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2-08-13 10:06:30 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范文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范文6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對周圍生活中的事物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2、看看、說說生活中常見的紙,初步建立分類的概念。

      3、嘗試用團、拋、踢等不同的動作玩紙,體驗活動的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紙,在活動中激發探究的興趣。

      難點:根據紙的用途進行簡單分類。

      教學準備:

      1、環境及物質準備:各種手工紙、廣告紙、餐巾紙、報紙等及紙工作品供幼兒操作。

      2、經驗準備:老師、家長共同收集生活中的各種紙讓幼兒認識。

      教學過程:

      一、引題激趣:

      1、出示漂亮的紙袋,這是什么?可以放什么?

      2、老師在紙袋里放了小朋友認識的紙寶寶,請你上來摸一摸把紙寶寶請出來?

      二、自由發現,討論分享經驗。

      (一)、探索餐巾紙

      1、餐巾紙有什么用?幫寶寶擦什么?你是怎么擦鼻涕的?擦過的餐巾紙發放哪里?

      2、除了裝成小包的餐巾紙,你還見過什么樣的餐巾紙?(盒裝的、袋裝的)

      3、一包包的餐巾紙和盒裝的餐巾紙給人們帶來哪些方便?

      4、出示手帕餐巾紙讓幼兒欣賞。

      (二)、探索手工紙

      1、手工紙為什么很漂亮?它有什么顏色?

      2、手工紙可以干什么?(剪、撕)

      3、出示折紙作品讓幼兒欣賞。

      4、你還認識哪些手工紙(皺紙、色卡紙)

      (三)探索廣告紙

      1、么地方的廣告紙?超市的廣告紙為什么花花綠綠?它有什么用?

      2、兒上來自由發現、認說廣告紙上的各種物品。

      (四)、探索報紙

      1、報紙是誰看的?報紙上有什么?(新聞)

      2、你的家里有哪些報紙?爸爸媽媽看哪些報紙?(寧波晚報、東南商報、現代金報、寧波日報等)

      3、紙有什么用?寶寶長大了,也來看新聞。

      三、游戲分類、整理經驗。

      我們身邊有這么多紙寶寶朋友,請小朋友把這些紙寶寶整理一下送到各自的家里去。幼兒上來操作分類。

      四、廢紙利用、動作感知。

      1、過期的報紙有什么用?出示紙球,告訴幼兒這是用舊報紙做的玩具。

      2、幼兒捏一捏、團一團、用力捏做紙球,比一比誰的球兒最結實。

      3、幼兒玩紙球:踢、滾、拋報紙球。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要讓幼兒通過生活中的觀察、摸等感官來發現各種各樣紙的不同特征,如有些紙是厚的、薄的;有些紙是光滑的、粗糙的;還有些紙的顏色是不同的。在這里課前我讓幼兒收集了各種材料,以便讓幼兒們能夠更好的在活動中去發現、去觀察。

      一個好的教學過程,是需要動靜交替的.,因此,我在最后一環節,讓幼兒與坐在一旁的家長一起動起來,利用各種紙的用途來制作小禮物。一面可以讓幼兒對紙寶寶產生興趣,另一面可以促進親子間的感情,從中生成出更有價值和有意義的活動。

      科學活動重在讓幼兒參與,而這堂課幼兒的主體地位沒有體現出來,我講的太多,可能是我太注重課堂紀律,而忽視了幼兒。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創意來源:

      我們幼兒園地處郊區,很多農村拆遷戶遷至鎮上。鎮上的居民多起來,生活垃圾也多起來。一些老人突然無事可做了卻閑不下來,就喜歡收集一些廢品去賣,這樣孩子們就能經常接觸這些廢品,我覺得剛好可以帶他們進行垃圾分類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滲透環保意識。環保是個抽象概念,在生活中利用實際行動,從身邊小事做起,我想這是對環保最好的詮釋。另外,我們幼兒園本次研究課題就是環保方面的內容,所以我就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設計了這次活動。

      教學目標:

      1、認識日常生活的垃圾可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了解常見的有毒垃圾。

      2、通過游戲活動能夠將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

      3、體會整潔環境的舒適,養成愛衛生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準備:

      視頻、糖果、各種垃圾物品、綠色笑臉、紅色哭臉、黃色驚慌標記、垃圾簍、場景布置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小朋友,今天我們到小白兔家玩玩,好嗎?

      2、呀!小白兔家怎么這么亂啊,我們怎么幫幫她呢?

      (分析:教師布置場景,帶幼兒去小兔家,把幼兒帶入游戲環境,引起幼兒興趣。另外,通過發現小兔家的凌亂,孩子們會對后面的整潔更有成就感。)

      二、了解垃圾可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1、觀看視頻《哭泣的垃圾》。

      2、垃圾為什么哭呢?他們的家在哪兒呢?

      (分析:視頻中垃圾因為回錯家而哭泣,哭聲很響,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為思考提供支撐。)

      3、認識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

      你的爺爺奶奶有沒有撿過一些東西回來賣錢啊?

      撿過哪些東西?

      4、對,這些東西就是可回收的。不能賣錢的就是不可回收的。

      (分析:對可回收不可回收這樣抽象的概念,小班幼兒是不能理解的。可是生活中他們通過爺爺奶奶的行為了解到有些垃圾是可以賣錢的,用這個事實來理解概念,淺顯易懂。)

      三、操作垃圾分類

      1、出示綠色笑臉紅色哭臉標記:笑臉代表可回收,哭臉代表不可回收。

      (分析:小班孩子對標志還不能認識,所以我用笑臉哭臉來代替可回收不可回收,孩子感興趣。而且我還利用了顏色的視覺效果來區分,幫助孩子辨認,效果明顯。)

      2、幫助小白兔整理屋子,把垃圾分類放進笑臉哭臉垃圾簍。教師巡視。

      (分析:整理屋子,其實是垃圾分類的過程。在游戲中蘊含了教育內容,不知不覺就能完成目標。)

      四、發現電池,了解有毒垃圾

      1、電池放在哪個垃圾簍?

      2、出示黃色驚慌臉標志

      把電池放進有毒標志垃圾簍

      (孩子在生活中接觸最多的有毒垃圾就是電池,所以這里單獨提出。利用驚慌的表情來直觀表現。黃色,有警告意味。)

      五、感受整潔環境的舒適,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

      1、我們幫小白兔把家整理得這么干凈,你們覺得現在小兔家舒服嗎?小白兔回來很開心,請小朋友吃糖呢!

      2、在音樂聲中舞蹈吃糖果。

      (分析:體會快樂,對小班孩子來說莫過于吃糖。幫助了別人有好吃的,是最直接的快樂體驗。整個活動圍繞垃圾分類展開,滲透了環保理念。孩子們在游戲中接受了教育,效果好。)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去小兔家做客,幫助收拾屋子這樣的游戲貫穿,用游戲的形式來實現教育目的,符合小班幼兒的特點,體現“活”教育理念。并用幼兒接觸到的事實:能賣錢,不能賣錢來理解可回收不可回收這樣抽象的概念,淺顯易懂,孩子容易接受。活動前教師的場景布置,把教室一角圍成小兔家,更能讓孩子投入其中。但在活動過程中,對能賣錢的不能賣錢的垃圾,還應該讓孩子多說,加深印象,這樣操作起來效果更好。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驗,對探索科學現象感興趣。

      2、知道彈性與生活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室外大型玩具。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材料,感知物體的彈性。

      幼兒自由玩,在玩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多采用幾種材料。

      教師小結:有些東西玩一玩,看看這些東西用力拉或壓它的時候,它就會改變形狀,手一松它就能變回來,這樣的東西就有彈性。

      2、引導幼兒進一筆感知生活中物體的彈性。

      教師:請你倒室外再找一找還有哪些物體有彈性,比一比誰找得多。

      引導幼兒在室外尋找、區分并講述哪些物體有彈性、哪些沒有彈性。

      3、討論彈性和生活的關系。

      教師:你還見過哪些東西有彈性?

      教師:有彈性的東西有什么用途呢?

      引導幼兒發現彈性與生活的關系。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摸、看等多種方式,引導感知冰的涼、易融化等特征。

      2.遷移已有經驗,探索冰中取寶的方法。

      3.增強自信心,體驗成功感。

      重點:引導幼兒在多種感官和自主實踐的方式下獲取冰的直觀經驗。

      難點:在自主探索中,能明確并說出自己所運用的取物方法。

      活動準備:

      冰、夾心冰塊、水、盆、小石頭、剪刀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冰的特點。

      1.老師收到了來自南極好朋友企鵝送來的禮物,猜猜看是什么?

      2.引導幼兒通過摸、看等多種方法,感受冰的特征。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情況小結冰的特點:冰摸一摸是涼的、很光滑;放在手心里會慢慢融化成水,掉到地上很容易摔碎。

      二、探索活動“冰中取寶”。

      1.打開第二份禮物。小企鵝把禮物放在冰塊里了,有什么辦法能取出禮物?

      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說可以取出冰中小禮物的方法。

      2.介紹環境中的一些輔助工具,請每位幼兒取一塊冰塊,嘗試想辦法取禮物。

      3.幼兒自由取寶,教師觀察記錄不同的取寶方法。

      4.分享交流。

      (把冰放在水中融化,把冰塊敲碎,用小手捂冰,用石頭敲冰……)

      三、品嘗自己取出的寶,體驗成功感。

      請幼兒介紹自己冰塊里藏了什么?你是怎么取出來的?

      四、留疑,激發再探索的欲望。

      小企鵝是怎么把禮物放到冰塊里的?引導幼兒回家試一試。

      讓幼兒在各種感官的參與下,獲取對冰的初步認知,這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

      結合生活經驗說說如何冰中取物,增加了幼兒探索的興趣。同時也是為下面的實踐探索作經驗鋪墊。

      自主探索,檢驗設想,讓幼兒在實踐中獲得科學經驗。

      提供說說吃吃的平臺,幫助幼兒經驗共享,感受成功的喜悅。

      保護幼兒探索的積極性,并給予新的探索幫助。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感知柔軟、堅硬、光滑和粗糙的感覺,嘗試按照軟硬進行分類。

      2、感受生活,體驗與同伴共同參與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一些的玩具和生活物品,百寶箱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感知物體(采用比較的學習方法,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柔軟、堅硬、光滑和粗糙)

      1、出示娃娃和奶瓶,請幼兒捏一捏,說說感覺,豐富相應的詞。

      2、出示奶瓶和百潔布,請幼兒摸一摸,說說感覺,豐富相應的詞。

      (二)、摸摸百寶箱里的寶貝(采用游戲的方法學習,進一步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柔軟、堅硬、光滑和粗糙)

      1、鼓勵幼兒上來捏一捏、摸一摸。

      2、鼓勵與同伴交流摸到寶貝的感覺。

      (三)、分類

      引導幼兒按照軟和硬進行分類

      (四)、找朋友

      討論生活中的東西哪些是柔軟、堅硬、光滑和粗糙的?

      (五)、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了解生活中的哪些物體是安全的,哪些物體是危險的 ?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萌發創造寧靜環境的愿望,有初步的環境意識。

      2、感受噪聲和樂音并會區別,知道噪聲的危害。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區別感受樂音和噪聲,萌發創造寧靜環境的愿望

      難點: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樂音和噪聲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初步知道什么是樂音、什么是噪聲

      物質準備:錄音機、錄有噪聲和樂音的音帶、筆,制作安靜標志的靜字(電腦割字)、剪刀、圓形卡片、小木棍、長方形卡紙等工具和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知樂音和噪聲

      1.幼兒隨著優美的音樂做動作,突然錄音機里傳出刺耳的電鉆聲。

      2.讓幼兒進行討論說說剛才是什么東西發出來的聲音?聽起來感覺怎樣?喜歡哪種聲音?

      3.請幼兒聽聽小鳥的叫聲,說說聽這種聲音的感覺。

      教師小結:我們把悅耳動聽的音樂叫做樂音,把那種刺耳、難聽的聲音叫做噪聲。

      二、區別樂音和噪聲

      1.請幼兒聽小溪流淌的聲音和嘈雜的市場叫賣聲的錄音,說說哪種是樂音,哪種是噪聲。

      2.請幼兒用動作來表示樂音和噪聲。聽到樂音時用優美的舞姿來表示,聽到噪聲時用夸張的表情來表示。

      3.教師用一種樂器演奏出兩種聲音,請幼兒說說哪種是樂音,哪種是噪聲,為什么同樣的樂器,演奏同樣的節奏,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教師小結:美妙的樂音放大音量后會變成噪聲。所以平時我們要控制音量,不要把樂音變成噪聲。美妙的聲音放大后就會影響別人的休息,那樣樂音也就會變成噪音。

      三、了解噪聲的危害

      你們還聽到過哪些噪聲?你們喜歡噪聲嗎?為什么?

      四、創造安靜的環境

      1.噪聲的危害那么大,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來減少噪聲呢?哪些地方特別需要安靜?

      2.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利用材料制作安靜標志。如在圓形卡片中間畫上嘴和手指;在長方形紙上畫上睡覺的小朋友,然后插上小木棍做成標牌,在圓形卡片上貼上靜字等。

      活動反思

      幼兒對這節活動課比較感興趣,大多數的幼兒能夠積極的回答老師的問題,通過對周圍環境的觀察,幼兒已經對樂音和噪音有了基本的認識。能夠區分樂音和噪音。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一些噪聲,如:大聲地講話、發出尖叫聲、音樂活動中雜亂的敲擊聲等,而且勸阻效果甚微。在我們的生活中,噪聲也無處不在。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區別感受樂音和噪聲,并用不同的形式表現。圍繞這個重點,啟動幼兒的各種感覺器官去感知,如用耳朵聽、用動作表現、用手畫自己的感受等,使幼兒充分理解,同時還讓幼兒從自己發現中來理解噪聲的危害,并共同來參與環保活動,使環境意識深入幼兒的心里。還使幼兒養成了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的好習慣。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4-01

    科學活動教案05-26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2-18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2-17

    科學活動小班教案03-30

    科學活動種花教案04-02

    科學活動教案說課稿04-01

    傘的科學活動教案03-07

    有關科學活動的教案09-20

    科學活動大班教案10-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 | 免费国产精品自产拍 | 亚洲综合婷婷六月日韩 |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 曰本va欧美va久久 | 亚洲美女自拍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