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2-09-24 02:36:13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博學原文及翻譯

      《博學》告訴我們君子在窮困潦倒時能固守節操,堅持秉承一貫的仁義而不退縮;小人則貪生怕死、無所不為而傷害仁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博學原文及翻譯,希望對你有幫助。

      【原文】

      博學之①,審問之②,慎思之③,明辨之④,篤行之⑤。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⑥;有弗問③,問之弗知⑦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⑧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注釋】

      ①博學,多方面地學。博,寬廣。之,指學的對象。②審問,詳細地問。之,指問的對象。③慎思,慎重地考慮。之,指思的對象。④明辨,明確的分辨。之,指辨的對象。⑤篤行,踏踏實實的實行。之,指行的對象。⑥大意是:除非不學,學了就一定要學會,學不會,不能休!坝懈W”,按字面講是“有不學的時候”或“有不學的東西”,實際應了解為“不學則已”。措,擱置,終止。以下四句仿效此句。 ⑦知,懂。⑧弗得,指不得結果。

      【文學常識】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吨杏埂吩恰抖Y記》中的一篇。作者為孔子后裔子思,后經秦代學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學人提到突出地位上來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并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后,《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惡的人的本性。從人性來講,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實質上用現代文字表述就是“臨界點”,這就是難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參考譯文】

      要廣博地學習,詳細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別,切實地力行。不學則已,既然要學,不學到通達曉暢絕不終止;不去求教則已,既然求教,不到徹底明白絕不終止;不去思考則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絕不終止;不去辨別則已,既然辨別了,不到分辨明白絕不終止;不去做則已,既然做了,不確實做到圓滿絕不終止。

    【博學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南史》的原文內容及原文翻譯01-03

    《明史》原文及翻譯08-22

    《天道》原文及翻譯09-20

    關雎原文及翻譯07-21

    原文翻譯及賞析07-09

    水調歌頭原文與翻譯07-22

    《飲酒》原文及翻譯08-17

    《海棠》的原文及翻譯09-30

    《江南》原文及翻譯11-02

    杞人憂天原文翻譯11-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欧美精品第1页 | 亚洲人网站77777 | 午夜免费啪在线观看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黑人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 日本无卡码高清免费观看 | 茄子国产成版人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