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足搓手成語解釋

    時間:2023-01-18 16:05:52 成語大全 我要投稿

    頓足搓手成語解釋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從其起源,經過演變,直至在漢語中沉積下來,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語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頓足搓手成語解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成語原文】:頓足搓手

      【標準發音】:dùn zú cuō shǒu

      【繁體寫法】:頓足搓手

      【頓足搓手是什么意思】:著急惋惜的樣子。

      【頓足搓手成語接龍】:鞍馬勞頓 → 頓足搓手 → 手下留情

      【用法分析】:作謂語、狀語;指著急的樣子

      【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dùn zú cuō shǒu】采用標準四聲閱讀。

      【出處說明】:梁啟超《變法通義·論科舉》:“不懷顧犬補牢之義,徒效淵魚叢爵之愚,猶復頓足搓手。”

      【對應近義詞】:抓耳撓腮

      【對應反義詞】:鎮定自若

      【頓足搓手的造句示例】:

      他在山上急得頓足搓手,還是無法下山。

      成語注釋

      頓:以腳扣地;搓:手相摩。

      成語出處

      梁啟超《變法通義·論科舉》:“不懷顧犬補牢之義,徒效淵魚叢爵之愚,猶復頓足搓手。”

      成語辨析

      近義詞:抓耳撓腮

      1.解釋:讀音為zhuā ěr náo sāi,形容人心里焦急、苦惱、忙亂時無計可施的樣子,也形容歡喜而不能自持的樣子。出自《二刻拍案驚奇》。

      2.成語辨析

      【近義詞】搓手頓腳、心急火燎、無可如何

      【反義詞】鎮定自若

      3.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補語;形容人焦急、生氣、心亂等神情

      4.示例

      孫悟空在旁聞講,喜得他~,眉花眼笑。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回

      5.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大郎聽罷,氣得抓耳撓腮,沒有是處。”

      反義詞:鎮定自若

      1.解釋

      漢語成語,拼音是zhèn dìng zì ruò,意思是指在情況緊急時不慌不亂,當作沒什么事情似的。也指鎮靜;不急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著鎮靜。

      2.成語解釋

      1)在情況緊急時不慌不亂,當作沒什么事情似的。

      2)鎮靜;不急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著鎮靜。

      3.成語辨析

      反義詞:魂飛魄散、狼狽不堪、失魂落魄、手足無措、膽戰心驚、驚慌失措、心驚膽戰

      近義詞:不慌不忙、井然有序、鎮定自若

    【頓足搓手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成語及解釋11-02

    成語及解釋12-12

    形容很多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2-28

    瘠己肥人成語解釋及成語接龍06-22

    關于春天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6-11

    形容夏天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6-12

    狐朋狗友成語解釋06-22

    高屋建瓴成語及解釋03-30

    兵兇戰危成語解釋06-22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久久国产色AV免费观看 | 亚洲无线码二区在线观看 | 依依成人影院久久久午夜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蜜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