡動腦筋探究

      2、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去探索發現“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試著總結出“聲音是通過物體的震動而產生的”這一理論。

      3、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參與小組和同伴的討論,闡明自己的觀點。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科學發現室、實驗記錄本、筆。

      活動建議:

      1、教師提出問題,引起幼兒想去探究的興趣

      2、教師提出要求,大家一起做實驗,并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要求:

      1)以每個小組為單位,每組有一個負責的組長,把組員觀察發現到的問題和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可用圖來表示。每個組的成員要積極的動腦筋找答案,配合組長。

      2)用驗法來摸一摸、做一做、聽一聽、想一想,找一找聲音到底是怎樣產生的,什么樣的`物體可以發聲。并把它們記錄下來。

      3、大家交流自己探索發現到的結果,找到的答案。

      小結:小朋友們說了那么多,其實啊,聲音是物體通過震動而產生的,我們如果不去敲打它,不去碰它,物體自己在那是不能發出聲音的。知道了這個原理以后,我們可以再去試試哪些物體可以發出好聽的聲音,也叫樂音;哪些物體發出來的聲音很刺耳,讓人聽了很不舒服,這叫做噪音。

      4、活動可以繼續延伸,讓幼兒帶著問題去進一步探索,讓幼兒對聲音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顒拥哪康氖桥囵B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資料,討論、了解燈的種類及燈的發展歷史。

      2、嘗試按類擺放、布置等的展覽。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各種燈或者燈的資料。

      2、幼兒用書:《燈》

      活動過程:

      1、通過討論介紹,了解燈的種類。

      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收集的燈和有關燈的資料。

      教師:請你們在小組里介紹一下你帶來的燈和有關燈的'資料,看看你們帶來的燈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教師:你看到了哪些種類的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這些燈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歡哪盞燈?為什么?

      教師:你還知道哪些燈?

      2、教師和幼兒共同布置展覽,引導幼兒觀看各種不同的燈。

      教師:小朋友帶來了這么多的燈和有關燈的資料,怎樣讓大家都能觀賞我們帶來的燈呢?(教師引導幼兒提出布置燈的展覽)

      教師:怎樣布置展覽才能讓別人看的更清楚呢?(引導幼兒按類擺放,注意不重疊擺放等。)

      教師和幼兒共同布置燈的展覽,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燈。

      教師和幼兒共同觀看燈展,引導幼兒進行評選,選出最受歡

      迎的燈、最特別的燈、最可愛的燈等。

      3、教師引導幼兒了解燈的發展歷史。

      教師:現在有各種各樣的燈,你知道燈是怎么來的嗎?以前的燈是什么樣的呢?

      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燈》,了解燈的發展歷程。

      教師:你看到了哪些燈?

      教師根據幼兒用書、有關等的資料等介紹燈的發展歷程,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燈的歷史。

    大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體會視覺暫留現象,學會看圖示制作旋轉玩具。

      2、通過觀察、操作等方法,知道眼睛會產生錯覺,旋轉后的魚兒和小鳥的位置會有變化。

      3、對“錯覺”游戲感興趣,樂意參與科學游戲。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2、雙面膠帶、膠棒或漿糊,筷子人手兩根,剪刀人手一把。尺子或一根繩子。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上面毛,下面毛,中間有顆黑葡萄。請你猜猜這是什么?

      2、通過提問引出主提。

      ——教師,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眼睛,你的餓眼睛能看見什么?

      ——教師:我們的眼睛能看見許多存在的東西,眼睛看見的就都是對的嗎?

      3、閱讀幼兒用書,學習制作《轉轉轉—魚兒的家》。

      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看圖示,教師示范講解制作中的'難點:

      ——剪下制作材料。

      ——看圖示用雙面膠將筷子固定在方面。

      ——讓幼兒了解制作步驟,幼兒進行制作活動,在幼兒制作過程中,教師發現問題及時引導。

      4、引導幼兒玩一玩操作材料,并與同伴交流。

      ——教師: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會發現這種現象呢?啟發幼兒說說:魚缸是魚兒的家。

      ——教師小結:我們的眼睛看見一條魚和一只空魚缸,但是,當我們旋轉它們以后,我們的眼睛產生了錯覺,魚兒就游到了魚缸里,這是視覺暫留現象。

      5、學習制作《轉轉轉—小鳥家》。

      —教師:剛才,小朋友制作了《轉轉轉—魚兒的家》,看一看,想一想,如果將中間這張畫做成旋轉玩具,會怎樣?

      6、幼兒獨立制作《轉轉轉—小鳥家》,并與同伴交流、分享旋轉后出現的錯覺現象,想一想:為什么小鳥會飛到大樹上?說一說:大樹是小鳥的餓家。

      7、擴展幼兒的想象,激發幼兒的制作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做了兩個有趣的旋轉錯覺玩具,你還想做什么錯覺玩具呢?鼓勵幼兒大膽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大班科學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有一次,一個小朋友的手指被刀子劃破了,不久他的傷口愈合了,他發現新長出來的指紋和原來的指紋一模一樣,就問我:“手指上的皮膚為什么有一道一道的紋路,而其它地方的皮膚沒有呢?”

      為了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意識,科學的探索精神,我設計了此次活動《神奇的指紋》。

      活動主題:

      本活動通過幼兒觀察、比較發現指紋的特征;觀看錄像了解指紋的作用;幼兒想象指紋的妙用;幼兒制作指紋身份證等,充分調動每一種學習方式,滿足了幼兒探究的愿望,保持了幼兒對科學活動探究的熱情,從而提高幼兒主動的、科學的學習態度、習慣與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現指紋的羅圈形狀、數量不同,知道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它是具有特征的記號。

      2、了解指紋的三種類型及指紋的用途。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及探索能力。

      活動準備:

      1、場景布置:指紋畫展。

      2、錄像《黑貓警長》。

      3、放大鏡、油印、白紙、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參觀指紋畫展,引起幼兒的探索興趣

      1、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去看畫展好嗎?”(好)

      2、幼兒觀看指紋畫展,教師提問:“你發現了什么?和我們平時畫得畫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這些畫是用指紋印出來的)

      二、引導幼兒觀察指紋,了解指紋的外部特征

      1、教師提問:“你有指紋嗎?指紋在哪里?”(指紋在手指肚上)

      2、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自己的指紋或是用油印將指紋印到紙上進行觀察。并和同伴的指紋比較一下。(教師巡場指導幼兒觀察發現指紋的形狀、數量不同)

     。1)“你的指紋是什么樣的?”

      (2)“你的每個手指的'指紋都一樣嗎?”

     。3)“你的指紋和別的小朋友的指紋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3、小結:指紋的羅圈形狀和數量都不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指紋;它是每個人的特征之一。

      三、引導幼兒觀察歸納指紋的三種類型

      1、讓幾個幼兒將指紋印在紙上,然后把紙放到實物投影儀上,讓幼兒觀察歸納指紋的類型。

      2、找出三種指紋類型,分別給他們起名字。

     。1)第一種叫弓型紋:它的紋路中心就象一把彎彎的弓箭一樣。

     。2)第二種叫蹄型紋:它的紋路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很象小馬蹄子一樣!

     。3)第三種叫渦型紋:它的紋路中心就象水流湍急的小旋渦一樣!

      3、統計一下各類指紋的數量:有弓型紋的舉手、有蹄型紋的舉手,有渦型紋的舉手(鞏固認識指紋的三種類型)。

      四、觀看錄像《黑貓警長》,了解指紋的用途

      1、“指紋有什么用呢?請大家觀看錄像,看完你就明白了!

      2、幼兒觀看錄像《黑貓警長》。

      3、提問:“黑貓警長是如何破案的?”(黑貓警長通過罪犯留下的指紋,找到的罪犯)

      4、教師小結:指紋能夠幫助警察破案,因為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它是具有特征的記號。

      五、啟發幼兒想象指紋的妙用

      1、“關于指紋你們還有哪些奇思妙想呢?”(指紋鎖、指紋門、指紋冰箱、指紋錢包、指紋手機、指紋汽車……)

      2、教師小結: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的好點子,老師希望你們能用智慧的鑰匙開啟科學的大門,為人類的發明創造做出一份貢獻!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延伸活動:制作幼兒指紋身份證

      1、“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就像身份證,它只能代表自己,那大家一起來制作一個指紋身份證,好嗎?(好)

      2、幼兒制作指紋身份證,教師巡場指導。身份證上有:幼兒姓名、性別、班級名稱及幼兒指紋。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玩斜坡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磁鐵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好忙的蜘蛛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日歷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他們在移動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紙桌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水珠寶寶_大班科學教案07-11

    大班科學教案:種子變變變_大班科學教案06-30

    大班科學教案:我們的朋友——水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未满十八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性 | 亚洲综合一区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无线码永久免费2020 | 午夜国产亚州视频在线 | 中日高清字幕一区二区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