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英語科研工作計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英語科研工作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來為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計劃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英語科研工作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英語科研工作計劃1
一、本學期教研工作重點:
(一)提質量
1、以20xx版《英語課程標準》理念為指導,鼓勵教師研磨教材,創新方法,突破難點,努力建設以學為主的課堂,通過教材“文本解讀”備課會暨新課標解讀培訓會,小班化聯盟校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優活動等發揮學科課改項目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多元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有效課堂教學。
2、立足單元目標整體設計,繼續深化三項教研主題活動。
3、以學業質量檢測調研為抓手,加強教學質量監測和指導,通過數據分析與學情分析,發現教學問題,提供解決策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尤其要關注后20%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和學習效果。
4、通過組織全區五年級學生的英語書寫評比活動,全面提高學生英語書寫能力和書寫質量。
(二)促均衡
1、改進教研方式,規范教研流程。(工作計劃)通過集體飛行調研和教研員個體調研等活動的開展,促進農村及薄弱學校教育的均衡發展。加強農村學校聯系人的工作力度,做好聯系人工作的學科間合作和教育扶持工作。
2、通過舉行農村英語教師英語簡筆畫現場評比、小班化聯盟小課堂教學評優活動和部分農村學校連片教研活動,切實提高農村教師及薄弱學校教師的整體素質。
(三)抓培訓
1、通過16學時和90學時的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等多項工作的開展,切實做好教師培訓工作。
2、通過學科研究課題的深入開展,多方位提升教師教學素養和教研能力。
二、學科教學研究課題:
小學英語“獨立語段”教學的實踐研究
英語科研工作計劃2
本學期中學英語教研工作仍然圍繞一個中心、突出一個重點、抓住兩個根本。即以實施新課程為中心,進一步改善教學研究制度和方式,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英語課程標準,深入研究新課程實施中的問題,與學科教師一道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重點,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革教與學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從21世紀英語報入手,擴大學生的單詞量,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為根本,以提高隊伍素質為根本,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通過各項活動,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水平,加大教師、教材培訓的力度,擴大骨干教師群體,著力提高學科隊伍的整體素質,促進學科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
一、自覺學習教育理論,提高自身理論水平
1、增強理論學習實效。理論學習必須與教學實踐相結合,要結合新課程實施中出現的問題,結合教學與反思,結合課題研究,學習相關的教學理論,以求更好地指導和服務于教學實踐。因此,我校要繼續組織全體英語教師認真學習課程改革的精神,要進一步認識課程改革的重要意義,增強課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積極投身當前課程改革的實踐和研究;要認識到英語教學在課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應承擔的職責。
2、要明確學習重點。本學期除繼續學習《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等學科雜志,學習《英語課程標準》及相關的理論文章以外,要重點學習“轉變學習方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探究性學習理論與實踐”,“有效教學評價、學習策略”等方面的專題內容,從而提高教育理論素養與教學實踐能力。新課程背景下的考試,命題從理念、內容到方式等方面均會有所變化,我們只有主動學習和研究,才能從容應對。
3、組織教師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并推薦優秀論文參加省、市級論文評比。在新學期中要組織全組教師圍繞新課程這一主題,立足于課堂教學實踐,認真開展教學研究,撰寫教學論文。
4、加強網絡教研。要繼續利用網絡進行優秀論文和教學經驗的交流,利用網絡交流和共享教學資源。努力提高網絡教研水平和質量,充分利用網絡為教學研究服務。
二、深化課堂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繼續推動校本教研,提升校本教研水平。首先要加強校本教研活動的計劃性和針對性,要求每次校本教研活動均要針對教學中的重點問題和難點確立研究專題,圍繞研究專題組織學習和研討,并動員教師圍繞專題進行教學反思和論文撰寫;其次,要改變集體備課的分工方式,我們提倡要根據教師的特長進行課型專題分工,提倡新老搭配,層層把關;最后,做好新課程實施以來的回顧和總結工作,針對新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使教師的理念和行為得到和諧統一,不斷提高新課程的實施水平。
2、抓好常規課型的研究。各年級將繼續組織閱讀課、聽說課、寫作課、語法課等研究,通過觀摩、研究,使新課程的要求得以落實,形成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3、繼續組織集體備課活動,搞好本組成員之間的分工和合作,做好優質資源的交流和分享,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充分發揮備課組長的作用,采用“合—分—合”的集體備課程序,切實提高集體備課的.質量。為此,我組將有計劃地組織學校的集體備課活動,促使校本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
4、加強教研組建設。我組要對照《海城市中小學合格、優秀教研組標準》加強教研組建設,爭創先進教研組。
三、加強課程和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業務素質
1、繼續組織新課程培訓。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和研究《初中英語》新教材。全面認識該套教材的特點、優點和存在問題,采取針對性措施,做到揚長避短。本學期重點研究Integrated Skills和MainTask,同時研究擴大同步閱讀等問題。
2、繼續發揮“四類”教師在教材和教師培訓中的作用,組織他們作相應的講座和上研究課。
3、組織教師上好公開課和示范課,學習和體驗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本學期中,我組安排了六位組員各上兩節公開課,同時也要求老教師多上示范課,實現以老帶新,互相促進,共同進步的目的。
4、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初中英語優質課評比活動,努力提高教學業務水平。
四、抓實過程管理,提高課題研究水平
課題研究反映了一個教研組的教科研水平,教師的教科研的能力。因此,本學期我組教師要圍繞英語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重點難點問題,確立研究專題,分解職責。重點針對如何把報紙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創建課堂教學的新模式,使英語課題的研究向縱深發展。
五、認真規劃畢業班工作,提高復習教學效益
1、認真做好20xx年中考英語試卷分析工作,20xx年是使用《初中英語》新課改第一次中考,中考從題型和考查要求上已作了一定的調整,只有認真研究新教材的教學要求,明確中考方向,優化教學方法,才能明確方向,促使初三教學的更優化。
2、抓計劃制訂。本學期中初三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形勢不容樂觀。在新學期開始,初三備課組必須認識不足,針對現狀,借鑒xx年中的成功經驗,制定嚴密的工作計劃,并認真的付諸實踐,朝著目標努力。
3、抓課堂教學的研究。要通過對課堂教學的總結反思,進一步診斷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并根據問題,開展相應的觀摩活動,進行反思改進,促進發展。本學期重點研究的課型是閱讀課,聽力和寫作課。
4、抓合作交流。加強我市校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共享教學資源和汲取教學經驗;加強本校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實現共同進步。
5、抓過程分析。初三組織教學調研測試,出卷教師精心的準備好每份試卷,做好試卷分析和總結工作,及時的調整復習,提高復習實效。
6、做好提優補差的工作。在學校領導的支持下,本學期初三將繼續開展以閱讀理解、完型填空、聽力訓練為主的提優活動。同時針對初三后進生比較多的情況,開展每周三次以雙基訓練和能力訓練相結合的補差工作,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成績。
英語科研工作計劃3
一、工作思路:
本學期我校英語組將繼續以“以人為本,教育為本”為中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進一步深化英語課程教學,透過教學研究,提高教師駕馭課堂潛力,使教師盡心盡職,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教育工作中,讓學生在“以人為本”和“微笑教育”的教學氛圍中,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同時,教師在不斷地學習和鉆研中,使專業水平得到不斷提高,為進一步提高我校英語教學質量而扎實開展工作。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學素養
1、利用每月一次的英語教研組活動的時間,組織本組教師認真學習和鉆研《英語課程標準》以及其它與英語教學有關的理論書籍,用全新的理論知識來武裝自己,從而提高自身理論素養,促進自己的英語教學。每一次的學習資料的選取及主持由各備課組負責,具體安排如下:
2、教研組將認真學習學校教學工作計劃,關心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關愛學困生群體,耐心對待學困生,針對不同的學情以及班情,力爭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
3、本組教研活動將以區教研室以及學校校長室、規劃督導室及教科室等制定的計劃為行動指南,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區、市等教研活動,努力提高我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為提高全校整體的英語教學質量奠定基礎。同時,利用教研組活動的機會鼓勵教師利用和借助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教學,網絡等信息資源,將其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到教學中,豐富和改善教學資料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
(二)抓好常規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1、規范和加強教學管理。要求每個備課組課前認真組織群眾備課,鉆研教材,課后認真批改學生作業。在備課中要做到:了解本單元的.教學資料及其與前后資料的聯系;確立單元教學目標;合理劃分課時,初步確定每課時的教學資料;分課時備課。分課時備課,要注意做到教學目標具體化;重點和難點準確定位;進行學情分析和教學策略分析;教學過程的設計中要包括教學方法的選取、媒體的使用和活動形式的設計,以構成個性化的設計方案。
2、構建快樂有效的小班化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以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為目標,建立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知識的講解與傳授、而忽視對學生語言運用潛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潛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構成用心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構成自主學習潛力的過程。
3、在本學期開展聽課、評課活動。按照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本學期聽課節數不少于10節。透過互相聽課,將會及時發現和反思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實際問題,教師們將會共同研究對策,解決問題,并在課后用心反思,最終到達讓上課者有進步,聽課者有啟發,構成良好的教研風氣。
【英語科研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英語科研工作計劃09-12
英語教科研工作總結06-14
英語教科研工作總結06-07
科研工作計劃09-17
教科研的工作計劃11-14
有關科研的工作計劃10-06
醫院科研的工作計劃08-29
科研小組工作計劃08-15
科研工作計劃06-26
學校教科研的工作計劃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