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氣的教案

    時間:2024-12-04 11:19:32 藹媚 教案 我要投稿

    清明節氣的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氣的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節氣的教案(通用10篇)

      清明節氣的教案 1

      設計理念

      學成于思,思源于疑。本課設計將從問題入手。只有提煉出有價值的問題,以此為抓手,解詞析句,探究問題,才能深入地理解課文,從而達到知識、能力、情感共同提升的目標。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或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學習并理解本課生字詞,以提高學生主動學習字詞的興趣及能力。

      2、引導學生質疑、解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組織學生反復默讀,深入地理解課文,使學生在學習文本的過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重點難點

      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含義.

      第一課時

      一 啟發談話,調動積累,引起閱讀期待。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29課,請與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2、誰愿意把你知道的有關”清明節”的信息說一說,與大家一起分享。

      3、大家對清明節是怎樣來的`;清明節是什么樣的節;清明節有哪些習俗等有關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誰能再談一談你對“清明”一詞的理解?

      小結:大家對“清明”一詞有了初步的理解。我相信,待我們深入地學習課文后,你對這個詞會有更深刻地理解。

      二 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初步感知文本。

      1、 自讀課文。

      2、 要求:

      ①劃出文中的生字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②利用工具書,查出解釋,并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傳統、流亡、感人肺腑、狼吞虎咽、鄭重、治國安邦、清明、念著、荒山野嶺、慟哭、寒食節、祭奠、鞭策、座右銘、井井有條、安居樂業、不居功勞、不圖富貴)

      ③把課文多讀幾遍,達到讀通、讀順、讀熟的目標。

      2、檢查自讀的情況。

      ①同桌互讀互查,檢查生字詞及讀書的情況。

      ②師生借助字卡,認讀生字詞。

      ③指名讀課文,注意正音。其他同學思考,課文主要講什么?

      ④師生討論、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 質疑問難,理清思路,培養問題意識。

      1、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及內容,或提出有利于深入理解課文的、有思考價值的問題。

      (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梳理,分三個層次解決。簡單問題學生相互提示解決;與課文聯系緊密的重點、難點問題留在學課文中解決;其他問題,引導學生利用課外資源、或課余時間討論解決)

      2、梳理、歸納本節課要重點解決的幾個問題:

      ①清明節是怎樣來的?

      ②清明節是紀念誰的,紀念什么?

      3、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解決“清明節是怎樣來的”問題。

      為什么介子推不居功勞不圖富貴怎么知道的晉文公定“清明節”?為什么見“清明柳”就像見到介子推?

      清明節氣的教案 2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清明節的習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2、通過活動,對清明節有印象。

      二、活動準備

      掃墓圖片(獻花、植樹、送食)、清明節的課件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嗎?(桃花開了,小草發芽了,小動物也出來曬太陽了,還有輕輕的風)

      師:在這個美麗的節日里,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2、介紹清明節

      師:清明節是個什么樣的節日,在這個節日里,人們都干些什么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那你爺爺的爺爺你們

      見過嗎,他們都去哪里了?(去世了)。他們去世以后,人們非常想念他們,就在每年的清明節去墓地看他們,所以呀,清

      明節就是去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

      3、清明節掃墓

      到了清明節呀,人們就要去拜祭死去的親人,你們知道怎樣拜祭嗎?(引導幼兒說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現在的人們是怎樣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的。

      (1)播放圖片

      (2)幼兒講述

      (3)教師小結(人們把最美的花獻給親人,有的給他們敬酒,還有的通過植樹,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告訴他們你很想念他們)

      4、清明節的習俗

      通過播放課件,了解一些清明節的習俗。

      5、小結,結束

      清明節的習俗可真多,有獻花、送食、植樹、蕩秋千、放風箏等。那到了清明節的時候呀,你們可以讓你的爸爸媽媽帶你們去掃墓、踏青、春游,并拍下一些照片來帶到幼兒園,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過清明節的,好不好?

      清明節氣的教案 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

      2、通過活動感受體驗哀思的情緒。

      3、敬仰懷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

      5、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課前與家長聯系好參與本活動,電腦課件,實物:各種圖案的彩蛋、每幼兒一個熟雞蛋,彩筆、帖紙、橡皮泥、剪刀、膠水等

      活動過程:

      一、用古詩導入活動內容: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們知道幾月幾日清明節嗎?(4月5日清明節)

      二、教師講述清明節的由來。

      三、課件:邊放課件教師邊講述,讓幼兒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進光榮事跡。

      四、觀看課件:老師帶孩子們掃墓的畫面。引導幼兒表述自己的心情。

      五、放哀樂、人民英雄紀念碑畫面,請家長與幼兒起立,向英雄們行禮、默哀,表示懷念。

      六、與幼兒交談:清明節有那些習俗?

      運動習俗:踏青、蕩秋千、打馬球、放風箏、蹴鞠、插柳等。

      飲食習俗:吃冷食、吃雞蛋等。

      七、制作彩蛋

      1、出示彩蛋請幼兒觀察與自己帶來的.雞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2、幼兒與家長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畫畫、涂色、剪紙粘貼、橡皮泥制作小動物等)。

      3、幼兒到臺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作品。

      清明節氣的教案 4

      一、活動目的:

      通過清明節的主題教育,讓同學們了解清明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另外還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了解清明節的一些習俗,清明節的歷史由來。通過這次主題教育,還讓學生來緬懷先烈,知道自己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

      二、活動時間:4月2日

      三:活動地點:四年級一班

      四、活動過程:

      (一)1、利用交流的形式讓同學們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和清明節的習俗。

      (1)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是傳統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這一習俗相沿已久,據史書記載,秦漢時,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隨著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發達和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范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動更為盛行。古人有描寫清明掃墓的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民間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尋夫小曲也有"三月里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別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2)祭掃烈士墓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自古以來,清明掃墓不光是紀念自己的祖先,對歷史上為人民立過功,做過好事的人物,人民都會紀念他。清明節祭掃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紀念碑,已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形式。

      (二)讓同學們體會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1、小組內交流班會體會。

      2、指名讓學生體會,及時表揚說得好的`同學。

      3、引申: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歹徒、小偷、壞人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是不是能像革命先烈那樣舍身為人呢?我們能不能非常機智的與歹徒等做斗爭呢?你都有哪些機智的方法與同學們分享呢?

      4、作業:利用假期得時間跟自己的父母去祭掃先祖、參加植樹活動,為祖國添綠色。

      (三)師生總結。

      今天,在《清明時節憶先烈》的主題班會中,我們同學既了解了清明節的一些知識,又知道了一些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先烈的事跡。我們都不應該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先烈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希望你們能發揚先烈們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做一個正直無私的人,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清明節氣的教案 5

      活動目標:

      1、了解清明節的習俗,了解用什么方式懷念故去的親人。

      2、通過活動,認識清明節有印象。

      3、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掃墓圖片(獻花、植樹、送食)、清明節的課件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嗎?(桃花開了,小草發芽了,小動物也出來曬太陽了,還有輕輕的風)師:在這個美麗的節日里,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2、介紹清明節風俗:小朋友的思維年齡,他們還不懂得懷念故人的心情,如果以介紹各地清明節風俗飲食來加深幼兒對清明節的印象;師:清明節你們家中會不會準備特殊的食物呢?小朋友可以采訪一下家長長輩,然后告訴我們………(教師播放不同地區會吃到的食物)

      3、清明節掃墓,到了清明節,人們就要去拜祭逝世的親人,你們知道怎樣拜祭嗎?(引導幼兒說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現在的人們是怎樣拜祭逝世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的。

      (1)播放圖片

      (2)幼兒講述

      (3)教師小結(人們把最美的花獻給親人,有的給他們敬酒,還有的通過植樹,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告訴他們你很想念他們)

      4、清明節的習俗通過播放課件,了解一些清明節的習俗。

      5、小結,結束清明節的習俗可真多,有獻花、送食、植樹、蕩秋千、放風箏等。那到了清明節的時候呀,你們可以讓你的爸爸媽媽帶你們去掃墓、踏青、春游,并拍下一些照片來帶到幼兒園,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過清明節的,好不好?小百科:清明節的名稱來由得名于節氣,與此時天象物侯的特點有關。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生氣始盛,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潔齊而清明。《淮南子·天文訓》中講:“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文中的“清明風”,即清爽明凈之風。《歲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氣的教案 6

      教學目的:

      1、學會觀察和總結春天的綠色;

      2、讓幼兒學會踏青的意義。

      教學準備:

      圖片。綠色皺紙,固體膠

      教學過程:

      1、感受春天的`景色,引發對小草和小花的關注

      教師:春天到了,你們看天里的花和地理的小草都怎么樣了?你們喜歡小草嗎?

      2、體驗感受

      教師:現在我們就用自己的小手。小腳或鼻子親親小草和小花,摸摸小草,和小花做游戲號碼?

      (幼兒是怎么與小草小花做游戲的?教師進行觀察)

      3、分享交流

      幼兒一起討厭:玩玩小草的特征和感受

      4、愛護草地和花草,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教師:我們在草地上玩,快樂又安全,還能讓身體健康。你們說草地是不是我們家的朋友,草地也是小動物們的好朋友。

      清明節氣的教案 7

      一、設計思想: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幼兒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幼兒了解傳統風俗,鍛煉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二、活動主題

      折柳共度清明

      三、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清明節是4月4日。

      2. 讓幼兒知道并了解有關清明的知識。

      3.樂意參加清明節的活動例如:蹴鞠、蕩秋千等。

      四、活動準備:

      泡沫紙、卡紙、雙面膠、圖釘,《清明》音頻及MV

      五、活動過程

      小班師幼集體活動:

      1、給幼兒講解有關清明節的來歷以及習俗。

      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清明節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糯米嵌藕、青團、白面饅頭、雞蛋、螺螄等等。

      2、制作柳枝并展示在主題墻上

      (1)展示成品激發幼兒興趣

      (2)講述制作步驟

      (3)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4)師幼共同將做好的柳枝裝飾主題墻

      3、欣賞有關“清明”的古詩《清明》

      4、蹴鞠(踢紙球)

      5、總結:

      清明節是每年的4月4日——4月6日之間,清明節也叫踏青節,在清明節我們有很多好玩的。比如:斗雞、插柳、拔河、蕩秋千、放風箏等。還有許許多多好吃的東西,糯米嵌藕、青團、白面饅頭、雞蛋等等。清明節還是我們重要的祭祀的日子,我們要為故人上墳掃墓哦。

      清明節氣的教案 8

      活動目標:

      1、能用連貫的語句講述自己清明節去哪里玩了,初步了解清明節的民俗習慣。

      2、知道清明節是紀念先人的日子,大家都會去給祖先掃墓的,也是出游踏青的好機會。

      3、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青團,圖片PPT(小朋友旅游的錄像或照片)。

      活動過程:

      1、4月4日清明節

      4月4日我們都休息在家,你知道為什么要放假嗎?(因為過清明節)

      遇到節日就要放假,你還知道些什么節日呢?這些節日我們都可以做些什么?(將幼兒知道的節日用圖示表示出來,分享對節日的了解)

      原來我們要過這么多的節日,分一分哪些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節日,哪些是外國人也過的節日?(幼兒將節日圖示進行分類)

      形成概念:中國節日、世界節日

      清明節是中國節日還是世界節日呢?為什么?(繼續分清中國節日和世界節日的區別)

      2、清明節你去了哪里

      清明節你和爸爸媽媽都干了些什么?(回憶節日過程)

      看PPT你們猜猜這個小朋友清明節去了哪里?都干了些什么?

      分享與交流:你去上過墳嗎?記得是上誰的的墳?你們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初步知道清明節是用來紀念先人的節日)

      清明節除了紀念先人,你還可以做些什么?

      (交流照片,分享春天的.各種活動,讓幼兒感知春天是踏青的最好時候)

      3、清明節的食物

      清明節我們還可以吃一種好吃的節日食物,知道是什么嗎?(幼兒自由講述不給予正確答案)

      請在食物圖片中尋找出清明節的節日食物(說說食物的名稱及為什么它是清明節節日食物,幼兒自由講述依然不給予正確答案)

      (出示遮蓋的食物):用感官體驗一下食物的外形、軟硬程度、香味……

      品嘗青團,知道青團是清明節的食物。

      結束教學活動。

      活動反思: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吃雞蛋、畫雞蛋、玩雞蛋、踏青春游、蕩秋千、放風箏活動,了解傳統風俗,鍛煉身體,充分感受到春景的美好。

      清明節氣的教案 9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清明節的來歷,感受清明節與其它節日在氣氛上有何不同。

      2、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教育幼兒學習古人舍己為人、不爭功名的精神。

      3、讓幼兒理解掃墓的意義,通過聽革命老兵講故事培養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準備:

      PPT課件,視頻,請幼兒在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樣過節的。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家是怎樣過寒食節的?讓幼兒了解寒食節家家戶戶都吃冷食,還要給家里已經故去的親人掃墓等民間習俗。

      2、講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節的來歷。

      3、討論:

      (1)寒食節是怎樣來的?

      (2)現在人們為什么過寒食節?為了紀念誰?

      4、讓幼兒知道寒食節的第二天是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給烈士掃墓的日子。

      教師: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節,它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請幼兒觀看有關清明節習俗的圖片。

      5、討論:人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吃雞蛋、掃墓、踏青等)

      教師講解:掃墓為什么要選擇清明呢?

      原因之一,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

      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之三,為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掃墓作為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曾經參加過革命戰斗的英雄來為小朋友講一講他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戰斗故事。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后與父母一起觀看電影錄像《閃閃的紅星》,感受戰火硝煙的戰斗生活,進一步加深幼兒對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與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2、帶領幼兒到戶外去進行踏青、放風箏、蕩秋千等活動,感受明媚的春光,體驗幸福的生活。

      清明節氣的教案 10

      活動目標:

      1.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清明節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節幼兒園都會組織小朋友們去革命烈士陵園掃墓,悼念我們那些未曾謀面的英雄前輩,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創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沒有他們的珍貴付出,不會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了解清明節的重大意義,讓孩子們記住清明節的具體時間。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1.剛才我們看了圖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么事啊?請幼兒討論。

      2.現在老師要請幼兒再看一副圖片,你在圖片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他們在干什么呢?天上怎么了?

      (二)幼兒看圖片,引起興趣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對,春天到了,小鳥們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節,清明節人們都要干什么啊?(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總結:清明節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古時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詩人啊,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師播放課件,請幼兒觀看。

      4.教師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并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教師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么?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可以慢慢的跟讀。

      4.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給下面的幼兒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旁進行知道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一起朗誦1-2遍。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家朗誦給爸爸媽媽聽。或者在幼兒之間進行交流。

      教學反思:

      應該注意讓孩子們聽懂,能夠很快理解接受,而且要注意孩子的注意力的吸引,讓孩子想參與主動交談會正確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能夠引導孩子完成相應的活動目標。

    【清明節氣的教案】相關文章:

    節氣清明文案08-28

    清明節氣小報09-20

    小班清明節氣教案(通用14篇)02-22

    關于清明節氣的詩句10-12

    有關清明節氣的詩句09-06

    清明節氣的詩句集合08-21

    清明節氣優秀作文02-13

    清明節氣對應的詩句11-07

    清明節氣文案200句04-06

    清明節氣的優美文案09-1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男男 | 玖玖爱国产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日韩小视频 | 亚洲精品黄AV人在线观看 | 自拍偷精品亚洲手机在线 |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