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瑞文網!

    區衛生計生工作計劃

    時間:2018-08-25 13:58:29 工作計劃 我要投稿

    區衛生計生工作計劃范文

      一、主要工作目標

    區衛生計生工作計劃范文

      20XX年,全區衛生計生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標是:市第九醫院二期一階段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增核定床位400張;新增2家上規模、高層次的民營醫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綜合達標率達到90%以上;新型契約式家庭醫生制服務實現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50%;城鄉居民規范化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80%;高血壓管理率、規范管理率、控制率分別達到40%、60%、45%,糖尿病管理率、規范管理率、控制率分別達到35%、60%、40%;60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達到65%以上;新培育2個以上在區內有一定影響力的基層特色專科;建成3個以上中醫特色服務站;深化生育登記服務與母子健康手冊融合發展省級試點,實行多點登記和生育登記服務電子化;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控制在4‰和5‰以下,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9.5/10萬以下(包括流動人口);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率100%,精神疾病患者管治規范、有效,公共場所監督覆蓋率、住宿場所、游泳場所量化分級率、醫療機構衛生監督信譽公示率均達100%,無重大醫療事故、重大傳染性疾病疫情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

      二、主要工作任務

      (一)以醫改先行先試為契機,推進醫改向縱深發展

      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衛生與健康大會和《**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先行先試實施方案》精神,調整區醫改領導小組,按照確定的先行先試重點推進項目清單加快我區新一輪醫改和“健康**”建設,著力在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公立醫院改革、多元辦醫格局、綜合監管、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等方面取得突破,進一步強化醫療服務公益性,優化衛生資源配置,完善區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二)深入推進“雙下沉、兩提升”工作,完善分級診療體系

      結合市第九醫院辦院理念和發展定位,確定與市第一醫院第二階段合作協議,力推市第一醫院部分省、市級重點學科和區域專病中心與市第九醫院共建,重點培育和發展醫院重點學科,拓展同質化管理領域,提升市第九醫院學科發展水平和社會影響力。加快醫療資源梯度下沉格局形成,進一步促進市第九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的縱向資源流動,通過開設聯合門診、聯合病房、專科幫扶、醫師多點執業等形式,發揮市第九醫院在醫療服務供給和分級診療中的樞紐作用,筑實市第九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之間長期穩定的統籌協調與分工合作機制。穩步推進慢性病團隊分級診療模式,落實慢性病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鼓勵有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開設慢性病、康復、老年病等住院功能,提升基層慢性病管理承接能力。推動區域兒科分級診療工作,逐步實現兒科服務均衡化。

      (三)加強臨床能力建設,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加強與**、**等地密切合作,加強新一輪區級重點學科建設,積極培育建設市、縣區級龍頭學科,開展第二批基層特色專科評選活動,從經費投入、業務追蹤、效果評估等方面提高全區醫學學科建設水平。實施社區衛生服務提升工程和中心鎮衛生院醫療服務能力提升項目,至少有1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申報“**省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新標準開展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強化社區衛生服務站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推進“基層中醫化,中醫基層化”。抓好科技創新團隊和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實施,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實施衛生適宜技術推廣與應用。

      (四)拓展契約服務內涵,強化家庭醫生首診職責

      提高家庭醫生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和個性化健康管理等服務質量,推出兒童、孕產婦、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特需型增值服務包,為簽約居民提供精準化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充分利用市級綜合性醫院給予的專家號、預約掛號、預留床位、優先大型儀器設備檢查等資源,吸引簽約居民基層首診,落實雙向轉診。探索簽約服務費多渠道籌資機制,推行街道(鎮)為特殊群體、服務型企業為服務對象付費的'籌資渠道。深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衛生院)、市第九醫院、市級綜合性醫院組成的“1+1+1”組合簽約服務模式,促進綜合性醫院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醫養融合;做好慈城鎮中心衛生院按人頭付費和簽約醫生相結合省級改革試點工作,落實家庭醫生“健康維護守門人、衛生資源守門人、醫藥費用守門人”職責。

      (五)落實公共衛生服務,提升居民健康素養

      繼續發揮公共衛生工作委員會協調職能,加強各部門、各街道(鎮)在重大疾病防控、學校衛生、食品安全等領域協調合作,推動各項公共衛生工作任務落地。以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試點市建設、基本公共衛生項目購買服務市級試點區建設為抓手,不斷提升臨床指導中心業務能力。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系統和應急聯動機制,加強公共衛生機構與醫療機構之間以及與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和應急聯動,強化公共衛生事件的風險評估,有效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加強艾滋病、結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和新發傳染病的防控,規范處置流程,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推進“健康**”、“健康**”建設,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提升農村環境管理績效考核水平,慈城鎮啟動國家衛生鎮創建。

      (六)強化婦幼服務能力,鞏固計生工作優勢

      深化國家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示范區創建成果,推進機構融合發展和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規范化管理,增加婦幼保健能力供給,完善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轉診、會診機制。進一步完善母子健康手冊服務內容、發放形式、流程設計和配套政策,注重總結提煉,為母子健康手冊全面推廣實施提供有效的實踐經驗。搭建信息數據支撐平臺,加快整合改造數據接口,將婦幼電子監測系統與區域內醫院HIS系統、醫院LIS系統對接,形成連接市、區、街道(鎮)、社區(村)的四級衛生計生信息化服務網絡。完善“**寶貝計劃”微信公眾服務號應用功能,做好母子健康手冊APP應用推廣。進一步穩定和加強基層計劃生育服務管理隊伍,做好“三優”促進和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工作,穩妥做好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和政策前違法生育處置等問題,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衛生計生服務。

      (七)推進智慧衛生建設,提升衛生服務水平

      探索集中建設、集中管理、統籌人員與經費信息化建設新模式,圍繞“雙下沉、兩提升”構建和完善分級診療、雙向轉診體系需求,統籌全區醫療衛生資源。以云醫院建設的持續推進為抓手,強化遠程診療能力,深化四大中心的應用。以居民健康門戶、微信平臺、手機APP軟件為核心,提升健康服務能力,推廣全流程的診療提醒和用藥提醒,改善居民就醫體驗。以新技術應用推動醫療衛生管理和服務的創新,推廣云技術、VR虛擬現實技術、面部識別技術、“腕表式”可穿戴遠程健康監測等新技術在智慧衛生建設中的應用。

      (八)持續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障衛生計生事業健康發展

      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全面推進衛生計生系統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把守紀律講規矩和履職盡責督促檢查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實行風建設“九不準”,完善陽光采購、臨床用藥監控、處方點評以及醫德醫風考評管理機制,加強藥品采購、社會撫養費征收等重點領域和關鍵部位的風險防控,鞏固“群眾就醫體驗改善年”工作成果,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開展豐富多彩的系統文化建設,重視平安創建、綜合治理和信訪維穩工作,推動衛生計生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區衛生計生工作計劃范文】相關文章:

    1.區計生個人總結

    2.衛生計生局工作計劃

    3.

    4.

    5.衛計局年度衛生計生工作計劃范文

    6.區衛生局工作計劃范文

    7.區計生服務辦的工作總結

    8.開發區人口計生工作總結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亚色影院 | 正在播放国产乱子伦最新视频 | 亚洲少妇综合一区 | 一级少妇a在线播放 |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 女同欧洲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