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革命的興起評課稿

    時間:2024-09-11 02:27:04 稿件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工業革命的興起評課稿

      (一)以生為本、以學定教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在《教育心理學》一書的扉頁中指出:“如果我們不得不將教育心理學還原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會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和已有經驗進行教學”也就是說只有立足學情的教學,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只有本節課就是根據學生的學情進行設計,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欲望更強,更加有效,這是比以前有進步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化解難點

      以生為本的課堂要求學生學會的就不要教,教師要教的重點應該落實在學生學習的難點上,為什么工業革命會在英國首先興起?學生頭腦中沒有儲備的知識經驗,這部分內容對于大部分八年級的學生來說,是無法準確理解。溫州是非公有制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個體經濟比較多,很多學生家里或者身邊熟悉的人都開辦工廠,對這方面比較了解。有學者說:“給學生一個學習的支點,分解教學難點。”學生這些生活經驗無疑是學習的支點,所以在教學時,我就借用了溫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換一種問法,讓學生在思考中分析,主動建構意義,化解難點。

      2、尊重學生認識規律,改變呈現的順序

      布魯納建議:“欲使教材內容被學生順利掌握,教師應該把包含在教材中的知識轉變成適合學生心理結構或認知順序的知識形式,所教的材料必須符合學生現有的水平提出。”《工業革命的興起》的教材呈現,是先介紹英國出現工業革命出現的條件,然后再呈現工業革命興起的表現,這樣安排合符邏輯順序,但是這樣的呈現順序會比較平淡,不可能會掀起大的思維波瀾。如果把教學內容的順序重新安排一下,課堂中的效果就不一樣了,先讓學生閱讀課本文字和圖片,自主學習了工業革命興起階段機器的發明后,然后問:“這些機器發明和使用會最先出現在哪個國家?為什么工業革命會在該國首先興起?”這個開放性,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這時候提出,比一開始就提出,更能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

      3、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課外作業

      (二)評價方式多樣化

      一、評價是促進學習的催化劑。

      在本節課中與以往不同的是有同學掌聲,教師鼓勵,和書面的等級等等,多樣的評價形式是這節課成功不可或缺的條件。

      二、有待改進的地方:

      1、小組合作時,有小部分的同學并沒有認真對待,把小組里別的成員的討論結果作為自己的結果。

      2、沒有考慮到學生差異性,探究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工業革命的興起評課稿】相關文章:

    復習課評課稿10-11

    教師是怎樣評課的及評課稿04-23

    坐井觀天評課稿10-06

    坐井觀天的評課稿08-26

    《畫風》評課稿10-01

    眾數的評課稿09-16

    荷花評課稿06-22

    《排球》評課稿09-02

    《新聞》評課稿10-31

    坐井觀天評課稿12-0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不卡日本v | 亚洲岛国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综合久久 | 日日橹狠爱欧美视频国产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