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教案設計

    時間:2021-06-19 12:33:04 教案 我要投稿

    《窗》蘇教版教案設計

      篇一:蘇教版《窗》教案

    《窗》蘇教版教案設計

      一、學習目標:

      1、知識和技能:學習小說精巧的構思和對比的寫法。

      2、過程和方法:借助聯想和想像,結合生活實際談體會。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人性的美與丑,努力做真善美的人。

      二、導入新課:

      每一間房屋都有窗戶,窗戶有什么作用呢?(生答:通風、采光、看風景??)

      同學們說的很好,不過我要補充一點,透過“窗”我們還能看到人的內心世界,不信就跟我一起走進泰格特寫的這篇小說吧。(幻燈片展示課題、作者。)

      三、教學過程:

      1、明確體裁、介紹作者:

      題目:窗

      作者:泰格特,澳大利亞人,小說家

      體裁:小說——小小說

      2、明確學習目標:

      研讀小說,要抓住小說的三要素:環境、情節、人物(可提問學生) 主要任務:探究人物的內心世界

      (幻燈片展示學習目標,學生齊讀)

      3、聽課文范讀,結合圖片展開聯想、想像,并捕捉信息,回答下列問題:(多媒體播放配樂朗讀,配文圖片)

      1)故事發生在病房。(學生齊答)

      明確后,深入探究:病房的環境具體是怎樣的? (可翻書參考1)

      2)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近窗病人和遠窗病人。他們的病情都很嚴重。(因為人物沒有名字,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的不同之處來概括)

      明確后,深入探究: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病情很嚴重?(可翻書參考2、3)

      3)一開始,兩人關系很好,他們經常談天,靠窗的病人還經常為同伴描述窗外的景色。

      明確后,深入探究:

      a、窗外有哪些景色?<請同學有感情地朗讀>(4)

      b、作者為什么要詳細寫窗外的迷人風光?

      提示:結合下文,從三要素景物、人物、情節之間的關系考慮。

      學生答出“引發遠窗病人的妒嫉心理,推進情節的發展”即可。

      后來,不靠窗的病人因為嫉妒,所以他在同伴生命垂危的時候見死不救。

      深入探究:他是不是一開始就有這種心理?他的心理產生了怎樣的變化?

      4、解析人物內心世界:

      承3、3)的探究題

      1)遠窗人的心理產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課文回答)

      明確:(津津有味)享受——(為什么他能看到我不能)妒忌、慚愧、克制——日夜困擾(徹夜難眠)——(他憑什么占據窗口的位置)嫉恨

      2)評價遠窗病人的思想行為

      明確:自私自利、冷酷無情、卑劣丑惡(板書)

      3)探究:同學們是不是一開始就痛恨這個人?那從什么地方開始的?為什么不是從產生妒忌心這里開始呢?

      設計:現在靠窗的同學看看外面有什么好看的好玩的。沒有靠窗的同學是什么心情呢?

      生答:羨慕、嫉妒

      繼續引導:那能不能說這些同學是卑劣的?

      生答:不能

      結論:有嫉妒心理是正常的,也是合乎常情的,絕大多數人在某種特殊的情況下都會產生私心、產生貪念,有嫉妒心理,但我們不會因此就說這是卑鄙的、無恥的,關鍵是要把握好尺度,不要讓嫉妒心惡性發作,要在私欲膨脹之前找到一個正當合理的途徑,趕走心中的魔鬼;或者把嫉妒心化為積極進取的動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愿望。

      延伸:現在假設你是遠窗病人,你會怎么做?

      參考:這個遠窗的病人可以直接向醫生提出換在靠窗的地方,或者自我安慰,告訴自己傾聽別人的描述也是一種享受等等。

      3)遠窗病人不擇手段達成自己的私心,可看到的卻是一堵光禿禿的墻,為什么兩個病人從窗子里看到的景色完全不一樣呢?(討論)

      明確:近窗病人對生活充滿了熱情,而且關愛他人,為了解除同伴的痛苦;心地善良、寬廣無私(板書)

      遠窗病人自私自利。

      4)作者用了什么手法來塑造這兩個人物形象?

      明確:對比,美與丑,善與惡(板書)

      5)現在同學們能不能分析一下為什么以“窗”為題?

      明確:小說的情節圍繞“窗”展開;喻指人的心靈。

      5、評析文章的結構特色:

      1)文章除了運用對比手法之外,還有一個亮點,大家認為在哪里? 明確:結尾,出人意料、耐人尋味、結構精巧

      2)(視課堂情況二選一)

      A、根據小說的內容、情節,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續寫故事情節。

      (可能是慚愧,悔恨;也可能是心安理得,至死不悟;也可能是晝夜不眠,導致病情惡化;也可能是思想轉變,好好養病,像靠窗的病人一樣,為后來的病人編造美麗的謊言。)

      B、比較下列結尾與原文結尾的優劣。

      a、外面的景色果然像病友描述的一樣美麗。他高興極了!

      b、他覺得外面的景色并不像病友描述的那樣漂亮。他有點失望。

      C、可是他什么也沒看到。

      6、小結:抒發感言

      心有多美,世界就有多美!

      真正的光明在我們的心里,該點燃的是我們的心燈。一個人心中沒有春天,他的眼中只能是一片荒漠!

      7、作業:

      1)課堂作業:你的同學有一個很漂亮的mp3,你很喜歡,也想有一個,可是父母不給你買,你又沒有足夠的錢自己買,這時你會怎么做?

      參考:

      A、拿自己的東西和同學換;

      B、等到明年拿到壓歲錢再買,那時可以買一個功能更多,樣式更好的;

      C、通過勤工儉學或者參加一些活動(作文比賽)獲得一些酬勞;

      D、和父母講mp3的好處,勸說父母給你買一個;

      E、又或者用點阿Q精神,安慰自己說用原來的隨身聽也不錯啊。

      2)拓展延伸:課外閱讀《最后一片藤葉》,結合本課,寫讀后感 病房里,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里看見窗外的一樹藤葉,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病情也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最后一片葉子掉下去的時候,我也要去了。”一位同樣身患重病的老畫家得知后,在一個凄風苦雨的夜晚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

      最后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而老畫家的生命卻走向了盡頭……

      板書設計:

      窗

      泰格特

      近窗病人:心地善良、寬廣無私、品德高尚

      揚善

      對比 一心向善 遠窗病人:冷酷無情、自私自利、卑劣丑惡貶惡

      篇二:蘇教版八年級下《窗》教學設計

      課題:《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小說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2、品味小說精煉、含蓄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1、梳理小說情節,體會作者精巧的構思

      2、體會小說所揭示的人性的美與丑,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樹立良好的人生態度

      重點難點

      重點

      解讀人物,體會小說所揭示的人性的美與丑

      難點

      體會小說精巧的`構思,理解對比手法的作用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法、問題研究法、點撥引導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檢查預習

      1、生字詞

      2、體裁

      3、復述故事,由此理清故事情節

      三、整體感知

      師:小說的情節發展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的,那么文章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

      學生默讀課文,要求:

      1、用筆將文章中你找到的依據勾畫下來,做好批注,

      2、先獨立思考,有了自己的見解認識后,再分組討論交流,達成共識,

      教師設計引導問題

      靠窗的病人:

      1、 靠窗的病人為同伴描述的窗外景色是真的嗎?他為什么這樣做?表現了他怎樣的品質?

      2、 他所描述的窗外景色有怎樣的特點?他自身的身體狀況又怎樣?為什么還這樣做?

      不靠窗的病人:

      不靠窗的病人有什么想法?他是一開始就有這樣的想法嗎?你從中看出些什么?

      師作小結。

      四、合作探究

      揭開構思之“窗”

      探討:文題

      五、揣摩運用

      1、加一加

      暢想一下,當不靠窗的病人看到一堵光禿禿的墻以后,他會怎么想,怎么做?請用生動的語言描寫他的動作神態和心理并將自己寫的與課文的結局作比較,哪個更好?

      2、開啟愛心之窗

      給不靠窗的病人寫一句或一段話句

      六、布置作業

      發揮想象,續編故事

      創造情景,假如一個新的病人進了這間房間,這“窗”下又將會發生什么故事呢?請同學們將續編的故事寫出來,盡可能做到合理,有創意。

      板書設計:

      篇三:第20課《窗》教案(蘇教版八下)

      蘇教版《窗》教案

      1、<<窗>>是一篇自讀課文,把它作為課外閱讀來處理。

      2、教給學生分析小說的方法,讓其去實踐。

      3、需注意的是:學生的自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的自學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自讀小說的能力;

      2、領悟小說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領悟人生哲理

      教學難點:學會分析小說

      教學用具:題簽

      教學方法:指導閱讀

      學習方法:模仿-實踐 質疑-探討

      授課類型:自讀課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2分鐘)

      同學們,我們平常觀察生活的媒介多有好多種,通過我們的眼睛,通過廣播 電視、新聞報紙------當然,通過那一扇扇明亮的窗戶我們也可以認識到生活百 態。本節課就我們通過澳大利亞作家泰格特的名作<<窗>> 來觀賞一下資本 主義 社會的風景。(1分鐘)

      板書課題:窗 (0.5分鐘)

      二、明確教學目標

      關于這篇課文,本節課要求同學們掌握一個問題--通過泰格特的這扇窗, 你觀察到了什么?你感悟到了什么?

      接下來,請同學們把語文書翻到159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窗>>。0.5分鐘

      三、指導學習(約10分鐘)

      1、指名朗讀。(5分鐘)

      2、提出問題:從這扇窗里你觀察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作答。(1分鐘)

      3、明確體裁

      問:通過對文章內容的了解,你能確定文章的體裁嗎?答:小說。1分鐘)

      4、指導分析小說的途徑

      問:小說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板書:三要素

      問:三要素的核心是什么? 答:人物形象。

      師: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環境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既然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的,顯然 小說的主題思想是通過對主人公的刻畫來展現的。(1分鐘)

      問:通過剛才對文章內容的粗略了解,你能斷定誰是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嗎?

      答:另一個病人。

      師:好,現在就請同學們細讀課文分析另一位病人是怎樣一個人?作者是怎樣刻畫這個人物形象的呢?

      四、學生自學 (15分鐘)

      1、研讀課文,分析人物形象。思考:(5分鐘)

      ①者用什么方法刻畫了另一位病人的形象?他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②獨立閱讀思考,用鉛筆圈畫,可以在書的空白處標注。

      2、檢驗效果(3分鐘)

      ⑴、交流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心理描寫 ②、故事情節推動人物性格的發展。

      ⑵、人物形象 通過分析一個病態的畸形的扭曲的人物形象展現在我們面前。

      3、挖掘主題(1分鐘)小說為我們展示了一個什么主題呢?你有什么感悟?

      4、分析小說中環境的作用。(3分鐘)

      ⑴、開頭自然環境的描寫;交代特定的環境。

      ⑵、病人講述的公園景象的作用。

      ①、虛景。病人憧憬病房外的美好生活。

      ②、借以打發時間,同時安慰對方病友;更能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五、總結經驗(5分鐘)

      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明確了把握一篇小說的主題要從分析人物形象入手。通 過這篇小小說,再結合我們以往學過的小小說談談小小說的特點。

      學生思考后作答。

      ⑴篇幅短小;

      ⑵以小見大;

      ⑶構思巧妙。表現:

      ①以病人作為主人公;

      ②結尾寓意深刻。

      六、鞏固練習(10分鐘)

      閱讀短文<<共同的秘密>>,領悟思想內涵。

      七、布置作業 (1分鐘)

      以<<生日>>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小小說

    【《窗》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窗教案設計10-30

    窗精選教案設計精選10-31

    課文《窗》的教案設計05-17

    課文《窗》的教案設計08-25

    關于窗的教案設計11-28

    關于《窗》的教案設計08-09

    窗教案設計參考11-17

    《窗》教案設計(精選15篇)04-24

    《窗》教案設計(精選16篇)04-1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人在线观看影院 | 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 三级视频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日本一区国产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亚洲午夜人成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