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赤壁懷古獲獎教案

    時間:2021-08-13 11:57:19 教案 我要投稿

    念奴嬌赤壁懷古獲獎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幷淼哪钆珛沙啾趹压奴@獎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念奴嬌赤壁懷古獲獎教案

    念奴嬌赤壁懷古獲獎教案1

      教學目標

      1.反復吟詠成誦。體會蘇詞豪邁詞風。

      2.掌握情景交融寫法。

      3.領會詞人借景來表達復雜的情感。

      教學模式

      誦讀法旁批式

      誦讀法:就是并用心、眼、口、耳出聲閱讀的一種教學法。傳出文字的情趣,暢發讀者的感興,它可以邊讀邊想象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景,然后再用語言把想象中的畫面描述出來。其標準:聲情并茂合一。其精髓:熟讀精思,口誦心惟。

      旁批式:在正文旁邊寫的評語。旁批就是對字詞句的含釋,或內容的深入理解,或寫作技巧的分析,或由此引發的聯想想象,或語言風格的品味,或人物性格的分析,或人物潛臺詞的填補,或前后的鉤連,或讀者的抒情議論,總之它就是認真品讀原文,在把握原文的基礎之上不斷追問、不斷思考、不斷創新、不斷有所獲的過程。力求簡明扼要,言簡意賅,語言凝煉精辟,一語中的。其標準:準——整體把握,準確理解;深——品味語言,深入挖掘;美——顯現積淀,體現文辭美。

      誦讀是旁批的基礎,旁批是誦讀的提升,兩者相依相隨,互為促進。

      教學過程

      激情導課積蓄情感

      林語堂先生曾這樣評價一個人,說他“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對,這個人就是蘇軾,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走進蘇軾的內心世界,感受他不一樣的人生。

      (課前分發蘇軾的材料,尤其“烏臺詩案”前后、詩文書畫成就以及后人對他的評價,便于學生能角度了解蘇軾,有助學生對文本的解讀。)

      初讀——把基調

      宋朝俞文豹在《吹劍錄》中記錄當時詠唱蘇詞花絮,從中可看出蘇柳的不同詞風,那就是蘇豪柳俗。(展課件)

      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詞何如?”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惫珵橹^倒。

      我們也來唱一回“大江東去”,朗讀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把準其情感基調。

      學生朗讀,教師巡視,讀讀議議,與學生探導朗讀技巧,把準節奏和情感。

      學生甲:朗讀……

      師生點評。再讀。

      學生乙:朗讀……

      師生再點評。再讀。

      學生丙:朗讀……

      …………

      結合寫作時代背景和借助課前發給的資料,知人論世,讓學生熱烈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定準調子,明確:

      整首詞基調:自豪,陶醉,敬佩。

      第一句:有感嘆回憶之感。讀出陶醉之情。“千古風流人物”,稍微重讀,緩慢,漸漸地把調子提上去。尤其要反復揣摩推敲這一句,因為它是真正體現蘇軾的豪邁詞風。

      第二句:調子降下來,抒情,平緩,讀出向往之情。

      第三句:升調,語速要快,有節奏感,“穿”“驚濤”“拍”“千堆雪”要重讀,讀出排山倒海的氣勢來。

      第四句:降調,輕柔平緩。

      第五句:“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讀出平和,羨慕;“雄姿英發”讀重音,讀出崇拜無限仰慕之情。

      第六句:“羽扇綸巾,談笑間,”輕松,瀟灑,尾音加重,拖一字一音,為“檣櫓灰飛煙滅”積蓄情感,“檣櫓灰飛煙滅”讀升調,語速稍快,讀出指點江山鎮定自若的氣概來。

      第七句:神游之感,有點不知不覺地遠逝,讀出緩慢而空曠之感。

      定完情感基調后,再鼓勵學生自讀,試讀,范讀以致背誦。自個揣摩品味蘇軾詞豪邁風格。

      品讀——明寫法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再一次品讀。從小學到高中學了不少的詩詞,比較《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的寫法是否一樣,(一樣)。請用一兩個字來概括上下闋分別寫了什么?

      明確:上闋寫景,下闋抒情。

      寫什么景?抒什么情?

      下面讓同學們利用旁批式學習法,各抒己見。

      寫景: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旁批點預設:時間:大浪淘盡。背景:波瀾壯闊。人物:眾多、風流。區分“風流人物”與“英雄人物”異同。如此恢弘的場景有何用途?(面)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旁批點預設:方位詞對比,東——西,一逝去一永存。用詞嚴謹——人道是。挖掘“三國周郎赤壁”的真正內涵。(點)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旁批點預設:手法——夸張、擬人、比喻。角度——高低遠近。色彩——碧藍、渾黃、潔白。作用。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旁批預設點:結構——承上啟下。寫法——虛實結合。鋪墊照應。與毛澤東的“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異同。

      綜合旁批點預設:寫景點面如何有機結合?

      旁批展示:

      學生甲:……

      師生點評……

      學生乙:

      師生點評……

      學生丙:

      師生點評……

      小結:上闋詠赤壁,著重寫景,為描寫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僅寫出了大江的氣勢,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進來,表達了對英雄的向往之情。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詠的人物!皝y”“穿”“拍”“卷”等詞語的運用,精巧獨到地勾畫了古戰場的險要形勢,寫出了它的雄奇壯麗景象,從而為下闋所追懷的赤壁大戰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環境氣氛。

      抒情: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旁批點預設:—歷史的真實,藝術的真實,聯想到如今許多名人雕像!斑b想”引發的情思。英雄配美女……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旁批點預設:從言談舉止分析周郎的形象(外在——英俊瀟灑,風流倜儻。內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手法——檣櫓(借代)、灰飛煙滅(夸張)。從周郎聯想到謝安,同樣風流倜儻、決勝千里之外,蘇軾為何不選謝安?或者曹操、孫權、劉備、諸葛亮?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旁批點預設:“我”多情,有什么情?為何“華發”早生?李白有“舉杯消愁愁更愁”,而蘇軾卻是“一樽還酹江月”?一仰一俯,可看出兩人性格上有何不同?

      綜合旁批點預設:詞人營造出一種怎樣的意境?如何表現的?

      旁批展示:

      學生甲:……

      師生點評……

      學生乙:

      師生點評……

      學生丙:

      師生點評……

      小結:下闕著重寫人,借對周瑜的仰慕,抒發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寫“小喬”在于烘托周瑜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突出人物的風姿,中間描寫周瑜的戰功意在反襯自己的年老無為。“多情”后幾句雖表達了傷感之情,但這種感情其實正是詞人不甘沉淪,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表現,仍不失英雄豪邁本色。

      (師生點評,必須結合學生旁批實際,同一點內容上,在指出精彩和不足的同時,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其中,敢于展示自己的杰作,可補充可延伸可反駁;不同點的內容上,啟發他們有不同的見解,教師誘導的同時,要幫助學生匡正,不能放任自流,不能任憑他們天馬行空)

      美讀——析情感

      所謂美讀,就是有選擇的讀,選自己以為精彩的詞句,再三悟讀,讀出蘊含語言表象之內的真正意思,透過語言悟出情感,以達“熟讀精思,口誦心惟”之目的。

      調動學生思維和智慧,利用旁批,抒寫自己讀后感受。

      旁批展示:

      學生甲:……

      師生點評……

      學生乙:

      師生點評……

      學生丙:

      師生點評……

      從中概括本詞要表達出的情感,往往有以下幾種:

      建功立業之說。從“雄姿英發”“羽扇綸巾”使“檣櫓灰飛煙滅”的周郎想到自己。

      自甘沉淪之說。從“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推測!扒Ч棚L流人物”又如何?最終不就大浪淘沙嗎?就算儒雅風流的三國周郎而今又安在哉?

      積極向上之說。從自己四十五歲還想像周郎一樣能夠建功立業想到。

      多情傷感之說。從周郎得到孫權傾國之托到自己的“烏臺詩案”比較預測。

      人是個復雜體,蘇軾更是如此。正因為復雜才塑造出豐滿的人物形象。他的情感之所以復雜,還要到他的'詞中去分析和理解。教師要根據學生基礎,因勢利導,指導他們學會從具體語言環境中多角度揣摩人物情感,討論、分析、整合,得出比較確切而被人普遍認可的答案。

      總結:以飽含深情地背誦本詞來結束本課教學。

    念奴嬌赤壁懷古獲獎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語言的分析,把握內容,感受風格,領會思想。

      2、理解賓主互襯,虛實相襯的寫作特點;

      3、了解豪放宋詞的風格特點,提高古典詩詞閱讀鑒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本詞的語言美,思想美和藝術美的統一。

      2、難點:蘇軾詞的風格特點。

      教學時教:一課時。

      教學課型:講讀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前發《東破突圍》給學生)介紹余秋雨的《東破突圍》,正是由于被貶職,蘇東坡突破了小人們的包圍,使他真正審視人生的真諦,從而寫出了流傳千古的曠世杰作《前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赌钆珛沙啾趹压拧窔v來被稱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蘇軾被貶到黃州期間所寫,表達了詞人對古代英雄的贊美和壯志未酬的感慨。

      二、解題

      1、以提問方式復習作者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畫家,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書法與黃庭堅、米市、蔡襄并稱“宋四家”。與其父蘇詢、其弟蘇轍并稱“三蘇”。

      2、關于豪放派詞

      豪放派對婉約派而言。詞原來是從民間小調發展來的,多以艷情為題材,語言清麗,音律嚴謹,表現婉曲含蓄,就用“婉約”兩字來形容它的風格。后來慢慢有了變化,到蘇軾筆下,詞的題材被大大拓寬了,所謂“以詩入詞”,形式上也不再嚴格遵守腔調韻律,詞境更壯闊了,確立了豪放派的風格。豪放派詞人中,辛棄疾是集大成者。

      3、讓學生介紹寫作背景

      蘇軾早年頗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屢遭貶斥。1079年,他突遭逮捕,審訊,這是“烏臺詩案”,他最后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傊,蘇軾貶黃州,是因為遭人暗算,不知不覺轉入政治斗爭漩渦,而不是什么因寫詩攻擊新法。他這次受打擊,心情是復雜的,所以游赤壁時寫下了這首詞,抒發自己的抱負。

      三、整體感知

      1、指導朗讀,疏通文字。

      誦讀提示:這首詞歷來被視為豪放派的代表作,應讀得鏗鏘有力,表現出作者對歷這場戰爭的向往和對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語盡管含有消極情緒,也應讀得灑脫,不要當作低調處理。

      2、從章法上說,詞的上片大多側重寫景,敘事,下片側重抒情。

      (板書)

      上闋:(赤壁) (懷古)

      所見:大江、故壘所想:千古風流人物

      亂石、驚濤一時多少豪杰

      下闋:(懷古) (傷今)

      所憶:(周郎)雄姿英發所慨:多情善感

      風流瀟灑早生華發

      才華橫溢人生如夢

      上闋:(赤壁)(懷古)

      所見:大江、故壘所想:千古風流人物

      亂石、驚濤一時多少豪杰

      下闋:(懷古)(傷今)

      所憶:(周郎)雄姿英發所慨:多情善感

      風流瀟灑早生華發

      才華橫溢人生如夢

      四、詞句鑒賞

     、偎伎迹骸按蠼瓥|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一句在全詞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大江東去”是赤壁之戰的襯景,“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是“懷古”的點題。這一句泛寫作者憑高遠眺,所見所感,是全詞起興之筆,詞一開頭就濃縮了浩瀚的時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風流人物融成一片,創造了一個的曠遠、深沉的意境,為“周郎”出場造成聲勢。

     、谒伎迹骸皝y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繪出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明確:亂石壁立,高聳入云,怒濤澎湃,雪浪千迭。先寫江岸,后寫江水。既正面描寫赤壁江山勝景,又勾勒古戰場景象,真可謂是有聲有色。

     、鬯伎迹骸敖饺绠,一時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過渡!敖饺绠嫛背猩,“一時多少豪杰”啟下,由狀景過渡到述人,十分自然。這一聲慨嘆將懷古之情和江山之勝融為一體。“一時多少豪杰”是虛寫,既照應了開頭“千古風流人物”,又為下片寫周瑜作了鋪墊。

      ④討論:為什么單單懷周瑜?

      明確:

      a、建功年齡

      蘇軾四十多歲團練副使虛職

      周瑜二十多歲就被重用

      b、機遇

      蘇軾遺憾沒有碰到這樣的機會

      周瑜碰到了孫權這樣的明君

      赤壁之戰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c、惺惺惜惺惺

      蘇軾:“知音如周瑜!

      懷古的目的是為了抒發感情

      ⑤思考:詞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插進“小喬初嫁了”一語?在對周瑜形象的刻畫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

      明確:周瑜儒將風流,從容瀟灑,指揮若定。插寫小喬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氣宇不凡。詩人贊頌周瑜非凡的膽略,意在抒發自己年將半百而功業無成的感慨。

      五、探究思考

      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積極還是消極?

      明確:“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是蘇軾對人生的無限感慨,有大徹大悟、超脫塵俗的味道。蘇軾在《前赤壁賦》里說:“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睆埲籼撛凇洞航ㄔ乱埂防镎f:“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也許蘇軾在想:人生真的猶如一場空夢,輝煌像周瑜那樣是一生,郁悶像我蘇軾一樣也是一生,在滾滾不息的長江面前,在圓缺循環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挫折,郁悶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開,才能出得來,因此,蘇軾才會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這就是蘇軾的生存智慧,這就是蘇軾的達觀態度,這也就是蘇軾的詩意人生。

      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情,這難道算是消極嗎?這其實告訴我們一個樸實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當你遇到人生苦難時,抱怨無濟于事,傷感徒增煩惱,所以要學會自我解脫和心靈釋放,想想人生也就猶如一場夢,“古今將相今何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天大的困難放到短暫而寶貴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計較什么呢?這就是人生的豁達境界。蘇軾年輕時也是意氣風發,拼搏進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烏臺詩案”讓他站到了死亡的邊沿線上,也許鬼神在向他敲門的時候,蘇軾才能真正的體會和領悟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如果說這就是“消極”,那么,我想說,人生需要這樣的消極,建立自己的彈性人生,或許正是一個人積極進取的另一種表現。

      六、品讀烘托和映襯的表達技巧

     、藕嫱校汉嫱惺恰耙砸彝屑住保辜椎男再|更加突出,乙起陪襯作用。詞中“千古風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主要地位。

     、朴骋r:映襯是烘托的特殊形式,一方面“以乙托甲”,一方面“以甲托乙”,有互相彰顯的作用。詞中有兩種映襯:①實景與虛景映襯。作者親眼所見的景象是實,作者想象的戰爭情景是虛,二者互相襯托。②周瑜的“雄姿英發”與作者的“早生華發”相互映襯,既顯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嫌出作者的壯志未酬。

      七、小結豪放詞的特點

      1、要有壯闊景

      2、要寫英雄事

      3、要表功業志

      4、要抒蒼涼的情

    念奴嬌赤壁懷古獲獎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解詞中寫景、詠史、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2、用文字的視角去解讀詞中的景物描繪和人物刻畫,能夠感知詞人所感,讓學生體味藝術美的感染力。

      3、理解詞人復雜的心情,了解作者渴望為國效力的思想與壯志未酬的苦悶,正確理解“人生如夢”的思想情緒。

      4、背誦本詞

      教學重點:用文字的視角去解讀詞中的景物描繪和人物刻畫,理解詞人復雜的心情。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人生如夢”的思想情緒。

      教學方法:講解法和討論法

      教學計劃: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滾滾長江東逝水》

      剛才我所播放的歌曲應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它是《三國演義》的片頭曲。在前奏部分,我們首先聽到的是戰爭前的鼓角爭鳴,這樣的歌曲我們自然而然就聯想到三國這個充滿紛爭的時代,是個亂世。但亂世容易產生英雄,也因此就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跡可以讓后來人來品評。那么大家來讀一下這幾個詩句,看一下這些詩句所品評的具體是哪些英雄人物呢?

      二、范讀正音

     、琶曳蹲x

     、聘鶕b讀指導和教師范讀,學生練習朗讀。(朗讀是詩詞教學的重中之重。朗讀有利于記誦,朗讀有利于理解,朗讀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讀好了甚至可以以讀代講,朗讀時要把握詩詞不同風格、不同基調。本詞是豪放派開山力作意境壯闊氣勢宏大,赤壁奇景部分應讀得鏗鏘有力氣勢奔騰,懷念英雄人物部分應讀得慷慨激昂,最后的感慨抒懷應讀得灑脫曠達。)

      三、研讀課文,把握全詞內容

      1、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思考:上下兩闕各寫的什么內容?

      明確:上闋:描繪赤壁的景色。

      下闋:寫周瑜的豐功偉績和詞人的感慨。

      2、題為“赤壁懷古”,上闋中寫了哪些景觀?你認為哪幾句寫得好?好在何處?

      明確:

     、、大江、濁浪、亂石(形仰)、驚濤(聲俯)千堆雪(色);

     、凇y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詩人采用比喻、擬人、夸張等手法,用驚天地之筆,泣鬼神之墨,極盡描摹之能事!按睂懗錾窖赂呗柸朐频膭觿;“拍”寫出了江濤的力度,拍擊江岸,澎湃有聲;”卷”寫出了波濤力量之浩大,展示了一幅闊大的雪浪圖。

      3、為何用“風流人物”而不寫成“英雄人物”?

      明確:(在蘇軾的心中“風流人物”就是不同于“英雄人物”,究竟怎樣不同,我提醒等分析周瑜之后再看)“風流人物”是指武膽柔腸文韜武略剛柔相濟、文武雙全的杰出人物

      4、“周郎赤壁”還是“周瑜赤壁”?有什么特別意義嗎?

      明確:“郎”字,顯得特別年輕瀟灑。周瑜因為在赤壁指揮了赤壁大戰,才名垂千古的,是赤壁讓周瑜留名的。

      5、題為“赤壁懷古”,三國演義、赤壁之戰,里面的人物千千萬萬、英雄輩出,為什么蘇東坡單單懷周瑜呢?

      捕捉有關描寫周瑜的語句,分析周瑜形象(學生討論)

      明確:小喬初嫁了---------------年輕有為風流倜儻

      雄姿英發------------------威武英俊氣宇不凡

      羽扇綸巾------------------風度翩翩儒雅瀟灑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指揮若定,戰功卓著

      6、詞人這里“小喬初嫁了”有何深刻含義?

      明確:借周瑜娶小喬的事實,說明其指揮戰爭時,年紀很輕,才華橫溢;以美人襯托英雄,更襯托周瑜瀟灑的風姿;小喬之姐大喬系孫策之妻,故周瑜能取得孫權絕對的信任,這也是他能建功立業的一個重要條件。

      7、“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怎么理解?作者從幾個方面將周瑜與自己進行比較?

      明確:“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的句式應是“神游故國,應笑我多情”

      周瑜----蘇軾

      年齡:34歲47歲

      生活:幸福美滿屢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華發

      際遇:功成名就壯志未酬

      8、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積極還是消極?

      明確:蘇軾此時已經47歲了,他被貶到黃州,游覽赤壁美景,如畫江山,肯定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年華老大,功業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名垂青史,已經立下赫赫戰功。而自己還可能如周瑜那樣嗎?想到這,蒼涼、消沉之情是難免的。但是蘇軾畢竟是蘇軾,他并沒有真正消沉,他又特別想得開,蘇軾可能在想,如畫的江山,儒雅的英雄,多情的美人,還有流傳千古功業,即使周瑜這樣的風流人物不也是被“浪淘盡”了嗎?人生就如夢境一般,何于執著呢?不如意事十之,所以他特別灑脫,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開,才能出得來,因此,蘇軾才會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這就是蘇軾的生存智慧,這就是蘇軾的達觀豁達態度。

      四、拓展從這首詞中你得出怎樣的人生思考

      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心情,人生不如意事十有,當你遇到人生苦難時,抱怨無濟于事,傷感徒增煩惱,所以要學會自我解脫和心靈釋放。

      五、布置作業:

      蘇軾,我想對你說------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一区二区 | 中文亚洲无线码欧美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精品一区视频官网 | 婷婷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精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另类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