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4-09 12:25:49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錦集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錦集7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運用運算定律和性質進行正確、合理、靈活的計算。

      2、培養學生的辨析能力和良好審題習慣,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計算的樂趣,不斷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及正確的運用定律性質進行計算的能力。。

      教學難點:靈活地運用運算定律和性質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引出新課(約5分鐘)

      1、觀察3/10、7.4、8、125、5.4、7/10這六個數,你有什么發現?(預設:如學生說出下面的①,則教師就繼續說②;如學生直接說②,則教師就不再說①)

     、龠@些數是整數、小數和分數。

     、趶挠嬎愕慕嵌瓤紤]這些數可以干什么?(湊整)

      2、請你根據這六個數編出三道口算題。

      7/10+3/10=7.4-5.4=8×125=

      3、對三道口算題再加工,請你繼續計算。

      3/10+7/10×20=7.4-5.4÷0.9=24÷8×125=

      你想說點什么?(預設:不能為了湊整,而不顧運算順序,應該按運算順序做。)

      這些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二、進行復習(約30分鐘)

      1、下面我們進行一次計算比賽,時間三分鐘,看誰做得又對又多?梢圆话搭}號順序,有選擇地做。(課前下發習題紙。)

      脫式計算下列各題:

      2、三分鐘到!誰來說一說,你選擇的是哪些題目?其他同學呢?

      3、思考:你們為什么選擇這些題?

      4、我沒讓你們簡算,你們怎么知道這些題能夠直接簡算的?(預設:需要觀察數的特征,符號)簡算的依據是什么?(小組討論)

      5、追問:是不是數字只要能湊整就能簡算呢?不能簡算,根據什么?能簡算根據什么?

      6、現在研究簡算的題目,每人手里有一張表,自己先獨立填寫,填完后再小組交流。第一欄舉例,可以是做過的例子,也可再舉例。第二欄填簡算的依據是什么?第三欄注意(即易錯的地兒)是什么?把你們的研究成果,填在表里。(可把幾類全研究,也可感興趣的幾個題)(約8分鐘)

      簡便運算的題目(舉例)

      依據(定律或性質用字母表示)

      注意(易錯或提醒同學的地方)

      7、學生匯報:(10分鐘)

      (1)比如,依據加法、乘法的`結合、交換律;乘法分配律;減法性質;商不變的性質;除法性質。師適時板書:定律和性質,并適時師生、生生間進行。

      (2)在學生匯報的同時,說到什么定律或性質時,如學生之間能相互補充最好,否則教師則補充一些學生沒有易錯的題目,如:

      (3)(意圖:分配律的正確運用。②避免分配律遷移到除法中去)。

      (5)×19×17

     。6)3÷2.53÷2.5÷4

      8、訂正結果后改正錯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三、課堂:(2分鐘)

      今天你想說點什么?

      預設:審題重要,觀察特征、符號,依據定律、性質,湊整達到簡算目的。

      今天的復習對于以前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認識或想法?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圓柱表面積的意義,掌握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地計算圓柱的表面積。

      3會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初步培養學生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圓柱表面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能充分運用圓柱表面積的相關知識靈活的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計算下面圓柱的側面積。

      (1)底面周長2.5米,高0.6米。

      (2)底面直徑4厘米,高10厘米。

      (3)底面半徑1.5分米,高8分米。

      2求出下面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

      (1)長方體的長為4厘米,寬為7厘米,高為9厘米。

      (2)正方體的棱長為6分米。

      3討論說說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及其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學生甲: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指的是長方體、正方體的六個面的面積的總和。

      學生乙: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時只要計算長方體相互對立的3個面的面積,3個面的面積相加再乘以2就是長方體的表面積。正方體的表面積是棱長乘以棱長再乘以6。

      二新課導入。

      1教師:以前我們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意義及其表面積的求法,那么圓柱體的表面積的計算和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圓柱的表面積又是如何計算的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討論和探索這個問題。(板書:圓柱的表面積)

      2學生討論:你認為圓柱的表面積是指哪一部分?它由幾個面組成?

      (1)學生分組討論。

      (2)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3反饋小節:圓柱的表面積指的是圓柱的.側面積和兩個底面積的總和,圓柱的表面積由一個側面機和兩個底面組成。(板書:圓柱的側面積+圓柱的兩個底面積=圓柱的表面積)

      4教師進行圓柱模型表面展開演示。

      (1)學生說說展開的側面是什么圖形。

      學生:圓柱展開的側面是一個長方形。

      (2)學生說說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有什么關系?

      學生:長方體的長(或寬)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寬(或長)等于圓柱的高。

      (3)圓柱的側面積是怎樣計算的?抽生回答進行復習整理。(板書:圓柱的側面積=圓柱的底面周長×圓柱的高)

      (3)圓柱的底面積怎么計算?(復習底面積的計算方法)。

      5說說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圓柱體?哪些表面是完整的,哪些表面是不完整的?

      學生舉例:完整的圓柱有兩個底面,不完整的圓柱只有一個底面(如水桶)或者根本就沒有底面(如煙囪)。

      教師:所以我們每個同學在計算圓柱的表面積時要特別認真,要特別注意這個圓柱到底有幾個底面。

      三新課教學。

      1例2一個圓柱的高是4.5分米,底面半徑2分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課件演示)

      2學生嘗試練習,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3反饋評價:

      (1)側面積:2×2×3.14=56.52(平方分米)

      (2)底面積:3.14×2×2=12.56(平方分米)

      (3)表面積:56.52+12.56=81.64(平方分米)

      答:它的表面積是81.64平方分米。

      4學生質疑。

      5教師強調答題過程的清楚完整和計算的正確。

      6教學小節:在計算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計算圓柱的表面積一般要分成幾步來計算呀?

      四反饋練習:試一試。

      1學生嘗試練習:要做一個沒有蓋的圓柱形鐵皮水桶,高50厘米,底面直徑為3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鐵皮?(得數保留整數)

      2學生交流練習結果(注意計算結果的要求)。

      3教師評議。

      教師:在實際運用中四舍五入法和進一法有什么不同?

      學生;計算使用材料的用量時為確保使用材料的充足通常都使用進一法,計算結果如果使用四舍五入法也許會出現使用材料不足的現象。

      五拓展練習

      1教師發給學生教具,學生分組進行數據測量。

      2學生自行計算所需的材料。

      3計算結果匯報。

      教師:同學們的答案為什么會有不同?哪里出現偏差了?

      學生甲:可能是數據的測量不準確。

      學生乙:可能是計算出現錯誤。

      教師:在實際運用中如果數據測量不準確或者計算出現錯誤,或許就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這種損失也許是不可估量的,但事實上它又是很容易避免的。所以我們每個同學都要養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

      六鞏固練習。

      1計算下面圖形的表面積(單位:厘米)(略)

      2計算下面各圓柱的表面積。

      (1)底面周長是21.52厘米,高2.5分米。

      (2)底面半徑0.6米,高2米。

      (3)底面直徑10分米,高80厘米。

      3一個圓柱形的罐頭盒,底面直徑是16厘米,高是10厘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厘米?

      4一個圓柱鐵桶(沒蓋),高是5分米,底面半徑是2分米,做一個這樣的鐵桶,至少需要多少鐵皮?(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熟悉表示物體的位置的方法。

      2、能較熟練地在方格紙上確定物體的位置,初步體會坐標的思想。

      教學重點:

      能較熟練地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關系的相對性及描述路線圖。

      教學難點:

      畫平面圖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自學預習

      1、自學課本第20、21頁例2。

      2、匯報自學收獲。

      二、合作探究

      1、探討新知。

      小組合作學習課本第22頁例3。

      2、如何 理解 位置關系的相對性及描述路線圖。

      3、匯報交流。

     。1)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臺風的經過路線圖。

     。2)同坐互相說一說臺風的經過路線圖。

      三、展示提升

      畫平面圖的'方法:先確定方向,再確定距離 , 確定距離的時候可以用一條標有數量的線段表示地面上的距離。

      四、檢測拓展

      完成教材22頁的 做一做。集體訂正。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

      1、在游戲中尋找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理解正負數的意義。

      2、通過溫度計的演示,學會正負數的讀法和寫法。

      3、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正負數的意義,難點是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的數量。

      教學準備:

      課件、背景資料、溫度計、掛圖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游戲:我們來玩個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叫做《說反正話》。游戲規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向上看(向下看) 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2、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我在銀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

      引入談話:在生活中,有許多類似的意思相反的情況存在,今天這節課,我們將研究如何用數學的方法表達這些內容。

      二、初步認識負數,教學讀寫方法

      1、創設情境引入:

      同學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盆地素有“火洲”之稱。下面我們就一起去領略一下那里的奇異風光。(課件展示)

      提問:你能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

      學生交流。

      2、零上溫度、零下溫度及0度的含義。

      師:信息中用了很多數據來說明吐魯番的氣候特點,我們先來看這兩個溫度。(零上13攝氏度和零下3攝氏度)知道生活中用什么工具測量溫度嗎?

      師:(出示教具溫度計)上面的1小格是1度,中間紅色的紙條代表溫度計的液柱,你能找

      出零上13攝氏度和零下3攝氏度嗎?

      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從0度開始往上數13個格是零上13攝氏度,從0度開始往下數3個格是零下3攝氏度。)

      師:為什么零上13攝氏度要往上數,零下3攝氏度要往下數?

      生:因為零上13攝氏度比0攝氏度高,所以是從0攝氏度開始入上數13個格;零下3攝氏度比0攝氏度低,所以是從0攝氏度開始往下數3個格。

      師:零上8攝氏度怎樣找?零下5攝氏度呢?

      師結:也就是說,找零上溫度從0攝氏度開始往上數,找零下溫度從0攝氏度開始往下數。0攝氏度是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線。

      3、探究正負數的表示方法:

      師:像零上13攝氏度和零下3攝氏度這種表示方法看起來有點麻煩。你能用一種更簡潔的方式表示嗎?下面請同學們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找到一種更簡潔的表示方法。

      學生交流。

      師:你們想法與數學家的一模一樣,也是用“+”“—”表示。(板書:+13℃、—3℃)以0度為分界線,零上溫度用正數表示,零下溫度用負數表示。“+ 13”這個數讀作正十三,書寫這個數時,只要在以前學過的`數13的前面加一個正號;“- 3”這個數讀作負三,書寫時,在3前面加一個負號。我們以前熟悉的“+、—”號在里是正負號。

      4、了解負數的歷史。

      師:看來啊,負數的出現還真得是很有必要,那你知道哪個國家最早出現了負數嗎?讓我們通過一段資料一起來回顧負數的歷史。

      電腦顯示: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和應用負數的國家,已有約兩千年的歷史。大約在公元100年,我國數學名著《九章算術》中就明確提出了負數的概念,以及正、負數的運算。到公元3世紀時,我國數學家劉徽暉更加明確了負數的意義。

      在算籌中,劉徽把兩種表示相么意義的算籌分別叫做正數和負數,常規定紅色的算籌表示正數,黑色的算籌表示負數。而西方國家認識正、負數則要遲于中國數百年。

      請學生談感受。

      5、鞏固氣溫的表示方法。

      請同學們在本上寫出其余的四個溫度,找一板演。

      6、表示海拔高度。

      師:我們再來看這條信息,(電腦出示)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你能用剛才這種表示方法表示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嗎?在練習本上試一試。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交流。

      海平面在這里相當于分界線,比海平面高就是“+ ”,比海平面低就是“—155”。

      下面請你們用這種方法表示下面的海拔高度。(課件出示)

      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8.43米,死海比海平面低330米,泰山比海平面高1545米。

      7、揭示正負數的意義:

      師:剛才我們用數學符號(+-)表示出了零上、零下溫度,比海平面高、比海平面低的高度。每組量表示的意思有什么特點?(意義相反)

      師:表示意義相反的量,我們要用正負數來表示。像+13、+38這樣的數是正數;-3、-10這樣的數是負數。(板書)

      8、舉例理解正負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同學們,你們能再寫幾個正數和負數嗎?(學生舉例)

      正數有多少個?負數呢?

      9、自主練習1。

      師:7是什么數? (學生交流)

      正數前的正號可以省略不寫,那么負數前的負號可以去掉嗎?為什么?

      0是正數不是負數?小組同學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師結: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10、找生活中的正負數。

      師:你能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的現象嗎?同桌互相說一說。

      學生交流。

      師:同學們都用正負數表示出了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你能說一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嗎?

      (他們的意義是相反的。)

      師結:表示相反意義的量都可以用正負數來表示。

      三、課堂練習:(課件出示)

      1、填空題:

      (1)車內上來8位乘客用+8表示,下去5位乘客用( )表示。

      (2)糧店運進大米60噸,記作60噸,運出12噸可以記作( )。

      (3)媽媽領取工資1500元,記作+1500元,那么,媽媽幫小明買書用了120元,記作( )元。

      (4)小張參加奧運知識競賽,答對一題得了50分,記作( ),那么答錯一題扣了50分記作( )。

      (5)小平家住的樓房有15層,地面以下有2層,地面以上第12層記作+12層,地面以下第一層記作( )層。

      2、做自主練習5和7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師:希望同學們能用一雙數學的眼睛、智慧的頭腦來發現生活中更多用正負數表示的有相反意義的量。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鞏固三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算理及筆算方法。掌握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的筆算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估算能力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進一步滲透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教育。

      教學重點:

      1、正確筆算,提高一次計算的正確率。

      2、能夠靈活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

      15×6= 140×3= 29×2=

      56×10= 17×30= 80×5=

      140×6= 240×2= 5×24=

      2、筆算下面各題。

      629×53= 408×75= 1200×40=

      注意:為防止丟進位數,在沒有達到熟練之前可以標出進位數的'方法,但必須在練習中逐漸鍛煉用自己的腦子記住進位數。因數中間有0的乘法,在學習中更容易出錯,應該引起我們注意,在訂正時可以增加對比。

      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要問清學生,為什么可以把0甩出去進行簡便運算。以1200×40為例,可以這樣理解。

      1200=12×100 40=4×10

      所以1200×40=12×4×100×10

      這就是”因數末尾有0時,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兩個因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數的末尾填寫幾個0“的道理。

      二、綜合練習。36頁第1題。

      30×6 16×7 12×30 50×60

      300×6 16×70 12×300 500×60

      1、比一比誰算得快。

      48×23 72×12 4102×15 56×456

      603×3 425×11 2460×18 35×440

      2、不計算,判斷對錯。

      58×18=4534( ) 88×34=318( )

      150×40=600( ) 350×70=2450( )

      三、課堂作業設計

      36頁第4題、5題、6題。

      板書設計:

      體育場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觀察、討論、判斷等活動中,經歷初步認識扇形的過程。

      2.知道扇形,初步了解扇形的特征,能在圓中畫出扇形。

      3.體會扇形和圓的關系,感受扇形圖與名稱的聯系。,

      教學重點:

      認識扇形以及圓心角和弧。

      教學難點:

      認識扇形以及圓心角和弧。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兩把折扇(其中一把圓形扇)、畫有教材中四幅圖的小黑板;學生準備水彩筆、量角器、直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用折扇作為導入新課的道具)同學們對折扇并不陌生,能說說你們對它的認識嗎?

      像折扇打開形狀(教師打開折扇演示)的平面圖形,在數學上,我們稱之為扇形。(出示課題:認識扇形)對扇形你想了解哪些知識呢?

      學生自由討論,指名交流匯報。

      教師:同學們說的這些知識,我們今天一起來解決。

      二、探究新知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下圖,圓中的涂色部分與圓有什么關系?

      它們是圓的一部分,扇形是由圓心角的兩條半徑和圓心角所對的弧圍成的圖形。形象地說,就是兩條線段和一段。ㄇ)圍成了扇形。

      1.認識圓心角。

      出示例3圖。

      教師在右圖的`基礎上標出1,指出:像1這樣,頂點在圓心上的角叫作圓心角。

      提問:圓心角是由什么組成的?頂點在什么上?

      使學生認識到:圓心角是由兩條半徑和圓心組成的,所以圓心角的頂點在圓心上。

      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幾個角,讓學生判斷哪些是圓心角。

      教師接著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在圓上分別畫出圓心角是 、 、 、 的扇形,讓學生比較這些扇形的大小。使學生明確:在同一個圓中,扇形的大小與這個扇形的圓心角的大小有關,圓心角越大,扇形就越大?梢栽俅窝菔菊凵,同一把扇子,張開程度不同,扇面的大小就不同。

      2.認識弧。

      教師拿出圓規和直尺,先畫一個虛線圓,在圓上取A、B兩點,再用實線A、B兩點間的部分。(弧是圓上的一部分,這樣處理易于理解)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兩點間的實線部分是在什么上畫出來的?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 目標

      1.通過“過河”的情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算式。

      3.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后進行計算的習慣。

      教學 重難點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算式。

      教學準備

      課件課時

      安排1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

      生:春天。

      師:是啊,陽春三月,這么好的天氣,你們最想干什么呢?

      生:春游、植樹……

      師:我們的好朋友笑笑所在的班級正準備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春游呢!

      課件出示過河情境圖

      師:同學們快來看看,他們現在在哪兒?

      生:河邊。

      師:遇到了什么問題?

      生:他們想要過河。

      師:對,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過河》(板書課題)

      二、新課傳授

      出示過河情境圖

      師:請大家仔細看圖,從圖中可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得很好,“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他們想要過河,每條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幾條船?”現在請同學們動動腦,想一想,幫助笑笑他們解決問題。

      學生動手列式:29+25=54(人)54÷9=6(條)

      師:如果用我們前面學過的知識列成綜合算式,誰來試一試?

      學:29+28÷9

      師:這樣列式行不行呢?為什么?小組進行討論

      學生匯報結果:這樣列式不行,因為這算式是把女生人數去除以9,而不是用總人數去除以9。

      師:那我們該怎么辦?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表示這部分應該先算呢?學生探究:實物臺上展示——用小括號(29+25)÷9

      師: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板書)

      那么這個帶小括號的算式該怎么讀呢?

      師范讀,學生跟讀

      師:相信同學們知道了帶小括號的算式該怎么算,請快速準確的`在書上寫出來。

      指名完成:(29+25)÷9

      =54÷9

      =6(條)

      三、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在你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幫助笑笑他們解決了”過河“問題,現在坐著6條船來到了河岸,這時,來了幾只小動物,他們想考笑笑他們,你們愿意參加嗎?

      課件出示:

      1、比一比,誰的眼力好。(說出運算順序)

      30+8×4(30+8)×4

      5×2+35×(2+3)

      80-64+880-(64+8)

      5×9-5(26-20)×8

      2、比一比,誰判斷的最準確。

     。1)(10+3)×5與10+3×5都要先算乘法。

     。2)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3)81減去6乘6的積,列式為(81-6)×6。

      3、比一比,誰算的又對有又快。

      5×(36-29)(83-35)÷894-(25+19)

      4、生活應用

      師:在同學們的幫助下,笑笑班級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出示森林圖)他們在這玩得可開心了,臨走時,笑笑想買一些土特產帶回去,于是他來到森林特產店。(出示購物圖)野菜4元,木耳5元,葉帖畫3元,竹筍2元,根雕6元,拐杖7元。

      笑笑買了些什么?

      生:她想買一袋野菜和三袋木耳。

      師:淘氣呢?

      生:野菜和木耳各買三袋。

      師:那他們要付多少錢呢?請你們幫忙算一算。

      學生計算后展示不同計算方法

      四、歸納

      師:同學們,今天有什么收獲?

      生:認識了小括號。

      生:幫助笑笑解決了問題

      生:知道了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

      師:其實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希望同學們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今天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8-22

    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08-27

    秋季小學數學教案10-10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12-22

    小學數學教案【推薦】11-03

    小學數學教案【精】11-03

    小學數學教案【薦】11-0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 最新晚上碰碰精品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