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復工復產匯報(通用6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匯報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匯報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陳述,如果有PPT的話則更加正式,怎么樣才能完成優秀的匯報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疫情期間復工復產匯報(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疫情期間復工復產匯報1
一、復工復市情況
1.限上批零餐企業復工復市情況:全市限上批零餐企業(個體戶)79家(含已經注銷仍然在庫的零售企業2家、因礦山開采證件到期停業的批發企業1家、停業注銷餐飲商戶1戶),實際在疫情前正常經營企業(商戶)75家,截至9月29日,25家限上批發企業中,除貴州黔誠泰礦產品貿易有限公司自3月份以來因上游企業礦山開采證件到期停業至今外,其余24家全部復工,復工率100%;35家限上零售企業中,除信宜佳超市、清鎮市俊發食品經營部2家在4月份前已注銷停止營業外,其余33家(含保供企業9家)全部復工,復工率100%;19家限上餐飲業中,除家宴酒樓因自身原因4月份停業注銷外,其余18家疫情前正常營業的餐飲企業(商戶)中,已復工7家(含保供企業1家),復市率38.9%,我市限上餐飲企業均為大個體,因疫情防控要求未能開放堂食,故復工率較低。
2.服務業企業復工復市情況:全市40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截至9月29日已經復工復市35家(9家企業臨時靜態管理期間保持運行),余5家未開業(其中貴陽清鎮市星軼影院有限公司、清鎮市森城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貴州工商職業學院按照目前疫情防控要求不允許開放,需根據疫情防控形勢通知可營業后再行復工;清鎮市清遠駕駛職業培訓學校有限公司、貴州融信致遠房地產顧問有限公司因部分員工仍在中高風險地區,到崗率低,故企業決定國慶節后開業,以上企業均不存在需要協調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復工復市率達到87.5%。
二、采取措施
1.管好員工。按照疫情防控有關要求,加強商場、超市、外賣快遞等約1700名員工健康狀況監測,要求所有員工必須每日落實“1次抗原、1次核酸”檢測,上崗時規范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并做好個人防護。
2.管好重點場所。我局統一設計場所碼,要求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增設掃碼點,避免顧客掃碼聚集;要求商場、超市安排專人每日消殺,嚴格落實“一掃三查”(掃場所碼、查健康碼、查行程卡、查核酸陰性證明)、測溫、戴口罩、1米線、限流等防控措施,控制人員密度,確保不扎堆、不聚集。加強廣播宣傳,提升顧客自我防護意識。
3.強化安全生產督促檢查。疫情期間,我局加強對正常營業商貿企業進行安全生產及疫情防控檢查,重點對商業綜合體、大型超市及加油站進行日巡查,及時對發現的疫情防控漏洞及安全生產隱患進行提醒、打招呼和督促整改,共查出問題27條,已現場督促整改27條。
4.強化企業走訪服務。通過實地走訪、電話、微信等形式,及時了解限上、規上企業復工復市存在的困難問題并幫助協調化解,確保企業按自身經營計劃復工復市。由局班子領導帶隊開展走訪活動,了解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幫助企業協調化解復市后遇到的困難問題,確保企業能復工復市、復市能穩市。
三、存在問題
1.餐飲業受新冠疫情影響嚴重,雖然我市已經解除靜態管理,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目前餐飲業仍不允許堂食,因此,限上餐飲企業復市率較低。
2.批發企業雖然已經全部復工復市,但跨省市區域流動仍然受限,因此,建材、礦產品、工程機械等商品不能自由跨區域流通,即便企業復市也難以接到訂單;汽車批發企業主要是向其他地州的二、三級經銷商提供車輛,也沒有訂單。
3.零售業雖然全部復工復市,但因商場影院、兒童游樂設施、餐飲堂食未開放,線下不能開展大型促銷和宣傳等原因,導致線下不能引流和拉動消費,9月單月限上零售額預計同比下降86.5%。比如吾悅廣場、杉杉奧特萊斯廣場現日均客流量僅為疫情前日均客流量的20%-30%。
4.疫情期間長時間停業,居民收入下滑,后期消費信心恢復仍需較長時間。
四、下步工作措施
1.繼續加強企業運行監測及服務,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問題。
2.繼續做好企業復工復市的幫扶指導工作,主動上門、分類指導、分區施策、精準服務,對聯系的企業開展對點幫扶,指導企業有序復工復市。
3.繼續加強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檢查,督促企業履行好主體責任,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商貿流通領域安全穩定。
4.限上餐飲企業可復工但是不能提供堂食服務,建議開展網上消費促進活動,力盡所能收窄我市限上餐飲指標下滑幅度。
疫情期間復工復產匯報2
一、基本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縣政府關于疫情防控部署,結合我鎮工作實際,我鎮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的坡心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8個工作組,合力做好我鎮疫情防控工作。20xx年2月,領導小組召開小組會議,部署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工作,由各村委會再次對未外出務工人員進行排查,任務分工,責任到人。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氛圍。我鎮通過宣傳車、懸掛橫幅及利用互聯網+、微信等新媒體轉發防控知識的基礎上,轉發復工復產相關信息及與縣就業局對接,轉發省內外企業務工需求等多種宣傳方式進行全覆蓋宣傳,提高群眾的自我防護意識,引導群眾養成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習慣,及時掌握就業信息。
(三)繼續排查,摸清未復工人員底數。在疫情防控統計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前期排查的基礎上,我鎮再次針對為復工人員進行排查,了解其工作地點、工種、為復工原因等,并進行分類統計,為下一步復工打下堅實基礎。截止目前,我鎮春節返鄉務工人員共2746人,其中貧困戶務工人員551人,已復工人員414人(貧困人口43人),未返崗務工人員2332人(貧困人口508人)。
(四)熱情服務,做好復工復產服務工作。一是鎮政府、鎮衛生院、各村(居)委會對準備外出務工人員開具健康證明,幫助其注冊海南健康一碼通,申請健康碼,確保復工人員順利外出務工。二是對外省返回我鎮務工的139名人員,要求務工企業做好復工人員自我隔離健康監測,鎮派出所和鎮衛生院每天到各企業單位為復工人員檢測體溫,建立健康檔案,嚴防輸入性病毒傳播。三是聯系轄區內企業單位,了解其生產經營情況、工人復工、用工缺口等情況,對暫時用工困難的企業,發動農戶到其企業務工。四是對接縣就業局,及時掌握各企業用工需求,組織發動鎮內包工頭,組建工程隊,點對點引導農戶外出務工。
二、存在的問題:
(一)外省部分市縣疫情防控形式還比較嚴峻,企業尚未復產,因此導致部分務工人員還未返崗復工。
(二)部分在省外務工的人員視疫情發展情況在觀望,再決定返崗時間及是否再次外出務工。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繼續加強宣傳力度,宣傳疫情防控、就業獎補等政策,發布就業崗位信息,解除他們恐慌心理,早日返崗復工。
(二)積極與縣就業局、企業對接,按崗位需求,點對點發動農戶直接到企業務工。
(三)發動未返崗人員積極參加各種技能培訓,提高農戶技術能力,擴大務工渠道。
疫情期間復工復產匯報3
一、認真安排部署,強化組織領導。
為切實做好兩會期間和春節后復工復產安全生產工作,我鎮召開全鎮安全生產和復工復產工作會議,結合我鎮實際,鎮主要領導對兩會期間和春節后復工復產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一是明確我鎮安全生產工作要求和任務,做好安全生產例會、安全檢查、交通勸導、農村集體餐飲安全檢查等工作;同時,做好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臺賬,消除安全隱患。二是在組織鎮村干部深入學習宣傳安全生產重要論述,提高思想認識。
建立健全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中心的安全生產工作制度,層層簽訂安全生產工作責任書,明確各村和各部門工作職責,與各村、各單位、各企業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明確安全生產責任人,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狠抓企業主體責任制的落實工作。
二、突出重點,落實安全防范工作。
春節前后及兩會期間,我鎮分別組織開展了安全生產大檢查,深入查找和整改事故隱患,切實做好了各項安全防范工作,杜絕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由鎮應急辦牽頭,聯合鎮派出所、環保辦、住建辦等部門對轄區內各單位、重點風險點位及企業進行了安全生產工作開展情況檢查,共出動各類安全督導檢查工作組6次,檢查生產經營單位14家,檢查重大風險點位3個,發現問題隱患4處,整改問題隱患4項,落實整改措施4條,發出各類文書14份。同時,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對正在進行建筑施工的場所和單位進行了安全檢查,重點對鎮集鎮污水管網建設工程施工打圍現場進行了安全督導,督促施工方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并對節后施工安全進行了強調要求。
三、強化安全意識,長抓安全工作不松懈。
“緊繃”安全這根弦,提升安全意識:一是加強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強化道路安全意識。積極配合派出所、交警等部門,做好道路交通安全檢查。協同鎮派出所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檢查,道路重要路段設立勸導站,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檢查和勸導,對存在的不良行為加強勸導和教育,確保道路交通安全。二是加強重點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對重點人員密集場所及居民集中點進行了防火、用電安全宣傳。
四、嚴格落實值班制度,確保信息渠道的暢通。
為進一步做好兩會期間及節后復工復產安全生產工作,我鎮嚴格執行應急值班制度,各村社落實值班值守人員,各安全生產責任單位也認真做了詳細安排,工作中堅持了領導帶班、晝夜專人值班制度。全鎮工作人員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做到不斷崗、不脫崗,認真落實信息上報制度和緊急情況報告制度,確保了安全生產工作信息渠道的暢通,有力保障了全鎮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
通過全鎮的共同努力,在兩會及春節后復工復產期間,我鎮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確保了兩會期間的安全與穩定,節后復工復產也有條不紊的開展。今后,我們將繼續按照上級指示,進一步抓緊抓好安全生產工作,有力促進和保障我鎮的全面發展。
疫情期間復工復產匯報4
一、督促企業落實防疫主體責任
鎮(辦)、開發區成立復工復產專班組,對企業和沿街商鋪進行分類指導,實行管理全覆蓋,督促復工復產企業嚴格按照“五控”要求,制定復工復產方案、落實員工排查管理、落實內部防控管理措施、備齊防控設施物資、安全生產措施到位,認真落實疫情防控、健康管理、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督促沿街商鋪和社區、村居商超便利店進行無接觸柜式服務,實行包保責任制,開展網格化管理和全區域巡查,對不符合防控條件的立即閉店整改。
二、有序組織企業復工復產
針對春假期間未停業保障群眾生活必需品的36家超市和2家菜市場繼續加強防疫督查,做到防疫標準不變,防疫措施不減弱,實行一天一督查;對于社區和村居商超便利店,實行柜式服務,目前已經全部復工復產;對于沿街小商鋪,復工率已達到50%。
對于商貿企業,以鎮(街道)、開發區為單位,按照省市區關于復工復產工作部署,落實復工復產屬地責任,按照誰管理、誰負責的要求,復工復產審核備案由企業所在鎮(街道)和開發區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從防控機制、物資、員工排查、應急預案、內部管理、宣傳教育等方面給予審核,要求復工復產企業要做到“五有”,即有疫防人員、有疫情檢測點、有檢測隔離點、有必備的醫護用品、有嚴格的檢測。按照能復盡復原則,目前正在有序組織復工復產,其中限上商貿企業10家已復工復產4家,另外6家,一家餐飲企業和一家商貿企業已停工近一年,2022年底已報退出;三家在東湖商貿城,業務涉及五金建材批發零售,由于東湖商貿城外來人員較多,對于復工復產我區比較謹慎,在嚴格審核其復工材料基礎上,督促其盡快復工;一家為電商企業,由于原材料供應不上,不具備復工條件。在49家限上商貿大個體中,22家零售單位已有20家復工復產,2家在東湖商貿城,準備近期開業;另外27家屬于外餐飲單位,基本位于城鄉結合部,多為鄉村土菜館,不具備配送餐服務,根據目前防疫形式,暫不具備復工條件。
結合疫情發展情況,在從嚴控制風險的基礎上,幫助企業落實復工復產。目前廣場復工前期工作基本到位,區商務局已到現場核查,提出整改意見,近期即將復工。
區20xx、2022年度發生外貿實績企業13家,2022年度發生實績企業10家。目前,13家企業復工11家,復工率85%;10家企業復工8家,復工率80%。正在準備復工申請材料,計劃近期復工。
三、加強復工復產保障
建立企業復工復產統籌協調機制,在核查企業復工復產防疫工作的同時,及時宣傳新冠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相關政策,排查在復工復產中企業存在的問題。幫助企業解決防護物資,區商務局先后為商貿企業提供防護服80套,消毒液30公斤,同時各鎮(辦)為轄區內重點商貿企業解決防疫物資緊缺問題,保障企業正常復工運行,與相關單位對接幫助其解決用工需求。
四、下一步打算
(一)落實部門責任,加大企業復工力度,做到防控復工兩不誤,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強化責任擔當,主動對接企業,實行跟蹤服務,做好各項復工協調工作。
(二)加強防疫管控,對復工企業嚴格員工健康管理,嚴守安全生產底線,嚴查防控物資和防控措施落實,認真落實防控日報告和零報告。
(三)強化開工服務,對已開工企業開展開工專訪,排查存在困難和問題,及時與相關部門對接,幫助解決防疫用工各方面服務,科學有序做好復工復產工作。
疫情期間復工復產匯報5
一、企業復工復產的工作思路是:
天門鎮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按照上級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要求按照“重點工業企業,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建設優先,示范企業優先,其它行業領域次之”的思路。選取復工條件、防控物資、應急條件準備充分的企業作為示范,重點保障、重點服務,在安全穩妥、制度保障的前提下率先復工復產,通過演練和檢驗,進一步發現問題、完善預案,健全機制,來指導和推動其它鎮域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二、企業復工復產具體做法是:
(一)成立疫情防控組織及指揮體系及溝通渠道
(二)摸清企業人員構成及分布情況
要求企業摸清員工基本信息,并及時向鎮安監、衛健部門進行反饋。對重點關注地區的員工,首先采取電話聯系,勸其暫緩來銅,已來銅的由企業或相關單位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集中隔離14天。
(三)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天門鎮經發辦、衛健辦要求復工企業按照復“三個基本”要求,做到“四個準備”、“五個到位”。
“三個基本”既:(1、復工企業承擔疫情防控主體責任。2、復工復業企業防控措施實行一企一策的要求。3、復工復業企業必須提供申請報告、防控方案、防控承諾書的要求)。
“四個準備”既:1、考慮到疫情特殊時期,相關培訓工作無法開展,要求企業建立內部微信群,準備好企業有關防疫知識、宣傳片、宣傳視頻等宣傳材料,大力開展宣傳。2、準備好疫情防控物資:統計儲備的`各類防疫用品(包括口罩,防護服、防護眼鏡,75%酒精(脫脂棉)或84消毒液,消毒洗手液、橡膠手套、肥皂、溫度計,紅外測溫儀、應急藥品。3、準備好應急預案: 制定發生員工發燒、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難癥狀的應急處置措施、隔離措施和應急交通送醫治療路線、定點醫院聯系方式等預案。4、準備好場所消毒,之后每三天一次。重點區域(更衣室、辦公室、生活垃圾堆放點及吸煙點)安排專人每天早晚各消毒一次。中央空調按照技術書采取進風消毒過濾。
“五個到位”既:1、企業自身防控組織組建到位:企業要切實履行防疫工作的主體責任,成立以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的疫情防控領導工作小組,形成應急處置、信息報送、安全防范等工作機制。
2、企業防控工作方案制定到位:企業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控工作方案,要突出組織機構、職責分工、疫情防控措施、疫情防控物資儲備等。
3、職工信息摸排到位:要職工信息告知,全面排查企業職工流向。采用手機微信群、短信提示、張貼告示、單位廣播站等多種形式,向職工發布防控相關信息,確保做到廣而告之。
4、公共場所消殺到位:企業要對內部場所設施進行全面消殺和防護,尤其是廠區、門廳、樓道、電梯、會議室、車間、衛生間,生產設施、營業場所、職工食堂、員工宿舍等進行一次全面消殺防疫,并建立消毒臺賬,確保符合疫情防控安全條件。
5、隔離設施安排到位:對外來務工人員,必須設置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如沒有條件設置的,不得接收疫情高發地區的返崗務工人員。
疫情期間復工復產匯報6
一、西湖區商業復工情況現狀
西湖區的特點是三產占據80%,主要發展現代服務產業。截至3月17日,全區“四上”企業復工882家,復工率完成96.8%,高于同日全市平均復工率1.8個百分點,其中批發業復工147家,復工率100%;零售業復工308家,復工率99.7%;服務業復工150家,復工率95.7%;餐飲業復工91家,復工率67.9%。非“四上”企業復工13505家;沿街店面復工6998家,復工率87.17%;77棟樓宇復工75棟,復工率97.4%,其中10棟億元樓宇、11棟總部樓宇全部復工。
(一)推動商業盡快復工所做工作
1.幫扶物資。截至3月16日,全區共籌備防控物資口罩153.54萬個,其中105.26萬個專項用于企業復產復工。
2.落實政策。認真貫徹落實省20條、市25條應對疫情穩定經濟措施,制定印發《西湖區關于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增長18條政策措施》,主要舉措有:一是減免租金、稅費。制定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區政府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增長免租金政策的通知》,為轄區內國有資產承租企業減免租金。截止3月15日,我區經營性國有資產已收到58戶租戶提出減免申請,減免金額共計41.7萬元。截止目前共為370余戶減免各項稅費2600余萬元,其中為142戶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800余萬元。二是惠及保險。聯系太平洋保險公司南昌分公司,為轄區重點企業及重大項目承建企業購買疫情防控綜合保險,通過政府出資的方式為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注入“定心丸”,惠及企業885家。三是穩崗就業。積極與貸款銀行溝通,針對疫情期間的還款困難者給予貼息支持,2019年共發放貸款8110萬元,政府需負擔貼息資金433萬元。舉辦“春風行動”網絡招聘會,招聘會上線67家企業,招聘崗位599個,招聘平臺參與人數人次5.94萬人次。對生產經營面臨困難且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按上一年度實際繳納的失業保險金的50%予以返還。為天虹集團網上招聘的47名員工進行上門體檢,解決新員工因沒有《體檢合格證》無法正式上崗的問題。四是扶持夜間經濟。根據市商務局《2019年南昌市進一步促進夜間經濟發展資金使用管理細則》,區商務局草擬了《西湖區支持夜間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細則》,已經區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為緩解我區夜市經濟疫情期間發展壓力,對全市范圍內第一家開街的繩金塔美食街夜市的50萬元扶持資金已撥付至建設運營方。
3.舉辦活動。一是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舉辦西湖區網絡直播推介會暨“夢想小街”專題招商會,并在百度APP、好看視頻兩大互聯網平臺上進行直播。40余家企業及協會在線觀看,吸引了逾106萬網友“圍觀”。二是為推動商貿業復工復產、促進商業消費,舉辦為期一個月的20xx西湖區第二屆夢想小街電商消費節暨“贛品網上行”促銷活動,引導“店商”與“電商”融合,進一步推動西湖商貿轉型升級,實現數字化運營和非接觸性交易,精準務實幫扶西湖商貿企業走出發展困境。全區大中小型商貿類企業約300家集中上線,以滿百送好禮、限時折扣、優惠組合購等形式開展線上營銷活動,預計銷售額超億元。三是為助推轄區各經濟實體應對疫情沖擊帶來的壓力與困難,舉辦西湖區“政銀企”對接會,促進金融銀行與企業商戶攜手合作,對接會現場,5家銀行機構分別與6家企業成功簽約,現場簽約金額37.53億元,其中達成意向金額17.53億元,票據融資金額20億元。四是為解決疫情期間,實體商家線下銷售困難,產品庫存積壓嚴重的問題,西湖區“夢想小街”電商產業園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開展了實體轉型線上培訓20余場,約20萬人次觀看學習。目前已指導百盛、王府井、洪城大市場內200余家線下商戶(企業)通過快手、抖音、有贊等“內容電商+直播電商”的方式打通線上銷售渠道。據不完全統計,部分商戶線上銷售額能達到去年同期線下銷售額的50%以上。
(二)5個行業復工情況
我區5個行業營利性場所共4402家,已復工3473家,復工率78.9%。其中:餐飲店2369家,已復工1701家,復工率71.8%;水果店214家,已復工187家,復工率87.4%;理發店374家,已復工328家,復工率87.7%%;小百貨店1413家,已復工1257家,復工率89.0%;健身房32家,已復工0家,復工率0%。
已開業3473家營利性場所中,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982家,占比28.3%。
(三)5個行業經營狀況
餐飲行業中的中小型餐飲店,雖放開堂食,但人流量較少,只有部分外賣;水果行業通過線上點單,線下經營相結合的方式,經營比較穩定;小百貨因涉及民生,經營狀況比較穩定;理發店因需近距離接觸消費者,通過預約理發等方式,較好的控制了人流量,消費狀況比較穩定。
二、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未復工的原因
1.疫情原因,消費不振,租金壓力大,打算轉行或者關停;
2.人流量少,但日常支出費用壓力比較大,復工意愿不強;
3.因疫情等原因,部分行業人員在外地無法返回;
4.部分商家想等完全放開后再回來。
5.健身房屬于暫緩復工類,洪新冠指市發[20xx]9號文于3月18日下發,明確健身房可以開始復工,各企業正按照文件陸續備案中。
(二)已復工但經營困難的原因
1.餐飲店客流減少,招工難;
2.水果店客流減少,成本上漲;
3.理發店營業成本上漲,私人房租未減免;
4.小百貨開放式小區多個路口封閉、導致客流減少;
三、下步工作建議
1.出臺更多針對小微企業幫扶的政策,如房租水電減免、減稅降費、幫助小微企業融資等措施。
2.金融機構要在融資問題上向營利性場所企業或個體開綠燈,適當放寬政策限制,允許金融機構多元化支持。
3.上級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類專項資金及時撥付,幫助企業發展。
4.為提振市場信心,建議盡快出臺具體舉措促進商業消費。倡議公職人員帶頭消費,提振市場信心。
【疫情期間復工復產匯報】相關文章:
疫情期間復工復產工作匯報材料(精選9篇)12-05
疫情復工復產方案12-02
疫情期間復工復產保障方案(精選12篇)07-29
疫情期間復產復工方案(通用7篇)11-30
銀行疫情期間復工復產工作方案12-03
疫情期間復工復產簡報(通用5篇)12-05
疫情復工復產工作匯報(精選8篇)12-05
疫情復產復工工作匯報(精選21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