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六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2022-10-14 20:37:03 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版六年級下冊教案模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版六年級下冊教案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版六年級下冊教案模板

    語文版六年級下冊教案模板1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在學習中掌握重點文言實詞的含義。

      2.理解文中說明的道理,理解以事喻理的論證方法。

      能力目標

      1.加強誦讀,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2.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

      德育目標

      使學生認識到“人之為學”,關鍵在“為”,只要樹立志向并堅定去實踐,就可以化難為易達到預定目標。

      美育目標

      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結構緊湊,對比鮮明,句式整飭的創作美以及故事所揭示的意蘊美。

      二.學法引導

      1.以學生自讀為主,借助工具書自行解決文中字詞的音、形、義,教師抽查鞏固。

      2.可將文中故事改編成小說劇表演,也可用復述的方式加以理解。可對這個故事的思想內容進行討論,討論一下可從哪些方法得出不同的理解。

      3.理情文章的結構層次,體會作者安排材料的妙處,理解對比手法的作用。可將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去掉,看看文章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由學生從寫作和內容的角度加以認識和體會。

      4.可以根據文章結構層次,將本文化整為零,逐段背誦,背熟后再合零為整體背誦。默寫。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掌握文言實詞的含義,及重點虛詞的用法,準確翻譯文章。可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文章,根據注解直譯文章,教師答疑并講析重點詞語,讓學生明確,鞏固重點。

      2.難點

      理解以事喻理的論證方法。

      解決辦法

      教師適時恰當引導學生思考。

      3.疑點

      開篇由兩個設問句組成,這種寫法有什么效果?(增強語言的感染力與思辨力)。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四.教具學具準備

      1.課文朗讀磁帶及錄音機。

      2.投影儀及文學常識、重點詞句評析、隨堂練習的膠片。

      3.學生制作生字新詞及重點的卡片,課堂交流。

      五.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指導學生熟記文言實詞的含義和虛詞的用法,強化誦讀練習。

      2.準確直譯文章。

      3.理清文章結構,明確主旨。

      第一課時

      導語

      同學們步入學校的大門已近七、八個年頭了,下面我想請一位同學談一談學習知識時的感受,特別是升入中學以來在求知過程中的感受。(學生自由發言),同學們說得很好,每個人接受新知識都要有一個由繁到簡,由難到易的過程,怎樣才能完成這個過渡呢?用我們中國的一句古訓來說,即“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明確目標

      l.文學常識及字詞讀音。

      2.準確直譯文章,掌握重點實詞。

      3.學習本課以事喻理的論證方法。

      4.把握文章主旨。

      (二)整體感知

      1.簡介作家作品情況(見文下注解)并解題《為學》

      為——做學——學問。

      2.教師范讀文章,并指導學生朗讀,讀準下列讀音;并掌握其意思

      速怠迄屏鄙恃缽語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學生對照課后注釋翻譯文章,以段為單位,每個學生講一段,其他學生補充。

      2.教師出示投影,將重點詞句及難句對學生再次進行訓練。(亦——也,逮——及,趕得上,怠——懶散,迄——等到,屏——摒,常——常規,語——對……說,缽——和尚用的碗,之——到……去,恃——憑借,猶——仍然,還,鄙——邊境)

      3.在理清文章字面意思的前提下,由學生來概述段意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主要觀點,說明為學難易的轉化,即“學則易,不學則難。”

      第二段講道理說明持之以恒可令昏庸與聰敏置換。

      第三段用蜀鄙二僧的故事做論據說明主觀努力的重要性,有志者事竟成。

      第四段以立志為學收束全文,深化文章論點。

      (四)總結、擴展

      初讀文言文,同學們要加強誦讀,培養語感,要在理解詞語意思的基礎上讀準字音,注意文言實詞的積累。

      (五)布置作業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導入新課

      檢查學生朗讀背誦。

      (-)明確目標

      1.體會文章語言運用,及在語氣上的特點,理解文言中常用的語氣詞“乎,矣,也,

      焉,哉”所表達的語氣。

      2.理解文章以事喻理的論證方法。

      (二)整體感知

      1.復習文學常識。

      2.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請一位學生把“蜀之僧去南海”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鞏固文言基礎知識(訂正課后練習二,并出示投影,請學生把下列這些詞語譯成現

      代漢語)

      ①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②以告富者③富者有慚色④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2.語言特色

      學生朗讀第一段,并分析排比句的藝術效果。

      (第一個設問句開篇泛論天下事之難易,關鍵在“為”,第二個設問句進而引申論述“人之為學”。由概括到具體,使論述的道理逐步深人,引起人們的深入思考,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思辨力量。)

      朗讀第三自然段,有錢的和尚兩次說“子何恃而往”,語氣有何不同?(第一次屬于通常發問,第二次是以蔑視的語氣出現的,在富和尚看來,窮和尚只憑一瓶一缽前往南海,是不可思議的,“我”(富和尚)尚未成功,“你”(窮)豈不是癡人說夢。)

      語氣詞乎、哉——疑問,也、焉——判斷,矣——陳述

      3.把握文章主旨

      提問,兩個和尚同時面對著困難,“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是何道理?

      (貧僧立志而行,在困難面前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去為,而富和尚只強調客觀條件,不立志而行。)

      4.請學生通過學習本文,另舉兩個例子來說明“因為有決心而成功的,沒有決心而失

      敗的。”(聯系實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思想認識。)

      (四)總結、擴展

      蜀鄙之僧尚知“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希望同學們學過本課后能有所啟迪。

      (五)布置作業

      1.背誦默寫《為學》。

    語文版六年級下冊教案模板2

      一、教學目標:

      1、理解為學由難向易轉化的關鍵是“事在人為”。

      2、理解課文內容,重點理解“為”、“鄙”“語”“恃”“去”“顧”等詞的意思。

      3、理解“人之為學”關鍵在于“立志去為”的道理,激發學生樹立志向,大膽實踐的精神。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人物對話不同語氣和感情,并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人物不同語氣和情感,并背誦課文。

      2、理解“人之為學”關鍵在于“立志去為”的道理。

      三、教學方法:

      閱讀式、討論式。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我們大家在學習中一定都遇到過困難,誰能說一說在學習中你都遇到了那些困難,又是怎樣做的呢?(學生談),看來面對學習中的困難,我們大家對待的方式和態度各有不同。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面對困難古人是怎么做的吧。今天我們來學習13課——為學。(師板題)

      (二)教師解題、介紹作者

      ①簡介作者。(首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作者彭端淑)

      ②解題:為學即求學、做學問的意思。原題為《為學一首示子侄》,是彭端淑寫給子侄們的一封信,這封信很有名,他不但鼓舞和激勵了彭家的子侄,而且也鼓舞和激勵了后來的許多青年人。那么究竟作者在這篇文章當中都講述了些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文章當中去看一看,請同學們把書打到105頁。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停頓和長句子的.斷句,邊聽邊標注不認識的生字讀音。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我們為什么要學習文言文呢?現代漢語與古文言文是血脈相承的,文言文為現代漢語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直到今天它還在影響著現代漢語的發展.與此同時呢,文言文是一種"雅語",歷經千百年的錘煉,它已發展成為一種最為精練的語言。所以,為了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提高我們的語文素養,我們很有學習并學好文言文的必要。這節課就讓我們大家一起去感受一下文言文的魅力!因為這篇文言文不太好讀,再加上這是我們初次接觸和學習文言文,所以就由老師先來范讀一下課文,同學們在聽的時候要注意停頓和個別句子的斷句,并標注好不認識的字的讀音。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3、同學們,在這篇課文當中,有些字比較生疏,不太好讀,老師把他們找出來了,誰能試著來讀讀。

      4、下面請你在課文中找到這些生字,并把它圈畫好。然后再小聲地將課文讀一讀。

      5、指名讀課文,讀的時候要努力做到三不:不加字,不丟字,不錯字,力求準確。其他同學要注意聽,共同幫助他糾正錯誤。

      6、男女生互讀、全班齊讀

      (四)翻譯全文、研讀領悟

      1、同學們,文章我們已經讀通了,那么這篇文言文講的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文言文中,很多字詞古義與今義是不一樣的,還有的字詞呢一詞多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字詞在本文中是什么意思?課件出示重點字詞,學生理解意思:為、亦、鄙、語、恃、之、去、顧

      2、學生自主翻譯全文

      理解了這些重點字詞的意思,下面請你們對照原文,結合書中譯文和手中的工具書來翻譯一下這篇課文。而后自由的組合成學習小組,在組內練說一下。

      3、逐段翻譯講解(這篇文章共有三個自然段,我們逐段來理解)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指名翻譯第一自然段,學生思考:作者對“為學”是怎樣看的?也就是說他提出了一個怎樣的觀點呢?(“人之為學……不學,則易者亦難矣。”)為學難易的轉化關鍵在于是否“為”。本文說的主要是關于做學問的道理,為什么開頭卻從“天下事”寫起?(因為“為學”是“天下事”之一,這是從一般到具體的說明事物道理的方法)。(作者的觀點正確嗎?有何為證呢?接下來讓我們來學習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2)指名翻譯第二自然段,學生思考:

      ①蜀之鄙去南海容易嗎?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明確:不容易。“不知幾千里也”,“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等詞句看出。)

      ②請你想象一下,在去南海的路途中,窮和尚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③是啊,西蜀去南海一路上如此困難重重,那么窮和尚去南海為什么還能成功呢?是因為條件充足嗎?從哪些詞句上看出?(明確:憑著他堅強的信念,主觀的努力,“為之”的結果。從“貧”“還”等詞中體現。)

      ④對貧者去南海之事富者前后態度有哪些變化?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明確:開始是疑問:“子何侍而往?”中間是輕視:“子何恃而往!”最后是慚愧:“富者有慚色”。)

      ⑤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3)齊讀第三自然段,指名翻譯,學生思考:

      文章光寫一個窮和尚也能證明論點,文章卻寫了一窮一富兩個和尚,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呢? (明確:寫一窮一富兩個和尚是通過一正一反鮮明地對比,更能證明論點:事在人為。條件差只要肯努力,事情會成功;反之條件好,不付諸行動只是空想,到頭來一事無成。)

      (五)拓展延伸、深化中心

      本文作者為了證明人貴立志、事在人為的為學觀點,舉了蜀之鄙二僧的故事,請你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還有哪些事例可以證明這一觀點?

      (六)總結收獲、結束全文

      1、學了本文,你有哪些收獲?或者你有哪些感受?(學生談)

      2、是啊,同學們,人貴有志,事在人為,讓我們從現在起,立志吧,“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百學須先立志”,“少年志則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古人的叮嚀仍不絕于耳,讓我們共同立下遠大志向,為著我們美好的人生、為著祖國的繁榮昌盛策馬揚鞭、奮發圖強!最后讓我們再次齊頌《為學》一篇,來結束我們本節課的學習吧!

    語文版六年級下冊教案模板3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體會水鄉茶居的諸多變化。

      2、領會“草草杯盤共一歡,是水鄉人生活中的詩”這句話的豐富內涵,理解作者從喝茶品茶這一中國古老的國粹中所尋覓到的社會變革的蹤影和水鄉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3、品讀文章的精彩語句,享受美文的藝術魅力。

      教學重點:

      品讀關鍵語句理解作者從喝茶品茶這一中國古老的國粹中所尋覓到的社會變革的蹤影和水鄉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教學難點:

      理解“草草杯盤共一歡,是水鄉人生活中的詩”這句話的豐富內涵。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二、作者簡介:楊羽儀(1940-20xx),廣東寶安人,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三、沉浸文本、品讀賞析:

      (一)思考:

      1、作者在介紹水鄉茶居的生活時,引用了哪句詩作為線索貫穿全篇的?

      2、“草草杯盤”在文中是怎樣體現的?

      3、既然把水鄉茶居用“草草”一詞來形容,可見其小而簡,但是為何又綴以“共一歡”?此歡何來?

      4、作者為什么把這種“草草杯盤共一歡”稱作是水鄉生活中的詩呢?

      5、由此可見,作者在這喝茶品茶的國粹中尋覓到的是什么呢?

      (二)討論:

      (1)為什么說“嘆”茶不是品味著食物,而是品味著生活?

      (2)“茶越沖越淡了,話卻越說越濃”一句中,“淡”和“濃”含義分別是什么?

      (三)賞析:

      1、散讀課文,選擇最讓你陶醉的語句。

      2、點評你陶醉的理由。

      3、齊讀語段,品味文章的藝術魅力。

      四、拓展延伸:

      請設想一下,如果你現在身處茶室,圍繞校園生活,和你的左鄰右舍聊一聊。

      交流聊天內容和感受。

      五、總結:

      六、作業:

      1、閱讀散文《品茗》,完成練習。

      2、雙休日閑暇時刻,泡壺茶,看一看,品一品,想一想,寫一寫。隨筆《茶的聯想》。

    【語文版六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商鞅南門立木》優秀教案02-16

    語文版二年級下冊教案08-27

    語文版四年級下冊教案08-26

    語文版三年級下冊教案02-24

    語文版七下《白鵝》教案(語文版七年級下冊)12-06

    語文版二年級下冊詠柳教案08-26

    語文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神鳥》教案12-26

    語文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教案06-22

    項鏈教案 (語文版高一下冊)12-05

    《家》 教案教學設計(語文版九年級下冊)12-0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动漫卡通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资源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人人爱草免费国产视频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