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碑》讀后感 推薦度:
- 豐碑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有關于《豐碑》的讀后感(通用31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于《豐碑》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豐碑》的讀后感 1
最近,我讀了《豐碑》一文,文中講述了軍需處長將棉衣都發給了戰士們,自己卻凍死了。當將軍要人去找軍需處長問為什么不給這個死去的同志發棉衣,同志們不說話,當將軍再次說這句話時,有人輕聲對將軍說,他就是軍需處長。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受感動。多么關心同志,舍己為人的軍需處長啊!他把棉衣全都發給了同志們,連一件也不給自己留。同時,軍需處長將生的希望也發給同志們,把死的可能留給了自己。他是多么偉大啊!
軍需處長給了戰士們生命之愛,身邊的小人物也不乏奉獻無私之愛。記得最近的時候,茶葉異常茂盛,家里人拼了命地去采摘,生意好不興隆!我回到家來隨手放下書包,挎上籃子直奔茶葉山而去。姑姑與表妹也緊隨其后。一到山頂,我們迫不及待地開始了“采摘行動”。我們用盡全身力氣地摘,不久,在“夕陽無限好”的時刻,我與表妹那不爭氣的肚子便開始叫了,聲音愈來愈大,最后竟變成了響徹云霄!我那摘茶的`興奮心理立刻被拋到了九霄云外。姑姑的速度也明顯慢了許多。于是,我提議去吃些東西再來采。表妹欣然同意了。可僅有的食物只剩下一罐八寶粥了,這該怎么辦呢?正當我一籌莫展的時候,姑姑開口打破了這片沉默:“你們分著吃了吧!我還沒很餓!”表妹與我極力反對,姑姑卻“固執”地不得了,還“狡猾”地使用了“上屋抽梯”之計逼使我們吃了下去,我們的眼睛都濕潤了,那罐八寶粥變得有千斤重一般。
啊!這件事雖小,但它反應了與軍需處長一樣的高尚品德。同學們,給予比索要更快樂,讓我們也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少先隊員吧!
《豐碑》的讀后感 2
在這學期中,大家學過了很多課文,也有很多感受,可是最令我感動的是《豐碑》這篇課文。
《豐碑》這一課主要講述了紅軍長征途中攀登雪山時,軍需處長把棉衣讓給別的戰士,而他被嚴寒凍死的感人故事。我讀完這篇文章,被主人公的事跡深深地感動了,這個可以掌管紅軍棉衣的處長,卻因把衣服讓給別人而活活地凍死,他是傻瓜嗎?,不!他是真正的英雄。紅軍戰士就是憑著這樣堅定的信念和舍已為人的高尚品質,才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紅軍戰士勇往直前,英勇無畏的精神時刻激勵著我,現在的社會里,也是有很多像軍需處長那樣的人,還記得在2003年非典流行的時候,那些不顧個人安危挽救病人生命的白衣天使們,在汶川大地震中為救助被壓在瓦礫下的同胞,而不幸犧牲的`解放軍戰士,他們不正是新時代的一座座豐碑嗎?在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還記得在學校,一們五年級同學患了白血病,全校師生每人都捐出了自己的一片愛心,是這愛心使那們同學重新揚起生命的風帆。還有那些在大山里支教的大學生老師們,他們放棄了大城市優越的生活,這邊遠山區的孩子帶去了精神食糧,他們用自己的青春,點亮祖國的未來。
在我們的社會中,正需要許許多多軍需處長那樣的人,如果大家都能像軍需處長那樣舍已為人,那我們的社會該是多么美好啊!
《豐碑》的讀后感 3
前幾天,我們學了《豐碑》一課,令我難忘。這篇文章寫了在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一個在軍隊里管生活用品、物資的軍需處長竟然因為沒有棉衣穿而被活活凍死在高山上的故事。第一次讀《豐碑》時,我沒有讀懂其中的道理。當我再次讀《豐碑》時,卻被軍需處長的精神所打動。軍需處長不愧擁有“豐碑”這個稱號。
他是管棉衣的,他完全可以給自己發一件甚至幾件棉服。可是他卻把自己的棉衣讓給了別的戰士,自己卻只穿了一身單衣服,為了戰士們能夠暖和,自己卻被活活凍死。他的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精神讓我落淚、使我震撼。長征途中,紅軍歷經多少磨難、艱難險阻,各種物品及其缺乏的情況下,如同軍需處長一樣的人很多很多,他們為了大家而不惜犧牲自己,他們為我們后代人樹立一個又一個偉大的豐碑,他們的革命精神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發揚的。拿自己和軍需處長相比,我感覺自己很渺小,平時什么好的東西都要屬于自己,而不去分享給別人。
還不懂得關愛身邊的人,任性還總是埋怨爸爸媽媽對我的嚴格教育。我感到非常慚愧。我已經是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了,更應該懂得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時刻牢記,今天的幸福就是紅軍用鮮血和生命換取的。以后,我要知道關心集體、為他人著想、不自私自利、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好好做人,繼承軍需處長和軍需處長一樣的革命前輩光榮的革命氣節和精神。
《豐碑》的讀后感 4
歷史長河中,有無數英雄,他們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或無私或偉大,他們都是英雄。但是,在我心中,有一位無名英雄,他是《豐碑》里那位軍需處長……
《豐碑》一文記敘了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紅軍隊伍遇到了極端天氣,一位軍需處長,把自己的棉衣讓給了戰士們,自己卻活活凍死的感人故事。
全文被定格的那個畫面,讓我難以忘懷:“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著一棵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一動也不動,好像一尊雕像。他身上落滿了雪,無法辨認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神態安詳、鎮定;右手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火已被雪打滅;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戰友借火。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這可是一位軍需處長啊!他本可以自己先拿或多拿棉衣的,可是他卻只穿了一件單薄破舊的衣服啊!他非但沒有多拿一件衣服,還把自己的衣服給了別人,甘愿自己被凍死。這位軍需處長死時的目光那么安詳,那么鎮定,這是為什么?因為他完成了黨交給他的任務,他沒有看到任何戰士受凍,他安心,他寬慰,他死而無憾!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把死的痛苦留給了自己;最后,他化為了一座晶瑩的豐碑,一座受所有人尊敬的豐碑!可惜,他死前沒有看見祖國解放,他自己甚至連名字也沒留下。這樣的人,不是英雄是什么?
軍需處長、英雄、豐碑,我向你致敬!
《豐碑》的讀后感 5
今天早上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正是野餐的好日子!
當我為野餐興奮不已,站在衣柜前的我卻不知道該穿什么衣服。衣服沒有一件好看的,全舊了,怎么辦?!對了,可以讓媽媽再給我買新的。
“媽媽,我想買新衣服了!”
媽媽看著我,語重心長地說:“媽媽給你講個故事吧!”
那是一個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日子,有個軍需處長依靠在路邊的大樹旁,神態鎮靜,中指和食指間還有半截煙卷,單薄的衣服緊緊貼在身上。他的厚衣服去哪兒了,在其他戰士的身上。“給他們穿,他們去打仗,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祖國和平,身為軍需處長的我應該全力保障他們的`需求,這是我的職責,也是我的心愿。”最后,軍需處長凍僵在這雪山之中。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是極其困難的,他們缺衣少食,面對敵人的子彈,面對皚皚的雪山,面對無邊無際的草地,從沒有退縮。這個故事叫《豐碑》。
我被這位軍需處長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精神深深打動了,他為長征的成功貢獻了自己的生命。
媽媽說:“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正是千千萬萬想他一樣的革命展示用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好好珍惜!”我低下了頭,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應該貪心浪費,我要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包括舊衣服!”我不再猶豫,立馬跑去換好了衣服。
《豐碑》的讀后感 6
紅色的故事閃閃發光,紅色故事是我們祖國的榮耀,紅色的故事是不朽的經典,被人們世代傳唱。每當讀起紅色的故事,我被一代代的革命先烈們感動著……
《豐碑》這一篇文章講述了在紅軍行軍途中,一位軍需處長把自己的棉衣讓給了戰友,自己被嚴寒冰凍死的感人故事,他那先人后己的崇高品質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他的被冰凍的光輝形象永遠散發著熠熠光彩!
當我讀到嚴寒把云中山凍成一個大冰坨時,我不禁打了一個冷顫,這支隊伍好堅強呀,而且都是傷病員,等待他們的不僅是惡劣的環境,還有殘酷的戰斗,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雪窩,這樣的隊伍經受著嚴峻的考驗。在這樣的艱難時刻,隊伍中的`每個人不是都想著自己,而是心系別人的生命和安危:將軍把馬讓給了傷員,軍需處長因為不想讓他人受凍,自己卻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嚴寒,獨自一個人躲在樹后,最終被凍死了。我忍不住流淚了,不敢想象他最后被凍到極限的時候多么難受呀,可是為了其他戰士,寧愿凍死,也沒有絲毫怨言,他的光輝形象就像一座豐碑,永遠屹立在人們的心中。這樣的隊伍,怎么不會贏得戰爭的勝利?
此時的我們,生活衣食無憂的年代里,還成天挑食,成天抱怨飯菜不好吃。爸爸媽媽買的衣服,這件不好看,那件不時髦,卻不知多少個像軍需處長一樣的紅軍戰士,為了取得革命的勝利,因為缺衣少食,活活凍死或餓死在長征途中。我們要珍惜他們用生命換來的這一切,永遠感恩紅色英雄們!
《豐碑》的讀后感 7
從1934年始10年間,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戰士們不得不走上漫漫的長征路。在長征路途中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多少烈士在長征中犧牲了。
《豐碑》也是其中一個感人的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位老軍需處長在冰天雪地中凍死了,他只穿著薄薄的破舊的衣裳,飛雪覆蓋了的臉龐,但他還是那么安詳。
讀完《豐碑》這個故事,我的眼眶濕潤了。老軍需處長薄薄的單衣緊貼著他的身軀,顯得是那么瘦小,是那么虛弱,他難道不能吃得飽,穿得暖嗎?并不是,他把自己的大棉衣給了戰士們,把自己吃的糧食給了戰士們,老軍需處長用自己一個的生命,換得了幾個戰士能走出雪山的希望,這是多么強烈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啊!老軍需處長,處處為他人著想,舍己為公,先人后己,為了能讓戰士有生還的希望,寧愿放棄自己的'生命。老軍需處長就像一個晶瑩的豐碑,說他屹立在雪山上,還不如說他永遠屹立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多少年來有多少人贊揚過他們,為了讓戰士生還光榮殉職。
老軍需處長讓我聯想到了另一位戰士——趙一曼。趙一曼是東北軍政委委員中的一員。在一次戰役中一個小偵察兵找到了一個粗瓷大碗給趙一曼烈士乘了一碗高粱米飯,趙一曼烈士知道這碗飯是從病號那里乘來的,把乘來的米飯,偷偷背著偵察員把高粱白米飯換成了野菜粥,這是多么的感人,讓我十分敬佩!
看完《豐碑》我熱血沸騰,讓我們把長征精神永遠銘記吧!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豐碑》的讀后感 8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天空萬里無云,正是出游的好日子!正當我為出行高興不已的時候,站在滿滿的衣柜前的我卻犯了難——我該穿什么呢?衣柜里沒有一件好看點的,全都舊了!對了,可以求助媽媽給我買新的`!
“媽媽,我想買新衣服了。”
媽媽聽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媽媽給你講講個故事吧!”——
那是一個冰天雪地、寒風颼颼的日子,有個軍需處長依靠大樹旁邊,神態鎮定,中指和食指間還有半截卷煙,單薄的衣服緊貼身上,而他的厚衣被穿在了其他戰士身上:“給他吧,讓他們去打仗,讓祖國和平,身為軍需處長的我就該付出所有的一切,這是我的職責,也是我的心愿。”于是軍需處長用自己頑強的毅力對抗著暴風雪的來襲,最終凍僵在雪山之中。你要知道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是極其艱難困苦的,他們的衣服糧食短缺,面對皚皚白雪的阻隔,他們也沒有退縮,依然前進。
這個故事叫做《豐碑》。聽了這個故事,我被這位軍需處長公而忘私,舍己為人的精神深深打動了!他為長征的勝利貢獻了自己的生命!
媽媽說:“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正是千千萬萬像他一樣的革命戰士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不該珍惜嗎?”
我羞愧地低下了頭,對媽媽說:“媽媽,對不起,我再也不會貪心浪費了,我以后會好好珍惜眼前的東西。我馬上去換衣服!”
《豐碑》的讀后感 9
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中艱難的前行,一位穿著單薄破舊的衣服的老兵在路上凍死了。將軍正要怒斥軍需處長為何不給這位老兵發棉衣時才知道,凍死的人就是軍需處長。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軍需處長不愧于“豐碑”這個稱號,他是一座永垂不朽的'豐碑,他是一座沒有人能超越的豐碑。這座豐碑是用生命和無私鑄成的,沒有什么能比他更偉大。軍需處長為了戰士們能健康,犧牲了自身的生命。
“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靠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滿了雪,無法辨認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火已被雪打滅;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戰友借火。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軍需處長倚靠著光禿禿的樹干坐著,是因為他已經十分疲勞,想歇息一下;他的神態鎮定,是因為對遇到嚴寒折磨早有思想準備,因此不慌不忙。也許,從他把自身的棉衣發出去的時候,他就知道自身可能會被凍死。但在自身的生與死的面前,他毫不猶豫地把自身生存的機會讓給了別人。有這種軍需處長的軍隊難道會失敗嗎?紅軍在最后之因此能勝利,是因為它擁有可敬的領導以及許很多多的烈士;是因為它擁有無數的豐碑。
《豐碑》的讀后感 10
俗話說:“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義,死得有價值。”可是,在文中的軍需處長,卻是舍己為人,奮不顧身得去幫助戰士們,而毫不在乎自己的死活,把僅有的一件棉衣都給了戰士們……
在一個冰天雪地異常寒冷的冬天里,軍需處長把棉衣都發給了戰士,可就在這時候,軍需處長看見一位穿著單薄的戰士向自己走來,軍需處長毫不猶豫得就把唯一棉衣給了戰士,自己卻凍僵了……
人哪有不怕死呢?可是文中的軍需處長并不是不怕死,可當軍需處長想起祖國,想起渺小的自己,在想想中國的未來,他終究還是把這一件懷著滿滿愛心的棉衣給了這個年輕的戰士……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軍需處長的人生只能用一句話形容:“在人生的路上,將血一滴一滴地滴過去,以飼別人。雖自覺漸漸瘦弱,也以為快活。”
這讓我想起了在惠州時發生的一件事:當時,我的哥哥想帶著自己的小狼狗想和我們玩,我們不但不敢和它玩,還被它嚇得屁滾尿流,我們急忙爬上滑梯,可妹妹爬得慢了,我便迫不及待得把妹妹擠下滑梯,自己趕忙爬上去,而妹妹卻從滑梯上掉下來,摔得哇哇大哭,這時,我才后悔末及……
想起這件事,我的'精神和文中的軍需處長的精神比起來,我的臉真是“從頭紅到腳”啊!
也是這篇文章告訴了我一個道理:人生是短暫的,可如果你懂得怎么讓它變地有意義,那么這樣的一個短暫的人生也是值得的。
《豐碑》的讀后感 11
當時間凝聚在1935年時,為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一支紅軍隊伍中的老軍需處長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毫不猶豫地將本該屬于自己的御寒衣服發給了戰士們,自己卻穿著單薄的衣服凍死在漫漫雪原上,成了一座晶瑩而高大的豐碑。
他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十分值得贊揚,我想,他這位真正偉大的軍需處長的'光榮事跡將所有參加長征的戰士們銘記在心中。
“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著一根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一動也不動,好像一尊塑像。他渾身落滿了雪,右手的水指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神情自若,一時還無法辨認他的面目。”這時老軍需處長那晶瑩而高大的豐碑似乎永遠刻在我的心里。我仿佛從他那十分安詳、鎮定的眼神中看見了:他感到安慰,戰士們都沒有倒下,自己盡到了責任,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死而無怨。老軍需處長身先士卒,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這種精神令人敬佩。
但頓時我感到一陣慚愧,軍需處長舍己為人,與常年積雪化為一體,我卻在生活中遇到一點小事就退縮。經不起任何的挫折,經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做一個知難而進,永遠為集體著想,為集體奮斗的學生。將來保護祖國,動手建設祖國。
老軍需處長化成豐碑,不僅僅記載著他的光榮事跡,更飽含著他對祖國的無限熱愛。
《豐碑》的讀后感 12
在你溫暖時,請想想是誰給予你的?紅軍時期,一位軍需處長把自己的棉衣讓給了士兵,但他一聲不哼,獨自感受暴雪侵略身體的滋味。一棵枯樹下,一個感人的故事,這是我讀《豐碑》的感受。
當我看到“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他身上落滿了雪,無法辨認他的真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態非常鎮定,十分安詳: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火,已被雪打滅;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象在向戰友借火;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的'貼在身上。” 這幾句話時,我明白付出的含義,這真令我感嘆世間的一種美德——舍己為人,軍需處長就是這樣一個舍己為人的英雄,在生命受到風雪的侵略時,他咬牙承受著,我不明白為什么他把棉衣讓給別人?為什么他不怕死亡?難道他真的不怕死嗎?不,他也想活下來,但他想把別人的生命延續下去,他熱愛士兵,珍惜一點一滴,舍不得大家,所以他還是把溫暖讓給了別人,把危險留給了自己。就如斯蒂芬斯說的:“不管一切危險,由于普通人的行為,有人因此得救了。”士兵們的生命應軍需處長的付出而得救了,軍需處長非常普通,但他心里包含著的是高尚的付出。
其實,我是個膽小的人,我經常很怕死亡,畏懼從未停止過。但當我看到《豐碑》這篇文章中的軍需處長時,我下定決心,要戰勝恐懼,做一個不利己,舍利人的人。
溫暖的背后,寒冷的港灣。付出的偉大,感嘆世界!
《豐碑》的讀后感 13
《豐碑》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云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將軍早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他率領戰士們向前挺進,在冰雪中為后續部隊開辟一條通道。
這時,隊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許多人圍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將軍邊走邊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前面有人凍死了。”警衛員跑回來告訴他。將軍愣了一下,什么話也沒說,快步朝前走去。“那我們就一塊走吧。”“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靠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滿了雪花,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他轉過臉吼道:“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為什么不給他發棉衣?”這時候,有人小聲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在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將軍什么話也沒有說,大步走進漫天的風雪中……軍需處長用自己的犧牲挽回了另一位戰士的生命,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贊頌,他是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豐碑!
革命老前輩的艱辛付出和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是他們在革命戰爭年代舍棄了自己所有有價值的東西,才使現代新中國億萬兒童幸福安康,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美滿生活。
軍需處長話也沒有說,大步走進漫天的風雪中的隊伍。
《豐碑》的讀后感 14
這篇課文很感人,大致內容是這樣的:‘一支裝備很差的紅軍隊伍在云中山面對著十分惡劣的環境行進,正當將軍擔心戰士們是否能走出云中山時,前面的戰士就發現了一個凍僵的老紅軍:他倚著一根樹干坐著,神態十分鎮定,安詳,身上只穿一件破舊的襯衫。將軍生氣地責備軍需處長不給這位老戰士發棉衣,后來他才知道,這位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將軍愣住了,他對這位老戰士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風雪把軍需處長的身體蓋住了,他變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大家繼續前行,他們堅定的腳步聲仿佛在告訴人們: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是啊,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舍己為人、克己奉公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我的'生活中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一次我坐公交車,有一個空位子沒人坐,我便坐了上去,這時,迎面蹣跚地走來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我因為不想讓座,便趕緊扭頭假裝沒看見。軍需處長呢?他為了沒有棉衣的小戰士,把自己的棉衣給了他,自己卻凍死在冰天雪地之中。我呢?連讓一個座位都做不到,更別說像軍需處長那樣舍己為人了。讀完這篇文章,我有很多感受要說:我們現在的生活多好,沒有惡劣的環境,沒有破爛的衣物,沒有毫無營養的食物……
我們既然如此豐衣足食,為什么就不能好好學習呢?為什么就不能為國家貢獻一份力量呢?學習才能進步,學習才能使國家強盛,我們要學習軍需處長那克己奉公的精神,軍需處長不朽的精神,永遠在我們心中樹起一座高大的豐碑!
《豐碑》的讀后感 15
父母之愛,是人類古老而永恒的話題。這篇文章就是獻給在貴州省10.3纜車墜毀事件中不幸遇難的潘天琪,賀艷文夫婦。
文章中的一幕幕感人的畫面,在我腦子里不斷浮現:"……
當纜車以它那瘋狂的,駭人的速度下滑時,你們同時伸出了雙手,將小小的潘子浩高高的舉起……這最后的姿態,以其不容置疑的質和量矗立起了一座古老而永恒的豐碑……"
讀到這兒,我不禁想起了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故事:
那一年,正值我讀小學二年級,快開學了,小姨從某地帶著表妹乘汽車回綦江在汽車駛到山路的拐彎處,因為山路崎嶇又天雨路滑,車一下子就翻下了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小姨毅然的把表妹扔出了窗外,扔到了田梗上,而她卻成了不幸身亡的三人之一。
我真能夠感受你們,在全球人口今天正滿六十億的日子里,能夠感受到年輕的父母,年老的父母,乃至全世界的父母對后代的強烈愛意。你們雙手交織托起的不只是一個嬰兒,你們托起的是下一代生存的機率,托起的.不絕繁衍昌盛的希望。寧愿冰冷的鋼筋水泥砸向自己,寧愿讓自己死得悲壯,死得慘烈,從容不迫,無怨無悔……
是呀,父母為了兒女,什么都愿意做。孟郊的游子吟道: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在文章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事例:7.31空難中遇難的母親貢紅梅;唐山大地震中的夫婦和用自己的血喂嬰兒的母親;為了女兒刺破心臟后度過三天的外國父親……
正如作者所說:"人類跳動的脈搏里,有你們,有我們,還有許許多多為人父母者……
看完這篇文章后,身為讀者的我們,怎能不向天下千千萬萬為人父母者致敬呢?
《豐碑》的讀后感 16
我讀過許許多多的課文和文章,讓我受益匪淺的文章就是在五年級學的《豐碑》一課。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紅軍隊伍在環境惡劣的云中山行走時,發現有人凍死,到真相明白好,將軍非常崇敬軍需處長的一件事。當將軍知道這個人就是軍需處長時,他"愣住了"。說明將軍感到非常意外,這位專門負責辦理紅軍所需的給養的人竟只穿一件單薄破舊的衣服,原來這位軍需處長將棉衣發給戰士們,好讓他們能一心一意地為祖國打擊敵人。課文中"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這句話表面是寫軍需處長的身體積滿了雪,光亮透明,真像一座晶瑩的豐碑,實際上是在歌頌軍需處長那一心為公p舍己為人p毫不利己的高尚品質,將永遠成為人們心中的豐碑。
記得在我6歲那年的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買年貨。來到街上,人山人海,人聲鼎沸,買賣聲,嬉小聲等交織成一首迎新年的交響曲,非常熱鬧。突然,我看到有一位大約二十多歲的小伙子抱著一臺大電視,高興地走著,一不小心撞到一為年過六旬的手里拿著許多東西的老奶奶,只見老奶奶"撲通"一聲,屁股摔在地下,手了拿著的餅干之類的`年貨撒滿地,她著急的說:"我的年貨"。那位青年匆匆忙忙的從人群中消失了。我看到腳下有一快餅干,便趁別人不注意,躬下身子,做著一個找東西的動作,把餅干防災自己的口袋中,便高興的跑到爸爸媽媽的身邊。
自從學了《豐碑》一課,對比軍需處長崇高的風格,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我非常后悔,因為我不但沒把老奶奶扶起,還偷吃了她的年貨,如果有后悔藥,我一定要回到六歲,把老奶奶扶起,幫她收拾好撒在地上的東西。
《豐碑》的讀后感 17
誰是最可愛的人?以前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最簡單的,爸爸媽媽就是最可愛的人,但是讀了《豐碑》這篇課文后,我的認識完全改變了!《豐碑》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時,一支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的途中,一位軍需處長被凍死在雪地里,大雪覆蓋了他的身體,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讀到這里,大家可能會想到既然是軍需處長,手里掌握著戰士們的吃穿,他在饑餓面前完全可以任意達到自己要求吃飽,他在寒冷面前完全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穿暖,然而他沒有這樣做,竟然被寒冷凍死,失去了寶貴的生命,這難道是他傻嗎?不,絕不是他傻,而是他有一種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還重要的.品質。在困難面前他的心里擔心的是每一位戰士的饑餓與冷暖,他那種寧愿犧牲自己也不要把別人的生命當做兒戲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想到這里,我眼前仿佛看到了當年紅軍戰士不怕艱難險阻爬雪山過草地的情景;仿佛看到了紅軍戰士正在與敵人英勇戰斗的場面;仿佛看到了紅軍為了革命的勝利,忍餓又受餓的一幅幅感人的場面。我們現在那么幸福,又那么富裕,是誰給予我們的?是無數革命老前輩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換來的。然而現在的人們,他們已經淡忘了紅軍,淡忘了紅軍精神,淡忘了人性之美。
現在,你們認為最可愛的人是誰呢?也許有人會說是爸爸、媽媽,或者是叔叔阿姨,也有可能是明星劉德華,什么周星馳,還有周杰倫等等,有的人還為了追明星把生命和活力白白的浪費了。但是,在我的心里,紅軍是可愛的,紅軍精神是可敬的,是值得了我們學習的。讓我們永遠傳承紅軍精神,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強繁榮昌盛。
《豐碑》的讀后感 18
今天,我讀了《豐碑》,我不禁感到無比的感動,那是來自心底深處的震撼。
這篇文章寫了在紅軍25000里的長征中,有一位管理,棉衣等物資的軍需處長,竟然在雪地里被活活凍死。
剛讀完這篇文章時,我下意識感到這個軍需處長可讓人有點理解不了。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難道他沒有知覺嗎?就不會拿一件棉衣來取暖嗎?可過了一會兒,我就給我對這位老戰士的'猜測畫了一個大大的叉號。
在紅軍25000里的長征中,各種裝備和資源是極其缺少的。在一九三四年十月到一九三六年十月整整兩年的時間里,紅軍爬過雪山,走過草地,才到了陜北。但是,有那么多棉衣給他們御寒取暖呢?
于是,我不禁感到這位軍需處長真是大公無私,為了其他士兵的安全,不惜犧牲自己。我不禁想到:他真是一位為士兵們著想的好干部啊!生存下去的機會留給了戰士們,死亡的危險留給了自己。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行為呀!
看著革命先烈們的事跡,我去,又不禁想起了我自己。
那一回,我一直到了早上十點才起床,足足睡了13個小時。我才懶洋洋爬出了暖和的被窩。我有些慵懶的穿上了大衣,伸了伸懶腰,走到餐桌前,拿起勺子,去舀那已經不熱的飯菜。我悄悄地探了探頭,咦!媽媽好像不在家!
嗯,那我自己看會兒電視,也是可以理解的嘛!于是,我端著飯偷偷溜到了客廳,把電視開了起來。我過你一個小時,我隨意的瞄了一眼鬧鐘。呀!不好!媽媽快要回家啦!趕快往嘴里塞了幾口飯,把電視關了,把飯放好。佯裝看書。
革命先輩如此拼命,我們還在如此奢侈享受!革命先輩們,安心吧,我們繼續守護歷史的豐碑!
《豐碑》的讀后感 19
最近我讀了《精神豐碑》一書,這本書中有許多感人的篇章,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見義勇為篇中的《“應為我是班長!”》,這篇文章講的就是抗震救災英雄少年——林浩。
林浩是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魚子溪小學的學生。在班級里,林浩成績優秀,一直擔任著班里的班長職務,是老師、同學們的好幫手。在地震來臨時,林浩和他的同學們正在班里上數學課。突然,教學樓搖晃起來,大家意識到了,是地震!在老師的組織下,同學們都迅速往樓外撤離。林浩剛跑到教學樓的走廊上,一聲巨響,教學樓忽然倒塌了,林浩和兩位同學重重的壓在了下面,漸漸的昏迷過去了。當他醒來時,聽到身邊的女同學在哭,他大聲說:“不要害怕,別哭,我們一起來唱歌吧!”。兩小時后憑借嬌小的身軀,他幾經努力艱難地爬出了廢墟。但一想到剛才身邊被壓的同學,他又毫不猶豫的鉆進廢墟,冒死將那兩位同學連拉帶拽的成功背出了廢墟。事后,小林浩被送往醫院檢查,在場的大人紛紛贊嘆道:“真不敢相信,就那樣一個小娃娃,居然比很多大人還堅強!”
當有記者問他為什么不自己逃走而是留下來救同學時,他平靜地回答道:“因為我是班長!如果其他同學都沒有了,要我這個班長有什么用呢?”也許,在他眼里,這就是一班之長應該做的.!
讀完這篇文章,我感動萬分,10歲的小朋友,竟然面對死亡,毫不懼怕,令我佩服!想想我自己,一個六年級的學生,平時遇到一點小挫折,就退縮,往往半途而廢,慚愧啊!今后,我要以小林浩為榜樣,學習他的勇敢,學習他的堅強,勇于克服困難,戰勝困難
《豐碑》的讀后感 20
《豐碑》一課寫一位軍需處長將御寒軍衣發給戰士們,自己卻凍死在茫茫雪原上的故事,體現了他廉潔奉公、關懷戰士、舍己為人的精神。讀后我深深感動了。
老軍需處長在缺吃少穿的長征路上,毫不猶豫地將本該屬于自己的御寒軍衣發給了戰士,自己卻穿著單薄的衣服凍死在大風雪中,成了一座晶瑩而高大的豐碑。軍需處長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令人佩服。他身為軍需處長,本應該,也可以多拿幾件御寒衣物,而這位軍需處長,非但沒有多拿一件衣物,還把本該屬于自己的衣物發了下去,甘愿自己凍死,也要讓戰士們穿著棉衣行軍。他這種精神在今天看來實在是太可貴了。因為我們今天的當官的,就有不少人因為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貪去國家錢物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所以我覺得,我們小學生要讀《豐碑》,大人更應該多讀《豐碑》。
當我讀到"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著一棵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一動也不動,好像一尊塑像。他渾身落滿了雪,右手的手指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神情自若。"時,我激動得都要流淚了。我體會到,老軍需處長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戰士,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他這種精神令人敬佩。我將把這種精神化為力量,讓這種力量激勵我去克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激勵我,還有我們大家,從自身做起,從小做起,努力學習,掌握本領,將來長大了做軍需處長那樣廉潔奉公,舍己為人的官,絕不能做貪官贓官,只想著把國家的東西往自己家里拿。
軍需處長是我的豐碑,是我的榜樣,是我將的來;我就要做軍需處長這樣的人。
《豐碑》的讀后感 21
二萬五千里長征---那些祖祖輩輩留下的紅色經典事跡漸漸浮出我的腦海。細細品味這些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我永遠不可能將他們遺忘,已深深地銘記在心。
仔細閱讀《豐碑》,真的讓我感觸頗深。《豐碑》講述了一位將軍帶領著紅軍們在冰天雪地的云中山艱難前行。途中一位身著單薄的紅軍老戰士凍死在雪地里。將軍氣憤至極,想追查軍需處長的責任。但當他得知凍死在雪地里的老戰士正是軍需處長本人時,他對這位舍己為人的軍需處長所鑄就的晶瑩豐碑致了崇高的軍禮。
當我讀到軍需處長被活活凍死時,哽咽不止。我被他克己奉公的行為所震懾,也為他的死感到深深的惋惜和悲痛。是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戰友生的希望,用他不朽的精神鼓舞著每一個戰士一步步走向勝利,走向美好的`未來!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軍需處長掌管著軍隊的服裝調配,很方便就能得到棉衣御寒。而他卻把大家的冷暖放在心里,關心著每個戰友,卻唯獨沒有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寧愿自己凍死也不讓戰友凍著。他對革命的忠誠和責任心讓他對死也淡定自若。雖然他犧牲了,但他舍己為人的精神將永垂不朽,永不磨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能夠吃飽穿暖,衣食無憂。但不少政府官員卻為了中飽私囊,不顧老百姓的死活,貪污受賄數億元,相比軍需處長一心為公的精神,他們難道不覺得汗顏嗎?我覺得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懂得如何做人處事。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得起革命先烈的殷切期望。
《豐碑》的讀后感 22
一說起共產黨就會想起紅軍,一想起紅軍就想起了長征,一想起長征我就會想起一篇文章《豐碑》。
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行走,將軍早就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他率領戰士們向前挺進。隊伍忽然放慢了進度,前面有很多人圍在一起,有人報告將軍,前面有一個人凍死了。將軍走過去一看,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靠在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他一動不動,好使一尊塑像,身上落滿了雪,無法辨認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火已經被雪打滅了,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戰友借火。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將軍的臉色大變,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他叫人把軍需處長喊來,問:“為什么不給他發棉衣。”當有人告訴他這個人就是軍需處長的時候,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處,向那位跟云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大雪很快地覆蓋率軍需處長的身體,他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
讀完之后,我很感動,心想:多么好的一位軍需處長呀!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部隊,還會屬于誰呢?
《豐碑》的讀后感 23
讀完《精神豐碑》后,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幫助了別人,就等于幫助了自己,對別人誠實,就等于對自己誠實。
人,雖然平凡,但平凡中卻隱藏著強大的力量,讓人無不敬佩。人,雖然平凡,但他卻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有著獨特的風格和特點,人,雖然平凡,但他遇到多大挫折,都不會輕易放棄,爬起來,繼續向前走,想著自己的理想努力。當你幫助了別人,無論事情有多么小,有多難,那是你就會感受到幫助人的快樂。當你遇到困難時,前被你幫助的'人就會向你伸出援手,因為他被你當時那幾秒鐘的動作所感染,也因為幫助人是快樂的。
這本書里全是一些好人好事,它啟發著我們一個又一個的智慧,比如:陳光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慈善首富,在四川汶川地震中,他一個人出資了10億元救命救災,可謂是真的愛國愛民,袁隆平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他從小就迷戀水從小就想做一些為人民效力的事,就在那一年,他研究出來的雜交水稻一年的產量,真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這本書一個有一個的故事激勵著我,鞭策著我,他教會我長大后無論成為什么樣的人,都要報效祖國,不要做那些有損國家尊嚴甚至背叛國家的事,要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豐碑》的讀后感 24
晚飯后,我拿起妹妹的語文書,翻到《豐碑》這篇課文時,不由得又一次朗讀起來。我學這篇文章時,就曾被文中軍需處長的精神所打動,這次的朗讀,有讓我的心靈再次受到震撼!文章講述了一支紅軍隊伍中的老軍需處長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毫不猶豫地將本該屬于自己的御寒衣物發給了戰士們,自己卻穿著單薄的衣服凍死在漫漫雪原上,成了一座晶瑩而高大的豐碑的.事。
他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十分值得贊揚。尤其是他身為軍需處長,本就應,也能夠多拿幾件御寒衣物,而這位軍需處長非但沒有多拿一件衣物,還把自己的衣物也發了下去,甘愿自己凍死,卻讓戰士們穿著棉衣行軍。他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嗎?我想,他-這位真正偉大的軍需處長的光榮事跡將被所有參加長征的戰士們銘記在心中。他的形象,猶如一座豐碑永遠矗立在每個人的心中!
我要向軍需處長學習,學習他公而忘私、舍己為人、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大無畏精神,他忠于革命,忘我無私的崇高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豐碑》的讀后感 25
讀了這個故事,我被軍需處長的精神感動了。多可惜呀,這么好的一位老戰士犧牲了。為了革命事業,他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在我心中樹立了一座豐碑。在這個故事中,我最受感動的情節是課文中對軍需處長犧牲時樣子的描寫:“他渾身落滿了雪,一時無法辨認他的真實身份。可以看出,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火已被風雪打滅;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戰友借火,淡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從這段話中,我看出了他舍己為人的'精神。他本是負責戰士們的后勤工的,是管發棉衣的,有方便的條件得到棉衣,他卻把大家的冷暖放在了心頭,關心每個戰士,唯獨沒考慮自己。他對革命無比的忠誠。有著極強的責任心,就連將軍都沒有想到死的會是他。
讀了這個故事,我被軍需處長的精神感動了。多可惜呀,這么好的一位老戰士犧牲了。為了革命事業,他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在我心中樹立了一座豐碑。他本是負責戰士們的后勤工的,是管發棉衣的,有方便的條件得到棉衣,他卻把大家的冷暖放在了心頭,關心每個戰士,唯獨沒考慮自己。他對革命無比的忠誠。有著極強的責任心,就連將軍都沒有想到死的會是他。
《豐碑》的讀后感 26
今天我讀了一個故事叫做豐碑。
在寒冷的冬天,共產黨翻越雪山,將軍在后面騎著馬,凝視著前方,發現前方有一堆人圍著,湊近一看,原來是一個戰士坐在樹根下被凍僵了,手還指著前方。將軍看了很生氣,便問道警衛員,軍需處長為什么不給他發棉衣?快去把軍需處長喊來。警衛員聽到了將軍的話,可是并沒有行動,將軍眼紅了,吼叫道:“還不趕緊去叫,讓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只見人群中有人說道:“這個躺在樹根底下的人,就是軍需處長。”將軍聽完了很認真的朝著軍需處長敬了禮。
讀完了整篇文章我就在思考,為什么這篇文章叫做豐碑?過了一會兒,我想明白了,在這里,豐指的是偉大的.意思,而碑就是說這個戰士一直屹立在那里,為其他的戰士們指路,還有他舍己為人的精神永在,也像一個豐碑一樣屹立在那兒。
其實他作為軍需處長,完全可以多套幾件棉衣在自己身上,可是他卻一件都不拿,這也就是共產黨能戰勝國民黨的真正法寶,每個人都想著其他人,沒有只想著爭功。他讓給別人的何止是一件棉衣,更是那鮮紅的生命啊。
這篇文章真的很值得一看,看完了很感動,也很有啟發,建議大家可以去看看。
《豐碑》的讀后感 27
每個班都會有一個班長,班長是老師的好幫手,是同學們的好榜樣。在《精神豐碑》上有一則發生在5.12汶川大地震的真實故事,這個故事寫一個班長,這個班長叫林浩。
林浩是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漁子溪小學的學生,他學習成績優秀,是班上的班長。5.12地震發生前,林浩正和他的同學們上數學課,教學樓開始搖晃起來,在老師的帶領下,迅速撤離教學樓。教學樓“轟”的一聲突然倒塌,林浩被兩名同學壓倒,暈了過去。待他醒來,眼前一片廢墟,他找到了那兩名同學,帶領他們離開廢墟,脫離了險境,他打算再去救其他同學,教學樓的樓板突然塌了下來將他埋在了下面,是老師將他拉出來的`。
各大電視臺采訪他,問他為什么不自己逃走去救其他同學,他冷靜地說:“因為我是班長,如果其他同學都沒有了,要我這個班長有什么用!”
林浩十歲,如果我們也是十歲;林浩是個班長,如果我們也是一個班長,如果我們遇到了地震,我們會留下來去救別的同學嗎?也許我們不會。林浩是一個很負責的班長,為了同學,他寧可犧牲自己,是什么讓他這么的勇敢?一個念頭:“因為我是班長!”
《豐碑》的讀后感 28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名叫《豐碑》,這篇文章深深的吸引了我。文章中講述了:“長征時期,紅軍隊伍在寒冷的天氣里艱難的前進。突然前面有一位老戰士凍死了,后來才知道這位是軍需處長,他為了不讓大家給凍死所以就犧牲自己的.生命。最后他成了一座豐碑”。看完這篇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篇文章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第13個自然段到第15個自然段,因為這個自然段讓我感受到軍需處長不想戰士們被凍死就犧牲自己的生命。這讓我想起第18課《軍刀》候萬山愛國愛民,同樣跟軍需處長一樣舍己為人。
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們要做一個舍己為人的人要跟軍需處長一樣,不能為了自己而犧牲被人的生命。這使我想起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有一次我去我的朋友家,那時后是冬天,我們兩個都覺得很冷,可是他的家只有一張小的被子。他說:“給你蓋”,可是我說:“這是你家被子應該給你蓋”。我們說來說去,最后他還是把被子給了我蓋,他忍著寒冷不吭聲”。經過這次我以后要做一個舍己為人的人。
《豐碑》的讀后感 29
今天,我讀了《豐碑》這篇文章,我很敬佩那位軍需處長。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紅軍在過雪山的時候,有一個警衛員突然跑過來,說有人凍死了,將軍快走過去,看到了老戰士,呆住了,老戰士只穿了一件薄薄的衣服。他叫人把軍需處長叫來,誰也沒有說話,將軍發怒了,這時有人輕聲地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將軍眼睛濕潤了,對老戰士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讀完這篇文章,我對軍需處長產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他的犧牲是可歌可泣的,就是因為紅軍有了這樣的舍己為人的戰士,長征才可以取得勝利。那位老戰士,他完全可以憑他的職位給自己加厚的衣服,可是老戰士沒有那么做,把棉衣都發給了自己的戰友,這是一位處處為人著想的好戰士呀!
在我們的身邊中也有這樣處處為他人著想,舍己為人的好人。像我們每天都能見到的'清潔工,誰會注意他們的存在,可是他們每天4、5點鐘就起來了,有是甚至起的更早,他們不畏嚴寒酷暑默默的為我們奉獻。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世界上總有些和老戰士一樣舍己為人,默默奉獻的好人,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那些處處為人著想的人,永遠的鼓舞著我,我長大以后以后也要做一個處處為他人著想的人。
《豐碑》的讀后感 30
《豐碑》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名軍需處長,為了他人寧愿犧牲自己的生命,自己卻被埋沒在無聲的雪花中,變成一座晶瑩的豐碑的感人故事。
《豐碑》描述了一支長長的紅軍隊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頂著混沌迷蒙的飛雪前進,然而嚴寒好似要征服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途中將軍發現行軍的速度放慢了,便邊走邊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這時警衛過來告訴他:“前面死了一個人……”將軍走到那個人面前,看到了一位凍僵的老戰士,倚靠著樹干,那么鎮定,那么自然,好似一尊塑像,于是將軍便叫人去喊軍需處長,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這位被凍僵的老戰士就是軍需處長,將軍怔怔地佇立了足足有一分鐘,他深深呼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了右手,舉至齊眉處,向那位犧牲者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讀完這個故事我想如果勝利不屬于這樣的英雄,這樣的隊伍,還會屬于誰呢?正是有了像軍需處長這樣舍己為人的優秀戰士,我們才會戰勝任何艱難險阻,戰勝任何強大的敵人。一座晶瑩、偉大無私的豐碑……
《豐碑》的讀后感 31
我覺的豐碑這篇文章寫出了軍需處處長又、團結又勇敢,而且寫的很好,下面,我就說一說我本人的感想吧!
勇敢又團結的軍需處處長,我為什么要這么說呢?因為,我覺的軍需處處長很團結,為了別人,自己的事情一點也不管,哪怕是生命,也不管,為什么要這么深情的對待別人呢?就因為這兩個字:團結。軍需處處長是怎么團結法的'呢?接下來,就看一看這件這真人真事吧!這天,狂風呼嘯、白雪紛飛,堅強的紅軍部隊艱難的走在雪地上,忽然,前方部隊亂了起來,將軍嚴格的大聲喊到:“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警衛員快步的跑了過來,說:“前方有人凍死了!”。將軍聽了,嚇了一跳,迅速的拔腳往前飛奔過去了,看見一個不慌不忙的老士兵,將軍看見他穿著破爛的衣服,沒穿棉衣,他轉身喊到:“為什么不給他發棉衣!軍需處處長!”。這時,一個人告訴他,這個老士兵就是軍需處處長。
從這里看起來,軍需處處長又團結又勇敢,團結的是,他可以把自己的棉衣給別人,自己不穿。勇敢的是,他不怕死,可以在雪地里穿著破舊的衣服,所以,我覺得軍需處處長很團結。
【《豐碑》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豐碑說課稿09-04
豐碑的教案09-19
《豐碑》原文09-13
《豐碑》教案精選06-15
豐碑教案07-29
《豐碑》 教案08-05
《豐碑》課文10-12
豐碑的作文11-24
《豐碑》說課稿09-16
豐碑說課稿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