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教案

    時間:2021-09-29 15:21:58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2021重陽節的教案模板(通用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2021重陽節的教案模板(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2021重陽節的教案模板(通用5篇)

      重陽節的教案1

      教材分析:

      《重陽節的傳說》這篇課文向人們介紹了重陽節的由來;古時候在汝河邊的一個村莊里出現了瘟魔,村莊里流行起了瘟疫,一個叫桓景的小伙子,歷經千辛萬苦上山拜師學藝,在練就了一身武藝后,讓家鄉的人們登上高處,帶上茱萸,喝了菊花酒避瘟魔,并將瘟魔殺死了。以后大家就把這一天叫做“重陽節”。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述了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由來,反映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民俗文化,贊揚了桓景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課文工有九個自然段,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講古時候,汝河一帶瘟魔為害,疫病流行,死了不少人。

      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江桓景除掉了瘟魔,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襲了。

      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講重陽節的一些習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生字以及由繩子組成的新詞。

      (2)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

      (3)練習用“終于、先……然后……、因為……所以……”造句。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說說桓景是怎樣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拼讀、組詞、書寫等掌握本課繩子與新詞。

      (2)通過多讀、有感情朗讀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

      (3)通過理解課文,體會桓景為民除害的精神品質。

      (4)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教學,教育學生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難都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教育學生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課文,體會桓景為民除害的精神品質。

      2、教育學生無論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難都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教育學生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重陽節風俗的由來,感受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3、幫助學生進行調查訪問,了解家鄉是怎樣過重陽節的。

      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 以前我們學習過《清明節的由來》,誰能說說清明節的來歷?你還知道哪些節日的來歷?

      2、其實,在我們國家,有很多節日都跟民間美麗的傳說有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與民間傳說有關的節日,板書課題: 29、重陽節的傳說

      3、齊讀課題。學生質疑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讀通課文,教學生字:

      出示自學要求:1、讀:借助拼音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讀通課文。

      2、 想: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在哪一天?課文講了什么?說說桓景是怎樣鏟除瘟模、為民除害的?

      3、你讀懂了什么?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用“--”標出。

      (學生自學,小組討論。)

      (三)匯報交流,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認讀生字,然后齊讀。

      2、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學生提問,指名解答。

      3、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4、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怎樣分段?

      重陽節的教案2

      教材分析

      這篇美麗的民間傳說,講的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由來。這個故事曲折動人,反映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民俗文化,贊揚了桓景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是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好素材。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孩子非常好動、好奇,對童話、神話興趣很濃,適逢重陽節更有興趣。

      教學目標

      1、會認“睦,拜,鶴”等生字,會寫“妻,拜,勤”等字以及由會寫字組成的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閱讀中積累好詞佳句。

      3、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重陽節風俗的由來,感受桓景不怕艱辛,勇于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4、 查閱資料,了解各地人民是怎樣過重陽節的。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知道重陽節的由來,感受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2、抓住課文重點語段、重點詞語深入理解感悟。

      教學難點

      感受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學方法

      讀書指導法、討論法、練習法等。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知道一年當中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清明、中秋、端午??)其實在我們國家,有很多節日都跟民間美麗的傳說有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與民間傳說有關的節日:重陽節。

      師:同學們知道重陽節嗎?那誰能說說重陽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呢? (課件出示幾組圖片)

      師:在民間流傳著關于重陽節來歷的美麗傳說,同學們想不想了解重陽節到底是怎樣來的呢?

      (學生齊讀,老師板書課題:29、重陽節的傳說)

      二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讀通課文

      (課件出示導讀提示)

      1、圈出課文中的生字。

      2、認讀下列詞語。(略)

      3、標出課文自然段序號。

      4、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 、指導認字和寫字

      1、幻燈片屏顯本課的生字。指名讀生字、開火車讀、齊讀。

      2、幻燈片出示詞語,學生朗讀,先讀課文的詞再進行擴詞,并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3 、書寫指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要求認識的字,引導觀察要求寫的字。重點探討交流“妻、拜、瓶、侵、襲”這5 個字的寫法。教師板書給學生看。

      四、讀懂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讀課文1——4自然段,思考:(課件出示)

      A、哪一句話概括了桓景為什么要拜師學藝?

      B、還能從哪里看出桓景下定決心要為民除害?

      2、學生再讀課文,交流、討論。

      指讀課文第一部分,思考哪一句話概括了桓景為什么要拜師學藝。 學生回答,幻燈片出示: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讓鄉親們不再受害。

      指讀、評讀:感受桓景為民除害的決心異常堅定。

      3、默讀第四自然段:還能從哪里看出桓景下定決心要為民除害?哪些詞說明桓景進山歷盡了艱辛?

      結合學生匯報,出示重點內容。

      課件出示:他一路走,一路打聽,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趟過了一條又一條河,磨破了一雙鞋一雙鞋,終于見到了費長房。 (指名學生讀,教師范讀,學生賽讀)

      從“終于”這個詞你體會到什么?指導學生用“終于”說一句話。

      五、小結

      桓景是如何勤學苦練、練成武藝斬妖除魔的,瘟魔下節課繼續學習。

      六、作業

      1、抄寫生字

      2、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29 重陽節的傳說

      葉

      拜師學藝勤學苦練和和睦睦

      妻子 侵襲 斬妖除魔 一瓶 擲出 和藹 佩茱萸習俗:登高、喝菊花酒、

      重陽節的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愿意和爺爺奶奶一起歡度節日。

      2、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增進親子關系。

      3、知道重陽節是幾月幾號。

      4、通過參加重陽節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節日慶祝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大鼓、花球、布置節日氣氛的教室、橘子、重陽糕、幼兒作品

      三、活動過程:

      (一)、介紹重陽節

      (1) 老師引出重陽節主題

      師: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爺爺奶奶請到我們幼兒園里老過節了,開心嗎?

      (2) 邀請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重陽節是怎么來的嗎?

      我們的爺爺奶奶本領都很大的,我們請他們來告訴我們,好嗎?

      師生共同邀請部分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注:假如不夠詳細,老師可補充介紹。

      (二)、幼兒表演環節

      師:小朋友們上幼兒園很長時間了,也學會了很多很多的本領,今天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些節目給他們看,好嗎?

      *歌曲:“我上幼兒園”

      *律動:“我的小手”

      *歌表演:“小豬吃的飽飽”

      *兒歌:“拍皮球”

      *歌表演:“兩只老虎“

      (三)、 互動環節

      (1) 擊鼓傳花

      游戲規則:老師背對擊鼓,當鼓聲停止時,花球落在哪個小朋友手里,哪個小朋友就和他的爺爺奶奶表演一個節目。游戲反復進行。

      (2) 小腳踩大腳

      游戲規則:小朋友的腳 踩在爺爺奶奶的腳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隊先走到終點,先到終點的那一隊為勝。游戲可反復進行。

      (3) 剝橘子

      師:以前在家里,都是爺爺奶奶剝橘子給我們吃,現在我們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們也來剝個橘子給爺爺奶奶吃,看一看,哪個小朋友最會剝橘子,剝的最快。

      (4) 品嘗重陽糕

      和爺爺奶奶一起品嘗重陽糕,交流一下品種、味道等,并嘗試回家和爺爺奶奶一起制作重陽糕。

      (5) 贈送禮物給爺爺奶奶

      將自己畫的,粘貼的,剪的等作品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本領,認識到我們在長大。

      四、活動結束:

      教師表揚和鼓勵今天幼兒的表現,讓幼兒感受節日的愉悅氣氛。

      五、活動延伸:

      教師讓幼兒回家以后為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做一件鞥所能及的事情。

      重陽節的教案4

      一、教材分析:

      《重陽節的傳說》這篇課文向人們介紹了重陽節的由來:古時候在汝河邊的一個村莊里出現了瘟魔,村莊里流行起了瘟疫,一個叫桓景的小伙子,歷盡千辛萬苦上山拜師學藝,在練就了一身武藝后,讓家鄉的人們登上高處,帶上茱萸,喝了菊花酒避瘟魔,并將瘟魔殺死了。以后大家就把這一天叫做“重陽節”。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述了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由來,反映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民俗文化,贊揚了桓景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二、學情分析:

      文章故事性強,可以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知道重陽節風俗的由來,感受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4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掌握多音字“降”;正確讀寫“勤學、苦練、侵襲”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知道重陽節風俗的由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

      2、教學難點:感受桓景不怕艱辛拜師學藝,鏟除瘟魔為民除害的精神。、

      五、教學中的優點:

      1、在教學過程中,扎實地訓練了孩子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桓景拜師學藝的不容易,例如“終于、一座又一座、一條又一條、一雙又一雙……”

      2、充分地把課堂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更要注重學生讀中獨特的個性體驗。課文比較簡單,所以課堂上利用大量的時間讓孩子們去讀,學生們通過讀,能更進一步地體會桓景拜師學藝和為民除害的決心。

      3、問題設計連貫,緊跟課文思路,設計清晰,學生們理解起來也很有條理,能夠緊跟老師的步伐。

      4、拓展恰到好處,課堂上適當拓展了一些民間傳說,學生們興趣很濃,激發了學習興趣。

      六、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1、一些過渡性的語言,對學生的激勵評價語言過于單一。

      2、在重難點的突破上,有點平均使力,教案設計得雖然不錯,但實際操作中卻出現卡殼。

      3、在時間分配上前面的時間用得過多,導致教后面的內容時有些趕時間。

      重陽節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準“陽、節、古、人、景、色、太、平”8個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認讀這些生字。認識“左耳旁”。描寫“陽、古、太、平”。

      2、能朗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能背誦課文。

      3、知道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是近來接。用一、兩句介紹你們家是怎樣過重陽節(或中秋節)的。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借助拼音正確認讀生字,熟練、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能用一、兩句比較完整的句子說說過重陽節的情景。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談話引入。

      2、師:小朋友,你們看圖上畫了什么?(重陽糕)我們什么時候會吃重陽糕?

      3、出示課題

      (1)指名讀,注意多音字“重”的讀音。

      (2) 教師講述“重陽節”的意思。

      (3) 學習生字“陽、節”。

      注意“陽”是后鼻音。

      師:你們了解重陽節嗎?誰能簡單地說說?師補充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二、 初讀兒歌,整體感知。

      1、師范讀兒歌:仔細聽聽兒歌都告訴了我們什么?指生答。

      2、學生自讀兒歌:(出示課件—整首兒歌) 要求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互讀兒歌:同座位同學互相糾正。

      4、指名讀兒歌:其他同學做小老師聽聽他讀的怎么樣?

      5、齊讀兒歌:讀整齊,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

      三、 精讀兒歌,識字背文

      1、學習第一句:(出示課件---兒歌第一句)

      師:通過初讀兒歌,你從哪里知道了重陽節是什么時候?

      (1)指生讀

      (2)分男女生讀

      (3)喜歡的同學站起來讀

      2、“九月九,是重陽,秋日晴,山風清。”

      (1) 學習生字“九”,弄清筆順,認識筆畫“橫折彎鉤”。

      (2) 讀通句子。

      3、再借助拼音讀讀課文,思考:在重陽節,人們喜歡干什么?

      4、出示句子:

      “古 人 登 高 避 天 災 ,我 們 登 高 賞 風 景 。登 高 望 遠 秋 色 美 ,但 愿 家 家 享 太 平。”

      (1) 借助拼音讀通句子,讀準生字的字音。

      (2) 小組合作學習生字“古、人、高、景、色、美、太、平”。

      (3) 小組匯報交流。

      (4) 朗讀句子。

      5、齊讀

      3、學習生字:

      (1)出示詞語: “古人” “風景” “秋色” “太平” “美”

      指讀 開火車讀(注意讀準后鼻音生字“景、平”,平舌音“色” )

      (2)學習生字: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交流識字方法。

      (3)全班交流。

      4、熟讀成誦

      個別準備,小組比賽,班內展示

      四、 課外拓展,說話練習

      說說你們家是怎樣過重陽節(或中秋節)的?

      (1) 小組內交流

      (2) 全班交流

      要求說一、兩句完整的句子。

      五、 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1、復習詞語:齊讀 全班做游戲“菊花朵朵開”

      2、復習生字:

      (1)開火車讀字卡

      (2)以小組為單位任意選擇識字游戲

      a、 《大家都來猜》

      b、《看誰記得快》

      c、《擴詞擂臺賽》

      d、《翻牌游戲》

      e、《你說我猜》

      3、指導書寫“陽、古、太、平”

      補充資料: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一年一度秋風勁”,九月重陽,天高云淡,金風送涼,五谷票箱,古人認為這一天登高能避災消禍,長壽不老,因此,我國素有重陽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也叫“登高節”。重陽節這一天還有吃“重陽糕”、“飲菊花茶”等習俗。

    【關于2021重陽節的教案模板(通用5篇)】相關文章:

    2021關于重陽節的詩歌(通用7首)09-24

    關于重陽節的詩歌(通用6首)09-26

    2021關于重陽節的祝福語10-13

    關于2021重陽節的寄語09-17

    關于春節的教案(通用6篇)01-07

    有關于重陽節的詩歌(通用6首)09-26

    有關于重陽節的詩歌(通用6首)09-29

    有關于重陽節的詩歌(通用12篇)09-26

    人教版拼音教學教案通用模板01-15

    2021關于重陽節的賀卡祝福語10-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图 | 亚洲欧美专区另类 | 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 一本清到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26u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