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設計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05 16:38:33

    關于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設計

    關于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設計

    關于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設計

      篇一: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課前準備:多媒體

      課時劃分:兩課時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把課文的整體感知與學生的已有的閱讀經驗的描述結合起來。教學設計上,我就引導學生“這是一本怎樣的書?”開放性的問題為話題,讓學生自己走進文本,探索文本,從而走出文本。

      教學流程:

      第 1 課時

      一、情景導入

      談話交流,進入課文

      1、談話交流:同學們,最近正在讀什么書,有什么感受?

      2、揭題:今天,我們來學習日記改編的課文,齊讀課題

      二、感知體驗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己讀課文,圈化勾點。

      自由讀課文,將自己認為寫的比較好的詞語和句子圈點勾畫出來;借助工具書或討論理解字詞,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記號。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詞語。

      (2)用鋼筆描紅。

      (3)指名讀課文,結合正音,理解詞義

      三、對話探究:

      自讀課文,整體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文中生字詞語

      (1)小組交流學習,實在不懂的作上記號。

      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課文中的我是誰?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樣的書?學生回答

      (2)自由讀課文,將自己認為寫的比較好的詞語和句子圈點勾畫出來;借助工具書或討論理解字詞,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記號。

      同學肯定問了許多問題,在這么多問題中,有兩個問題對于學習這篇課文來說是最關鍵的,第一,為什么這本書是男孩子必讀的書。第二,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接下來我們就圍繞這樣兩個問題來讀文章。

      2、學生分節讀課文,隨時糾正。

      3、指名說說不理解的詞語。

      4、整體把握,建立印象

      請同學們讀課文,課文中的“我”是誰?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樣的書?

      ——這本書是爺爺贈給爸爸,爸爸又贈給了“我”的一本三代相傳的書。

      ——這是一本扉頁上寫有爺爺給爸爸的贈言“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和爸爸寫給“我”的贈言“學會生存”的書。

      ——這是一本歷險小說,主人公魯濱遜是一個聰明機智而又具有堅強毅力的人,他在一座荒蕪人煙的小島上有一段長達28年的歷險生活。 ——這是一本讓吳緬非常喜歡的書,給了吳緬啟迪和希望的書。

      四、建構生成:

      (學習寫字)

      1、 師重點指導

      2、學生寫字

      3、展示評議

      作業設計:

      1、讀熟課文

      2、抄寫課文生字2遍。

      第 2 課時

      教學要求:

      1、了解魯濱遜的經歷,理解“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的含義。

      2、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學會生存,學會堅強人生的道理,培養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的興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學會生存,學會堅強人生的道理,培養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的興趣。

      課前準備:多媒體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把課文的整體感知與學生的已有的

      閱讀經驗的描述結合起來。教學設計上,我就引導學生“這是一本怎樣的書?”開放性的問題為話題,讓學生自己走進文本,探索文本,從而走出文本。

      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

      1、聽寫生字

      2、讀課文

      二、感知體驗

      (一)把握小說的主要內容

      1、《魯濱遜漂流記》這部歷險小說究竟寫的是什么內容,讓“我”愛不釋手了呢?

      2、要能在一座孤島上生活28年需要什么/這些東西都是現成的嗎?魯濱遜是怎樣獲得生活的必需品的呢?

      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的第七至十一節,畫出能夠體現魯濱遜“聰明機智”而又具有“堅強毅力”的詞句,多讀幾遍。

      3、匯報交流,理解魯濱遜的聰明機智與堅強毅力

      (1)一開始魯濱遜靠什么為生,他做了些什么?

      (2)這些食物非常有限,為了維持生活魯濱遜又做了些什么?

      (3)后來生活又如何?

      (4)【幻燈片:他做了一只木筏,把沉船上的食物、制帆篷的布、槍支、彈藥、淡水、酒、衣服、工具等一一送到島上。他用帆布搭起帳篷,作為棲身之處,并將船上運來的東西藏在這里,靠船上剩下的食物生活。】

      這是這課文中寫到的一個概括性的簡短的故事情節,請你讀讀這個情節,邊讀邊想象,在你的腦海里能不能像放電影一樣,把這個故事的情節變成一幅幅活的的畫面。

      (5)魯濱遜在島上的生活怎樣?你覺得他的生活幸福嗎?

      4、讀到這里,你覺得這部小說的內容有吸引力嗎?你還想了解些什么?

      三、對話探究:

      1、讀書要讀出自己的感受,課文中的吳緬讀了這本書后有什么感受呢?

      2、理解“名言”

      (1)你能說幾句名言嗎?這些名言給了你什么啟迪?

      (2)吳緬喜歡上了書中的一句名言,這句名言的內容是什么?“我”是怎樣理解的呢?

      (3)我們的大家是怎樣理解這句名言的呢?能不能結合自己的經歷或者讀過的書來說說自己的理解。

      老師在讀《魯濱遜漂流記》的時候,發現了這樣一句話,同樣的簡簡單單,同樣能給我們許多啟示。

      【幻燈片:一個人只是呆呆地坐著,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是沒有用的,這個絕對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來。】

      請你讀讀這句,你又能感悟到什么?誰能向同學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3、除了理解一些名言的意思外,老師覺得讀書的時候還要能發揮豐富的想象力,想象出人物的形象,吳緬在讀書過程中就慢慢在心目中勾畫出魯濱遜的樣子,讓我們來讀一讀課文的第十四節。

      4、吳緬為什么希望自己成為這樣一個人呢?從這身裝束打扮中你能看出魯濱遜是“一個探索者。一個發明家,一個善于創造性勞動的人嗎?

      四、建構生成:

      1、吳緬為什么要把這本書珍藏起來,傳給兒子呢?

      2、吳緬的爺爺為什么要把書傳給他的爸爸,他爸爸為什么又要把書傳給吳緬呢?

      3、現在我們能不能說說課文為什么要以“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為題嗎?這本書女孩子不能讀嗎?

      板書設計: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魯濱遜漂流記》

      學會生存,學會堅強

      作業設計:

      1、看拼音寫詞語

      2、連線

      3、課文理解。

      教學反思:

      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些寶貴知識財富,很多都在前人所留下的名著中。名著中,有著引人入勝的環境描寫;有著令人深思的人生道理;有著積極向上的精神觀念等等。所以,讀名著能使孩子學到很多東西。

      但是,我們發現,相當一部分同學不愿意讀名著。因為他們覺得,在名著中找不到會引起他們興趣的東西,名著所描寫的東西,離他們太遙遠。名著名著,就是在經過時間與歷史的磨練所遺留下來的真品。它里面所寫的,離孩子們已經有了時間的距離,它之中的生活,并不是我們今天所經歷著的社會,它所寫的窮與富,同樣在我們這個生活中是不常見的。這類描寫是以前的社會,是以前的壓迫,是以前的表達。經典名著是幾千年的文化精髓,它的思想價值、文學價值無與倫比。它影響了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受到讀者和時間的長期檢驗,作為人類重要的文化遺產流傳下來,它的語言、它的情節、它的人物形象,對讀者產生的震

      撼力,遠不是現在的流行文學所比得了的。所以,通過本課的教學,我的宗旨就是讓孩子漸漸開始喜歡名著。如果能達到這個目的,那么,我們的教學就是成功的。

      篇二:《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能自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4、通過朗讀,初步感知“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激趣導入

      1 、談話:老師發現最近由的同學在讀《淘氣包馬小跳》這本書是嗎?(隨機采訪一位同學)請問你的這本書是怎么來的?它主要講了什么內容?你讀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2、那你了解這本書的作者嗎?【教師出示課件,簡介楊紅櫻。】

      3、這節課我們學習楊紅櫻的一篇日記改編的課文——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師板書,學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首先檢測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課件出示7個生字所在詞語】

      膠帶 粘補 觸礁 一艘船小鋸筐子又丑又笨

      抽屜緬懷帳篷馴養鸚鵡

      (1)指明讀并正音;

      (2)說說在識記這些字時應注意什么?

      粘:多音字【出示“粘”的課件】

      “膠”與“礁”是同音字。

      “艘”是平舌音。

      “粘”與“丑”是翹舌音。

      “筐、篷、鸚”是后鼻音。

      “艘”與“筐”的筆順。

      (3)齊讀識記(男生讀一個,女生讀一個。)

      2、你覺得文中哪些詞語在讀的時候還應該注意。【學生自主交流后課件出示齊讀:愜意《魯濱遜漂流記》 扉頁木筏俘虜棲身】

      3、通過預習,你都掌握了哪些詞語的意思?(教師隨機指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

      自主交流:

      愜意:意愿得到滿足而感到愉快。

      扉頁:書刊正文前印有書名、作者姓名等內容的一頁。

      俘虜:交戰時捉住的敵人。

      棲身:安身;寄居。

      愛不釋手:非常喜愛,舍不得放下。

      荒無人煙:荒涼沒有人居住。

      大無畏:毫不畏懼。

      珍藏:認為有價值而妥善地收藏。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隨機挑選學生朗讀課文的重點段落(7-14段),教師學生隨時指正。

      三、自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1、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名字是什么?(板書:《魯濱遜漂流記》)請大家瀏覽課文,思考:【課件出示】這篇課文都講了關于《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的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2、根據這幾方面的內容,請你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6):《魯濱遜漂流記》是“我”家一本三代相傳的書。

      第二段(7-12):《魯濱遜漂流記》的主要內容。

      第三段(13-14):“我”對魯濱遜的認識與理解。

      第四段(15): “我”要好好珍藏這本書,并要傳給下一代。

      3、根據各段的內容,請你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可做簡單的批注。) 課文講述了《魯濱遜漂流記》是“我”家一本三代相傳的書。在閱讀中,“我”懂得了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終將會成為一個成功者,成為一個英雄。故事告訴我們《魯濱遜漂流記》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是一本告訴我們學會生存,學會堅強,學會面對困難不畏懼的書。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受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思考:【課件出示】課文中的“我”是誰?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樣的書?

      交流:

      ——這本書是爺爺贈給爸爸,爸爸又贈給了“我”的一本三代相傳的書。

      ——這是一本扉頁上寫有爺爺給爸爸的贈言“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和爸爸 寫給“我”的贈言“學會生存”的書。

      ——這是一本歷險小說,主人公魯濱遜是一個聰明機智而又具有堅強毅力的人,他在一座荒蕪人煙的小島上有一段長達28年的歷險生活。

      ——這是一本讓吳緬非常喜歡的書,給了吳緬啟迪和希望的書。 ??

      五、設疑結課

      同學們,學習這篇課文,你還想知道哪些問題呢?(學生自由交流:為什么男孩子必讀,女孩子要不要讀呢??)下節課我們繼續探討。

      六、課后作業【課件出示】

      1、抄寫課后生字2遍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

      《魯濱遜漂流記》

      艘筐

      篇三: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案

      蘇教版教材六年級上冊

      11、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通過探究“為什么說這是男孩子必讀的書”,了解魯濱遜的經歷,理解“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的含義。

      4.激發學生閱讀《魯濱遜漂流記》的興趣,學會怎樣去閱讀書,打開學生課外閱讀的大門。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學會生存,學會堅強人生的道理,培養閱讀《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的興趣。

      難點:了解魯濱遜的經歷,理解“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的含義。

      三、教學評價設計:

      教學的本質是促進學生成長,本課的設計從學生成長需要出發,關注他們一生需要的語文素養,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對《魯濱遜漂流記》產生閱讀期待,課后努力去閱讀這本書;同時,通過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學會向別人推薦書。

      四、教與學的準備:

      師:課件、幻燈片

      生:閱讀小說《魯濱遜漂流記》。

      五、教學課時:2課時

      六、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環節一、整體感知——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一、談話交流

      1、老師布置大家回去讀《魯濱遜漂流記》,大家讀后有什么感受?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由讀書筆記改編的課文,齊讀課題。

      3、圍繞課題,看誰能提出最有價值的問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文中生字詞語。

      (1)小組交流學習,實在不懂的作上記號。

      (2)自由讀課文,將自己認為寫的比較好的詞語和句子圈點勾畫出來;借助工具書或討論理解字詞,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記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膠 粘 礁 艘 鋸 筐丑”,學生認讀,強調“艘”的寫法。

      (2)、課件出示生詞:“愜意 扉頁 木筏 棲身 帳篷 珍藏 抽屜 馴養 鸚鵡 愛不釋手”,學生認讀,并談談自己在文中的理解。

      (3)、課件出示句子:a、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

      b、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終將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

      引導學生朗讀。

      (4)、指學生分段朗讀課文,糾正讀錯、讀不好的地方。

      3、自讀課文,整體感受

      (1)、請同學們讀課文,課文中的“我”是誰?他得到的是一本怎樣的書?

      ——這本書是爺爺贈給爸爸,爸爸又贈給了“我”的一本三代相傳的書。

      ——這是一本扉頁上寫有爺爺給爸爸的贈言“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和爸爸寫給“我”的贈言“學會生存”的書。

      ——這是一本歷險小說,主人公魯濱遜是一個聰明機智而又具有堅強毅力的人,他在一座荒蕪人煙的小島上有一段長達28年的歷險生活。

      ——這是一本讓吳緬非常喜歡的書,給了吳緬啟迪和希望的書。

      (2)、課文圍繞著“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都給我們介紹了哪些內容?

      學生讀書、討論、交流,師歸納總結板書:三代相傳 故事內容讀書感受 好好珍藏。

      三、學習寫字。

      1、師重點指導,學生寫字,在三線田字格內書寫生字。

      2、展示評議,選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人作業用投影展示,指出優缺點。

      四、布置作業。

      1、讀熟課文。

      2、抄寫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3——5句。

      3、繼續閱讀《魯賓遜漂流記》。

      第二課時

      復習回顧

      1、聽寫詞語“ 愜意 扉頁 棲身 帳篷 抽屜 馴養愛不釋手”,集體講評,改錯。

      2、聽寫句子:“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

      環節二、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一、感悟“三代相傳”。

      1.指名分節讀文。

      2、引導學生讀扉頁上爺爺、爸爸寫的話,感悟這本書三代相傳的原因。

      課件出示:爺爺:這是一本男孩子比讀的書。

      爸爸:學會生存。

      二、感悟魯濱遜的聰明機智和堅強毅力。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魯濱遜漂流記》這部歷險小說究竟寫的是什么內容,讓我的家人要三代相傳?是什么內容讓“我”愛不釋手了呢?

      提生回答:7至11節內容。

      2、自主探究。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課件出示探究要求:

      (1)、讀課文,畫出描寫魯濱遜遇到的困難的句子。

      (2)、魯濱遜是怎樣克服遇到的困難的?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在書的空白處寫寫自己的感受。

      (3)、想象魯濱遜在荒島上還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他會怎樣克服?

      (4)、我們可以想象,魯濱遜在這座荒蕪人煙的小島上棲身的艱辛與面對的危險。但是他卻能勇敢地一一克服。他靠的是什么?

      3、成果展示,師點撥提升。

      (1)、四個方面的困難:食物,住宿,孤獨,安全。

      (2)、魯濱遜是一個聰明機智而又具有堅強毅力的人。

      (3)、激發學生閱讀《魯濱遜漂流記》的欲望。

      (4)、學生交流,師隨機板書:聰明機智、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熱愛勞動、具有堅強毅力??

      三、感悟成長動力。

      1、讀書要讀出自己的感受,課文中的吳緬讀《魯濱遜漂流記》后有什么感受?引導學生自讀第13、14自然段。

      2自主探究。

      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課件出示探究要求:

      (1)、為什么“我”喜歡著本書?

      (2)、體會“我”為什么會把魯濱遜想象成這個樣子?

      3、成果展示。

      (1)、課件出示名言:“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理解:在困難或災難發生的時候,不要退縮,不要向困難或災難低頭,要勇敢的抬起頭來,與它抗爭,這樣就有機會克服困難,戰勝災難;如果在心理上首先失去信心,失去希望,那只能自己被它們擊倒。

      課件出示:“一個具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終將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

      (2)、魯濱遜身上的每一件東西都是為了克服困難準備的,他的裝束表明他是一位探索者、發明者、創造者。

      環節三、回歸整體———積累拓展,讀寫訓練

      一、回歸整體,情感升華。

      1、爺爺送給爸爸,爸爸送給“我”的僅僅是一本書嗎?寄托著他們的什么希望?

      引導學生討論。

      師歸納總結:(1)、他們想讓他們的子孫都能像魯濱遜一樣聰明,一樣堅強;

      (2)、像魯濱遜一樣會獨立生活;

      (3)、像魯濱遜一樣學會生存,學會面對困難不畏懼??

      2、為什么這是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女孩子要不要讀?

      引導學生先明確觀點再說出理由。要讀。(1)、因為女孩子在生活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也要去面對解決困難;(2)、看過這本書,女孩子同樣會得到啟發,變得勇敢,變得堅強,從而學會生存,成為一個成功者。

      二、寫話訓練。

      你如果把這本書傳給自己的孩子,你會在上面寫上一句什么話呢?你會如何講給你的孩子聽?

      學生寫話后指生交流。

      三、布置作業。

      針對本課內容寫篇讀書筆記。

      板書設計: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

      三代相傳故事梗概讀書感受好好珍藏

      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成長動力)

      學會生存學會堅強學會面對困難不畏懼

      附預習單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預習單

      1、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

      堅強堅定堅固堅實

      ( )的信念 ()的基礎

      ( )的意志 ()的堡壘

      2、摘抄本課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摘抄: 感受:

      3、和同學們討論一下:“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女孩子要不要讀?把你的觀點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八年級上冊《治水必躬親》教學設計03-03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 It was there 》教學設計與說明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

    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20

    用戶協議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 丝袜美腿精品国产一区 | 视频一区网友自拍第二页 | 在线欧美精品第1页 | 日本一本区免费高清视频 | 日本免费a级毛一片没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