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教案

    時間:2022-03-16 16:22:51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學教案人教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學教案人教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化學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學教案人教版1

      教學目標

      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學會用元素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用微粒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

      2、通過對純凈物和元素的分類,進一步體會分類的思想,學習分類的方法。

      3、學會正確書寫元素符號,記住一些常見的元素符號。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教材從學生在前幾章教材中所見到的分子模型入手,把原子歸類,建立元素的概念,并在次基礎上學習單質和化合物的概念,順勢給出了表示元素的一些符號,這樣把宏觀物質、微觀構成和抽象符號很自然地結合在一起,易于學習和掌握。

      教學對象分析

      人類使用符號的歷史源遠流長,圖形、標記、語言文字、數字、公式等這些符號的使用是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的,學生以前可能不曾體會繪畫、做標記、書寫各種文字都是在使用符號實現對事物的記載和與他人的交流,沒有體會使用符號給人類帶來的便捷。當他們知道構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質的元素不外乎一百多種,每一種元素都有一種特定的便于書寫和交流的符號,學會了這些符號和運用這些符號表示多樣化的物質的規則,就可以與全世界的人方便地進行學術交流!他們可能會對學習充滿興趣。

      實驗用品分子模型、卡片、磁鐵、鐵釘、菠菜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活動設計意圖

      課前教師布置研究性課題:

      1、利用橡皮泥、泡沫塑料、塑料小球、牙簽、鐵絲、雙面膠等材料在學習小組內動手制作水、氧氣、一氧化碳、甲烷等物質的分子模型。

      2、搜集各種補鈣食品的包裝盒。

      學生親自動手制作模型、搜集材料。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在制作模型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原子是有類別之分的,不同的原子大小是不同的,分子具有獨特的'立體結構等許多微觀知識。

      一、元素

      教師組織學生展示他們的作品,并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模型與[活動天地]中模型進行對比、修改,教師進行簡短評價。

      學生積極、熱切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隨教師的分析修改模型。

      學生通過展示、修改模型,澄清學生在課前制作模型時的模糊認識、錯誤做法,加深對物質組成的認識,初步學習研究微觀世界最常用的方法——理想模型法。

      在學生制作好5個分子模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拆分模型,將相同的原子分別放在一起,在學生的大腦中建立起需要給這一類原子一個統稱的認識,順勢概括出元素的概念。

      學生觀察、拆分模型,在教師的幫助下形成對元素的認識。

      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分子模型、食品包裝盒,通過觀察、想象、比較、模型化、歸納等方式使學生初步形成對元素的認識,初步學會用元素的概念去學習化學!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搜集到的補鈣食品的包裝盒,是學生明確補鈣食品多種多樣,有效物質也各不相同,但是他們無一例外地都含有鈣元素,鈣元素就是所有物質中鈣原子的總稱。

      學生觀察包裝盒,對有效成分進行歸納,找出補鈣食品的共性——含有鈣元素,通過具體的事例,加深對元素的認識。

      二、元素符號

      在認識元素概念的基礎上,教師與學生一起學習元素符號。

      [活動天地]

      以元素周期表為研究模本,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明晰以下問題:

      1、元素符號的書寫規律

      2、金屬、非金屬元素中文名稱的造字規律

      3、熟記18個常見的元素符號

      4、對元素符號進行分類

      學生認真分析元素符號的名稱和寫法,小組內交流、討論,形成對元素符號的認識。

      利用新穎的活動,使學生在趣味性活動中掌握元素符號的讀寫技能,在排列"紙牌"的過程中使學生發現元素符號的書寫規律,是學生在符號和它表征的客觀事物之間建立聯系,使學生認識到元素符號也能簡明的表示物質的組成,也是國際通用的化學語言,為學習和研究都帶來了方便,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為下一步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

    初中化學教案人教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鐵的物理性質。

      2、要求學生初步掌握鐵跟氧氣、酸及硫酸銅溶液發生反應的實驗現象和相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使學生知道鐵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

      3、使學生對鐵及鐵制品銹蝕的原理和一般防銹方法有一些常識性的認識。

      4、通過我國鋼鐵工業生產發展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鐵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

      1、對“鐵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的理解。

      2、鐵與其他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教學方法:

      設疑、實驗引探法

      媒體選擇:

      實物,演示實驗,投影儀,錄像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本節課,我們將重點研究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用途最廣泛的金屬。鋼鐵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材料,鋼鐵的發展和使用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標志。我國是最早使用鐵的國家之一,1996年,我國的鋼產量超過一億噸,躍居世界第一。日常生活中的鐵制品一般不是純鐵,我們研究的是純鐵的性質。

      講授新課:

      一、鐵的物理性質

      展示:鐵錠

      觀察:鍛面的顏色

      講解:1、銀白色,有金屬光澤

      演示實驗:請學生將鐵絲和鐵片彎曲,并用鉗子將鐵絲剪斷

      設疑:從這個實驗,說明鐵的硬度如何?

      學生討論后小結:2、質軟

      設疑:將鐵“抽絲”、“打片”,可做出各種規格的鐵板,各種型號的鐵絲、鋼筋,說明鐵的延性和展性如何?

      講解:3、鐵有良好的延展性

      設疑:用鐵鍋炒菜,手會感到鍋很燙;用鐵做導線,手一碰就有可能觸電;這兩個實驗說明鐵的什么性質?

      講解:4、鐵有良好的導電和導熱性能

      設疑:將鐵塊放在水中會下沉,說明鐵的什么性質?

      講解:5、鐵的密度比水大,約是7.86g/cm3

      講解:大家都熟悉水有三態:固態冰、液體水和水蒸氣。鐵也一樣,當溫度達到目的535℃以上時,固態的鐵就會熔化成鐵水,成為流動的液體。再升溫到場2750℃以上時,液態的鐵也會氣化,成為氣態的鐵。

      (投影儀)練習:

      填空:1、色、澤、硬度( ) 2、密度、熔沸點( )

      3、延性、展性( ) 4、導電、傳熱性( )

      (學生閱讀課文填空后小結)

      我們學習任何一種金屬都可按金屬的色澤、硬度、密度、延展性、導電和導熱性能、熔點和沸點的順序去思考、記憶是十分有益的。

      (過渡):以上我們探索了鐵的物理性質,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索鐵的化學性質。

      二、鐵的化學性質

      (講解)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學過鐵的一些化學性質,如鐵可以在純氧中燃燒。

      1、鐵跟氧氣的反應

      (提問)回憶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并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請學生回答)

      (提問)鎂條在空氣中能劇烈燃燒,鐵絲在空氣中能燃燒嗎?

      (學生討論后小結,以反應條件不同來說明鐵的活動性不如鎂)

      (小結)鐵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

      (拿出十天前組織學生做的課外實驗)

      (圖像略)

      (觀察):三只試管中鐵釘的變化情況

      (設疑):第一只試管中鐵釘生銹,第二只試管中鐵釘沒有生銹,說明鐵在什么條件下容易生銹。

      (小結)(1)在含水分的空氣中鐵與水、氧氣反應,生成鐵銹。

      (2)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鐵不易與水反應。

      (3)在常溫下,干燥的空氣中,鐵很難跟氧氣反應。

      實驗二、三、四中鐵生銹,同時試管中水位上升至試管的1/5處。

      (提問)如何防止鐵生銹呢?

      (閱讀)課文第120~121頁。

      2、鐵跟酸反應

      3、演示實驗6~1

      (觀察)有氣泡放出,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

      板演:Fe+2HCL=FeCL2+H2

      (淺綠色)

      Fe+H2SO4=FeSO4+H2

      (淺綠色)

      (投影儀上比較以下實驗)Mg、Zn、Fe、Cu分別和硫酸反應的速度和劇烈程度。

      (討論)比較金屬活動性不同,Mg>Zn>Fe>Cu

      (小結)鐵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

      (錄像)從離子型化合物形成的角度模擬反應的變化過程。

      4、鐵跟硫酸銅溶液的反應

      演示實驗6~2魔術:“魔刀殺血”,將一把光亮的匕首刺入硫酸銅溶液中,一會兒抽出。

      (觀察)鐵釘表面覆蓋著一層紅色的銅,溶液顏色變成淺綠色。

      (板演)Fe+CuSO4=FeSO4+Cu

      (淺綠色) (紅色)

      (講解)早在西汗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經發明鐵能從某些含銅化合物中置換出銅,在宋朝已將這個方法應用于生產,成為現代濕法冶金的先驅。

      (討論)如果將5.6g鐵投入足量的硫酸銅溶液中,完全反應后,溶液質量增加還是減少?為什么?

      本節小結:

      鐵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金屬。

      作業布置:

      課本習題1、2、4

      板書設計

    【初中化學教案人教版】相關文章: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案全03-15

    人教版初中文學常識分享04-07

    《制取氧氣》-人教版-初中化學-說課稿12-17

    人教版初中語文《化石吟》說課稿08-31

    初三化學教案02-23

    人教版初中語文文學常識集錦03-28

    初中人教版語文說課稿(通用7篇)12-28

    初中語文人教版《語文起始課》課件05-14

    人教版初中英語知識點總結02-25

    初中地理教學工作計劃人教版03-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欧美日韩日本在线观看A |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 中国国产激情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