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出具審計報告

    時間:2024-04-09 13:20:38 雪桃 審計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怎么出具審計報告

      做審計人,求廉;讀審計書,求新;知審計事,求精。做審計藝術的探索者,做財產的看護者。審計人必須有個圈子,讓我們共赴未來。審計路上,一起走!以下是怎么出具審計報告:

    怎么出具審計報告

      一、出具審計報告的基本流程

      1、編制審計差異調整表和試算平衡表

      2、獲取管理當局聲明書

      3、執(zhí)行分析性復核程序,對審計底稿全面復核(項目經理、部門主任復核)

      4、撰寫審計總結、管理建議書

      5、完成事務所質檢審核

      6、就審計結果和審計報告類型與被審計單位交換意見

      7、出具正式審計報告

      二、審計報告的作用

      1、鑒證作用:注冊會計師是以超然獨立的第三者身份,對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合法性、公允性發(fā)表審計意見。能得到政府有關部門、股東、債權人、潛在的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普遍認可,具有鑒證作用。

      2、保護作用:注冊會計師通過審計,對被審單位出具不同類型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可以提高或者降低報表信息使用者對會計報表的信賴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對被審單位的財產、債權人和股東及企業(yè)利害關系人的利益起到保護作用。

      3、證明作用:審計報告是注冊會計師審計任務完成情況及其結果的總結,它表明審計工作的質量并明確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對注師能夠取到證明和保護作用。

      三、審計報告的主要類型

      1、注冊會計師對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審計報告劃分為標準審計報告和非標準審計報告兩類

      2、標準審計報告是指不附加說明段、強調事項段或任何修飾性用語的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3、非標準審計報告包括帶強調事項段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和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4、審計報告報告日期:不應早于董事會或類似機構批準修改后的財務報表的日期

      5、管理層的責任段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拓展:如何出具審計報告

      一、審計流程的意義

      (一)概述

      審計流程是指審計人員在具體的審計過程中采取的行動和步驟。廣義的審計流程是指審計人員從接受審計項目開始,到審計工作結束的全部過程,一般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和審計終結階段,各階段又包括許多具體內容。狹義的審計流程指審計流程指審計人員在取得審計證據完成審計目標的過程中所采取得步驟和方法。

      (二)制度基礎審計的流程

      1、確定審計的目標

      2、了解內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

      3、內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評價

      4、符合性測試

      5、符合性測試結果的評價

      6、實質性測試

      7、實質性測試結果的評價

      8、撰寫審計報告

      優(yōu)點:一方面當大大減少審計工作中取得審計證據的工作量,從而節(jié)約人力時間、降低成本;另外能較好的避免失誤,保證審計工作質量。缺點:過分依賴對內部控制的審計。

      二、準備階段

      (一)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

      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哪些情況

      1、業(yè)務性質、經營規(guī)模和所屬行業(yè)的基本情況;

      2、經營情況和經營風險;

      3、組織結構和內部控制情況;

      4、關聯方及交易情況;

      5、以前年度接受審計的情況;

      6、其他

      常用方法

      1、查閱去年的審計工作底稿;

      2、查閱行業(yè)業(yè)務經營資料。

      3、查閱公司章程協議、董事會會議記錄、重要合同等。

      4、參觀被審單位現場。

      5、詢問內審人員和管理當局。

      (二)簽訂審計業(yè)務約定書

      審計業(yè)務約定書是指審計機構與委托人共同簽署的,據以確認審計業(yè)務的委托和受托關系,明確委托目的、審計范圍及雙方應負責任與義務等事項的書面合同。具有法定約束力。

      ⑴簽約雙方的名稱;

      ⑵委托目的;

      ⑶審計范圍;應明確所審會計報表的名稱及其反映的日期或期間

      ⑷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

      ⑸簽約雙方的義務;

      委托人應當履行的主要義務包括:

      ①及時提供審計人員所要求的全部資料;

      ②為審計人員的審計提供必要的條件及合作

      ③按照約定條件即使足額支付審計費用。

      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履行的主要義務包括:

      ①按照約定的時間完成審計業(yè)務,出具審計報告;

      ②對執(zhí)行業(yè)務過程中知悉的商業(yè)秘密保密。

      ⑹審計報告的使用責任;審計報告使用不當而造成的后果,與審計人員無關。⑺審計收費;

      ⑻違約責任;

      ⑼應當約定的其他事項。

      (三)初步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

      初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目的在于判斷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否作為在實質性測試的時候進行抽樣的基礎,并對那些準備信賴的內部控制決定其測試的時間、性質、范圍。

      (四)確定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程序在特定環(huán)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在審計過程中,需要運用重要性原則的情形有:一是在確定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時(計劃階段)。在運用審計程序以檢查會計報表的錯報或漏報時所允許的誤差范圍;二在實施階段,根據重要性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審查;三是評價審計結果時,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錯報或漏報或匯總的錯報或漏報,是否影響到會計報表使用者判斷和決策的標志。

      自考教材對重要性介紹非常簡略,但是考試時候經常涉及超綱內容,而且與審計報告的關系非常密切,這里進行必要拓展。

      重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程度在特定環(huán)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注意:

      1、重要性概念是針對會計報表使用決策而言的;

      2、重要性的判斷離不開特定的環(huán)境;

      3、重要性與可容忍誤差之間的關系:實際上,帳戶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實質性測試的可容忍誤差。

      1、一般要求:對重要性的評估是注冊會計師的一種專業(yè)判斷。在確定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及評價審計結果時,注冊會計師必須運用重要性原則。其運用的一般要求可從以下方面理解:

      ①對重要性的評估需要運用專業(yè)判斷。

      ②重要性原則的兩個目的: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應當運用重要性原則。在審計過程中運用重要性原則是基于這樣的考慮:一是為了提高審計效率。二是為了保證審計質量。

      ③運用重要性原則的兩個階段:注冊會計師應運用重要性原則的情形。一是在確定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時,注冊會計師需要運用重要性原則。二是在評價審計結果時,注冊會計師需要運用重要性原則。

      2、確定重要性水平的兩個方面的考慮:金額和性質的考慮。注冊會計師在運用重要性原則時,應當考慮錯報或漏報的金額和性質。這也就是說,重要性具有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的特征。一般來說,金額大的錯報或漏報比金額小的錯報或漏報更重要。但在許多情況下,某項錯報或漏報從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從其性質方面考慮,卻可能是重要的。

      例如:

      ①涉及舞弊與違法行為的錯報或漏報。

      ②可能引起履行合同義務的錯報或漏報。

      ③影響收益趨勢的錯報或漏報。

      ④不期望出現的錯報或漏報。

      3、兩個層次重要性的考慮

      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會計報層次和相關賬戶、交易層次的重要性。這就意味著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必須從兩個層次來考慮重要性:

      ①會計報表層次;確定方法:固定比率法和變動比率法。

      ②賬戶和交易層次。確定方法:分配方法和不分配方法。

      4、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的關系

      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存在的反向關系,保持應有的職業(yè)謹慎,合理確定重要性水平。

      ①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的關系。

      ②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成反向關系。

      ③注冊會計師應當保持應有的職業(yè)謹慎,合理確定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是影響審計證據充分性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重要性水平與審計證據之間成反向關系(審計證據、審計風險、審計重要性兩兩反向)

      (一)會計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1、方法:固定比率法、變動比率法兩種

      2、判斷基礎:資產總額、凈資產、營業(yè)收入、凈利潤等

      3、選取:同一期間的報表,取重要性水平最低的作為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二)賬戶或交易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注冊會計師在制定賬戶或交易的審計程序前,可將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賬戶或各類交易,也可單獨確定各賬戶或各類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對于賬戶或交易層次的重要性水平,既可以采用分配的方法,也可以不采用分配的方法。在實務中,很多注冊會計師選擇資產負債表賬戶作為分配的基礎,各賬戶分得的重要性稱為"可容忍誤差"。對于易出錯的項目,可確定較高的重要性水平;對于重要項目或不期望出現錯誤的項目,從嚴制定重要性水平。

      評價審計結果時對重要性的考慮

      (一)注冊會計師評價審計結果時所運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與編制審計計劃時所確定的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斷數不同,如前者大大低于后者,注冊會計師應當重新評估所執(zhí)行的審計程序是否充分。

      (二)注冊會計師在評價審計結果時,應當匯總已發(fā)現但尚未調整的錯報或漏報,以考慮其金額與性質是否對會計報表的反映產生重大影響。注冊會計師在匯總尚未調整的錯報或漏報時,應當包括已發(fā)現的和推斷的錯報或漏報,并考慮期后事項和或有事項是否已進行適當處理。

    【怎么出具審計報告】相關文章:

    出具審計報告流程10-17

    怎么寫審計報告?06-20

    對審計報告意見怎么寫02-04

    經濟責任審計報告怎么寫06-08

    審計報告的格式05-14

    工程審計報告11-05

    內部審計報告11-06

    經費審計報告11-07

    破產審計報告11-08

    跟蹤審計報告10-2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sa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 | 亚洲成A∨人影院在线欢看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网 | 亚洲中文字幕AⅤ天堂 | 婷婷精品视频在线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