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語文《亡羊補牢》教案

    時間:2021-04-25 16:16:22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下冊語文《亡羊補牢》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下冊語文《亡羊補牢》教案(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下冊語文《亡羊補牢》教案(通用5篇)

      二年級下冊語文《亡羊補牢》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讀課文中的4個生字,一個多音字;會寫“窟窿”“叼”等字。

      2、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亡羊補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補牢”“勸告”等詞語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初步體會寓意。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一) 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說說我們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說說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

      (二) 揭題解題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題目是《亡羊補牢》。

      2、你知道每個字的意思了嗎?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導理解題意。

      二、初讀感知

      1、 自學課文:讀準字音,想想課文哪些句子寫“亡羊”,哪些句子寫“補牢”?

      2、 交流:課文講那個牧羊人丟了幾次羊?

      l 找出第一次發現丟羊和丟羊原因的句子。 板書:發現

      指導:讀準多音字“圈”,范寫“窿”提示第11筆,“叼”的最后一筆是什么?

      l 找出第二次發現又丟羊和丟羊原因的句子。 板書:發現

      再次書寫“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補牢”的句子。 板書:趕快 沒丟過

      4、講故事大意:用上“發現…… 發現……趕快沒丟過……”

      三、體會寓意

      (一)、抓“勸”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丟了羊,鄰居曾經怎樣勸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勸”和“說”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勸”指發現別人的問題,讓別人改正)

      3、練讀對話。如果說第一次丟羊是個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圖說話,看到牧羊人使勁地修補羊圈,這回街坊們在說什么?

      ( 如果…… 幸虧……)

      5、小結:牧羊人不聽勸告,繼續丟羊,聽了勸告,不再丟羊。可見,做錯了事聽聽別人的勸告,及時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勸”展開,理解寓意

      1、教師用白話講《戰國策》莊辛勸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補牢》的故事最早來源于古時候的一個“勸告”故事。戰國的時候,有個叫莊辛的大臣發現楚王整天不理朝政,東游西蕩的。莊辛很擔心,對楚王說: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楚國必將滅亡。楚王不聽,結果5個月以后,秦國兵打進來了,楚王嚇得沒了辦法,連忙請莊辛出主意,莊辛說了很多話,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2、理解“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的意思

      聽了故事,你說楚王丟羊了嗎?那么莊辛說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實指?——有了錯誤 “補牢”呢?——及時補救 未為遲也——還不算遲。

      楚王聽了莊辛的話,立即改正了錯誤,終于是使楚國免遭了這次災難。

      (三)、順“勸”回歸,學講故事

      1、一個小小故事的改變了楚王,改變了楚國的命運,可見這個故事多么有意義,你們愿意把它講下來嗎?

      2、你想把這個故事講給誰聽,為什么?(講給有缺點必須改正的人聽,講給自己聽,多想想自己的缺點,爭取改正。)

      四:作業

      1、 抄寫生字

      2、 講故事

      教學設想與反思:

      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學習寓言的一個目標之一就是通過對故事內容的學習懂得寓言所包含的寓意,從而給學生一些做人的啟示。因此,教學中必須考慮寓言的特點以及學習寓言的方法。由于寓言的題目往往是故事的主要內容,因此本課教學從解題入手梳理課文,從而避免了在內容上打轉,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習字、讀文,拓展運用,這是語文學習最重要的工作。寓意的理解對于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不能直白的告知。因此,本課教學,以“勸”為切入口,通過學生自身的學習,深切的感悟,將學習文本與追本溯源,學習語言與生活運用有機結合,從而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故事所告訴我們道理,并自覺地將它運用到生活中,最終根植于自己的心靈世界。

      35分鐘來來去匆匆,還應留出時間讓學生又動筆寫字的事件。

      二年級下冊語文《亡羊補牢》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能力目標:

      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亡羊補牢,以及這個成語的意思,會用從此造句。

      3、德育目標:

      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體會寓言所蘊含的道理,懂得做錯了事要及時糾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由生字窟窿的教學導入新課

      1、(課件及各種物件)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看,它們上面都有什么?

      2、出示生字詞窟窿,指導讀準字音:

      這兩個字都是穴字頭。注意:窿字在書寫時,這里的一小橫可不能忘記。

      3、導入:

      當出現了窟窿的時候,該怎么辦呢?今天,我們一起大家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亡羊補牢》

      二、 學習課文

      (課件:出現一個羊圈,上面有一個窟窿)話外音:現在,一個養羊人的羊圈上出現了一個窟窿,夜里,狼從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

      (板書:少了一只羊)養羊人是怎么做的?

      1、請同學們自己閱讀這個故事,注意讀準生字的字音,并劃出你不懂的地方。

      2、分節朗讀課文,檢查自學情況。

      3、學生質疑。(誰提出的問題最有思考性?)

      4、根據學生的問題,討論解疑:

      ⑴ 詞語(亡羊補牢暫時不考慮解釋)

      ⑵ 街坊(提示:指名一個學生問你家住在哪里?誰家和他住在同一條街上(或小區)?,街坊就是_____________。)

      ⑶ 后悔出示課文中的原句。理解:

      他后悔什么?為什么會后悔?

      回答后,給課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會對他說些什么?你是養羊人,聽了街坊們的勸告后,會怎么想?(如果像你一樣就好了,可惜這個養羊人__________)(板書:不聽勸)

      (課件:有個窟窿的羊圈前,養羊人與一個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對讀對話。

      ⑷ 誰知夜里,狼又從這個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課件演示)(板書:又少一只羊)

      現在,你有沒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書:后悔)

      不該不接受早知道,當初就____________________,不該不,兩個不說明他真的很后悔。

      羊連丟了兩只,你是養羊人,心里也會_____________,試試看,將養羊人心里的話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引讀)轉念一想,__________。

      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

      結果怎樣?__________。

      結合理解從此:

      此表示此時、此地,從此就是從____________開始。

      他怎么補的?補得怎么樣?(課件:羊圈修補得結結實實的)(板書:堵上窟窿;羊再也沒有丟失)再朗讀這段話,注意突出這些詞。

      ⑸ 結合板書理解亡羊補牢。

      5、齊讀課文。

      6、(課件:養羊人站在修補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著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結結實實的,羊兒一只也沒有少,養羊人此時會想些什么?

      三、 總結全文,揭示寓意

      1、指名給課文配音。

      2、齊讀全文。

      3、(課件:再次出現剛上課時出現的那些物件)剛剛上課的時候,老師給大家看了這些畫面,它們上面出現了窟窿,該怎么辦?

      如果,這些窟窿就像是我們同學身上的缺點,又該怎么辦呢?

      四、拓展練習

      技能訓練:

      小辯論:《我喜歡養羊人》或《我不喜歡養羊人》

      先提出自己的觀點(喜歡或不喜歡),并說清楚理由。

      二年級下冊語文《亡羊補牢》教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則寓言。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懂得做錯了事要即時糾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1、同學們喜歡聽寓言故事嗎?為什么?

      2、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則寓言。看老師寫課題:亡羊補牢

      3、指名讀,齊讀。

      二、理解題意。

      1、亡羊補牢是個成語,這個成語中有不理解的字嗎?

      2、指名解疑,并說說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話完整地說說亡羊補牢的意思。

      4、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為什么丟羊?為什么補羊圈?)

      5、再讀課題,從補牢這個詞你能猜出丟羊的原因嗎?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你的猜想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讀課文。注意:讀的時候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引導評議。

      3、養羊人一共丟了幾次羊,為什么丟?

      4、小結:可見讀書前我們的猜測是完全正確的,讀書就要這樣邊讀

      邊想,讀前要想,讀中也要想。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課文哪幾個小節講丟羊的?

      2、自由讀14節,思考:養羊人丟了一只羊,為什么還會丟第二只?

      3、同桌互議。

      4、集體交流:

      (一)羊圈破了個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讀,注意窿讀輕聲。

      (2)窟窿就是(洞)。怎樣記住這兩個字?指導學生書寫窟窿。

      (3)齊讀這句話。(第三句)

      (4)第三句講了丟羊的原因,那前兩句講了什么?引讀前兩句。

      (5)理清這小節三句話之間的聯系,試背。

      (6)指名背。(指導方法)

      (二)街坊勸告,他不聽。

      (1)街坊就是(鄰居),注意坊讀輕聲。

      (2)街坊是怎么勸的?指名讀,讀出勸告的語氣。

      (3)引導評議,齊讀。

      (4)可養羊人呢?指名讀,評議。(讀出他的無所謂,毫不在意)

      養羊人是這樣說的,你猜他心里會怎樣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養羊人卻漫不經心,不聽勸告。同桌分角色朗讀。

      (6)指名讀,評議。

      (7)老師說提示語,學生試背對話。

      5、讓我們來看看他不聽勸告的結果。

      (1)指名讀第4節,評議。

      (2)為什么要讀好兩個又字?聯系第一節,想一想。

      (3)齊讀第4節。

      (4)剛才我們學習的片段,如果用題目中的兩個字來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這個片段,注意:可適當增加一些內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動可通過語言、動作來表現。

      7、二次丟羊后,養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第5節,劃出有關句子。

      8、討論交流:

      (1)養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圖說話。

      (2)指名讀文中句子,評議。

      為什么要讀好趕快?能否去掉?(改正錯誤,不能拖延)。

      (3)養羊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引讀描寫他心理的句子。

      (4)指導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將這句話換一種說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轉念一想,現在修還不算晚,為什么?

      (7)他的想法對不對?從哪兒讀出?(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8)從此是什么意思?指導學生用從此造句。

      (9)理清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背誦第5節。

      五、體會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這個人在修補羊圈時,原來勸告過他的街坊剛巧路過,想想街坊又會怎么說?養羊人又會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臺演,并指導評價。

      3、如果這個人再不修羊圈,會出現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發生類似的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看法。同桌互議,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視,沙塵暴,環境污染)

      這些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亡羊補牢。

      六、總結全文。

      1、再讀課題,理解題意。(本義,引申義)

      2、所以,亡羊補牢后面往往跟著一句話未為遲也。自己讀讀,理解它的意思。

      3、總結學習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題意理解內容聯系實際,體會寓意。

      作業設計:

      1.背誦這則寓言。

      2.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你讀了這則寓言的感想。

      板書設計:

      想法

      已經丟

      后悔

      亡羊補牢

      做法

      不補

      趕快堵

      (未為遲也)

      結果

      又少

      再沒丟

      二年級下冊語文《亡羊補牢》教案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認識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本課重點詞語。

      (2)理解寓言的寓意。

      (3)能正確流利的讀課文。

      (4)通過網絡了解更多有關寓言的知識。

      (二)能力目標

      (1)繼續培養學生敢于提問,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同時培養學生運用網絡獲求知識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從寓意中得到教育。

      (2)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教學內容及重、難點

      (一)重、難點:

      (1)理解寓言包含的道理。

      (2)對“牢”、“亡”、“亡羊補牢”意思的理解。

      三、教學內容分析

      媒體選擇上,有如下目的

      (1)突破難點,解決問題。在學生解決字意時,利用課件出示“牢”字的字義演變并出“牢”的象形文字,使學生生動清晰的了解“牢”字古今意義的轉變。

      (2)出示名言,突出重點。學生揭示寓意時,用課件出示拉封丹名言,既明白又簡練地概括出寓言分身體(故事本身)和靈魂(道理)兩部分。通過名言進一步牢固掌握《亡羊補牢》的故事內容和寓意。

      (3)開闊視野,擴展課外。在學完本課內容后,學生又產生有關寓言知識的許多問題。于是我就把知識延伸課外,通過學生上網查找資料,獲求更多寓言方面的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的學習。

      將計算機多媒體融入語文課堂,以學說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地智能地學習,是當今語文教學的大趨勢。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引導質疑

      今天來了許多聽課的老師,他們不知道咱們三一班同學有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用心讀書,愿意思考,敢于提出問題。是嗎?今天,我們就把這一優點充分展示出來好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則小寓言(板書:亡羊補牢)誰能讀?誰再來試試?齊讀一下吧!“亡”是本課的生字,看來你們都認識了。看到這個題你有問題嗎?學生自由提問。看到題目你們就提出這么多問題,可真棒。能解決嗎?你們想怎么解決?好,舊請同學們用你們自己的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如果在讀書過程中又遇到了新的問題請你和平時一樣做個小記號,試著解決一下,如果實在解決不了,呆會兒提出來,大家共同研究。

      開始吧。

      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解決了哪些有價值的問題?(“牢)”牢“字字意也有變化。請看大屏。

      課件出示:“牢”字字義演變。突破難點使學生一目了然。

      (說到寓意)在這兒,老師有一句名言送給同學們

      課件出示出拉封丹名言使學生更清楚了解寓言分身體(故事本身)和靈魂(寓意)兩部分。對《亡羊補牢》的故事和寓意理解更加深刻。

      寓言的身體就是故事本身,誰能把寓言的身體再展示給大家,來讀讀課文?透過寓言的身體可以看到寓言的靈魂,誰能再說一說《亡羊補牢》這則寓言的靈魂是什么?

      你還解決了哪些有價值的問題?這么一個小故事,你們卻知道這么多,真了不起!其實,每一個問題的提出和每一個問題的解決對于我們來說都是一個收獲。你的問題越多,收獲也就越多。

      “寓言之家”有趣嗎?誰能說一說做完客,你有什么收獲嗎?你還有什么收獲?

      讀了這么一則小寓言,你們有了這么多問題,又有了這么多收獲。使老師想到一句話:有思才有疑,有疑才有得。我相信你們會在以后的學習中善問、會問,在問中獲求更多的知識。

      板書:29、亡羊補牢

      有思必有疑,有疑必有得

      流程圖:

      二年級下冊語文《亡羊補牢》教案5

      教學目標:

      1、理解亡羊補牢這個成語的意思。

      2、理解寓言內容,正確回答課后問題,懂得寓言的寓意。

      3、練習用從此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并能聯系學習、

      生活實際,發表感想。

      教學用具:

      錄象、幻燈圖片、自制教學幻燈片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說出掩耳盜鈴的意思。

      2、回憶學習掩耳盜鈴的方法。

      圖文結合

      理解內容

      反復朗讀

      悟出道理

      聯系分析

      加深理解

      二、講讀第二則寓言-----《亡羊補牢》(出示課題)

      1、釋題: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

      亡羊補牢---羊丟失后修理羊圈。

      2、分節讀文,質疑。

      糾正讀音:街坊

      坊讀輕聲

      窟窿

      窿讀輕聲

      質疑:

      3、看錄象,思考問題,理解大意。

      那個養羊人丟失第一只羊后,聽了街坊的勸告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結果怎樣?

      當養羊人第二次丟失羊后,他是怎樣想的?(用~~~~劃出)結果怎樣?

      4、細讀課文,歸納寓意。

      幻燈出示: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

      A:把這個反問句換成肯定句:

      羊已經丟了,修羊圈沒有用。

      B:問:修羊圈有沒有用?為什么?

      (修了羊圈就不會再丟羊了,有用而且一定要修。)

      C:比較句子: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

      羊已經丟了,修羊圈沒有用。

      (反問句語氣更強,突出了養羊人根本沒有想到后果,執迷不悟。指導朗讀,用毫不在意的語氣讀出。范讀,個別讀,齊讀。)

      D:討論如果你是養羊人,你會怎樣做?

      過渡:由于養羊人沒有你們正確的想法,所以就出現了又丟了一只羊的結果了。

      出示句子: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

      A理解填空:養羊人現在感到很---------,明白了應該------街坊的勸告。

      B比較句子:他很后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

      他很后悔,應該接受街坊的勸告。

      (前一句兩個不----不雙重否定,突出表明了養羊人知錯改錯的決心。)指導學生讀出后悔、知錯的語氣。個別讀,范讀,齊讀。

      C

      從哪些地方看出他真的后悔呢?用劃出有關的詞語。(趕快、結結實實可看出他的行動上改過了)指導讀出重音。

      D

      討論:養羊人現在才后悔,現在才動手修羊圈晚了嗎?

      5、朗讀全文,思考: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四人小組討論:個別答,然后老師小結。

      小結:這則寓言故事說明了一個人做錯了事,及時改正還不遲,改正得越快,錯誤造成得惡果就越小。現在我們通常用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比喻發生錯誤后及時糾正,補救還不算晚。

      三、指導復述課文,聯系生活實際談感想。

      四人小組討論,指名談談。

      四、堂上練習。

      1、指導造句:從此-------

      先讀書上得例句,理解詞語意思后,再試說句子。

      五、作業:

      1、熟讀本則寓言,試背。

      2、說出亡羊補牢成語的意思。

      板書設計:

      27亡羊補牢

    【二年級下冊語文《亡羊補牢》教案(通用5篇)】相關文章:

    二年級下冊語文《山寨》教案03-03

    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教案02-15

    二年級語文蘇教版下冊教案02-14

    語文下冊《望月》教案02-16

    小學二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教案02-15

    語文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教案02-28

    二年級語文下冊《學棋》教案02-22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5篇02-18

    二年級語文下冊《找春天》教案03-03

    語文蘇教版二年級下冊教案02-2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午夜福利视频 | 色色色导航一区二区三区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 | 亚洲国产天堂女人午夜看片 | 午夜福利短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