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教案

    時間:2025-07-26 07:41:30 安全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安全教案集錦七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安全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安全教案集錦七篇

    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大班幼兒隨著生活經驗和安全知識的不斷豐富,有了一定的自我保護技能,但當意外災害真的發生時,他們會感到束手無策。本活動除了讓幼兒了解有關火的知識處,更重要的是教給幼兒當意外災害真的來臨時,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學會自我保護、自救。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燃燒現象,了解火的性質、用途及危害。

      2、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進幼兒安全防火意識。

      3、一旦發生火災,要知道如何自我保護和如何自救。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紙、蠟燭、火柴、大中小玻璃杯、電話、濕毛巾、毛巾被等。

      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一張紙和火柴,提醒幼兒注意觀察紙被點燃后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顏色感知火發出的光和熱,讓幼兒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說說自己的感受。

      小結:紙點燃后發出光和熱火焰是紅色的`。

      提問:火還能燃著哪些東西?(布,木頭、汽油、酒精、蠟燭等)

      2、知道了火能發光發熱,組織幼兒討論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火,請幼兒說出火的用途。(燒飯、取暖、照明等)

      (2)火對人類有什么危害?(燒傷皮膚、燒毀財物、房屋、森林等)

      3、實驗:火的熄滅

      (1)老師用一個杯子扣住正在燃燒的蠟燭,觀察火焰熄滅的過程,啟發幼兒思考火焰熄滅的原因。

      (燃燒需要空氣)

      (2)老師用大、中、小三個玻璃杯同時扣住三只燃燒的蠟燭,觀察哪去蠟燭先滅,想一想為什么三支蠟燭熄滅的時間不同?(杯中空氣的多少,影響蠟燭燃燒的時間)

      小結:如果想使火焰熄滅,必須使火和空氣隔絕。

      4、組織幼兒討論:

      (1)發生火災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亂丟火煙頭、在禁放區燃放煙花、用明火照明尋找物品、地地震、打雷、亂拉亂接電線等)

      (2)怎么樣防止火災發生?

      (3)如果發生火災,我們應該怎么樣做才能實現自我保護與逃生自救?

      A:如果所在房間有電話,趕快打119報警,并說明著火的詳細地址,什么街,哪號樓或附近有什么明顯標志。

      B:室外著火門已發燙里千萬不要開門,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單塞住門縫,以防濃煙跑進來,如門不很熱也沒看到火苗,趕快離開。

      C: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去。穿過濃煙逃生,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D:身上著火,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

      E:遇火災不可乘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F:若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樓。

      5、逃生演習

      老師發出發生火災信號,幼兒自選逃生辦法進行自救。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應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但幼兒對“火”的認識只是停留在表面,對“火”的用途及危害了解的還不是很多。作為老師有必要引導幼兒更深入地了解,教會幼兒遇到火災時該怎樣應對。因此這個活動既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既有利于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豐富了幼兒的認知經驗,激發了他們對周圍事物積極探索的熱情。

    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不在站臺上亂跑,要站在黃線后排隊等候,先下后上,不爭吵。

      2.培養幼兒的公德意識和良好的公共場所禮儀。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培養幼兒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地鐵站內圖片一張 彩紙 白紙。

      活動過程:

      1.通過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出示地鐵站內圖片,讓幼兒辨認,并引導幼兒說出“地鐵站”的名稱。提問:圖片上面有什么?有地鐵列車、有黃線,有上有下地鐵的'人,有等候的人,有正在下樓的人。

      2.講述故事《乘地鐵》。

      教師:小朋友知道我們大街上的紅綠燈嗎?它們有三種顏色,紅、黃、綠。它們分別有什么作用?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有了這個我們的交通方便多了。那么我們地鐵里的黃線是做上面用的呢

    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寄生蟲,知道寄生蟲的名稱,了解寄生蟲病的一些癥狀。

      2、通過聽故事、看圖片、討論等形式,了解寄生蟲病產生的原因;通過競賽游戲,知道預防寄生蟲的簡單方法。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5、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有關寄生蟲病的競賽題目、蛔蟲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蛔蟲的圖片,知道蛔蟲是寄生蟲的一種。

      ⑴師出示圖片: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的?

      ⑵啟發幼兒討論:你知道生活在什么地方嗎?

      2、教師講述故事,使幼兒了解蛔蟲是怎樣產生的,以及蛔蟲的危害。

      ⑴教師講故事,并提問:

      ①小胖瘦了,為什么會瘦?他得了什么病?

      ②醫生從小胖的大便里查出來什么?

      ③蛔蟲是怎么跑到小胖的肚子里去的?

      ④蛔蟲在人的肚子里干什么?

      ⑤肚子里有了蛔蟲怎么辦?

      ⑵教師小結:蛔蟲是一種寄生蟲,它寄生在我們的腸子里,吸收我們吃進去的營養,所以有了蛔蟲的小朋友,因為缺乏營養,個子長不高,臉色也不好看,還會常常生病。

      3、討論:怎樣才能預防蛔蟲病⑴飯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和自來水洗手。

      ⑵不喝生水。

      ⑶吃瓜果一定要削皮或用自來水洗干凈。

      ⑷不把臟手或臟東西放在嘴巴里。

      ⑸勤剪指甲,不留長指甲。

      4、了解其他寄生蟲的名稱及危害。

      ⑴你們還知道哪些寄生蟲病?它們有什么癥狀?

      ⑵教師出示一些圖片,讓幼兒觀察,向幼兒介紹一些相應的常識。

      5、進行競賽搶答,了解一些預防寄生蟲病的衛生知識。

      ⑴蛔蟲、蟯蟲、鉤蟲都屬于寄生在人體的寄生蟲,對嗎?

      ⑵蛔蟲的蟲卵常附在手上和指甲縫里,所以經常洗手是預防蛔蟲病的好辦法,對嗎?

      ⑶吃東西時,如果使用筷子等餐具,就可以不用洗手,對嗎?

      ⑷大量的蛔蟲寄生,會引起消化不良、厭食、偏食,對嗎?

      ⑸洗手時,用盆里的水多洗幾次,不要開著水龍頭,這樣洗手能洗干凈嗎?

      ⑹大便之后,要用肥皂把手搓洗干凈,對嗎?

      ⑺蟯蟲的`成蟲會在夜間,從肛門跑出來產卵,并通過手、衣物、床具等傳播,對嗎?

      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大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為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大班安全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新《綱要》指出:藝術是“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讓“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快樂和痛苦是孩子最基本最原始的情感,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體驗到的情感,因此讓孩子大膽表現這些情感,可以激發孩子情感上的內在體驗,提高表現和表達情感能力。然而,由于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他們在表現方式上往往非常單一(多從內容上進行表現),為此,教師適時提供支架(欣賞藝術家的同主題作品),引導幼兒拓展視野,感受藝術作品中內容。形式(主要是形。色和線條)這因素與情感表達的關系,同時通過對這些藝術品的凝神觀照和解讀,來識別情感,產生共鳴,加深對各種感受的體察,獲得審美享受和情感的陶冶。本次活動試度選取一個新的角度,從對音樂的感受入手,切入情感的主題,再引導他們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音樂帶給他們的'感受,最后欣賞藝術家同主題的名畫幫助孩子來拓展視野,獲得情感上的共鳴,使幼兒在各種藝術感受和通道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系。

      活動目標:

      1、能大膽表現快樂或難受的情感,提高表現情感的能力

      2、引導幼兒欣賞名畫“哈里昆狂歡節”“哭泣的女人”,感受作品所表現的不同情感,初步體驗作品不同表現方式。

      活動準備:名曲:巴哈的“舞樂組曲”及“雅克的迦可琳眼淚”名畫:米羅的“哈里昆狂歡節”畢加索的“哭泣的女人”色卡紙,水粉顏料等作畫工具

      活動步驟:

      1、音樂導入

      a、欣賞巴哈的“舞樂組曲”:你聽了這首曲子感覺怎樣?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什么時候也覺得很快樂?你快樂的時候最想干什么?

      b、欣賞巴哈的“雅克的迦可琳眼淚”:這首曲子聽上去感覺怎樣?為什么?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什么時候覺得很難受?為什么覺得難受?你難受的時候最想干什么?(這個環節首先引導幼兒靜靜地傾聽音樂,體驗作品傳遞的情感,其次啟發幼兒聯系已有經驗,自由交談自己快樂或難受的事及感受,這樣不僅讓孩子進一步加深對這類情感的體驗,同時為下面的自由表現作好鋪墊)

      2、分組自由表現:你能把你的快樂或難受畫下來告訴大家嗎?

      a、分成二組讓幼兒自由選擇畫快樂還是難受(二組有適當的分隔)

      b、在幼兒作畫時反復播放相應的音樂

      c、引導幼兒說說想怎樣畫快樂或難受(教師適當引導幼兒將要表現的內容和所用的方法進行初步的設想,這樣使孩子在表象與直接作畫這兩個在難度上有一定落差的活動之間設置一個較為和緩的過渡)

      d、幼兒自由創作

      3、作品展示,交流:他評:你從哪兒看出他畫的是快樂的或難受的(教師及時捕捉孩子好的經驗,適時從孩子的已經經驗中提升新的經驗:如有孩子關注到了顏色的,或線條的等)

      4、名畫欣賞:出示作品:想不想看看畫家叔叔是怎樣來畫快樂或難受的(借助名畫,使幼兒的新舊經驗產生沖突)猜一猜哪幅畫畫家叔叔表現是快樂的,哪幅畫畫家叔叔是表現難受的,為什么?(孩子對藝術作品有一種良好的直覺,他們往往能較為準確地把握作品的基本情緒情感。讓孩子說一說自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有助于他們對自己的直覺加以注意和反思。)(在孩子回答為什么時,老師首先捕捉孩子中出現的閃光點,同時通過輔助提問幫助幼兒感受藝術作品的表現方式:你在畫上看到了什么?這幅畫中用的最多的是什么顏色?這種顏色你有什么感覺?這幅畫和你平常看到的畫有什么不一樣?看到這樣的線條你感覺怎么樣?模仿畫一下這些線條?)

      5、合著巴哈的“舞樂組曲”跳起歡樂舞。

    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注意交通安全》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交流活動中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志。

      2、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3、讓幼兒在合作學習中學得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二、活動準備:

      1、精心布置活動場景。

      2、收集各種交通標志(照片或圖片)。

      3、字卡:交通安全、紅燈停,綠燈行、人行道、非機動車道、汽車道。

      三、活動過程:

      (一)展開聯想,揭示活動主題1、出示交通事故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提問:

      孩子們,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多么可怕的車禍,為了不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我們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出示字卡“交通安全”)

      (二)在活動中體會交通規則的重要性1、孩子們,看看我們坐的隊形像什么?十字路口的學問可多了,現在我們就在十字路口做個游戲。老師請出三個司機,三個騎車的以及五個行人。

      參加游戲活動的孩子聽到老師說完“開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對面出發。其他孩子仔細觀察,看看會發生什么事情?

      (1)孩子們,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想說什么?

      (2)如果生活中也是這樣可不行啊!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3)(教師拿出信號燈標志)這是什么?誰能編句兒歌來說說信號燈的作用。(將標志貼在黑板上)幼兒回答后出示字卡“紅燈停,綠燈行”。

      (三)初步了解常見交通標志的作用(出示交通標志)在車輛穿梭的

      馬路上,除了信號燈這個交通標志外,還有很多交通標志,這些交通標志都有什么用呢?

      (四)現場指揮1、剛才我們認識的交通標志對維護交通安全起著重要的作用。車輛的順暢,人們的生命安全,更離不開交通警察。老師向交警叔叔學了一些指揮交通的本領,請小朋友仔細看,猜一猜是什么意思。

      2、老師來當交通警察,請小朋友站在這個十字路口,聽警察叔叔的指揮,一起動一動吧!

      (五)評價幼兒游戲情況,結束。

    大班安全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了解被蜜蜂蟄后正確的處理方法。

      2.能夠正確使用四步處理法。

      3.遇到問題愿意自己想辦法解決。

      二、活動重點:

      了解被蜜蜂蟄后的正確處理方法。

      三、活動難點:

      能夠正確使用四步處理法。

      、活動準備:

      1.鑷子、肥皂水、濕毛巾、盆若干。

      2.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歌曲導入:《蜜蜂做工》,引出小蜜蜂。

      師:歌曲中唱到了誰?(小蜜蜂)春天到了,小蜜蜂也飛出來了,小蜜蜂今天發生了一件事,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掛圖,討論不被蜜蜂蟄的方法。

      出示整幅掛圖,引導幼兒觀察。

      師:圖上小蜜蜂發生了什么事?

      猜一猜小朋友為什么會被蜜蜂蟄?小結:蜜蜂不會隨便蜇人,只有當人們攻擊它時,它為了保護自己才會蜇人,所以小朋友見到蜜蜂不要用手打,要躲著走。

      如果被蜜蜂蟄過之后,傷口會怎么樣?幼兒回答。

      師:被蜜蜂蟄過之后,蜜蜂有毒的尾刺會留在皮膚里,造成皮膚紅腫,又疼又癢,非常痛苦,那么被蜜蜂蟄過之后應該怎么辦呢?幼兒討論回答。

      2.逐一出示正確四部處理法小圖

      (1)出示小圖一。

      師:媽媽在幫小朋友干什么?幼兒回答

      師總結:媽媽在用鑷子小心的把刺拔出來。(第一步)

      (2)出示小圖二。

      師:接下來,干什么呢?

      師:這是什么水?

      教師小結:肥皂水清洗消毒傷口。(第二步)

      (3)出示小圖三

      師:濕毛巾浸的'是冷水還是熱水?

      教師小結:冷毛巾冷敷消腫止痛。(第三步)

      (4)出示小圖四

      師:如果情況很嚴重,應該怎么辦?

      教師小結:撥打120急救電話,講明地址和傷情(第四步)。

      總結:四部處理方法(第一步,用鑷子把刺拔出來。第二步,肥皂水沖洗消毒。第三步,冷毛巾冷敷消腫止痛。第四步,打120上醫院。)

      3.情景演練,練習處理方法。

      (1)師:剛剛我們學習了被蜜蜂蟄處理的方法,你們想試一試怎么處理的嘛?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請個別幼兒演示。

      4.游戲鞏固:知識小競賽。

      師:今天啊,我們知道了被蜜蜂蟄了怎么辦,那我們來一個知識小競賽,好不好?

      幼兒分為兩隊,答對得一分。

      問題:

      1.被蜜蜂蟄了要用清水處理,對嗎?

      2.請你告訴我,被蜜蜂蟄過之后處理的第一步是什么?

      3.你覺得被蜜蜂蟄過之后需要用毛巾敷嗎?

      是熱毛巾呢還是冷毛巾?

      4.請你說一說,被蜜蜂蟄過之后的四步處理方法。

      (三)結束部分

      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被蜜蜂蟄后的正確處理方法,回去我們把這個方法教給身邊更多的人,讓大家都學會這個方法,減少傷害,你們愿意么?

      六、活動延伸

      科學區:投放蜜蜂、馬蜂、蚊子等昆蟲圖片,了解昆蟲結構。

      家園共育:與家長共同討論其他的處理方法。

    大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為以及產生的危險。

      2、會安全使用文具,能夠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規則。

      3、通過討論,初步建立班級的文具安全規則。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談話活動教師:文具是我們學習的好幫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們經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們知道文具使用不當會很危險嗎?下面我們看看書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活動展開:

      觀看幼兒用書和教學掛圖。

      (1)教師:請小朋友翻開書的第2頁和第3頁,仔細看看每一幅圖,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在使用哪些文具?他們使用文具的`方法對嗎?

      (2)幼兒根據教師的提問,自由閱讀和講述畫面的內容,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講述和討論畫面內容。

      ①教師:老師這兒的大圖和你們書上的小圖是一樣的,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都講了些什么。

      ②逐一討論掛圖中相關的內容。這個男孩在做什么?咬鉛筆會有什么危害呢?(鉛筆不能咬,會造成鉛中毒,會把細菌等有害的東西吃到肚子里,還會使小朋友的牙齒歪斜)③討論其他內容。

      ④教師小結:這幾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確,這樣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嚴重的還會威脅生命安全。

      3、活動展開:

      分組討論該怎樣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最后一幅小圖: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確。為了我們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畫完畫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時還應該注意什么?

      (2)教師發給每組幼兒一張大白紙和一盒水彩筆。每組推選一位能力較強的幼兒,請他用圖或圖夾文的方式表現大家討論的內容。

      (3)幼兒分組討論該怎樣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組的想法表現出來。

      (5)分享各組討論內容。

      4、活動總結:

      安全使用文具規則。

      教師引導幼兒回顧集體制定的具體的行為規則,進行總結。

      5、活動延伸:

      張貼安全使用文具規則。

      安全使用文具規則的參考范例:

      (1)、使用文具時,保持坐姿端正,正確用筆。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筆尖對著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畫棒、水彩筆在皮膚或衣物上亂畫。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齊。

      (6)、寫完字或畫完畫要把手洗干凈。

      (7)、使用剪刀要小心,不要使用箭頭鋒利的剪刀,使用見導師咬集中將身,不能一邊說笑一邊使用剪刀。不要拿著剪刀對著別人亂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大班安全教案】相關文章:

    安全大班教案10-14

    大班《安全》教案12-22

    大班安全教案07-25

    大班安全教案10-29

    大班安全教案07-26

    大班安全《游泳安全》教案05-05

    大班安全教案:《安全乘車》10-13

    大班安全乘車教案09-13

    大班安全活動教案02-22

    大班安全教案【推薦】07-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国男人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人一区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久久国产精品 | 亚洲最大的久久综合网 |