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最新

    時間:2023-03-13 16:14:0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最新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最新,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最新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最新1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激發幼兒對短小兒歌的喜愛。

      2、使幼兒對“紅、黑”等字寶寶產生關注。

      活動準備:

      各色手指帽,兒歌字卡,紅黑帽形色塊紙蓋住兒歌中的“紅”和“黑”,唱歌、跳舞的簡單畫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教師伸出畫好臉譜的兩個大拇指,戴上紅帽和黑帽,讓幼兒知道一個是紅,一個是黑。

      2、學習兒歌中的字和句

      (1)出示“唱歌”圖,學習紅和黑在一起唱歌的句子:紅黑紅黑紅紅黑。

      (2)出示“跳舞”圖,學習紅和黑在一起跳舞的句子:黑紅黑紅黑黑紅。

      (3)欣賞整首兒歌,結合色塊紙,在兒歌中找到哪個字寶寶是紅,哪個字寶寶是黑。

      3、創編兒歌

      大拇娃娃戴上紅帽是紅,戴上黑帽是黑,那戴上藍帽子、黃帽子是誰了呀?它們在一起起唱的'歌、跳的舞又是怎么樣的呢?啟發幼兒創編兒歌。

      附兒歌內容

      你是紅,我是黑,

      我們一起來唱歌,

      紅黑紅黑紅紅黑;

      你是黑,我是紅,

      我們一起來跳舞,

      黑紅黑紅黑黑紅。

      活動反思:

      本課的重點是學會兒歌,了解故事內容。幼兒掌握得不錯,而難點是進一步感受色彩與周圍事物的關系。通過回答發現幼兒在這些方面也表現得不錯,說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完成。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最新2

      語言《春天》

      目標:1、與同伴交流春天的感受,根據第一段的句式方編詩歌第二,三段

      2、 通過繪畫交流等豐富有關春天的經驗

      3 、提高傾聽和補充他人講述的能力

      重點: 與同伴交流春天的感受,根據第一段的句式方編詩歌第二,三段

      難點: 學習方編

      準備:形象圖

      過程:1 、設置問題導入活動

      ——誰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

      ——你是怎么知道的?

      2 、通過提問具體的'小問題,引發幼兒對春天更多的聯想

      3 、教師引領幼兒學習第一段詩歌

      4 、幼兒用猜測,模仿的方法學習第二,三段

      5、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的完整的朗誦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最新3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中“變”帶來的快樂。

      2.嘗試用動作和語言表達自己“變小”或“變大”的愿望。

      活動準備:

      音樂、教學掛圖、故事視頻、多種動物的卡片。

      活動過程:

      1.提問:我們怎樣可以把身體縮到最小?想象一下自己真的變小了會發生什么事情?(播放音樂,讓幼兒想一想)

      2.出示教學掛圖,教師與幼兒共同學習《我會變》。

      (1)小女孩做了4個夢,咱們來看一看他做的第一個夢。小女孩在哪里?在兜里有什么好處?

      (2)小朋友你們看一看小女孩在哪里?看誰找的最快。(教師出示圖二)小女孩在哪里?干什么?變小之后吃棒棒糖好不好?為什么好?

      (3)咱們來看看小女孩的第三和第四個夢,猜一猜小女孩變小之后又會在哪里?(小女孩的圖像、找幾個地方用小紙條遮起來)教師幫幼兒打開紙條驗證。在姐姐的娃娃家里干什么?猜猜小女孩又在干什么?變小之后有什么好處。

      3.其實咱們的故事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我變小了》,小女孩一共做了幾個夢?夢到自己在干什么?

      4.教師為幼兒出示故事視頻,讓幼兒完整的欣賞一遍故事。

      5.小朋友你們覺得變小好不好?其實咱們不能真的變小,咱們可以用手來表現一下大小,怎樣可以讓我們的手看起來更大或更小?

      游戲1:按教師指令讓幼兒的手變大變小。

      游戲2:教師為幼兒準備許多動物的卡片(大小很明顯的動物)放在教室的各個位置,讓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去找出相應的動物卡片。(找一找比小狗大的動物,比小狗小的動物。)

      6.看看小朋友找的對不對,之后把大動物貼在黑板上的一個位置,把小動物貼在黑板上的一個位置。一起來說一說大動物都有什么,小動物都有什么。

      教師小結:動物大有動物大的好處,動物小有動物小的好處,比如:蚊子小可以不易被人發現,老鼠小可以易于躲藏,身體也可以更加的靈活,小的動物吃的東西也少,不容易餓。

      7.小動物長的小有這么多的好處,那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夢見你變小了會發生什么事情?回家也可以問一問你的爸爸媽媽。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最新4

      幼兒園小班語言:小猴請客

      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名稱,主要情節及人物間的對話。

      2、知道要向小猴學習,做有禮貌的小主人。

      3、學習詞匯:“又紅又大” 。

      活動準備:

      PPT、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一、老師介紹故事名稱,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1、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中有誰?

      2、今天小猴為什么特別高興?

      3、哪些朋友到小猴家來做客了?

      二、老師出示PPT,再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

      1、客人來了,小猴請客人吃什么樣的桃子?自己吃什么樣的桃子?(讓幼兒練習說“又紅又大” “又青又小”)

      2、小猴請大象、小熊、小兔吃桃子時,它們是怎樣說的?小猴、又是怎樣說的?吃桃子時客人是怎樣說的?(練習禮貌語“謝謝!”“不用謝”)

      3、小猴為什么不吃有紅又大的桃子?

      三、完整講述故事《小猴請客》進一步練習使用禮貌用語。

      四、幼兒分角色練習對話,教師指導。

      五、想一想,說一說,自己家里來了客人是怎樣做的?

      小結:小猴是個有禮貌的小主人,其他小動物是有禮貌的`小客人,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延伸活動:分散活動時,可建議娃娃家請客,別的幼兒可到娃娃家去做客,練習禮貌交往鞏固當小主人和小客人的語言和行為要求。

      附:故事《小猴請客》

      多么美麗的樹林啊!草兒綠了,花兒開了,小鳥在樹上吱吱喳喳地唱著。

      今天小猴特別高興,朋友們要到家里做客,“篤篤篤”,大象、熊貓、小白兔都來了。

      小猴有禮貌地請客人們坐下,把籃子里的桃子拿出來請朋友們吃。

      小猴先拿了一只又紅又大的桃子請大象吃,大象說:“謝謝!”小猴說:“不用謝!”小猴又拿了一只又紅又大的桃子請小白兔吃,小白兔說:“謝謝!”小猴說:“不用謝!”

      最后,小猴才拿了一個又紅又大的桃子給自己吃。大象問小猴:你為什么最后才吃呀?”小猴說:“又大又紅的桃子應該客人吃。”

      朋友們都說:“小猴真好!”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最新5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小雞,知道小雞會捉蟲的本領。

      2、樂于動手操作,會將橡皮泥搓條。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認識小雞,知道小雞會捉蟲的本領。難點:會將橡皮泥搓條。

      三、活動準備

      1課件及活動所需音樂。

      2、彩泥、盤子。

      四、活動過程

      1、創設農場情境,帶領幼兒到農場參觀。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農場玩,我們開著小汽車出發吧?

      農場到了,猜猜農場里會有什么小動物,依次介紹綿羊、小鴨子、引出小雞。

      2、觀看小雞圖片,認識小雞。

      師:仔細看一看,小雞長什么樣子?眼睛呢?嘴巴呢?

      小結:小雞的身上長著軟軟的毛,一雙黑黑的圓圓的眼睛,一個尖尖的嘴巴,兩個細細的長長的'爪子。

      3、觀看視頻資料中小雞捉蟲片段,了解它會捉蟲的本領。

      (1)小雞是怎么樣捉蟲子的?請幼兒模仿小雞捉蟲的樣子。

      4、引導幼兒喜歡玩橡皮泥,會用橡皮泥為小雞做“蟲子”。

      (1)出示小雞,以游戲的口吻請幼兒幫忙找“蟲子”吃。

      (2)出示橡皮泥,為幼兒示范將橡皮泥搓圓,搓成小長條并放在盤子里。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最新6

      活動目標:

      1、喜歡觀察物品,學會區分物體的大中小。

      2、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PPT、人手一套大、中、小熊操作板,大、中、小禮物的操作材料一套,三只熊。

      活動過程:

      一、認識三只熊

      1、 今天有動物朋友來到我們小六班做客,我們一起把它請出來吧,動物朋友,動物朋友快出來。

      2、 看看是什么動物朋友來做客,數一數一共來了幾只熊,看看這三熊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一樣大嗎?請你把最大的找出來,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大熊,把最小的找出來,給它取名叫小熊。中間的熊有點大又有點小的叫中熊。

      小結:原來三只熊的大小不一樣,這只最大熊叫大熊,這只最小的叫小熊,中間這只比大的小一點比小的大一點的熊叫中熊。

      二、播放PPT

      1、 小熊們想請我們去做客,看看小熊的家在哪里?你從哪里看出來是小熊的家?

      2、 我們一起走進去看一看吧。

      你們看到桌子上有什么?這三只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你們又看到了什么?這三張床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活動反思:

      《三只熊》是小班下學期《熊的故事》主題活動中的一個教學活動,通過這個活動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們通過故事得到大、中、小配對的概念,同時也感受大小不同的三只熊的不同的形象。按照我的預想,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時間短,只有那些生動、有趣的、形象的材料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在開展數活動時,我盡量以故事為載體,讓幼兒在游戲情境中快樂的`學、快樂的玩。而熊是幼兒所熟悉、喜歡的動物,所以在此次活動中,我以熊為主角,并對三只熊的故事進行改編,通過生動的環節銜接,讓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并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只熊的關系,更好的引發小班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愿望。但是在活動中卻并非如此。在活動的導入部分,我出示了三只玩具熊,讓孩子們觀察一下三只熊的大小,然后引入故事,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課件吸引了,當故事講完以后,孩子們一下子松懈下來,當我提問時,只有少數孩子的注意力是集中的,而其它孩子的注意力是分散的,預期的效果并不完美。

      在小班階段,影響孩子思維的因素實在太多了。作為老師應該認真分析教案,特別對設計的提問要仔細琢磨,盡量增加其有效性,活動的形式也應該多變一點,孩子的思維往往容易被色彩鮮艷的動畫所吸引,而他們在觀看時,其實并沒有帶著一種目的,所以當需要回答問題時,能力差的孩子就不知道回答什么了,他們沒有處在思維的積極狀態。可能由于是隨堂課,所以自己只做了一下大致的準備,對其中的有些細節并沒有認真的琢磨,對自己的提問設計也沒有想得太多。如果在欣賞故事之前,我有意識地設計一個問題,如“小姑娘迷路了,她會到哪里去呢?會碰到什么事呢?”讓孩子們帶著任務去欣賞故事,可能孩子的有意性就強一點,另外在觀看課件時,我應該分段讓孩子們欣賞,從開始到“小姑娘在小熊的床上睡著了……。”然后讓孩子們討論一下“三只熊回來會怎么樣呢?”,接著在繼續欣賞下去,可能比較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可能比較喜歡在真實的環境中去感受、理解故事內容。另外我還應該在區域活動中創設“熊的家”的環境,讓孩子真實地感受大碗、中碗、小碗,大椅子、中椅子、小椅子的配對,我想這作為區域活動的延伸,肯定是孩子比較樂意接受的。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最新】相關文章: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40篇最新06-23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最新02-10

    最新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教案05-17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06-14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08-31

    語言活動小班教案08-25

    小班語言活動教案04-19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活動:《比嘴巴》08-23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活動:微笑08-2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电影 | 综合久久久久综合 |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片高清 | 在线的中文字幕Av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